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of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1
作者 Qiu Cai-ling Lu Dian-qiu +9 位作者 Liu De-fu Shi Jiao-xu Bao Liu-yuan Ma Zhong-lian Liu Li Feng Zhen-yue Huang Xian-min Jiang Rui Chen Yue Wang Shi-m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asier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method,some studies were tried as the followings:(1)the pre-hybridization step of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was omitted compared with ordinary way;(2)RNA extraction(phenol extraction and Ames buffer extraction)methods were compared;(3)fixed RNA by UV lamp and oven compared with UV cross-linker;(4)hybridized the RNA in shaking incubator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NA extracted by Ames buffer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by the phenol extraction method.Besides,the result of hybridization without pre-hybridization step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 1.5 h of pre-hybridization.The more important discovery was that the shaking incubator could replace the hybridization oven and the ordinary UV lamp could replace the UV cross-linker.After a long term repeated research and testing,a new hybridization system that could rapidly detect the PSTVd by improved NASH technique merely using comm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a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 pre-hybridization RNA extra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桑树皱叶病毒NASH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鑫 张健 +1 位作者 杨磊 卢全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833,共6页
以非放射性物质地高辛为标记物,采用随机引物标记法获得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A探针,通过优化杂交时间以及上样量,建立了桑树皱叶病毒(mulberry crinkle leaf virus,MCLV)的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检测... 以非放射性物质地高辛为标记物,采用随机引物标记法获得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A探针,通过优化杂交时间以及上样量,建立了桑树皱叶病毒(mulberry crinkle leaf virus,MCLV)的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检测体系。与PCR检测方法相比,建立的NASH检测体系准确率达93.1%。利用建立的NASH技术对江苏省镇江市3个不同地块(Ⅰ、Ⅱ、Ⅲ)采集的60个桑叶样品进行检测以分析MCLV病毒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及与桑树病毒样病害的关系,结果显示,Ⅰ地块检出率20%,Ⅱ地块检出率90%,Ⅲ地块检出率95%,平均检出率68.3%,说明MCLV在该地区分布广泛;另外,在某些无任何病毒病症状的植株上检出MCLV,而在某些有明显花叶或萎缩症状的植株上未检测出MCLV,说明MCLV可能与桑树的花叶或萎缩症状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皱叶病毒 核酸斑点杂交 分布 症状
下载PDF
小麦矮缩病毒NASH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文 张金良 +1 位作者 刘艳 王锡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以非放射性物质地高辛为标记物,采用PCR法制备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DNA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快速检测技术体系。该方法诊断准确率... 以非放射性物质地高辛为标记物,采用PCR法制备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DNA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快速检测技术体系。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周期短,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h左右。利用建立的NASH技术开展WDV流行学调查,发现近年来WDV在我国陕西韩城、山西太原和河北石家庄等地区点片发生,没有大面积暴发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矮缩病毒 地高辛 核酸斑点杂交(nash)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转基因大豆品系
4
