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光 张焕芝 +3 位作者 徐海云 朱雄 刘晗光 吴潇 《世界石油工业》 2023年第3期24-31,共8页
2022年,在全球油气行业加速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不断进行业务整合和新业务布局,拓展地球物理技术应用领域和范围。通过跟踪分析国外地球物理行业和技术发展动态,总结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油藏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技... 2022年,在全球油气行业加速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不断进行业务整合和新业务布局,拓展地球物理技术应用领域和范围。通过跟踪分析国外地球物理行业和技术发展动态,总结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油藏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地震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增强,节点地震、新一代可控源扫描等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地震采集技术,以及高精度全波形反演速度建模及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基于云平台的数据管理将推动地震处理解释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装备与技术是未来地震勘探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可控源高效采集 海底节点 全波形反演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被引量:58
2
作者 宋志文 夏文香 曹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2,共4页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N和P营养的缺乏是...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N和P营养的缺乏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生物降解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发展潜力巨大 ,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介绍了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因素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内容 ,强调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指出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灾难性的海洋石油污染 被引量:55
3
作者 曲维政 邓声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4,共6页
较详细地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概况、重大溢油事件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除了油船海难事故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之外,海上油田开发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最大的一次油船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0万美元.而海洋石油泛滥对... 较详细地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概况、重大溢油事件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除了油船海难事故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之外,海上油田开发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最大的一次油船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0万美元.而海洋石油泛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还远远超过其直接经济损失。文章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石油污杂物的净化方法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生态环境 溢油事件 海难事故 油上油田开发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被引量:61
4
作者 方曦 杨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78-80,共3页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用不会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处理剂,将更好的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43
5
作者 贾承造 马德波 +5 位作者 袁敬一 魏国齐 杨敏 闫磊 田方磊 姜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91,共11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与油气的富集。由于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具有位移小、断距小且埋深大的特点,因而对其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厘清上述争议,基于大面积高...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与油气的富集。由于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具有位移小、断距小且埋深大的特点,因而对其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厘清上述争议,基于大面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在解析该盆地中部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并探究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走滑断裂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区、沿走向分段的特点;②深层压扭走滑断裂运动方向规律简单,NE、NNE向走滑断裂为左旋,NNW向走滑断裂为右旋,浅层张扭断裂运动方向差异较大,走滑断裂的位移量为400~1500 m,属于小滑移距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③走滑断裂形成于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部分断裂重新活化,不同时期断裂分布有差异;④加里东中期走滑断裂的形成受控于基底结构非均一性与原特提斯洋闭合消减带来的挤压作用力,张扭断裂为加里东中期走滑断裂后期活化产生的R剪切分支断裂或张性破裂断裂,其形成受控于不同时期盆地周缘洋盆消减闭合。结论认为,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形成演化、成因机制与油气息息相关,取得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效益;除了塔里木盆地之外,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通过对典型盆地的研究,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国小陆块、多旋回盆地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理论,为发现更多的油气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通 走滑断裂 构造特征 形成演化 成因机制 基底非均一性 周缘洋盆闭合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石油平台水文气象观测监控报警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曙伟 郭发东 +1 位作者 王秀芬 宋文杰 《山东科学》 CAS 2005年第5期61-63,共3页
在海洋石油平台进行水文气象无人自动观测时,为了避免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采用现场实时监控、GPRS远程视频监控、GSM信息报警等组成的综合报警系统,减少或避免了设备破坏造成的损失,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水文气象观测 远程视频 GSM信息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气正常交换过程的破坏性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曲维政 邓声贵 岳淑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9,共5页
