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响应及差异隆升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探讨
1
作者 郑运琴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9期105-109,共5页
马尼特坳陷是发育在二连盆地中东部的一个伸展性坳陷。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期间,马尼特坳陷及邻区在多板块近十字交叉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发生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造山带区域地壳加厚,造成下地壳发生拆沉作用,从而引发地壳伸展垮塌,在地壳... 马尼特坳陷是发育在二连盆地中东部的一个伸展性坳陷。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期间,马尼特坳陷及邻区在多板块近十字交叉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发生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造山带区域地壳加厚,造成下地壳发生拆沉作用,从而引发地壳伸展垮塌,在地壳上部发育众多的伸展性盆地,马尼特坳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在伸展力的作用下盆地基底经历快速沉降、缓慢沉降、停止沉降阶段。其中快速沉降阶段促使坳陷发育烃源层,为坳陷产出能源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还原剂创造条件。缓慢沉降和停止沉降这2个时期造成坳陷的沉积速度大于沉降速度,主要发育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体系,为盆地内河流相砂体的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差异隆升作用的影响下,被活化的马尼特坳陷盆缘和盆中深大断裂成为深部油田水上涌至目的层段砂体内的通道,携带CH4、H2S等还原剂的油田水与地表溶滤渗入水中的碳酸铀酰反应,将碳酸铀酰中的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在适当部位从水中沉淀析出堆积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拆沉 伸展垮塌作用 差异隆升 油田水 砂岩型铀成矿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伸展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人和 唐书恒 梁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6期76-80,共5页
我国油页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的盆地中。按照盆地分类方法,我国油页岩主要分布于伸展盆地、挠曲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中,其中以伸展盆地为主。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含油页岩伸展盆地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依兰... 我国油页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的盆地中。按照盆地分类方法,我国油页岩主要分布于伸展盆地、挠曲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中,其中以伸展盆地为主。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含油页岩伸展盆地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依兰盆地达连河矿区和松辽盆地油页岩的成矿条件,总结了我国东北地区伸展盆地油页岩成矿的控制因素,其主要受油页岩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古构造、古气候、有机质来源、氧化还原条件、古地形、古盐度等条件的影响。含油页岩伸展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的研究为我国油页岩地质理论的发展和同类含油页岩盆地的勘探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伸展型盆地 沉积环境 成矿规律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斌 陶明信 +2 位作者 王作栋 史宝光 李中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78-683,共6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在中、新生代发生了构造反转,这是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大科学问题。综述了有关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的研究概况、研究进展及有关盆地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中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在中、新生代发生了构造反转,这是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大科学问题。综述了有关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的研究概况、研究进展及有关盆地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小型盆地的伸展结构保存较好,反转构造较为清晰,而大型盆地构造复杂,其前陆地区的构造反转特征相对清晰;据此提出了构造反转盆地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反转构造对油气聚集与成藏的控制作用和反转盆地中油气的分布规律是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伸展构造 含油气盆地 西北地区
下载PDF
渤海海域新生代褶皱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书平 吕丁友 +4 位作者 汤良杰 王应斌 孙萌思 屈冬萌 杨先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461,共7页
基于地震资料解释,总结了渤海海域新生代褶皱作用的类型、控制因素及分布。从力学成因上看,渤海海域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与拉张作用有关的、与扭动作用有关的、与重力滑动诱导的挤压作用有关的和与压实、底辟等重力作用有关的... 基于地震资料解释,总结了渤海海域新生代褶皱作用的类型、控制因素及分布。从力学成因上看,渤海海域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与拉张作用有关的、与扭动作用有关的、与重力滑动诱导的挤压作用有关的和与压实、底辟等重力作用有关的褶皱作用。与拉张和挤压有关的褶皱作用发生在古近纪,分别沿长期活动的控制性断裂和斜坡带分布。与扭动有关的褶皱作用发生在新近纪晚期,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郯庐断裂经过的地方。重力褶皱中的披覆褶皱作用贯穿于整个新生代,分布在凸起上;而盐底辟褶皱作用分布局限,目前仅在盆地南部的莱州湾凹陷有所发现。从目前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实践看,沿断裂带分布的与新近纪晚期扭动褶皱相关的圈闭是有利的储油气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圈闭 拉张褶皱作用 扭动褶皱作用 挤压褶皱作用 重力褶皱作用 新生代 渤海海域