作者 王凤军 金浩然 +5 位作者 陈丽敏 葛越 徐易 郑如福 林洁洁 陈显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6-2124,共9页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品系高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品系特异的宿主与插入片断间连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转基因标准品为材料,提取DN...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品系高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品系特异的宿主与插入片断间连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转基因标准品为材料,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定性PCR扩增,尼龙膜点样,生物素探针制备,杂交与显色,并对探针浓度、杂交温度与时间与显色时长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对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及空白对照样品进行检测,验证体系的特异性。将4种转基因大豆的DNA进行10倍系列稀释,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测定灵敏度。对实验室收集的7个品系的转基因大豆标准品和8个能力验证样品进行适用性检测分析,并采用双盲验证法对17份盲样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体系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为模版的扩增产物均有且只有一条清晰明亮的条带,大小均与理论相符,空白对照与内参照基因结果正常。4种转基因大豆特异性探针除对应样品有显色反应,对其他3种样品均未显色,具有方法特异性。样品DAS-68416-4、DAS-81419、DP305423最低检出限为20 pg·μL^(-1),样品DAS-44406-6最低检出限为2 pg·μL^(-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7个标准品、8个能力验证样品和17份盲样的测试结果与SN/T 1204-2016《植物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中的结果一致,可用于日常样品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定性PCR结合的核酸斑点杂交方法能对4种转基因大豆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对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市场流通和田间种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 核酸斑点杂交 快速鉴定
下载PDF
马铃薯类病毒(PSTVd)非放射性标记cDNA探针制备及其在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2 位作者 于德才 胡林双 杨希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利用含PSTVd单体克隆的重组质粒pGEM PSTVd,通过PCR扩增技术,用生物素标记制备c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检测PSTVd,其中通过化学颜色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0pg,而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pg,分别是R- PAGE检测灵敏度的26倍和26... 利用含PSTVd单体克隆的重组质粒pGEM PSTVd,通过PCR扩增技术,用生物素标记制备c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检测PSTVd,其中通过化学颜色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0pg,而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pg,分别是R- PAGE检测灵敏度的26倍和260倍,且2种反应特异性和专化性较强。cDNA核酸斑点杂交反应(NASH)检测PSTVd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一次检测样品数量多,且对异地样品检测非常方便,是以往其它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类病毒 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PCR
下载PDF
侵染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其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文洪 陈集双 李永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6-570,共5页
通过病毒粒子部分提纯和形态学观察 ,发现侵染我国南方天南星科植物的病毒主要有线状和球状两种形态 .经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确定线状病毒为芋花叶病毒 (DsMV) ;经血清学反应和序列分析确定球状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 (CMV) .CMVCP基因序列... 通过病毒粒子部分提纯和形态学观察 ,发现侵染我国南方天南星科植物的病毒主要有线状和球状两种形态 .经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确定线状病毒为芋花叶病毒 (DsMV) ;经血清学反应和序列分析确定球状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 (CMV) .CMVCP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 ,侵染天南星科的CMV是相对独立的种内变异类型 ,归属于亚组I.同时 ,CMV存在对天南星科植物的适应性变异 .对采自我国海南、湖南、浙江、上海等地的 12 6个天南星科植物样品进行RNA核酸斑点杂交检测 ,获得病毒检测结果 .海南省样品DsMV的检出率为 73.3% ,CMV的检出率为 4 6 .7% ;湖南省样品DsMV的检出率为 10 0 % ,CMV的检出率为 38.5 % ;浙江省样品DsMV的检出率为 93.0 % ,CMV的检出率为 7.0 % ;上海市样品DsMV的检出率为 10 0 % ,尚没有检测到CMV .首次证实了自然条件下CMV作为天南星科植物主要病毒的存在 ,在我国南方地区 ,该病毒对天南星科植物的自然侵染受到气候、季节和寄主等生态因子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科 黄瓜花叶病毒 芋花叶病毒 核酸斑点杂交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表达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抗晚疫病马铃薯的培育(英文)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立平 杨静华 +2 位作者 李天然 姚裕琪 张鹤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4,共6页
