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ual-Parameter Fusio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1
作者 Baoji Li Hongliang Wu +1 位作者 Yangquan Xie Zhiyong Da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9年第11期2909-2916,共8页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d a dual-parameter fusion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or system that enables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e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in a sing...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d a dual-parameter fusion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or system that enables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e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in a single fiber. Through the fiber-scattering spectrum time domai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coded pulse sequence and Raman scattering spectrum is obtained, which realizes high-resolu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wide-band vibrational wave measure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n 10 km optical fiber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resolution up to 0.1?C and vibration response frequency range 20 Hz - 5 kHz. This sensing system achieves temperature and vibration dual-parameter measurements with fiber optics, greatly simplifying the system and facilitating installation an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LEAKAGE monitoring Dual-Parameter Opti-cal Fiber Sensor CCPONS Code
下载PDF
TEST STUDY OF DETECTING OIL AND GA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2
作者 Zhu Zhenhai, Zhang Jianzhong, Chen Baowe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I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37-38,共2页
Ⅰ The Indexes of Detecting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deeply buried reservoir which in a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has a great pressure inside, and between it and earth surface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of pressure.... Ⅰ The Indexes of Detecting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deeply buried reservoir which in a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has a great pressure inside, and between it and earth surface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of pressure. Therefore the hydrocarbon must spread and move vertically to the surface along the pressure gradient orientation. Hydrocarbons in the reservoir along some small rifts, cracks, joints and cleavages penetrate the overlying strata and seepage onto the surface. Thus the hydrocarbons become unvisble oil and gas signs. This process is called the phenomena of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of reservoir. Hydrocarbons microseepage in th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 STUDY OF DETECTING oil and ga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gas
下载PDF
Downhole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Based on a Multi-Dimensional DIRECT Algorithm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Explor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YIN Qifeng TAO Pengfei +3 位作者 ZHENG Shuo HE Qing AN Yanfei GUO Quansh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18-730,共13页
Downhole microseismic data has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well-developed P and S waves and the core component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s microseismic event 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Downhole microseismic data has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well-developed P and S waves and the core component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s microseismic event 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a relatively high confidence level and accuracy.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multidimensional DIRECT inversion method for microseismic locations and applicability tests over modeling data based on a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Synthetic tests inidcate tha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locations can be defined as a multi-dimensional matrix space by employing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DIRECT algorithm,because it can be run without the initial value and objective function derivation,and the discretely scattered objective points lead to an expeditious contraction of objective functions in each dimension.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DIRECT algorithm can be extensively applied in real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 from hydraulic fracturing completions.Therefore,the methodology,based on a multidimensional DIRECT algorithm,can provide significant high accuracy and convergent efficiency as well as robust computation for interpretable spatiotemporal microseismic evolution,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real-time processing of a large amount of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ource LOCATION DIRECT algorithm
