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 analysis of off-odor volatiles from irradiated pork 被引量:1
1
作者 LIN Ruotai GENG Shengrong +6 位作者 LIU Yangmin WANG Liping WANG Hong ZHANG Jinmu CHEN Yuxia XU Ying YAO Sid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or volatiles from irradiated refrigerated vacuum-packaged pork were ana- 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or volatiles from irradiated refrigerated vacuum-packaged pork were ana- 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or volatiles were dimethyl disulfide,dimethyl sulfide,dimethyl trisulfide,S-methyl thioacetate,and methanethiol.It was proved that the off-odor volatile came from irradiated S-containing amino acid and thia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处理 猪肉 无味挥发物 GC-MS分析
下载PDF
橘汁发酵过程中柑橘香气及其贡献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华 黄微 +3 位作者 党亚锋 朱瑜 耿敬章 金文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8-335,共8页
柑橘香气是柑橘果酒重要香气属性之一。为研究柑橘果酒加工过程中柑橘香气形成及影响机制,采用固相萃取法和正向硅胶色谱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感官评价对柑橘香气及其贡献化合物和异味物质在橘汁发酵中的变化趋势进... 柑橘香气是柑橘果酒重要香气属性之一。为研究柑橘果酒加工过程中柑橘香气形成及影响机制,采用固相萃取法和正向硅胶色谱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感官评价对柑橘香气及其贡献化合物和异味物质在橘汁发酵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橘汁中共鉴定出29种关键香气物质,主要为果香气、柑橘香气、花香气、清香气和乳脂香气化合物,其中月桂烯、庚醛、柠檬烯、γ-松油烯、癸醇、辛醛、辛醇、香茅醇和橙花醇被鉴定为柑橘香气重要贡献化合物。在橘汁发酵前4 d,柑橘香气强度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随后显著减弱。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柑橘香气强度的变化与柠檬烯、γ-松油烯、辛醇和橙花醇含量增减密切相关(P<0.05)。伴随着柑橘香气化合物含量降低,异丁酸、丁酸、2-甲基丁酸、戊酸、己酸、庚酸和辛酸等酸败刺激性气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这些异味物质对柑橘香气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遮盖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柑橘果酒工艺改进及香气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汁 发酵 关键香气物质 异味物质 变化趋势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Volatile Substances Analysi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Soymilk
3
作者 Xu Qiongyuan Li Ka +7 位作者 Huang Meina Liang Yuxin Tao Bingjie Zhang Tingting Song Nannan Ji Yazhou Zhang Huajiang Xia N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Soybe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ops in China. Soymilk, a traditional neutral plant-based protein drink, is rich in high quality proteins. Although soybean milk is rich in nutrients, its marketing among consumers, es... Soybe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ops in China. Soymilk, a traditional neutral plant-based protein drink, is rich in high quality proteins. Although soybean milk is rich in nutrients, its marketing among consumers, especially those in Western countries who are used to peaceful flavor, has been limited due to the adverse flavor impact brought by its special com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oymilk, the flavor of soymilk has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object for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lavor components of soymilk are mainly volatile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produced by enzymatic reactions catalyzed by lipoxygenase(LOX). After formation, they interact with protein macromolecules to form the overall flavor of soymilk.