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分子氧氧化b -D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和H2 O2 。产生H2 O2 和其它活性氧物质是植物对病原体侵入的防御反应。实验证明H2 O2 水平升高不仅可诱发细胞过敏坏死反应 ,而且还能激活抗病基因表达如植物抗毒素及诱导病原相关蛋... 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分子氧氧化b -D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和H2 O2 。产生H2 O2 和其它活性氧物质是植物对病原体侵入的防御反应。实验证明H2 O2 水平升高不仅可诱发细胞过敏坏死反应 ,而且还能激活抗病基因表达如植物抗毒素及诱导病原相关蛋白 (PR)等基因的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将来自黑麴霉(Aspergillusniger)的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入 2个马铃薯重要栽培品种大西洋 (Atlantic)和夏普蒂 (Shepody)中获得 2 3个转基因株系 ,其中 75 %为Kan抗性植株。在 2 3个转基因株系中有 16个株系可用PCR扩增出目的基因。进一步用核酸斑点杂交选出 13个杂交阳性株系。转基因植物总DNA的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GO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四倍体基因组中 ,转基因大西洋植株中目的基因为 2~ 4个拷贝 ,而夏普蒂转基因植株中为 1个拷贝。将转基因植株离体叶片接种呼和浩特地区流行的Phytophthoroinfestans的复合生理小种 1,3,4孢子。结果表明 ,和未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病斑出现时间晚 ,病斑扩展速度慢 ,发病程度轻 ,感病叶片少。总体上表现出较明显抗病性。转基因大西洋中抗性株系多于夏普蒂。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体内H2 O2 含量测定表明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根系和叶片在KI-淀粉培养基上数天后变为蓝色 ,而未转基因对照植株的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 马铃薯晚疫病 核酸斑点杂交 抗真菌基因工程 抗性 马铃薯
下载PDF
松材线虫杂交探针制备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1 位作者 吴小芹 郝德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选用松材线虫特异引物对M05F2/R1(F1:5-′CGGGT CATGG CTGGA GGTAT CGT-3,′R1:5′-TG-GCT CAATG GCAAA TCCTT CGTA-3′),以D ig-11-dUTP代替部分dTTP,采用PCR技术,直接扩增松材线虫特异片段作为松材线虫地高辛探针。结果表明,地高辛探... 选用松材线虫特异引物对M05F2/R1(F1:5-′CGGGT CATGG CTGGA GGTAT CGT-3,′R1:5′-TG-GCT CAATG GCAAA TCCTT CGTA-3′),以D ig-11-dUTP代替部分dTTP,采用PCR技术,直接扩增松材线虫特异片段作为松材线虫地高辛探针。结果表明,地高辛探针长度一致,为600 bp。产量较高,探针质量浓度达280mg/L。采用探针D IG-F2/R1对线虫基因组DNA进行点杂交,19个松材线虫株系均表现有较强的杂交信号,而8个拟松材线虫、1个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1个大核滑刃线虫、1个长尾属线虫均无杂交信号。且用该探针可以稳定地检测出单条松材线虫。因此,该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该探针及其配套的杂交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线虫样本中是否含有松材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非放射性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地高辛探针
下载PDF
应用Digoxigenin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香蕉束顶病毒 被引量:6
9
作者 孟清 曹先维 张彤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用非放射性的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标记克隆的BBTVcDNA-10.5kbcDNA,制备成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粗提取的BBTV,BBTV-DNA,感染BBT... 用非放射性的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标记克隆的BBTVcDNA-10.5kbcDNA,制备成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粗提取的BBTV,BBTV-DNA,感染BBTV的香蕉植物的拟茎,球茎处的组织,新生叶片以及成熟后的叶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BBTVcDNA-1cDNA探针特异性强,不与CMV—RNA、无毒香蕉组培苗提取的核酸发生杂交反应;仅与粗提BBTV、BBTV-DNA、BBTV侵染的香蕉组织的核酸提取物发生杂交反应.此探针灵敏度高,可检出含有BBTVcDNA-10.5kb的质粒DNA的最小量为10pg;测定感病香蕉植株的拟茎汁液的最高稀释度可达1∶128,相当于0.4mg病蕉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测定同一病株不同部位的结果表明,BBTV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拟茎处组织中病毒含量最高,球茎处的组织以及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CDNA探针 非放射性检测 病毒
下载PDF
用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鹤龄 曹先维 +1 位作者 IlseBalbo LuisF.Salazar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2-76,共5页
用生物素-11-dUTP通过缺口平移将克隆于pST-B5和pST-B14质粒中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cDNA进行标记,制备了生物素标记的PSTV-cDNA探针,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 用生物素-11-dUTP通过缺口平移将克隆于pST-B5和pST-B14质粒中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cDNA进行标记,制备了生物素标记的PSTV-cDNA探针,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检测了提纯的PSTV-RNA,带有PSTV全序列的质粒及感染PSTV的马铃薯植株提取液,前两者可检出的最低含量分别为8pg/斑点和0.35pg/斑点。以生物素标记的pST-B14和pST-B5为探针检测感染PSTV的马铃薯植株提取汁液。可测出的最高稀释倍数分别为126和162~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类病毒 生物素标记 cDNA探测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3 位作者 寇运同 鲍蕾 林修光 战文斌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2年第2期52-56,共5页
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基因组检测技术在WSSV感染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病原学 血清学 核酸杂交 对虾毒病 WSSV
