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余祖年 罗辉 +1 位作者 谢军胜 邓中航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重庆市北培区中医院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隐性失血量480 mL为分界线,将其分为高隐性失血组(31例,失血量≥480 mL),低隐... 目的研究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重庆市北培区中医院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隐性失血量480 mL为分界线,将其分为高隐性失血组(31例,失血量≥480 mL),低隐性失血组(89例,失血量<480 mL),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隐性失血的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年龄60岁及以上(OR:8.953,95%CI:2.905,27.593)、骨质疏松(OR:5.127,95%CI:1.318,19.950)是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及以上和骨质疏松是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年龄较大和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失血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年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2
作者 李建辉 裴宏 +1 位作者 黄光勇 黄昊飞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60-765,共6页
目的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平均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n=42)和非大量失血组(n=54)。对失血的影响... 目的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平均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n=42)和非大量失血组(n=54)。对失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R3.6.3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预测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96例患者发生大量隐匿性失血的有42例,占比43.75%。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失血组和非大量失血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入院白蛋白、D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9、8.368、15.453,t=5.8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类型为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是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显示,年龄>70岁、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每增加0.5 mg/L分别增加14.2分、14.8分、26.8分、11.1分的权重;检验发现模型一致性、区分度均较好。结论年龄>70岁、手术类型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均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匿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用于个体化预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匿性失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隐匿性失血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的全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的模型预测
3
作者 吕晓东 古锦瑞 +1 位作者 高靖宇 葛建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06-4513,共8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尤为多见,治疗常需内固定手术来稳定骨折并促愈合。但内固定手术偶可失效,引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再骨折等严重问题。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失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尤为多见,治疗常需内固定手术来稳定骨折并促愈合。但内固定手术偶可失效,引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再骨折等严重问题。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失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9月于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86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SF-36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隐性失血,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性。结果与结论:(1)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失效后,均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治疗;(2)与术前相比,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SF-36评分及患髋主动活动幅度均显著改善(P<0.05);(3)高隐性失血组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骨质疏松比例、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均高于低隐性失血组(P <0.05);低隐性失血组的骨水泥型假体构成比、前方入路构成比及2-3级髋关节间隙高于高隐性失血组(P <0.05);两组在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慢性支气管炎比例、侧别比例、麻醉方式及髋臼杯直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手术入路、髋关节间隙、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是全髋关节置换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 <0.05);(5)将影响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隐性失血,绘制2个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和0.923,灵敏度分别为0.879和0.886,特异度分别为0.854和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733和0.794,准确性分别为0.867和0.897;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和准确性均为神经网络模型更高;(6)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失效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髋关节活动度恢复较好;年龄、糖尿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手术入路、髋关节间隙、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下降量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高隐性失血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隐性失血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神经网络模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失效 人工髋关节置换 治疗效果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祁修权 王唯 +1 位作者 裘小康 许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00-2305,共6页
目的 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情况分为阳性组(n=85)和阴性组(n... 目的 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情况分为阳性组(n=85)和阴性组(n=115)。采用ROC实验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实验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 两组在性别、BMI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年龄较高,围术期输血者较多,手术节段数较高,TC、TG水平较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P <0.05);年龄、手术节段数、TC、TG、术后血红蛋白的AUC为0.611、0.607、0.602、0.673、0.791,最佳截断值为39岁、2节、4.96 mmol/L、6.79 mmol/L、107 g/L;年龄(> 39岁)、围术期输血(是)、手术节段数(> 2节)、TC(> 4.96 mmol/L)、TG(> 6.79 mmol/L)、血红蛋白差值(> 44 g/L)均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 <0.05);Nomogram模型预测风险C-index为0.775(95%CI:0.669~0.848);模型预测的风险阈值> 0.07。结论 年龄(> 39岁)、围术期输血(是)、手术节段数(> 2节)、TC(> 4.96 mmol/L)、TG(> 6.79 mmol/L)、血红蛋白差值(> 44 g/L)均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且基于以上变量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对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旭 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99例实施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前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99例实施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前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输血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2.97±4.31)、(105.41±6.31)、(100.51±6.21)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2.14±3.98)、(92.47±5.31)、(88.69±3.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为(689.57±9.34)ml、显性失血量为(113.45±5.14)ml、隐性失血量为(521.41±13.47)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41±13.57)、(157.34±5.15)、(801.36±1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输血率28.00%(14/50)低于对照组的61.22%(3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0%(3/50)略高于对照组的4.08%(2/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减少输血率,且不会明显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干骨折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髓内钉固定术 围术期
下载PDF
探讨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对患者的隐性失血情况以及其临床疗效
6