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control the off-odor of soymilk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physical heating methods, chemical methods, biological enzymatic digestion methods, mask methods, and a variety of breeding methods. These method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ff-odor of soymilk, but all of them have shortcomings. Currently, the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ny odor in soymilk are evaluated mainly by traditional human sensory scoring along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odern instrument analysis of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s using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mass spectrometry(GC-M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s in soymilk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 of soymilk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es and reference detection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oymilk flavo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MILK off-odor volatile substance FLAVOR sensory evaluation
下载PDF
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对糟烧酒风味的影响
4
作者 曹旭珍 周志磊 +4 位作者 姬中伟 周建弟 许锡飚 徐岳正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26,共9页
活性炭和树脂是白酒行业处理基酒达到去除异味和提升品质的常用手段。该研究以理化指标变化、感官变化、重要风味物质含量变化为指标,探究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处理对糟烧酒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理化指标方面,弱碱性大孔树脂对总酸和总... 活性炭和树脂是白酒行业处理基酒达到去除异味和提升品质的常用手段。该研究以理化指标变化、感官变化、重要风味物质含量变化为指标,探究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处理对糟烧酒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理化指标方面,弱碱性大孔树脂对总酸和总酯的损失率最小,分别为6.11%和4.76%。在感官变化方面,活性炭处理后的酒样中果香、糟味和刺激性显著下降,树脂处理后的酒样中果香、花香、糟味和刺激性显著下降,不同树脂处理后青草香和粮食香变化不同。在风味物质变化方面,椰壳活性炭对酯类物质的保留效果最好(52.89%~86.74%),对除苯甲醛和正己醛外的醇醛类物质的保留效果最低(<50%);树脂中弱碱性大孔树脂对酯类物质的保留率最高(41.74%~90.73%),对醇类物质的保留率最低(32.82%~60.52%),强碱性大孔树脂对苯甲醛以外的醛类物质的保留率最低(0%~54.17%)。综合各指标结果,弱碱性大孔树脂是一种能够降低糟烧酒中的刺激性和糟味,同时较好保留原酒风味物质的处理技术,弱碱性大孔树脂的最佳动态吸附参数为上样量8 BV、上样流速5 B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烧酒 糟味 刺激性 活性炭 大孔树脂
下载PDF
植物乳的香气、异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岳杨 汪超 +2 位作者 陈亚淑 周琦 邓乾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0-340,共11页
植物乳市场前景广阔,风味是植物乳的重要品质属性。植物乳中的奶香味、果味、坚果味、谷物味等良好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而苦涩味、豆腥味、生青味、蘑菇味等不良风味则严重制约了植物乳产业发展。结合植物乳的原料筛选、加工工艺及风味... 植物乳市场前景广阔,风味是植物乳的重要品质属性。植物乳中的奶香味、果味、坚果味、谷物味等良好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而苦涩味、豆腥味、生青味、蘑菇味等不良风味则严重制约了植物乳产业发展。结合植物乳的原料筛选、加工工艺及风味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从分子层面概述了植物乳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鉴定方法和风味构成的物质基础,重点阐述了香气及异味的形成途径、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以期从风味导向角度为最大程度地保留植物乳的良好风味、减少不良风味的生成提供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 香气 异味 物质基础 影响因素 调控措施
下载PDF
杏仁中的香气化合物及其风味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臣 周洁 +4 位作者 周琦 娄新曼 于海燕 袁海彬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20-329,共10页
生杏仁富含醛类、醇类等气味物质,具有鲜果、干草等气味,热加工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使杏仁的气味发生显著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杏仁的风味品质。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生杏仁中重要的气味化合物,以及熟杏仁通过美拉德反应、脂肪... 生杏仁富含醛类、醇类等气味物质,具有鲜果、干草等气味,热加工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使杏仁的气味发生显著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杏仁的风味品质。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生杏仁中重要的气味化合物,以及熟杏仁通过美拉德反应、脂肪酸的氧化、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降解等反应形成的主要香气化合物,对比不同热加工方式及其处理条件对杏仁香气化合物及其气味属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概述了贮藏期杏仁的主要香气化合物和异味化合物的组成变化,总结合理的贮藏方法及条件,最后对杏仁等坚果类食品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归纳展望,为杏仁等坚果的热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香气物质 热加工 贮藏 异味
下载PDF
粮油制品中酸腐味的形成机制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娟 杨孟菲 +4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袁海彬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05-416,共12页
