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越大语言模型:物导向哲学路径下的意义生成
- 1
-
-
作者
郑保章
付晓婧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应用中的信息流动与伦理问题研究(19BXW116)。
-
文摘
人类创造是人们通过构建关系之网以确证自身在世界之中的位置,塑造意义世界的基础,此种构建需要某种“超越”的外部之物作为支撑。目前,大语言模型已经在智能生成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创造潜力,甚至在部分原创性任务中可以取代人类创造,这或将对人类的意义世界造成潜在性威胁。究其症结在于,大语言模型的底层生成逻辑是建立在相关主义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基础预设在激进化演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深层局限。一方面,大语言模型以“相关主义循环”的方式将自身封闭于字面主义的符号表征与现有的固定范式之内,使得“超越”之维不再可能;另一方面,大语言模型的智能生成功能对于现实架构的渗透性影响又转而超越了相关主义的可理解范畴。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深层矛盾必将冲击一直以来人类从单一主体视域出发建构而成的意义世界。人类何以突破相关主义的内在生成逻辑,维护自身意义世界,这是智能技术时代人类必须直面的问题。立足“物导向哲学”,实现对大语言模型生成逻辑的“超越”,其意义在于这种“超越”的双重性,既能更包容地将大语言模型类智能机器及其功能纳入“物”的可阐释范畴,又能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突破相关主义束缚,借助“联合实在”的美学活动,通向超越性的外部,为人类创造添注活力,为人类意义世界提供支撑,以此开辟出“超越”大语言模型的意义生成之路。
-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物导向哲学
意义生成
相关主义
联合实在
-
Keywords
large language model
object-oriented philosophy
meaning creation
correlationism
amalgamated reality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