下载PDF
变换构造与油气藏关系——以彰武断陷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婷婷 遇运良 王欢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752-759,共8页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换带的传递方式为接力式,变换构造的类型为走向斜坡。同时变换构造对盆地的古地形、沉积体系、烃源岩、油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彰武油田的勘探实践证明,变换构造易发育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断陷 伸展盆地 变换构造 油气藏
下载PDF
豫西地区构造样式与油气勘探的探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小浩 周鼎武 赵伟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目的分析豫西地区构造样式,通过构造样式对本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野外调研、地震剖面勘探及区域构造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厘定出4种主要构造样式,即挤压构造、伸展构造、反转构造和垂直构造;与现今勘探结果对比... 目的分析豫西地区构造样式,通过构造样式对本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野外调研、地震剖面勘探及区域构造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厘定出4种主要构造样式,即挤压构造、伸展构造、反转构造和垂直构造;与现今勘探结果对比,构造样式与研究区油气聚集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本区油气勘探应注重于伸展构造和挤压构造发育的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挤压构造 伸展构造 反转构造 垂直构造
下载PDF
二连盆地哈南油田伸展构造体系裂缝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莉 岳乐平 +2 位作者 杨亚娟 陈福有 闫育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哈南油田构造断裂十分复杂,受伸展构造体系裂缝及断层的控制,形成有与断层共生的裂缝组系和断层活动派生的裂缝组系。裂缝与NE向断层平行或与其斜交或横交。裂缝力学性质表现为张裂缝、剪裂缝和张剪裂缝,以张裂缝为主。无论是何种力学... 哈南油田构造断裂十分复杂,受伸展构造体系裂缝及断层的控制,形成有与断层共生的裂缝组系和断层活动派生的裂缝组系。裂缝与NE向断层平行或与其斜交或横交。裂缝力学性质表现为张裂缝、剪裂缝和张剪裂缝,以张裂缝为主。无论是何种力学性质的裂缝,如果裂缝没有被充填,则会对油气聚集和开发产生影响。有效裂缝可以为储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和油气储集空间,在油田开发中,裂缝与断层组成裂缝网络形成的断裂导水,会致使注水层系混乱,形成非同层注水局面,影响着层系开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伸展构造 断层 裂缝 哈南油田 圈闭 油气运移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伸展运动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构造样式的演变大致可归纳为两个序列:丽水凹陷的断裂构造系统演变是由多米诺正断层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椒江凹陷的断裂系统的演变是由非旋转的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地垒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伸展运动控制着沉积序列、沉积体系的分布,从而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展布。裂陷盆地在结构上可以归纳为三层结构(即基底、裂陷期层序和裂陷后层序),油气呈三层楼式分布。丽水、椒江凹陷地区主要的油气分布在裂陷期层序本身,自生自储式油气藏应是寻找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运动 油气藏 分布规律 构造演化 沉积
下载PDF
济阳坳陷盆地拉张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焕钦 陈广军 李长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中首次采用近似定量的方法对济阳坳陷的盆地拉张量进行分析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其构造沉降及演化历史 ,并通过分析盆地拉张量对沉积体系、沉积旋回和盆地含油气性的影响 ,讨论了它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拉张量 沉降史 沉积 油气藏勘探 块断盆地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拉张伸展动力学环境的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忠权 陈更生 张寿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在中生代、甚至新生代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拉张伸展环境。至新生代晚期才转换成挤压环境。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拉张伸展动力学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伸展构造与后期反转构造的研究对这一地区油气运移规律的探讨... 准噶尔盆地南缘在中生代、甚至新生代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拉张伸展环境。至新生代晚期才转换成挤压环境。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拉张伸展动力学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伸展构造与后期反转构造的研究对这一地区油气运移规律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油岩系的生油高峰期分析,中生代的伸展构造与二叠纪、侏罗纪生油岩系的生油高峰是配套的,它们形成的断块,同沉积背斜等对捕获早期油气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拉张伸展环境 油气富集 动力学
下载PDF
伸展褶皱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汪新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9,共10页
