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火蚁多蚁后型种群婚飞新形成蚁巢的局域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陆永跃 李宁东 +1 位作者 梁广文 曾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多蚁后型种群婚飞新形成蚁巢的局域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短期内婚飞形成的活动蚁巢在局域平面空间上呈均匀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蚁巢,且蚁巢间相互排斥.在平面空间上不同...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多蚁后型种群婚飞新形成蚁巢的局域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短期内婚飞形成的活动蚁巢在局域平面空间上呈均匀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蚁巢,且蚁巢间相互排斥.在平面空间上不同间隔距离间该类型蚁巢半方差值呈明显规律性变化,具有空间相关性.建立了5个球状模型,其变程分别为12.6、14.1、9.7、13.3和14.5 m,平均为12.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婚飞 活动蚁巢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广州地区红火蚁工蚁的巢外活动及有翅蚁的婚飞规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浩涛 罗礼智 熊红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为了阐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制定红火蚁的监测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地区(113°45′E,22°43′N)红火蚁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以及有翅蚁的婚飞活动。结果表明,工蚁... 为了阐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制定红火蚁的监测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地区(113°45′E,22°43′N)红火蚁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以及有翅蚁的婚飞活动。结果表明,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随季节或月份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12-2月份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型,即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数量较大,而在5-10月份的日活动节律为双峰型,即在上午或下午工蚁数量较大,其余月份的活动为不明显的双峰型。工蚁巢外活动数量和时间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以6月和10月份的日活动数量最多,而在1月和2月份的活动数量最少,时间最短,其余月份活动数量居中。工蚁在阵雨前后的活动数量明显多于晴天,但处于降雨时刻的巢外工蚁数量极少。蚁巢受侵扰后出巢工蚁数量在30s内最大,之后便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该种现象可以用房室函数进行描述。另外,工蚁的巢外数量会随侵扰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在试验区内全年都可见到红火蚁婚飞,但婚飞活动主要集中在3-5月份,每日婚飞活动主要发生在下午,并主要发生在雨前或雨后。上述结果对于了解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提升其监控技术水平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巢外活动 季节性变化 日节律 侵袭性 婚飞
下载PDF
曲靖市沾益区红火蚁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燕 刘英 +6 位作者 廖召发 李玉美 成志荣 黄曦 李悦娜 谌爱东 陈福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6-1472,共7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国际最具危险性的入侵性物种之一,传播扩散速度快、适生能力强。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给红火蚁的入侵和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本研究对云南高海拔冷凉区域人工草坪条件下红火蚁...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国际最具危险性的入侵性物种之一,传播扩散速度快、适生能力强。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给红火蚁的入侵和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本研究对云南高海拔冷凉区域人工草坪条件下红火蚁婚飞有翅蚁、工蚁活动规律,以及蚁巢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草坪条件下,红火蚁婚飞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6月初和8月初为婚飞生殖蚁发生高峰期,婚飞生殖蚁数量分别达到390.33头/1 000 m2和523.33头/1 000 m2,分别占到全年婚飞生殖蚁总量的25.19%和33.77%;诱集工蚁数量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达到两个高峰,合计诱集数量分别为634.66头/1 000 m2和1 636.00头/1 000 m2,分别占到全年诱集工蚁总量的44.59%和17.30%;新增蚁巢数量在6月1日-7月1日、8月16日、9月15日-12月16日、次年3月14日-4月15日为4个增长阶段,新增蚁巢数量分别为9.66个/1 000 m2、4.33个/1 000 m2、5.67个/1 000 m2、2.00个/1 000 m2、分别占到全年新增蚁巢总数的44.62%、20.00%、26.15%、9.23%。综合婚飞年度规律、全年诱集工蚁数量、活动蚁巢数量和新增蚁巢数量方面的结果,人工草坪条件下,6-9月为红火蚁的活动发生高峰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议每年的4-6月和8-9月采用毒饵与粉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在12月份采用低毒农药灌巢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婚飞 生殖蚁 工蚁 蚁巢 发生规律 沾益区