粮油制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水分、氧气或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酸腐味、酸败味等风味缺陷的产生。明晰酸腐味相关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形成机理,并进行调控,可大幅度提... 粮油制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水分、氧气或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酸腐味、酸败味等风味缺陷的产生。明晰酸腐味相关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形成机理,并进行调控,可大幅度提升粮油制品品质。本文以粮油制品为研究对象,汇总了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关键的酸腐味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从脂质水解与氧化、蛋白质氧化聚集及化合物间相互作用3个方面总结了酸腐味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分别从去除及掩盖2个方面阐述了酸腐味的控制,前者主要包括生物育种改良、新型贮藏保鲜技术、传统及新兴加工工艺和化学法;后者包括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包埋技术、外源酶法增香及添加外源增香成分。本文可为后续粮油制品酸腐味的控制、风味品质改良和精准定位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制品 酸腐味 形成机制 异味去除 风味掩盖
下载PDF
冷却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林若泰 耿胜荣 +6 位作者 刘杨岷 王利平 王红 张金木 陈玉霞 徐盈 姚思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8-924,共7页
【目的】研究冷却真空包装辐照猪肉异味气体主要成分和寻找异味源,为探明异味产生机理及去除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真空系统液氮冷却装置收集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收集气体成分,确定异味气体... 【目的】研究冷却真空包装辐照猪肉异味气体主要成分和寻找异味源,为探明异味产生机理及去除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真空系统液氮冷却装置收集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收集气体成分,确定异味气体成分并推测异味源。【结果】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是二甲硫、二甲二硫、甲硫醇、乙酸甲硫醇酯;辐照异味气体来源于肉中半胱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B1。异味气体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0~3kGy),随辐照后冷藏时间延长而下降,与包装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为含硫化合物,来源于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猪肉 异味 GC-MS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辐照猪肉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新 林若泰 +3 位作者 熊光权 程薇 耿胜荣 廖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7-361,共5页
为减少猪肉辐照灭菌后产生的异味和脂肪氧化,研究了叔丁基对苯二酚、虾青素、维生素E、茶多酚4种抗氧化剂对辐照猪肉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2g/L抗氧化剂浸泡处理,透氧包装,辐照剂量2.6kGy,冷藏10d。分析测定辐照猪肉感官品质、过... 为减少猪肉辐照灭菌后产生的异味和脂肪氧化,研究了叔丁基对苯二酚、虾青素、维生素E、茶多酚4种抗氧化剂对辐照猪肉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2g/L抗氧化剂浸泡处理,透氧包装,辐照剂量2.6kGy,冷藏10d。分析测定辐照猪肉感官品质、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挥发性物质、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筛选出适合猪肉辐照的高效抗氧化剂。结果表明: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储藏期可以很好地减轻辐照异味并抑制脂肪氧化,效果优于虾青素、维生素E、茶多酚。叔丁基对苯二酚和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降低脂肪辐照后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叔丁基对苯二酚(0.5g/L)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2.5%,高于其他抗氧化剂,可抑制猪肉辐照过程中羟自由基参与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脂肪 氧化 抗氧化剂 异味 猪肉
下载PDF
水产品异味物质形成机理、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玉平 熊光权 +5 位作者 程薇 乔宇 廖涛 林若泰 李小定 吴文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33-538,共6页
本文对水产品中异味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成分、异味成分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水产品中异味的去除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水产品中异味的产生机理和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指出水产品中异味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异味 形成机理 特征成分 脱除技术
下载PDF
抗氧化剂及壳聚糖对减轻辐照猪肉异味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耿胜荣 程薇 +4 位作者 林若泰 张金木 夏和舟 陈玉霞 曾汉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8-510,共3页
将茶多酚、芝麻酚、壳聚糖单独以干粉或溶液的形式与猪肉混合均匀,经辐照后低温4℃±1℃冷藏,研究抗氧化剂对辐照异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和芝麻酚干粉对减轻猪肉辐照异味有一定的作用,但添加不匀易造成局部变色或其他附带... 将茶多酚、芝麻酚、壳聚糖单独以干粉或溶液的形式与猪肉混合均匀,经辐照后低温4℃±1℃冷藏,研究抗氧化剂对辐照异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和芝麻酚干粉对减轻猪肉辐照异味有一定的作用,但添加不匀易造成局部变色或其他附带味道;添加中高浓度茶多酚和芝麻酚溶液在贮藏前期辐照味较轻,贮藏后期出现难闻的气味,茶多酚和芝麻酚减轻异味最佳浓度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猪肉 异味 抗氧化剂
下载PDF