下载PD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acoustic sensor for in situ monitoring of marine natural gas hydrates produ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henhu Area,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Xiang-ge He Xue-min Wu +6 位作者 Lei Wang Qian-yong Liang Li-juan Gu Fei Liu Hai-long Lu Yi Zhang Min Zhang 《China Geology》 2022年第2期322-329,共8页
The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DAS)uses a single optical cable as the sensing unit,which can capture the acoustic and vibration signals along the optical cable in real-time.So it i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downhole p... The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DAS)uses a single optical cable as the sensing unit,which can capture the acoustic and vibration signals along the optical cable in real-time.So it i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downhol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The authors applied the DAS system in a gas production wel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for in situ monitoring of the whole wellbor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obtained the distributed acoustic signals along the whole wellbore.These signals can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vertical section,curve section,and horizontal production section.The collected acoustic signal with the frequency of approximately 50 Hz caused by the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exhibit a signal-to-noise ratio higher than 27 dB.By analyzing the acoustic signals in the production section,it can be located the layers with high gas production rates.Once an accurate physical model is built in the future,the gas production profile will be obtained.In addition,the DAS system can track the trajectory of downhole tools in the wellbore to guide the operation.Through the velocity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signals,the type of fluids in the wellbore can be distinguished.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provides a promising whole wellbore acoustic monitoring to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rine gas hydrate,with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production monitoring Optical fiber sensor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 In situ monitoring Fluid type NGHs exploration trial engineerin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henhu Area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基于原型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管道边坡灾害安全评估与分析
5
作者 曾成 冯涵璐 王仁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7,共12页
【目的】我国的油气管道主要埋设于山区中,频发的边坡失稳对油气管道已构成重大威胁。边坡趋于不稳定时易产生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对管道的安全尤为重要。诸如遥感技术、原型监测、数值模拟的单一方法难以综合评估与分析管道边坡的安全。... 【目的】我国的油气管道主要埋设于山区中,频发的边坡失稳对油气管道已构成重大威胁。边坡趋于不稳定时易产生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对管道的安全尤为重要。诸如遥感技术、原型监测、数值模拟的单一方法难以综合评估与分析管道边坡的安全。为解决该问题,【方法】基于原型监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曲靖站PQ083-020处输油管道本体和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结果】对比原始工况和降雨工况下该边坡的稳定性及位移、管道位移及所受应力,结果表明,仅基于雨量、倾角、位移、土压力的单一参数,难以评估3个断面的稳定性强弱。监测期内最大降雨3.6 mm的作用下,边坡安全稳定系数等于1.027,处于欠稳定状态。【结论】降雨是导致边坡产生不稳定趋势、管道所受应力变大的因素之一。雨量预警阈值达到25 mm/d时,边坡有失稳破坏的风险。此时管道的应力为0.130 MPa,其位移为0.028 m,仍处于安全状态。研究成果为降雨期间的边坡安全预警提供一定指导,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管道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原型监测 油气管道 边坡灾害 风险评估 降雨 遥感 滑坡
下载PDF
“互联网+”螺杆泵智能直驱装置系统节能增效
6
作者 贾树楷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6期20-23,共4页
基于“信息化、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为目的,联合研制“互联网+”螺杆泵智能直驱装置系统。该系统由螺杆泵交流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螺杆泵数字化变频控制柜和抽油杆柔性防反转电磁制动器等组成。智能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提效增产。该装... 基于“信息化、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为目的,联合研制“互联网+”螺杆泵智能直驱装置系统。该系统由螺杆泵交流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螺杆泵数字化变频控制柜和抽油杆柔性防反转电磁制动器等组成。智能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提效增产。该装置系统在胜坨油田14口螺杆泵采油井进行替换试验,2021—2023年共节电29.4862×10^(4)kWh,节能率为19.93%,节能降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永磁直驱 抽油杆柱 螺杆泵智能直驱装置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基于无人值守模式的智能化油田建设及应用
7
作者 陈晨 张艺馨 李泽琳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9期4-7,共4页
针对油田自然环境恶劣、点多、面散、开发潜力低、用工紧张等现实问题,将油田生产工艺与远程监控、设备信息化相结合,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及改造、现场远程监控完善、通信网络隔离、人机界面开发等方式,达到联合站以下站点的无人值守目的... 针对油田自然环境恶劣、点多、面散、开发潜力低、用工紧张等现实问题,将油田生产工艺与远程监控、设备信息化相结合,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及改造、现场远程监控完善、通信网络隔离、人机界面开发等方式,达到联合站以下站点的无人值守目的。该方法实际应用效果显著,达到了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现场操作安全风险与劳动强度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油田 无人值守 远程监控 人机界面开发
下载PDF
石油管道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通信技术融合与发展策略
8
作者 孙洋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管道远程监控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管道远程监控技术从传统的监控演变为现代化的远程实时监控。无线和光纤通信技术各自在石油管道监控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传输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管道远程监控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管道远程监控技术从传统的监控演变为现代化的远程实时监控。无线和光纤通信技术各自在石油管道监控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传输途径。当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科技创新等驱动因素正推动着监控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以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管道监控系统。然而,技术融合的同时带来数据安全与系统稳定性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管道 远程监控 通信技术 数据安全