下载PDF
崇明芋花叶病毒病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红梅 唐东梅 +1 位作者 陆雅君 黄丹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2-184,195,共4页
芋花叶病毒病是造成天星科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田间调查、电镜负染和核酸斑点杂交的方法,分析了崇明特产品种崇明香酥芋和崇明县主栽品种浙江红梗芋芋花叶病毒病(Dasheenmosaicvirus,DMV)的发病情况,初步推断崇... 芋花叶病毒病是造成天星科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田间调查、电镜负染和核酸斑点杂交的方法,分析了崇明特产品种崇明香酥芋和崇明县主栽品种浙江红梗芋芋花叶病毒病(Dasheenmosaicvirus,DMV)的发病情况,初步推断崇明县境内芋艿已被芋花叶病毒侵染,并探讨了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除DMV种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病毒病 崇明县 田间调查 电镜负染 核酸斑点杂交
下载PDF
用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检测表达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中的PLRV
13
作者 张鹤龄 梁成罡 冯晓冬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7-242,共6页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液,表达PLRVCP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及块茎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P标记的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得提纯病毒的最低含量为408ng/ml,病毒RNA最低量为27.8pg/ml,未转CP基因接种PLRV的马铃薯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1375.接种PLRV的转CP基因的抗性马铃薯块茎芽和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0~1/15.此探针和只转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不接种PLRV的转基因马铃薯汁液不发生反应.表明,探针只与PLRV基因组RNA特异反应,而不与外壳蛋白基因及其mRNA反应,从而为表达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中PLRV的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已用于转CP基因马铃薯Desire,Favori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探针 PLRV 马铃薯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检测
下载PDF
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玉标 李晓晗 +5 位作者 孟凡峰 董桂伟 任衍倍 崔治中 常爽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2,共5页
为了解不同鸡群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感染情况及禽用弱毒疫苗中CIAV的污染情况,利用常规PCR、nested-PCR、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近两年企业送检的11批次525份临床病料以及13批次125份疫苗样品进... 为了解不同鸡群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感染情况及禽用弱毒疫苗中CIAV的污染情况,利用常规PCR、nested-PCR、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近两年企业送检的11批次525份临床病料以及13批次125份疫苗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Nested-PCR灵敏度最高,从送检的病料样品中检测出CIAV阳性率为11.2%(59/525),疫苗样品中检测出CIAV阳性率为4.8%(6/125),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与Nested-PCR检出率基本一致,但常规PCR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AV PCR NESTED-PCR 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猪伪狂犬病毒 被引量:2
15
作者 乌那尔汗.吉斯汗 任衍倍 +10 位作者 孟凡峰 田似报 符玉涓 张继红 李舵 美热木古丽 任娟 林汉亮 崔治中 常爽 赵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研究基于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gE基因,建立了一种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来鉴别野毒株和疫苗株,并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猪临床病料中PR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 本研究基于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gE基因,建立了一种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来鉴别野毒株和疫苗株,并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猪临床病料中PR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只与PRV野毒株反应,而与PRV gE基因缺失疫苗、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不反应。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方法在53份病料中检出PRV阳性病料5份,阳性率为9.43%,高于单纯PCR的检出率(7.5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结合斑点杂交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PRV野毒的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可应用于PRV的鉴别诊断和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核酸斑点杂交 GE基因 鉴别
下载PDF