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受到污染源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分布很有规律。石油所形成的薄膜漂浮于海面上,其反射的阳光比海水大2~4倍,使上层海水吸收的太阳热量减少10%。同时,通过海气界面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使之接近于零;海... 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受到污染源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分布很有规律。石油所形成的薄膜漂浮于海面上,其反射的阳光比海水大2~4倍,使上层海水吸收的太阳热量减少10%。同时,通过海气界面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使之接近于零;海面风传递给海面的动力通量锐减,大大阻碍了海水中盐颗粒向大气中飞溅和海水对大气中O2和CO2气体的吸收,从而严重影响到海-气相互作用的每一个过程和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污染 大洋环境 海气交换 地理分布 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海底油藏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正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仁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激发了海底电磁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研究海底瞬变电磁测深的可行性,根据海底电磁方法的观测特点,设计了一组三维异常体模型,采用积分方程算法计算了不同模型参数时赤道装置和轴向装置的瞬变电磁响应,模拟了不同... 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激发了海底电磁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研究海底瞬变电磁测深的可行性,根据海底电磁方法的观测特点,设计了一组三维异常体模型,采用积分方程算法计算了不同模型参数时赤道装置和轴向装置的瞬变电磁响应,模拟了不同海水深度、不同偏移距对异常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海底瞬变电磁测深能很好地探测到海底下方电性异常体的存在,异常体的响应特征与陆上电磁响应的特点一致。海水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发射电磁能量的吸收,导致异常信号能量较弱,但同时也屏蔽了外界的环境噪声,净化了测量环境。在海底采用移动源方式,可以容易实现不同偏移距和不同观测角度的测量,为叠加处理与成像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勘探 海上油气田 瞬变电磁法 海底 深度测量 正演 模拟
下载PDF
锦州9-3油田海域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卢芳 高振会 +1 位作者 贾永刚 杨东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69,共9页
关键词 石油开采 海洋 生态环境 现状评价 锦州9-3油田
下载PDF
论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立忠 《中国海洋平台》 2006年第4期9-11,18,共4页
概括描述了我国近年来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同时对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介绍与展望,重点介绍了在风险评估技术、深海开发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深海开发 石油工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南大西洋深水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及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32
11
作者 袁圣强 吴时国 +1 位作者 马玉波 付彦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南大西洋两岸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当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其构造沉积作用及含油气条件受控于大西洋的裂开、持续扩张漂移和气候、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大西洋边缘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漂移... 南大西洋两岸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当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其构造沉积作用及含油气条件受控于大西洋的裂开、持续扩张漂移和气候、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大西洋边缘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漂移期又可分为海侵和海退2个时期);裂谷期发育陆相河流—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体系,过渡期发育阿普第期蒸发盐岩系,漂移期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和深水碎屑岩沉积体系。以阿普第期蒸发盐岩系为界,南大西洋深水盆地发育盐下和盐上2套含油气系统,盐下层油气系统烃源岩为湖相泥(页)岩,储层为河流—三角洲相及滨岸相砂岩,盖层为阿普第期蒸发盐岩;盐上层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主要是上白垩统海相泥(页)岩,储层以浊积砂岩储层为主,盖层为各个时期发育的泥(页)岩。南大西洋盆地张裂过程的差异性控制了层序发育、蒸发盐岩的分布和含油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深水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 张裂作用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海洋潮间带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降解特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胜艳 刘廷志 +1 位作者 高秀花 赵一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01-305,共5页
从天津临港工业区潮间带筛选分离出17株石油烃降解菌,其中柴油降解率较高的2株细菌Y4和Y7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理化性质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均能以柴油、萘和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在适宜降解条件下:尿素与卵磷脂型两性表... 从天津临港工业区潮间带筛选分离出17株石油烃降解菌,其中柴油降解率较高的2株细菌Y4和Y7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理化性质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均能以柴油、萘和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在适宜降解条件下:尿素与卵磷脂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亲油氮源(氮浓度为70mmol.L-1)、25℃,200r.min-1摇床培养10d,对1%浓度柴油的降解率分别为65%和70%。氮源及溶解氧能促进二者的柴油降解能力,3%的柴油含量对降解作用产生强烈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海洋细菌 潮间带
下载PDF
水中石油类含量对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庆君 黄妙芬 +1 位作者 唐军武 王晓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38-2442,共5页
根据2008年5月和2009年8月在辽宁省盘锦市石油类污染水体配比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取的光学特性数据及生物化学特性数据,分析了石油类含量和后向散射系数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口区的后向散射系数幂律指数遵循随着悬浮物浓度增加而减小... 根据2008年5月和2009年8月在辽宁省盘锦市石油类污染水体配比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取的光学特性数据及生物化学特性数据,分析了石油类含量和后向散射系数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口区的后向散射系数幂律指数遵循随着悬浮物浓度增加而减小的对数变化规律;440~856 nm波长范围内单位后向散射系数在0.006~0.035 m2g-1之间,并且随波长增加而减小;石油类含量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石油类单位后向散射系数(单位石油类含量的后向散射系数)上,石油类单位后向散射系数与石油类含量呈乘幂变化规律,且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石油类含量对后向散射系数幂律指数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固有光学特性 后向散射系数 石油类含量