下载PDF
风云三号卫星监测海洋浒苔、赤潮和溢油
9
作者 希爽 方程格格 +2 位作者 翁富忠 韩秀珍 杨俊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风云卫星对海洋环境灾害(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定量遥感监测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利用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资料以及部分高分卫星数据,探索解决大气校正和云检测两个技术难点问题的方法,分别依据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光谱特... 风云卫星对海洋环境灾害(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定量遥感监测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利用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资料以及部分高分卫星数据,探索解决大气校正和云检测两个技术难点问题的方法,分别依据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关的遥感监测算法,实现对海洋浒苔、赤潮和溢油的判识,并在相应个例中取得较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赤潮 溢油 卫星遥感监测 风云三号D星
下载PDF
油料作物产量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宇靖 吴尚蓉 +3 位作者 杨鹏 曹红 谭杰扬 赵荣坤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1-16,共16页
[目的/意义]油料作物是粮食供应和非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实时、动态、大范围的油料作物生长监测对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粮油市场稳定、确保国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因其覆盖范围广、... [目的/意义]油料作物是粮食供应和非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实时、动态、大范围的油料作物生长监测对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粮油市场稳定、确保国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因其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及时、快速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作物产量监测研究和应用中。[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对油料作物进行估产的相关背景;其次,从遥感参数反演、面积监测及估产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油料作物监测研究现状,指出数据同化技术在油料作物估产方面具有极大潜力,并从同化方法、网格选取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结论/展望]指出了遥感技术在油料作物监测中的机遇,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油料作物估产在作物特征选取、空间尺度确定以及遥感数据选择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油料作物估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油料作物的区域估产及生长监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产量模拟 数据同化 油料作物 产量监测 参数反演
下载PDF
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油料作物表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永祺 陈梦媛 +4 位作者 黄倩 张康妮 王兵 刘飞 周伟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2-483,共12页
传统的油料作物田间表型数据采集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低空无人机遥感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易操控等优势,提高了在中、小尺度区域遥感观测油料作物的形态学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精细化程度,初步实现了油料作物田间生长信息的快... 传统的油料作物田间表型数据采集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低空无人机遥感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易操控等优势,提高了在中、小尺度区域遥感观测油料作物的形态学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精细化程度,初步实现了油料作物田间生长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与分析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油棕等油料作物表型分析上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主流的无人机飞行平台、机载传感器以及作业流程,重点梳理了无人机遥感在油料作物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产量估测以及逆境胁迫监测等多方面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油料作物监测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智慧农业的后续发展和精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油料作物 表型分析 长势监测
下载PDF
井场原油在线重力热管电磁加热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宝元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针对井场原油外输加热需采用燃气加热炉和燃煤加热炉,污染环境且加热效果差;采用伴热带加热和各种电热管加热,热效率低且地下设备损坏后维修困难等问题,研究了井场原油在线重力热管电磁加热装置,介绍了该加热装置的构成、加热流程与技... 针对井场原油外输加热需采用燃气加热炉和燃煤加热炉,污染环境且加热效果差;采用伴热带加热和各种电热管加热,热效率低且地下设备损坏后维修困难等问题,研究了井场原油在线重力热管电磁加热装置,介绍了该加热装置的构成、加热流程与技术参数。应用表明:该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效率高、安全、环保和节能等优势,可代替现有的加热方式,同时实现了在线远程监控井场原油外输加热的温度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外输 重力热管 电磁加热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运环境石油污染范围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洪亮 白璐 +2 位作者 武可新 贺敬怡 王维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了减少海底资源开采活动对海洋的破坏,针对石油泄漏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运环境石油污染范围监测方法。构建油粒子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跟踪路线,确定油粒子的质点坐标。预设激光雷达遥感点污染源监测因子,选择污... 为了减少海底资源开采活动对海洋的破坏,针对石油泄漏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运环境石油污染范围监测方法。构建油粒子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跟踪路线,确定油粒子的质点坐标。预设激光雷达遥感点污染源监测因子,选择污染源后面的信号作为研究点,得到最佳的范围监测结果。通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对石油污染范围进行准确的监测。有助于敏锐感知石油污染范围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防止大面积扩散,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水运环境 石油污染范围 污染监测 溢油污染模型
下载PDF
海上采油平台架构中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站研究
14
作者 付显英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0期277-279,共3页