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番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彦君 陈文虎 +2 位作者 王梦娜 许爱霞 冯俊丽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基于转基因番茄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健全番茄转基因检测体系尤为迫切。文章采用转基因作物检测常用的传统定性PCR技术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针对转基因番茄中常用的35S(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NOS(胭脂碱合成酶终止子),NPTII(新霉素转移酶... 基于转基因番茄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健全番茄转基因检测体系尤为迫切。文章采用转基因作物检测常用的传统定性PCR技术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针对转基因番茄中常用的35S(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NOS(胭脂碱合成酶终止子),NPTII(新霉素转移酶基因),35S-EFE(35S和番茄EFE基因的交联结构)、以及Lat52(番茄内参基因),检测了阳性对照质粒PBI121、华蕃一号样品和阴性对照合作903番茄。从华蕃一号中成功检出35S、NOS、NPTII、35S-EFE和内参基因Lat52,阴性对照番茄合作903中只有内参基因Lat52检出。试验重复性良好,检测灵敏度高,两种方法相互补充,排除假阳性。核酸斑点杂交一次可检出多个外源基因,增加了检测通量,为我国番茄转基因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茄 外源基因检测 定性PCR技术 核酸斑点杂交
下载PDF
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分子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先维 张鹤龄 《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4,共14页
核酸分子杂交是基于核酸链间互补碱基对的特异性结合,测定核酸碱基顺序同源性的一种现代技术,是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及医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该法较常规诊断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重组DNA的筛选、基因分祈、染色体基... 核酸分子杂交是基于核酸链间互补碱基对的特异性结合,测定核酸碱基顺序同源性的一种现代技术,是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及医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该法较常规诊断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重组DNA的筛选、基因分祈、染色体基因定位及病毒病诊断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核酸探针 分子杂交
原文传递
马铃薯类病毒cDNA双体探针的研制及其在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典秋 邱彩玲 +2 位作者 王绍鹏 李勇 高云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38-1544,共7页
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基因组中BamHⅠ位点处(87~92nt),设计两对含有BamHⅠ重叠区(overlop)的引物。将PCR扩增获得的全长PSTVd分别插入到pGM-T载体中。通过BamHⅠ位点,将两个PSTVd单体连接,... 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基因组中BamHⅠ位点处(87~92nt),设计两对含有BamHⅠ重叠区(overlop)的引物。将PCR扩增获得的全长PSTVd分别插入到pGM-T载体中。通过BamHⅠ位点,将两个PSTVd单体连接,构建了PSTVd双体载体。以此载体为模板,通过PCR标记技术,制备了高灵敏高专化的PSTVd双体cDNA地高辛标记探针。以CDP-Star为反应底物进行化学发光反应结果判读,建立了PSTVd的高效杂交检测体系。该体系可以对马铃薯薯块、叶片、芽等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0.05pg。通过对67份田间采集的样品和实验室保存的资源材料进行检测,比较了cDNA双体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技术(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R-PAGE)检测技术的阳性样品检出率,结果显示,NASH技术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7.7%,与RT-PCR相一致,高于R-PAGE技术的阳性检测率(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探针 双体 核酸斑点杂交
原文传递
不同探针大小、标记物及反应底物对马铃薯类病毒杂交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典秋 刘尚武 +4 位作者 邱彩玲 李勇 宿飞飞 王绍鹏 吕文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灵敏可靠地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对脱毒种薯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了影响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的关键因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插有PSTVd全长单体、双体及片段的载体。分别以地高辛和... 灵敏可靠地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对脱毒种薯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了影响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的关键因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插有PSTVd全长单体、双体及片段的载体。分别以地高辛和同位素为标记物,利用PCR和转录标记技术制备cDNA和RNA探针。比较探针大小、标记物、标记方法、反应底物等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地高辛为标记物,利用PCR标记制备的PSTVd双体cDNA探针,在以CDP-Star为底物,通过在柯达X-OMAT BT胶片进行化学发光反应来分析结果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可以检测到0.05 pg总RNA中的PSTVd,是国外报道检测灵敏度的500倍。利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PSTVd具有灵敏度高,一次可检测样品数量多等特点,对于大规模PSTVd检测更加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