下载PDF
意蜂(Apis mellifera)蜂王婚飞交尾机制的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缪晓青 吴珍红 苏荣 《华东昆虫学报》 1995年第2期75-78,共4页
通过氢气球悬挂意蜂(Apismellifera)雌蛛及提取物等方法模拟蜂王婚飞交尾试验,比较不同生理状态的雌蜂及其提取物对雄蜂的性引诱力,结果表明:1.在工蜂、处女王与产卵王及其提取物中,以产卵王及其提取物对雄蜂性诱... 通过氢气球悬挂意蜂(Apismellifera)雌蛛及提取物等方法模拟蜂王婚飞交尾试验,比较不同生理状态的雌蜂及其提取物对雄蜂的性引诱力,结果表明:1.在工蜂、处女王与产卵王及其提取物中,以产卵王及其提取物对雄蜂性诱最大,平均分别为16只和14.3只雄蜂;2.不同数量的处女王提取物对雄蜂引诱力存在差异,以3只处女王提取物对雄蜂引诱力最大,平均引诱31.3只雄蜂;3.1000烛光以上的光照比400烛光以下的光照更有利于雄蜂的激活,且雄蜂集聚的个体数越多,相互激活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蜂 交尾 意蜂 蜂王 处女王 产卵 引诱 提取物 活力 数量
下载PDF
四川西昌红火蚁消长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邹勤 肖蒙 +4 位作者 蒋鑫 洪杰 陈开兰 陈旭 曹艳秋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4-56,66,共4页
2017年4月29日至2019年2月19日对西昌市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蚁巢数量、工蚁诱集量的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并且根据2017、2018年观察到的共21次婚飞,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其规律。结论如下:西昌市安宁河谷的气候总体适宜红火... 2017年4月29日至2019年2月19日对西昌市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蚁巢数量、工蚁诱集量的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并且根据2017、2018年观察到的共21次婚飞,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其规律。结论如下:西昌市安宁河谷的气候总体适宜红火蚁生存;3月至5月中旬为防治关键时期;3月至12月可选择合适的天气防控。工蚁诱集量与一定范围内的旬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旬降水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可据此选择合适的天气施用毒饵,提高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蚁巢 工蚁 婚飞 气象信息 动态
下载PDF
深圳市红火蚁婚飞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琴 江世宏 +3 位作者 黄胜先 孟子烨 刘俊武 岳东方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3-1297,共5页
本研究利用自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收集装置对红火蚁婚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过程中共观察到婚飞273次,无论大、中、小蚁巢均有有翅蚁婚飞现象;共收集到有翅蚁10 618头,雌雄比为2.1:1;单次婚飞有翅蚁均为雌虫的有... 本研究利用自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收集装置对红火蚁婚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过程中共观察到婚飞273次,无论大、中、小蚁巢均有有翅蚁婚飞现象;共收集到有翅蚁10 618头,雌雄比为2.1:1;单次婚飞有翅蚁均为雌虫的有167次,均为雄虫的有25次,单次婚飞有翅蚁既有雌虫又有雄虫(雌虫+雄虫)的共81次;同一蚁巢可以发生多次婚飞,同一蚁巢不同次婚飞的有翅蚁性别比也会发生变化;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2月未收集到有翅蚁,其余各月均可观察到有翅蚁婚飞,婚飞最高峰期为2010年4月和5月,其次是2009年6—9月,婚飞次数和收集到的有翅蚁数量成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8:30—15:00均有有翅蚁婚飞,而婚飞高峰期为11:30—13:30,婚飞一般持续30~150min。婚飞一般发生在雨后晴天或相对低温后气温快速回升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有翅蚁 婚飞
原文传递
长木蜂的形态和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贺春玲 嵇保中 刘曙雯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51-1758,共8页
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Swederus)属于多访花性昆虫。本文报道了长木蜂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该蜂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巢室内越冬。翌年的3月下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主要是筑巢、采集粉... 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Swederus)属于多访花性昆虫。本文报道了长木蜂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该蜂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巢室内越冬。翌年的3月下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主要是筑巢、采集粉蜜、酿贮蜂粮和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新一代成虫羽化,新羽化的成虫群集在蜜源植物青桐树上补充营养,并在青桐的附近空中婚飞、交配。室内观察长木蜂的卵期9~11d,平均(9.97±0.76)d;幼虫期19~22d,平均(20.30±1.18)d,预蛹期8~9d,平均(8.53±0.51)d,蛹期19~21d,平均(19.67±0.66)d。雌雄比为2.17∶1。雌蜂酿制蜂粮的盛期在5月上旬,采集蜂粮的最佳时期在5月上中旬。该蜂的卵产在块状的蜂粮上,卵长10.06~13.34mm,腊肠形或香蕉形,略弯曲,两端钝圆,头部略窄与尾部,尾部最宽,重(0.0438±0.012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木蜂 幼虫 婚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