海上采油平台架构中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站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远程控制、调度、指挥等功能,所以如何合理设计远程监控工作站,实现远程监控及调度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海上采油平台架构中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站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从... 海上采油平台架构中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站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远程控制、调度、指挥等功能,所以如何合理设计远程监控工作站,实现远程监控及调度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海上采油平台架构中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站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从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远程监控工作站的软件架构设计,以及与现场控制系统之间通信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采油平台 中控系统 远程监控工作站
下载PDF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溢油遥感监测技术——以渤海湾海域为例 被引量:21
15
作者 于五一 李进 +2 位作者 邵芸 齐小平 刘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8-383,共6页
海上溢油事故直接影响海洋环境和国际关系。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大范围、多时相、快速、准确等特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海上溢油监测手段之一。以2006年3月渤海湾海域溢油事故为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环境卫星(Envisat)合成孔径雷达... 海上溢油事故直接影响海洋环境和国际关系。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大范围、多时相、快速、准确等特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海上溢油监测手段之一。以2006年3月渤海湾海域溢油事故为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环境卫星(Envisat)合成孔径雷达系统(ASAR)图像数据,圈定了污染油膜;根据其影像特征和分布运移状态将污染油膜分为4期;根据油膜的后向散射特性差异,判断油膜的源头和尾部,1至4期油膜具有共同的指向,据此确定了污染源的位置,准确地计算了2006年3月23日海面油膜的污染面积(约为400km2)。此项工作表明,尽快建立海域环境监测和溢油应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石油海上勘探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雷达遥感 溢油监测 海上溢油 海洋环境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油井无线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成宝芝 郭险峰 +2 位作者 陈春雨 王玉玲 崔海瑛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为了适应油井参数采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融合ZigBee和GPR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嵌入式的油井远程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以嵌入式控制器为核心的终端采集和无线网络传输单元的硬件设计、监测管理中心软件设计及管理平台的运行和构... 为了适应油井参数采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融合ZigBee和GPR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嵌入式的油井远程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以嵌入式控制器为核心的终端采集和无线网络传输单元的硬件设计、监测管理中心软件设计及管理平台的运行和构成,监测管理中心通过ZigBee和GPRS构成的无线网络监测和采集油井的性能和运行状况。本系统为油井的检测和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远程监测 ARM和uCLinux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储罐机械清洗设备的工艺改进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吉鑫 王永强 +4 位作者 陈正文 庞雷 鲁飞 张的 周连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7-49,共3页
通过对传统储罐机械清洗设备的构成及工艺流程的应用研究,发现传统设备中的部分装置和部分环节自动化程度不高,费时费力,如油水分离装置的人工撇油、清洗机罐顶手动切换、无远程监控和人工记录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实现了油水... 通过对传统储罐机械清洗设备的构成及工艺流程的应用研究,发现传统设备中的部分装置和部分环节自动化程度不高,费时费力,如油水分离装置的人工撇油、清洗机罐顶手动切换、无远程监控和人工记录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实现了油水分离装置的油水分离自动化、清洗机的自动切换、中央控制室集中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等技术的完善和管理系统的创新,保证了整个清洗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的满足了各种储罐的清洗要求,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装置 清洗机 远程监控 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的油田生产安全监控系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乃禄 张源 +1 位作者 徐竞天 邹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24-127,共4页
笔者以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研发为背景,阐述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特点及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提出基于GPRS的油田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组成和监控软件的设计,由现场监控终端、GPRS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构成的系统。对油... 笔者以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研发为背景,阐述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特点及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提出基于GPRS的油田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组成和监控软件的设计,由现场监控终端、GPRS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构成的系统。对油井、抽油机、计量站点的工艺参数,设备工作状态,泄漏,防盗等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在油田生产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安全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远程监控 系统组成 软件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在线铁谱仪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晓军 伍昕 +1 位作者 景敏卿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5,共4页
本文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在线铁谱仪的原理和功能。该仪器利用电磁铁产生的高强度、高梯度磁场捕获润滑油中的磨粒,利用传光光纤、传像光纤束分别传递光强信号和特征大磨粒的图像信号。通过由Tms320F240 DSP控制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同时获... 本文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在线铁谱仪的原理和功能。该仪器利用电磁铁产生的高强度、高梯度磁场捕获润滑油中的磨粒,利用传光光纤、传像光纤束分别传递光强信号和特征大磨粒的图像信号。通过由Tms320F240 DSP控制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同时获得磨粒途光面积百分比及铁磁性与顺磁性金属大磨粒的数据。监测数据能够通过串行接口传输到上位机做进一步分析处理。上位机处理程序采用Delphi编程,能够分析遮光面积、磨损指数等参数的发展趋势。最后,用实验结果说明设计该仪器时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铁谱仪 远程监测 DSP 单片机 油液分析 CMOS图像传感器 磨损
下载PDF
远程故障诊断中油液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新聪 赵涛 +2 位作者 曾岳 严新平 杨建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299,共3页
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实验设备特点和数据采集接口 ,编写了相应的数据采集或转换程序 ,为监测诊断提供数据基础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为框架结构、以数据库服务器为数据维护工具的监测计算机软硬件网络 .
关键词 油液监测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远程故障诊断 数据采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