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P (MMA-AA-EA) and Its Demulsifying Performance in Water/Oil Emulsion
1
作者 Xia Jiang Zhiming Huang +2 位作者 Yuanzhu Mi Jiazhe Kuang Fan Ye 《Open Journal of Yangtze Oil and Gas》 2019年第3期212-224,共13页
Stable water-in-oil emulsions are produced in oil exploitation and cause many 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issues.In this paper,a co-polymer demulsifier is reported in detail;a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used... Stable water-in-oil emulsions are produced in oil exploitation and cause many 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issues.In this paper,a co-polymer demulsifier is reported in detail;a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prepare nano-P(MMA-AA-EA)with MMA,AA and EA as the monomers,DVB as the cross-linker and APS as the initiator.The resulting produ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FT-IR.Furthermore,the surface tension and particles size analysis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reduction is 10.66 mN/m at 20?C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olymer is 1000 ppm and the average size is 76.99 nm.Moreover,the HLB of polymer is discussed specifically by changing the amount of AA.With the increase of AA,the HLB value of the polymer is increased accordingly.Besides,the demul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polymer is also evaluated at different synthesis and demulsification conditions.It i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de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is 96%at 70?C for 60 min.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demulsifier is 400 ppm when the amounts of AA and DVB are 1.4 g and 0.1 g,respectively.At last,the process of demulsification is showed under a microscope;the coalescence process of water droplets is indicate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emulsif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olymer DemulsIFIER w/o emulsion Demulsifying Efficiency process of DemulsIFICATIoN
下载PDF
提高W/O/W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光水 邵国泉 +2 位作者 雍国平 方智勇 林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了W/O/W多重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W/O/W多重乳状液制备的较佳工艺操作条件为乳化温度40℃,pH值2.5,W/O/W搅拌时间25min,第一相体积比0.48,第二相体积比0.66。
关键词 w/o/w多重乳状液 稳定性 工艺参数 分离问题
下载PDF
W/O/W型复乳的制备优化及包埋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丽 孙楚楚 +1 位作者 党庆玲 高瑞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2-280,共9页
研究制备方法和乳化剂对W/O/W型复乳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并研究体系包埋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C-3-G)的效果。得到优化条件:初乳搅拌速率15 500 r/min、复乳搅拌速率7 000 r/min、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 研究制备方法和乳化剂对W/O/W型复乳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并研究体系包埋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C-3-G)的效果。得到优化条件:初乳搅拌速率15 500 r/min、复乳搅拌速率7 000 r/min、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添加量16%、亲水性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10、亲水性乳化剂添加量10%,优化后离心保留率达到80.25%。利用优化得到的复乳体系包裹C-3-G,发现复乳对C-3-G有良好的包裹能力,复乳对C-3-G的载药量为1 500 mg/L,包封率为98.08%,且C-3-G的包埋提高内水相渗透压和复乳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w型复乳 工艺优化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包埋
下载PDF
W/O/W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骆正哲 杨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8-514,共7页
为了研究改性二氧化硅稳定的W/O/W型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首先采用两种二氧化硅以一步乳化法及两步乳化法分别制备了W/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显微镜观察乳液结构,结果表明,两步乳化法制备优于一步乳化法。再采用单因素的实... 为了研究改性二氧化硅稳定的W/O/W型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首先采用两种二氧化硅以一步乳化法及两步乳化法分别制备了W/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显微镜观察乳液结构,结果表明,两步乳化法制备优于一步乳化法。再采用单因素的实验方法,探究了油水体积比、颗粒质量分数等对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当油水体积比为6∶4,亲油颗粒质量分数为4%,水乳体积比为8∶2,亲水颗粒质量分数为5%时稳定性最佳。最后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颗粒表面电位的测定,研究了pH、盐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因反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对乳液稳定性有负面影响,而pH则引起了颗粒表面电位的改变,在pH=6左右的条件下乳液最稳定,pH>7时,颗粒的乳化性能降低,不利于乳液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 制备工艺 w/o/w型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下载PDF
水包油型油水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晓艳 马春曦 +2 位作者 楚伟华 李清波 段吉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3,109,128,共4页