鱼肉特征性气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吴薇 陶宁萍 顾赛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1-385,共5页
鱼肉中的特征性气味物质对鱼肉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而异味是影响淡水鱼和养殖鱼类食用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淡水鱼和海水鱼鱼肉特征性气味研究进展,对淡水鱼和海水鱼气味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并论述鱼肉常见异味及... 鱼肉中的特征性气味物质对鱼肉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而异味是影响淡水鱼和养殖鱼类食用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淡水鱼和海水鱼鱼肉特征性气味研究进展,对淡水鱼和海水鱼气味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并论述鱼肉常见异味及其产生机理,最后对我国鱼肉风味研究前景作出分析,旨在为鱼肉风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 特征性气味 气味差异 异味
下载PDF
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新 林若泰 +4 位作者 熊光权 程薇 乔宇 廖涛 耿胜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以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及电子鼻试验研究辐照剂量、TBHQ浓度和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作用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工艺。结果表明,在处理条件为辐照剂量2.4kGy,TBHQ油溶液浓度1g/L,真空包装时,辐... 以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及电子鼻试验研究辐照剂量、TBHQ浓度和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作用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工艺。结果表明,在处理条件为辐照剂量2.4kGy,TBHQ油溶液浓度1g/L,真空包装时,辐照冷鲜肉产生的异味达到不可察觉程度,并能较好地抑制脂肪氧化。电子鼻试验表明,通过最优控制方法,辐照后的冷鲜肉与未处理的冷鲜肉气味相似度达到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TBHQ 异味 脂肪氧化 猪肉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猪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新 程薇 +5 位作者 熊光权 耿胜荣 乔宇 廖涛 廖李 林若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猪肉用1g/L抗氧化剂浸泡处理,真空包装,辐照3 kGy,冷藏30 d,定期测定细菌总数、脂肪氧化指标、挥发性物质成分和瘦肉异味。猪肉辐照后第30天的细菌总数<10 cfu/g;γ射线辐照猪肉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与挥发性物质含量高于电... 猪肉用1g/L抗氧化剂浸泡处理,真空包装,辐照3 kGy,冷藏30 d,定期测定细菌总数、脂肪氧化指标、挥发性物质成分和瘦肉异味。猪肉辐照后第30天的细菌总数<10 cfu/g;γ射线辐照猪肉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与挥发性物质含量高于电子束辐照;添加抗氧化剂γ射线辐照猪肉气味最接近未辐照新鲜猪肉,相似度为89.68%。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降低猪肉脂肪氧化与挥发性物质含量,而γ射线辐照有助于减少猪肉瘦肉异味,添加抗氧化剂可有效降低辐照猪肉脂肪氧化与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脂肪氧化 异味 抗氧化剂 猪肉
下载PDF
去除冷却猪肉辐照异味方法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胜荣 林若泰 +4 位作者 熊光权 程薇 李新 陈玉霞 张金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为了探索去除冷却猪肉辐射后异味的方法,研究了气调处理,吸附剂处理及气调与吸附剂组合处理对异味去除的效果,对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吸附进程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冷猪肉经60%O2 30%CO2 10%N2气调包装,或内置0.01g/(50g)肉小包装吸附... 为了探索去除冷却猪肉辐射后异味的方法,研究了气调处理,吸附剂处理及气调与吸附剂组合处理对异味去除的效果,对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吸附进程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冷猪肉经60%O2 30%CO2 10%N2气调包装,或内置0.01g/(50g)肉小包装吸附剂(氯化锌/氧化锌)的薄膜包装后,辐照2.8kGy,辐照后及冷藏期感觉不出辐照异味,猪肉品质正常。二者组合处理经4.2kGy辐照后异味达不可察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辐照异味 吸附剂 气调处理
下载PDF
武汉大莲花湖异味化合物日变化及其相关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林 万能 +1 位作者 甘南琴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大莲花湖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莲花湖公园内,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景观水体,面积约为64000m2。近年来,该湖不断出现蓝藻水华,每到夏季湖区臭不可闻,损害了莲花湖旅游度假景区的景观生态价值和经济收入。本文对大莲花湖藻类及其异味化合物与环... 大莲花湖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莲花湖公园内,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景观水体,面积约为64000m2。近年来,该湖不断出现蓝藻水华,每到夏季湖区臭不可闻,损害了莲花湖旅游度假景区的景观生态价值和经济收入。本文对大莲花湖藻类及其异味化合物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大莲花湖藻类以微囊藻占优势。据GC-MS鉴定,该湖水中存在着2-MIB、-βCyclocitral和-βIonone等3种异味化合物。水中溶解性2-MIB、-βCyclocitral和-βIonone日最高浓度分别可达69.1ng/L3、2.6 ng/L和453.9ng/L,与各自的嗅觉异味阈值浓度比较可知,2-MIB和β-Ionone对该湖异味的类型和强度均有较大影响,分别产生强烈土霉味和腐臭味,而-βCyclocitral对该湖异味的贡献则较小。水中日平均颗粒态的2-MIB、-βCyclocitral和-βIonone分别占各自总含量的70.9%、74.4%和81.4%,说明这3种异味化合物在水中均主要以颗粒态存在。这3种异味化合物的日变化与总藻、微囊藻、鱼腥藻及水面光强日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溶解性、颗粒态、总-βCyclocitral均与总藻、微囊藻日变化显著相关,颗粒态-βCyclocitral和颗粒态-βIonone与总藻及水面光强显著相关,大莲花湖水中颗粒态2-MIB的浓度与鱼腥藻数量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异味 异味化合物 日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高剂量辐照猪肉的挥发物、脂氧化和感官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侯铮迟 孙大宽 +4 位作者 秦宗英 金江 朱莲娣 姚思德 盛康龙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共5页