伸展褶皱是张性盆地区构造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相当普遍,多属于与正断层相关的褶皱。伸展褶皱的分类可以采用褶皱轴向与成因类型相结合的方案。按褶皱轴向与相关正断层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可分为纵向、横向和斜向褶皱3大类;按褶皱... 伸展褶皱是张性盆地区构造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相当普遍,多属于与正断层相关的褶皱。伸展褶皱的分类可以采用褶皱轴向与成因类型相结合的方案。按褶皱轴向与相关正断层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可分为纵向、横向和斜向褶皱3大类;按褶皱作用的成因机制又可分为伸展断弯褶皱、伸展断展褶皱、断层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均衡褶皱、断层位移梯度褶皱、构造变换带褶皱、横向收缩褶皱、转换伸展褶皱等多种类型。伸展褶皱是伸展型盆地中最重要的油气圈闭构造,而且可以控制沉积相带的分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岩系,促进油气运移,并与断层、岩性、地层相结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复合油气藏,控制油气的富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褶皱 正断层 形成机制 油气勘探 张性盆地
下载PDF
东濮凹陷濮城断展褶皱形成演化及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书平 邹宇轩 +1 位作者 韩煦 黄新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6-541,7,共6页
伸展盆地中的褶皱现象是普遍的,它们可形成重要的油气圈闭。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研究了濮城构造的成因类型和演化。濮城构造为与深部断裂活动和沙三段盐层有关的褶皱构造,是典型的正断层断展褶皱。褶皱幅度和沉积厚度分析证明,该褶皱的主... 伸展盆地中的褶皱现象是普遍的,它们可形成重要的油气圈闭。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研究了濮城构造的成因类型和演化。濮城构造为与深部断裂活动和沙三段盐层有关的褶皱构造,是典型的正断层断展褶皱。褶皱幅度和沉积厚度分析证明,该褶皱的主要发育期为沙二段和沙一段沉积期。濮城构造优越的构造位置、良好的封闭条件和匹配的构造形成时间与生排烃时间,决定了其优越的成油气藏条件,未来勘探应注意裂缝性油气藏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构造 伸展盆地 断展褶皱 裂缝 演化 油气
下载PDF
伸展褶皱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莹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16-20,76,共6页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最富油气的构造单元之一,该区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期3个阶段,形成了贝中次凹现今的复杂构造格局。西部断阶带、东部断阶带和中央洼槽带的低隆起组成了典型的纵向均衡伸展褶皱。由于拉张和重力...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最富油气的构造单元之一,该区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期3个阶段,形成了贝中次凹现今的复杂构造格局。西部断阶带、东部断阶带和中央洼槽带的低隆起组成了典型的纵向均衡伸展褶皱。由于拉张和重力的联合作用,其内部产生了掀斜断块和滑动断阶等类型的次级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褶皱是伸展盆地中重要的含油气构造,与其相关的有利圈闭、沉积相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贝中次凹油气聚集严格受伸展褶皱作用的控制,即中央低隆起带为复式油气聚集带,边界断层附近的滑动断阶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褶皱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贝中次凹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伸展不整合:初论造盆运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强 夏群科 《安徽地质》 2004年第4期257-258,261,共3页
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不整合面对盆地演化及其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对盆地内油气规律的认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伸展不整合及其独特的构造演化特点;中国内陆及沿海地区几个大的伸展不整合面的构造、地层、岩石学特... 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不整合面对盆地演化及其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对盆地内油气规律的认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伸展不整合及其独特的构造演化特点;中国内陆及沿海地区几个大的伸展不整合面的构造、地层、岩石学特征。伸展型的超覆地层不整合常形成"古替山"油气聚集带,及地层不整合油气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不整合 盆地演化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塔北隆起北部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特征 被引量:52
15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2 位作者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4,共6页
晚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地区有规律地发育一套与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不协调的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 ,且控制了中新生界 ,特别是白垩第三系油气聚集与分布。通过塔北隆起北部地区地震资料解释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研究了这一特殊断裂系统... 晚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地区有规律地发育一套与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不协调的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 ,且控制了中新生界 ,特别是白垩第三系油气聚集与分布。通过塔北隆起北部地区地震资料解释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研究了这一特殊断裂系统的主要构造特征、成因机制以及对油聚集的控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北部 中新生界 张扭性断裂系统 成因机制 油气聚集
下载PDF
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超 梁力 +1 位作者 卢亚析 张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4,126-127,共7页
