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绿风”诗卷时期的朦胧诗与新边塞诗 |
胡新华
王红星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2
|
论朦胧诗人的生命意识 |
霍素君
王凤芝
韩仰熙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3
|
从朦胧诗的语法特征到文学性的实现 |
吴永强
邓忠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平易而不平淡 精致却不雕琢——谈新诗的发展方向 |
刘双贵
王延东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17 |
1
|
|
5
|
意象派对20世纪中国新诗的影响 |
刘燕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6 |
3
|
|
6
|
朦胧诗:个体内在性诗学新论 |
孙基林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7
|
诗歌章法(句法)的显和潜 |
王希杰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8
|
人本主义、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三重奏——论舒婷及朦胧诗审美典范的意义 |
陈婉娴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走向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论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诗学思想的深化与成熟 |
陈旭光
|
《学术界》
|
2000 |
1
|
|
10
|
论朦胧诗的“朦胧性”及其语言策略 |
赵敬鹏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1
|
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
范潇兮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返观与诉求:当代汉诗的语言向度 |
霍俊明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4 |
1
|
|
13
|
洛夫《石室之死亡》新探——兼论中国现代诗的“晦涩”倾向 |
董正宇
樊水闸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4
|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
陈文俊
高彩玉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5
|
西方资源与本土建构——论中国现代晦涩论的发生 |
陈希
朱金江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畸形年代青春苦难与激情的见证——论"文革"地下青年诗歌的思想价值及美学意义 |
张治国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7
|
“个体”的崛起与突围——对“崛起派”中个体意识的思考 |
包妍
程革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8
|
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与翻译 |
徐定喜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朦胧诗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反叛 |
聂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20
|
从“朦胧”说起:新诗“晦涩”审美价值观的诗学辨识 |
柴华
尤丽洵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