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怀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9,共7页
南朝乐府官署与东晋一脉相承而略有变化 ,这一时期 ,民间清商新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期 ,不仅在实际生活及朝廷礼乐活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而且对文士创作的影响有更加显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基本仿效南朝而略有变化 ,隋代乐府官... 南朝乐府官署与东晋一脉相承而略有变化 ,这一时期 ,民间清商新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期 ,不仅在实际生活及朝廷礼乐活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而且对文士创作的影响有更加显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基本仿效南朝而略有变化 ,隋代乐府官署的设置则与魏和西晋基本一致 ,但自北魏起 ,在这一向回归传统的表面现象下 ,乐府歌诗在音乐上均明显受到胡乐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歌诗 清商乐 胡乐 南北朝 隋代 官署
下载PDF
魏晋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的文学史意义及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 李贵银 《宿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汉末至魏晋时期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真正形成。与同时期男性复仇故事相比,女性复仇在复仇动机、复仇过程、复 仇结局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魅力。女性复仇以其反传统性、反文化性,在礼与法的冲突中受到时人的肯定与赞誉。并 且,引起诗人们的关... 汉末至魏晋时期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真正形成。与同时期男性复仇故事相比,女性复仇在复仇动机、复仇过程、复 仇结局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魅力。女性复仇以其反传统性、反文化性,在礼与法的冲突中受到时人的肯定与赞誉。并 且,引起诗人们的关注,进入抒情文学,特别是乐府诗,为诗人们所咏叹。本文浅要地分析了其特定的文化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女性复仇 魅力 乐府诗 主题学
下载PDF
清切哀伤、诗体古旧的蔡邕的《琴操》——谦论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五言诗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长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68-71,共4页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这也是它和其它乐府诗的重要区别。蔡邕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整理琴曲歌辞,流露出对旧诗体的依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琴操》 汉乐府 五言诗
下载PDF
六朝乐府“风人体”对后世方言的影响——以南京方言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20,共7页
六朝乐府诗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使全国各地方言产生了特殊的谐音造词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使汉语有了数量众多的有智巧艺术性的词。此尚未有人论述,本文以南京方言为例做补空白而充分的论证。
关键词 六朝乐府诗 影响 谐音造词法 南京方言
下载PDF
北宋士人种菊诗探论
5
作者 贺同赏 于雅琴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4-59,共6页
士人种菊诗,是指士人描写自身及其他士人种植菊花活动以抒情寄意的诗歌作品。北宋士人种菊诗作,涉及菊花之祛病健身延年之养生功效,美艳高洁淡泊的比德质素等多重意涵;折射出作者们不同心灵倾向,如江休复之洒落,司马光之朴素,欧阳修之悲... 士人种菊诗,是指士人描写自身及其他士人种植菊花活动以抒情寄意的诗歌作品。北宋士人种菊诗作,涉及菊花之祛病健身延年之养生功效,美艳高洁淡泊的比德质素等多重意涵;折射出作者们不同心灵倾向,如江休复之洒落,司马光之朴素,欧阳修之悲慨,梅尧臣之温和,吕陶之坦诚,刘挚之清隽,张耒之平易、毛滂、李新之落寞等;从北宋中期的刘挚、吕陶开始,陶渊明的影像逐渐凸显出来,先是化作应对政场艰辛的平衡器,后则充当疏离社会昏乱的安慰剂。北宋士人和隐士的种菊行为暨种菊诗作,建构了一个北宋士人群体藉以涵养身心的“菊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为官之士 隐士 种菊诗 陶渊明
下载PDF
从乌台诗案看北宋官员犯罪司法程序的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艳婷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乌台诗案是北宋中期著名的诏狱。这个由皇帝直接掌管的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审判高官犯罪的案子,其司法审判也是按从劾奏到圣裁等七个程序逐一进行,是诏狱审判制度的具体实施,最终的处罚结果也符合当时法律规定。官员犯罪的司法程序... 乌台诗案是北宋中期著名的诏狱。这个由皇帝直接掌管的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审判高官犯罪的案子,其司法审判也是按从劾奏到圣裁等七个程序逐一进行,是诏狱审判制度的具体实施,最终的处罚结果也符合当时法律规定。官员犯罪的司法程序是围绕查明犯罪事实、促使犯罪官员认罪伏法设计,包括诏狱在内的绝大部分案件能够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即所谓"法在有司"。而统治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亲自下诏书最终定罪,除了训诫教化作用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显示权威的政治意义,是所谓"恩归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北宋 官员犯罪 司法程序
下载PDF
乐府官署的变革与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的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殷杰茹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0-76,共7页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继汉乐府之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府诗(包括民歌)既因乐府而得名,就必然与音乐机构、乐官制度密切相关。梳理魏晋南北朝主要朝代乐府官署的设置情况和分析乐府文学发展趋势后...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继汉乐府之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府诗(包括民歌)既因乐府而得名,就必然与音乐机构、乐官制度密切相关。梳理魏晋南北朝主要朝代乐府官署的设置情况和分析乐府文学发展趋势后可以发现:完备齐全的乐府机构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乐府歌诗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甚至改变乐府机构的格局;乐府机构是实现乐府歌诗雅俗交融的催化剂;乐府机构是促进南北朝乐府文学交流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乐府官署 乐府歌诗 诗歌发展 礼乐文化
下载PDF
民族融合与十六国及北朝乐府诗
8
作者 李清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十六国以及北朝文学关注极少,北朝文学史以及这一时期的乐府诗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评价。笔者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以及此时的文人创作群体、文人创作心理的变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十六国...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十六国以及北朝文学关注极少,北朝文学史以及这一时期的乐府诗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评价。笔者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以及此时的文人创作群体、文人创作心理的变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乐府诗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十六国北朝 乐府诗
下载PDF
《木兰诗》本事及创作年代略考
9
作者 刘子立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1期40-42,32,共4页
《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创作地域以及本事,一直是学界争论多年却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来自民间的文学作品,有时亦蕴含着正史所不及的历史讯息,往往可以作为"诗史互证"的宝贵资料。本文即试图从几个前人聚讼已... 《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创作地域以及本事,一直是学界争论多年却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来自民间的文学作品,有时亦蕴含着正史所不及的历史讯息,往往可以作为"诗史互证"的宝贵资料。本文即试图从几个前人聚讼已久的问题入手,搜罗爬剔材料,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 北朝乐府诗
下载PDF
唐边塞诗对汉乐府边塞诗的继承和发展
10
作者 续娟娟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汉乐府 诗歌评论 爱国主义 诗歌主题
下载PDF
北宋士人名花名木种植诗作综论
11
作者 贺同赏 《德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8-73,共6页
士人花木种植诗作,是指古代士人描写自身及其它士人从事花木种植活动以抒情寄意的诗歌作品。北宋士人名花名木种植诗作风神隽永,意蕴丰厚,共同营造出这些士人得以寄托身心于其中的生动广袤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既能欣赏到各种... 士人花木种植诗作,是指古代士人描写自身及其它士人从事花木种植活动以抒情寄意的诗歌作品。北宋士人名花名木种植诗作风神隽永,意蕴丰厚,共同营造出这些士人得以寄托身心于其中的生动广袤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既能欣赏到各种名花名木本身之美好神韵,又可窥见士人与花木之间的精神关联,还能经由花木之纽带感受到士人与其师长亲友之间的深厚情感;进而以花木园圃为中间地带透视士人公、私领域之间的区隔与融通,最终以花木园圃为镜子照见相通并育、生机盎然的天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名花名木 士人种植诗作 精神世界 多重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