为研究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通过油藏解剖分析油藏与断裂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贝尔凹陷油藏从基岩至大磨拐河组皆有分布,主要为断层油藏和受断层控制的基岩潜山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凹间隆、洼中... 为研究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通过油藏解剖分析油藏与断裂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贝尔凹陷油藏从基岩至大磨拐河组皆有分布,主要为断层油藏和受断层控制的基岩潜山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凹间隆、洼中隆、斜坡断阶带上.贝尔凹陷主要发育早期伸展、中期走滑和晚期反转(或长期发育)3种类型断裂,断裂对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主要起3方面控制作用:(1)长期发育断裂为南一段源岩生成油向大磨拐河组运移提供输导通道,早期伸展断裂错断使源储侧接,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基岩、铜钵庙组和南屯组储层侧向运移;(2)早期伸展断裂为基岩、铜钵庙组和南屯组油聚集提供遮挡条件;(3)断裂活动为不同层位油聚集提供构造背景.在贝尔凹陷断裂控藏有早期伸展断裂遮挡油聚集成藏和长期发育断裂输导油聚集成藏2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长期发育断裂 早期伸展断裂 运聚成藏 运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尚墨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3,57,共5页
东濮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构造—沉积格局。综合分析拉张速率与断陷速率的比值以及火山岩分布认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北部的拉张速率小而断陷速率大,且火山岩不发育,有利于烃源岩的大规模发育,而南部地区则相对不利于烃... 东濮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构造—沉积格局。综合分析拉张速率与断陷速率的比值以及火山岩分布认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北部的拉张速率小而断陷速率大,且火山岩不发育,有利于烃源岩的大规模发育,而南部地区则相对不利于烃源岩的大量发育。通过分析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对储、盖层空间组合以及油气运移、成藏模式的影响认为,东濮凹陷发育异常压力,从洼陷带向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其压力逐渐降低,致使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具有油气运聚的水动力学背景,为离心流的指向区,有利于油气在浮力作用下聚集成藏。研究区北部地区的生储盖组合和运聚条件均优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更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局 沉积演化 拉张速率 断陷速率 浮力 油气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
下载PDF
酒泉盆地典型传递带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潘良云 李明杰 +4 位作者 王小善 张宏伟 张军勇 孙星 孙学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6,506+331,共9页
本文利用地震和地面地质资料解剖了酒泉盆地中新生代典型传递带的构造特征,并探讨了传递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早白垩世伸展传递带划分为相向叠覆型、相向平行型、相背叠覆型和横向断层四类典型传递带;新生代挤压传递带分为撕裂断层和横... 本文利用地震和地面地质资料解剖了酒泉盆地中新生代典型传递带的构造特征,并探讨了传递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早白垩世伸展传递带划分为相向叠覆型、相向平行型、相背叠覆型和横向断层四类典型传递带;新生代挤压传递带分为撕裂断层和横向走滑调节断层,分布于酒泉盆地南缘山前褶皱冲断带,垂直于褶皱冲断带发育,起调节挤压变形和位移的作用。传递带对酒泉盆地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伸展传递带不仅对断陷盆地结构和构造圈闭形成起重要作用,而且控制着沉积物源和沉积体系的分布,从而控制着油气的聚集和分布;挤压传递带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改善了储层物性,也是青西油田油气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伸展传递带 挤压传递带 构造特征 控油作用
下载PDF
构造活动对富生油凹陷烃源岩的定量控制——以中国近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姜雪 吴克强 +1 位作者 刘丽芳 杨树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1,共7页
以中国近海古近系3个主要富生油凹陷所发育的湖相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活动速率、伸展率等方面讨论了构造运动对烃源岩发育的定量控制.分析表明,构造运动对不同水体环境下烃源岩发育的控制有一定差异... 以中国近海古近系3个主要富生油凹陷所发育的湖相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活动速率、伸展率等方面讨论了构造运动对烃源岩发育的定量控制.分析表明,构造运动对不同水体环境下烃源岩发育的控制有一定差异:在淡水 微咸水环境下,沉降速率达到100 m/Ma,沉积速率/沉降速率介于0.7~1.0,断层活动速率大于100 m/Ma,伸展率达到4%就会有好烃源岩发育;典型成化水体中,沉降速率达到20 m/Ma,沉积速率/沉降速率介于0.6~1.0,伸展率达到2%就会有好的烃源岩发育.中国近海古近系富生油凹陷中,沉降速率高值者(大于100 m/Ma)往往占凹陷的比例大于60%,断层活动速率高值者(大于100 m/Ma)占凹陷的比例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生油凹陷 湖相烃源岩 沉降速率 断层活动速率 伸展率
下载PDF
陡坡带油气藏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以渤海油田旅大6构造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友 杨波 +2 位作者 黄晓波 彭靖松 王飞龙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旅大6构造是渤海海域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油田。该构造位于辽东低凸起中南段陡坡带,为层状构造油气藏,垂向上多层系含油,形成典型的"阶梯式"陡坡带复式油气藏。走滑作用对构造形成、储层发育、断层封堵、油气运移都有重要的作... 旅大6构造是渤海海域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油田。该构造位于辽东低凸起中南段陡坡带,为层状构造油气藏,垂向上多层系含油,形成典型的"阶梯式"陡坡带复式油气藏。走滑作用对构造形成、储层发育、断层封堵、油气运移都有重要的作用。构造转折端对沉积卸载形成优质储层具有重要作用,奠定了旅大6构造是辽东低凸起中南段有利成藏区的物质基础;辽中一号断层与区域走滑断层同向,具有走滑压扭性质是控圈断层侧封的关键。南北区块以及东二下段、东三段油气丰度迥异,伸展断层的运移能力和控圈断层的封堵能力共同决定了旅大6构造南区东二下段油气的差异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陡坡带油气藏 郯庐断裂 走滑作用 伸展断层 油气运移 差异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