经蛋白酶钝化与真空包装的猪里脊肉样品在-20℃作最高剂量达 45kGy 的 Co γ 射线辐照。观察或测 60定了辐照猪肉的感官特征变化、挥发物产生和脂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味与脂氧化无关,而蛋白质辐解产物可能是辐照味的来源。志... 经蛋白酶钝化与真空包装的猪里脊肉样品在-20℃作最高剂量达 45kGy 的 Co γ 射线辐照。观察或测 60定了辐照猪肉的感官特征变化、挥发物产生和脂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味与脂氧化无关,而蛋白质辐解产物可能是辐照味的来源。志愿者品尝结果表明,辐照猪肉并无不易接受的感官特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加工 挥发物 脂氧化 辐照味
下载PDF
不同吸附剂对白酒异嗅物质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灿 徐岩 范文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0-65,共6页
实验对比了三大类共27种吸附剂对白酒中的16种异嗅物质(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苯酚、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4-丙基愈创木酚、4-乙烯基愈创木酚、土味素、2-庚醇、3-辛醇、1-辛烯-3-醇、1-辛烯-3... 实验对比了三大类共27种吸附剂对白酒中的16种异嗅物质(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苯酚、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4-丙基愈创木酚、4-乙烯基愈创木酚、土味素、2-庚醇、3-辛醇、1-辛烯-3-醇、1-辛烯-3-酮、反式-2-辛烯-1-醇、反式-2-壬烯醛)的去除情况。采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酒样进行快速检测,计算其去除率。结果发现树脂的去除效果优于凹凸棒土、硅藻土、皂土和酒用活性炭,其中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730、D202和SD333对异嗅物质的总体去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异嗅物质 吸附剂 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细菌与真菌复合作用处理臭味气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琳 刘俊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6,共5页
针对臭味气体中发臭物质的特性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生物除臭反应器 .该生物反应器由 2个生物反应区构成 ,并分别接种不同的微生物 ,细菌和真菌 .利用该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对臭味气体的处理进行了连续运行的试验研究 .试验废气中主要... 针对臭味气体中发臭物质的特性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生物除臭反应器 .该生物反应器由 2个生物反应区构成 ,并分别接种不同的微生物 ,细菌和真菌 .利用该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对臭味气体的处理进行了连续运行的试验研究 .试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乙酸、氨、苯乙烯、硫化氢、乙硫醇、乙硫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7 1% ,96 7% ,96 6 % ,92 1% ,78%和 83% .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器中的细菌与真菌微生物具有协同作用 ,因此该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气中亲水性和疏水性污染物质 .并且 ,不同性质的发臭物质在 2个反应区内的去除效果是不相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生物除臭 臭味气体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震宇 张龙 +3 位作者 袁凯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4,共9页
为探究pH变换法对鱼蛋白气味特性的影响,以蓝点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在生熟两种状态下,对比原料肉、传统漂洗鱼糜、酸碱鱼分离蛋白的一般化学组成及氨基酸组成,重点探讨酸碱鱼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利用电子鼻技术定性判断4种样品的气味轮... 为探究pH变换法对鱼蛋白气味特性的影响,以蓝点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在生熟两种状态下,对比原料肉、传统漂洗鱼糜、酸碱鱼分离蛋白的一般化学组成及氨基酸组成,重点探讨酸碱鱼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利用电子鼻技术定性判断4种样品的气味轮廓差异,进一步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4种熟制样品的气味轮廓,与原料肉相比,气味轮廓差异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漂洗鱼糜>酸分离蛋白>碱分离蛋白,生制样品的差异性顺序与熟制相同但是区分度较小;进一步经GC-MS定量分析,在4种生样中分别检测出26、19、23、22种挥发性成分,在4种熟样中分别检出23、26、32、24种挥发性成分,均以醛、酮、醇类为主。与原料肉相比,其他3种经过处理的样品中醇、酮类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都发生改变,且熟制样品与生制样品间含量差异较大。由此说明pH变换法能够有效降低蓝点马鲛鱼的腥味,得到的鱼分离蛋白与漂洗鱼糜相比具有较好的气味特性。因此,对腥味较重的蛋白源可利用此方法回收得到具有良好气味、蛋白含量高、脂质含量低等特点的蛋白,并为其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变换法 分离蛋白 腥味 气味轮廓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