作者 胡盛 彭嘉杰 +2 位作者 卢敏强 黄思城 高沛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血液回输干预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中山市骨科医院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划分...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血液回输干预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中山市骨科医院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划分患者为参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术中参照组行氨甲环酸干预,研究组行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显性、隐性失血量、Hb指标下降值、术后康复指标及纤溶、炎症因子指标、手术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失血总和及Hb最大下降值均低于参照组,术后Hb检验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血制品总输注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纤溶、炎症因子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发生率为0低于参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6,P<0.05)。结论 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予以患者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可积极减少患者显性失血、隐性失血,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风险,降低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血液回输
下载PDF
基层医院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和量的探讨
7
作者 莫其斌 李红 侯玉婷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目测法与血红蛋白检测法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的鉴别及失血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隐匿性活动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采用目测法与血红蛋白检测法鉴别。以X线血管... 目的:探讨目测法与血红蛋白检测法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的鉴别及失血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隐匿性活动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采用目测法与血红蛋白检测法鉴别。以X线血管造影结果为准,统计两种检测方法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鉴别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量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80例疑似隐匿性活动性失血患者经X线血管造影检测后72例确诊。以X线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准,目测法检出真阳性34例,假阳性5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38例;血红蛋白检测法检出真阳性6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7例,假阴性3例。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目测法鉴别结果与X线血管造影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252,P>0.05);血红蛋白检测法鉴别结果与X线血管造影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39,P<0.05)。血红蛋白检测法检出隐匿性、活动性失血量高于目测法(P<0.05)。结论:相较于目测法,与血红蛋白检测法对隐匿性活动性失血的鉴别价值较好,与X线造影鉴别结果的一致性较高;血红蛋白检测法能检出更为准确的隐匿性活动性失血量,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及早制定与改善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测法 血红蛋白检测法 隐匿性活动性失血 失血量 鉴别价值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8
作者 王志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PFNA术进行治疗的86例老年IF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PFNA术进行治疗的86例老年IF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有无抗凝、性别、体重指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PFNA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失血量为(915.02±102.03)ml,显性失血量为(93.96±10.68)ml;隐性失血量为(805.06±85.82)ml;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与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前有无抗凝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骨折严重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术前抗凝治疗。结论术后隐性失血是老年IFF患者PFNA围术期主要的失血因素,临床应针对年龄、骨折分型、合并疾病以及术前抗凝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并据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刘文望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9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受试者失血... 目的 探究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受试者失血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等指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丢失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t=4.588、5.180、2.586、3.752,P<0.05);研究组受试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4.706,P=0.030);受试者经治疗后,研究组PT和APTT高于对照组,D-D低于对照组(t=9.742、8.685、2.840,P=0.000);术后,研究组受试者PV、HSV、LSV均低于对照组(t=3.273、7.658、5.392,P<0.05);研究组受试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0.000,P=1.000)。结论 低分子肝素结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的疗效较好,对患者机体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明显,降低患者整个手术的出血量,使患者深静脉的血液黏滞性降低,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 隐性失血 DVT
下载PDF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海滨 刘先银 +3 位作者 黎松波 汪宇 庞广兴 周仲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药物抗凝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药物抗凝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围手术期未使用药物抗凝。根据Gross公式计算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隐性失血量为(588.29±124.96)ml高于对照组的(437.65±113.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髓内固定围手术期性隐性失血量,抗凝的同时应当密切关注血红蛋白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隐性失血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DHS与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对比及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杰 张鹏 +6 位作者 斯焱 朱江伟 李钟 毕梦娜 张上上 陈经勇 马士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588-593,共6页
目的 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0例,... 目的 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4.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型3例,Ⅱ型48例,Ⅲ型39例,Ⅳ型3例;致伤原因摔伤63例,交通事故伤23例,其他7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依照患者隐性失血量进行分组,即隐性失血量≥500 mL组和隐性失血量<500 mL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和围手术期失血量;分析隐性失血量与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相关性,确定影响隐性失血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肌肝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尿素均明显升高,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且PFNA组患者血中RBC、Hb水平明显低于DHS组(15.43×10~9±4.95×10~9vs 15.39×10~9±4.27×10~9;153.12μmol/L±32.19μmol/L vs 155.02μmol/L±28.93μmol/L;22.38 U/L±4.91 U/L vs 22.41 U/L±3.94 U/L;39.08 U/L±8.38 U/L vs 38.98 U/L±7.39 U/L;5.43μmol/L±1.81μmol/L vs 5.48μmol/L±1.79μmol/L;4.32×10±1.01×10vs 3.94×10±1.14×10;114.81 g/L±21.21 g/L vs 100.01 g/L±19.83 g/L。P<0.05)。DHS组隐性失血量为(581.43±38.93) mL,PFNA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577.49±40.95) mL,两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500 mL组25例,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00.44±49.58) mL;而隐性失血量<500 mL组21例,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33.12±51.02) mL。隐性失血量≥500 mL组患者股骨干峡部、漏斗起始部和终止部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均明显高于隐性失血量<500 mL组(1.45±0.20 vs 1.24±0.19;1.71±0.18 vs 1.54±0.11;1.52±0.15 vs 1.37±0.19。P<0.05);股骨干峡部、漏斗起始部和终止部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均与患者隐性失血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4,0.591,0.605,P<0.05);股骨髓腔直径大与PFNA直径比值高是影响患者隐性失血量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术后均存在隐性失血,且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更多;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与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DHS) 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隐性失血量 治疗方法 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与自体血储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敏 彭炳龙 +4 位作者 刘水红 杨慧文 田会军 张勇 高志增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为择期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提供自体血储备方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患者68例,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进...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为择期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提供自体血储备方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患者68例,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Ⅲ级28例,Ⅳ级40例,统计影像学分级与隐性失血量的关系。结果Ⅳ级组输血量、输血率以及同种异体血输血率均显著高于Ⅲ级组(P〈0.05);Ⅳ级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显著高于Ⅲ级(P〈0.05),两组隐性失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分级能够帮助手术医师评估围术期出血情况,做好血液管理,对于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影像分级 全膝置换术 隐性失血量 自体血储备