为深入研究原油脱水、破乳剂与含油污水的处理,考察了高含水稳定柴油乳化液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O/W型油水乳液,应将乳化剂分子亲水亲油性相对强度指标值控制在13.6~14.3;乳状液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保持在0.16%~0.21%;添加乳化剂... 为深入研究原油脱水、破乳剂与含油污水的处理,考察了高含水稳定柴油乳化液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O/W型油水乳液,应将乳化剂分子亲水亲油性相对强度指标值控制在13.6~14.3;乳状液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保持在0.16%~0.21%;添加乳化剂时应根据其亲水或亲油性分别加到水中或油中;乳化过程为先高速乳化5min,再低速乳化3min;得到的乳液其稳定时间超过5d,可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油型 油水乳化 乳液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石杉碱甲注射用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的比较及其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峰 陈庆华 +2 位作者 包泳初 朱大元 蒋山好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以石杉碱甲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注射用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比研究了o/w型和o/o型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得微球的形态、粒径和药物体内外释药情况。结果表明,o/o型乳化-液中干燥法更适用于制备石杉碱甲缓释微球注射剂。
关键词 石杉碱甲 微球 突释 o/w型乳化-液中干燥法 o/o型乳化-液中干燥法
下载PDF
双液法油层复合解堵剂HGA-2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耀春 侯士法 尹立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双液法解堵剂HGA-2用于解除高凝高粘低渗油层中有机质、无机盐及粘土等多种沉积物造成的堵塞,具有酸化、溶解和放热放气等多种功能。该剂的B剂为表面活性剂OP-10和NO2-盐(3.3 mol/L)水溶液。A剂为O/W型乳状液,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 双液法解堵剂HGA-2用于解除高凝高粘低渗油层中有机质、无机盐及粘土等多种沉积物造成的堵塞,具有酸化、溶解和放热放气等多种功能。该剂的B剂为表面活性剂OP-10和NO2-盐(3.3 mol/L)水溶液。A剂为O/W型乳状液,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有机胺(3.5 mol/L)及盐酸(15%)组成。简介了HGA-2的解堵机理。实验筛选了A剂的前二个组分。通过单剂筛选和复配,确定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2∶4∶2的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醚混合物,其静态溶蜡速率(mg/mL.min)高达0.91,在乳状液中体积分数为0.3;表面活性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主乳化剂及HLB调节剂,为质量比0.35∶0.5∶0.6∶0.4的ABS、OP-10、Tween-20、Tween-80混合物;配成的乳状液(A剂)稳定时间10小时,溶蜡速率2.10,与碳酸盐岩样的反应具有明显的缓速性。A、B两剂各30 mL混合反应时温升65℃,排气1320 cm3,将黑蜡涂层快速剥离、分散、溶解。表6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剂 双液法 o/w乳状液 配方研究 混合垢 酸蚀/溶解/放热产气综合作用 油井
下载PDF
W/O/W型人参总皂苷复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新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制备与表征W/O/W型人参总皂苷复乳。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W/O/W人参总皂苷复乳,以离心保留率为综合评价标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乳化剂Ⅰ用量、明胶溶液的质量分数、乳化剂Ⅱ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复乳处方工艺的影响,同时结合复乳的粒子... 目的:制备与表征W/O/W型人参总皂苷复乳。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W/O/W人参总皂苷复乳,以离心保留率为综合评价标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乳化剂Ⅰ用量、明胶溶液的质量分数、乳化剂Ⅱ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复乳处方工艺的影响,同时结合复乳的粒子形态、粒径和粒度分布,筛选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乳化剂Ⅰ用量8%,明胶溶液的质量分数0.25%,乳化剂Ⅱ用量8%,反应温度70℃。人参总皂苷包裹率71.8%,表面张力32.2 mN·m-1,电导率453μs·cm-1。结论:W/O/W型人参总皂苷复乳性质稳定、质量合格,为提高人参总皂苷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w o w型复乳 正交试验 处方工艺
原文传递
定-转子反应器在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俊博 宋云华 +1 位作者 初广文 陈建铭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过程强化设备——内循环定-转子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并利用定-转子反应器制备油/水型乳液。考察了转子转速、乳化时间及乳化剂用量对乳液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超声波乳化机制备的乳液... 介绍了一种新型过程强化设备——内循环定-转子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并利用定-转子反应器制备油/水型乳液。考察了转子转速、乳化时间及乳化剂用量对乳液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超声波乳化机制备的乳液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转子反应器可以制备平均粒径为2~31μ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的乳液。与超声波乳化机制备的乳液进行对比表明,定-转子反应器制备的乳液的平均粒径小,粒径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转子反应器 过程强化 乳液制备 油/水型乳液
下载PDF
包载紫杉醇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思莹 赵修华 赵冬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7-633,共7页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紫杉醇(PTX)的PLGA微球(PTX-PLGANPs)。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剂质量浓度、PLGA与紫杉醇质量比、油相用量、剪切...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紫杉醇(PTX)的PLGA微球(PTX-PLGANPs)。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剂质量浓度、PLGA与紫杉醇质量比、油相用量、剪切速度4个因素对粒径和载药率的影响,优化纳米粒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PLGA与PTX的质量比为4∶1,聚乙烯醇PVA用量0.1%,二氯甲烷用量为4mL,剪切速度为16000r·min^-1是纳米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下的PTX-PLGANPs多批次重复实验得到PLGA-NPs粒径分布为(207.1±20.5)nm,Zeta电位为(-23.8±2.5)mV,载药量为(14.45±0.04)%。制得的PTX-PLGANPs均匀圆整、理化性质稳定。冻干粉复溶溶液12h粒径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为新型抗肿瘤缓释制剂的研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PLGA 乳化-溶剂挥发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