下载PDF
塔里木-卡拉库姆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与区域地质演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金海 周新源 +4 位作者 邱斌 杨芝林 尹宏 李勇 李建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5,共7页
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北阿富汗-南塔吉克斯坦盆地和卡拉库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古生代以来地质演化对盆地演化和油气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塔里木盆地奠基在前南华系结晶基底之上,中亚两... 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北阿富汗-南塔吉克斯坦盆地和卡拉库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古生代以来地质演化对盆地演化和油气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塔里木盆地奠基在前南华系结晶基底之上,中亚两个盆地奠基在南天山洋闭合之后形成的前二叠系褶皱基底之上。塔里木盆地的盖层沉积明显受到了南侧“原特提斯(北昆仑)”、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的影响,由于北昆仑带向西尖灭于北帕米尔, 中亚两个含油气盆地的中-新生界则主要受到南侧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的影响。中亚两个盆地的海陆交互相和礁灰岩相侏罗系向东到塔西南相变为陆相,这从烃源岩的角度决定了塔西南与中亚两个盆地中-新生界不同的含油气性。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有利的油气生储盖组合主要存在于前陆盆地的陆相地层中,它与下伏古生界含油气层系的叠加作用提高了其油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卡拉库姆地区 油气地质特征 区域地质演化 地质条件 油气潜力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空调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秀强 贾立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1,113,共5页
海水可作为海洋石油平台热泵系统的冷热源,适宜的低温海水也可直接作为空调冷源。海水直接供冷系统可以通过海水变频泵或定流量海水泵抽取不同深度的海水,达到负荷变化的目的。探讨了空调系统中换热器、海水泵、海水输送管道、室内风管... 海水可作为海洋石油平台热泵系统的冷热源,适宜的低温海水也可直接作为空调冷源。海水直接供冷系统可以通过海水变频泵或定流量海水泵抽取不同深度的海水,达到负荷变化的目的。探讨了空调系统中换热器、海水泵、海水输送管道、室内风管等材料的选择问题,提出海洋石油平台空调系统应采用中央空调机组集中送风。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换热器将海水与热泵机组或空调机组隔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海水热泵 直接供冷 材料选择 中央空调机组
下载PDF
散射通信在海洋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段有为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7年第3期51-53,共3页
对流层散射通信凭借其单跳跨距大、传输容量大、架设方便、经济实用等优势在海洋石油通信中得到青睐。首先分析了散射通信技术在海洋石油开采应用的优越性,然后介绍了海洋石油散射通信设备的组成及关键技术指标,最后分析并给出了散射设... 对流层散射通信凭借其单跳跨距大、传输容量大、架设方便、经济实用等优势在海洋石油通信中得到青睐。首先分析了散射通信技术在海洋石油开采应用的优越性,然后介绍了海洋石油散射通信设备的组成及关键技术指标,最后分析并给出了散射设备采用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通信 海洋石油 中容量 失真自适应
下载PDF
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战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城 舒先林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海洋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陆上石油生产增长缓慢和海外石油引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大力开发海洋油气对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必须在充分认识... 随着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海洋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陆上石油生产增长缓慢和海外石油引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大力开发海洋油气对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必须在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与所遇障碍的基础上,实施积极务实的海洋油气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安全 中国海洋油气 障碍 开发战略
下载PDF
基于海洋特色的“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兰晓东 刘豪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127-128,共2页
在高校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海洋油气地质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对教学课时及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加强地质图件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优质课堂。斟酌教学实例,反复强调并对比海陆相油气地质差异,展现海洋特色。课堂延伸... 在高校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海洋油气地质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对教学课时及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加强地质图件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优质课堂。斟酌教学实例,反复强调并对比海陆相油气地质差异,展现海洋特色。课堂延伸结合学科研究热点,鼓励学生研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地质 海洋特色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油轮改装FPSO市场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达 《机电设备》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通过对海上浮式石油开采储卸装置(FPSO)投资改装市场情况的分析,作者认为未来FPSO改装市场将日趋活跃,适时地考虑参与FPSO的建造和改装将是造、修船厂争取市场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油轮 技术改装 海上浮式石油开采储卸装置 FPS0 市场分析 船舶
下载PDF
危险品石油海上安全运输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新 《中国市场》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石油量的快速增加,石油海上运输事故也频繁发生,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及财产经济损失,为确保石油海上的安全运输,本文根据第3类易燃液体危险品石油的运输特性,通过文献法和对比法,从我国石油生产与需求...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石油量的快速增加,石油海上运输事故也频繁发生,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及财产经济损失,为确保石油海上的安全运输,本文根据第3类易燃液体危险品石油的运输特性,通过文献法和对比法,从我国石油生产与需求变化趋势、石油海上运载与装卸能力状况和石油海上运输事故统计三个方面,剖析我国石油海上运输的现状,提出石油在装运的空档舱容,运载工具及运油监控处理等方面预防和减少海上运输事故发生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危险品 海上运输 现状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