下载PDF
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晓婷 张亮 +1 位作者 舒琼燕 陈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对照组34例术后进行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探讨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对照组34例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止血补血方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隐性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髋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 d、手术后3 d、手术后5 d、手术后14 d的隐性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血补血方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出血影响,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止血补血方 隐性失血 血常规 并发症
下载PDF
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老年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鹏 杨林 王专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96-101,共6页
目的观察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联合使用蔗糖铁和rh EPO... 目的观察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联合使用蔗糖铁和rh EPO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其中,术前3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A组(21例),手术当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B组(21例);单纯使用蔗糖铁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4例)。根据失血量将患者分为轻度(<400 ml)、中度(400~800 ml)、重度(>800 ml)。分别于术后1、3、5、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5、7天,A组轻度、中度及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5天和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蔗糖铁联合rh EPO在术前3天开始使用效果较好,联合用药对中、重度失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的提升作用较轻度失血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蔗糖铁 老年髋关节骨折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淑霞 高美丽 +1 位作者 王桂红 张立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84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因隐性失血而引...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84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因隐性失血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老年 隐性失血 护理
下载PDF
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关节炎首次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隐性失血46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沛 孙永强 孙建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关节炎首次单膝关节表面置换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92例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在完成手术闭合创口前,关节腔注射600 mg·6 mL-1氨甲环酸注射液... 目的:观察运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关节炎首次单膝关节表面置换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92例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在完成手术闭合创口前,关节腔注射600 mg·6 mL-1氨甲环酸注射液,对照组关节腔注射质量分数0.9%氯化钠注射液6 mL,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夹闭引流管3 h;后打开引流管,测量术后红细胞压积、患肢周径、显性失血量;分别计算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比计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 d行双下肢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的总失血量、患肢周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失血显量、隐性失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的及时有效剂量用药,能够明显减少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同时减少输血量和输血率,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原发性 全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注射液
下载PDF
补血扶正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锦标 张琛琳 +1 位作者 邵加龙 蔡春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第5期300-303,316,共5页
目的 探讨补血扶正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除去脱落病例,最终共73例完成了研究。对照组(n=37)予以常规PFNA手术治疗,治疗组(n=36)在对... 目的 探讨补血扶正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除去脱落病例,最终共73例完成了研究。对照组(n=37)予以常规PFNA手术治疗,治疗组(n=36)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血扶正方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第1、3、7、14天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变化;比较2组手术持续时间、显性出血量,同时计算并比较2组隐性失血量;比较2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2组手术持续时间、显性出血量、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第3天Hb与隐性失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第14天,治疗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第3、第7天,2组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治疗组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组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血扶正方能够明显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补血扶正方 隐性失血
下载PDF
不同入路途径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对腕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隐性失血、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利 刘学谦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途径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对腕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隐性失血、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某院收治的腕舟骨骨折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入路方法不...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途径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对腕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隐性失血、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某院收治的腕舟骨骨折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入路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掌侧入路途径进行手术,B组采用背侧入路途径进行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隐性失血、骨痂血管形成情况。结果:A组腕功能恢复优良率较B组明显更高(P<0.05);A组隐性失血量低于B组,术后1d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BMP-2、VEGF、TGF-β水平均高于B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腕舟骨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途径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减少隐性失血,也能促进其骨痂血管形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 腕舟骨骨折 腕功能 隐性失血 骨痂血管形成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维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内注射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处应用1%氨甲环酸注射液与0...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内注射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处应用1%氨甲环酸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失血量(575.24±112.74)ml、隐性失血量(467.73±103.44)ml均少于对照组的(985.52±163.48)、(724.89±134.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D-D)水平高于手术前,但观察组D-D(302.13±43.14)g/L低于对照组的(582.61±50.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止血功能与抗纤维蛋白溶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凝血功能 纤溶功能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cross方程来计算患者隐性失血量,并采用多重线性回顾...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cross方程来计算患者隐性失血量,并采用多重线性回顾分析评估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中隐性失血量为(586.47±114.72)m L,显性失血量为(212.09±169.46)m L;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抗凝、骨折分型以及伤后延迟时间等。结论阴性失血是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中应该充分考虑阴性失血的存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