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Mooney Viscosity and Burning Time of Mixed Rubber
1
作者 Qi Liu Hui Li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The influence of mixed rubb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Mooney viscosity and burning tim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oney viscosity of mixed rubber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parking time,and th... The influence of mixed rubb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Mooney viscosity and burning tim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oney viscosity of mixed rubber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parking time,and the burning tim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hin pass,the Mooney viscosity of mixed rubber decreases continuously,and the burning time varies with different thin pass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RUBB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Mooney VISCOSITY burning TIME BoTong
下载PDF
THE COMBUSTIBILITY OF CHINESE FIR AND MACCLURE MICHELIA MIXED FOREST
2
作者 李振问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5-40,共6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orest burning link, the combustibility of the 6-year-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macclure michelia (Michelia macclurei) mixed forest was determined in Youxi County, Fujian Pro...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orest burning link, the combustibility of the 6-year-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macclure michelia (Michelia macclurei) mixed forest was determined in You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from 1988 to 198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ily mean moisture in the forest, moisture content of litter and the water reserves of the stand in mixed forest are 3%, 7.6% and 46.8% higher than that in pure stand respectively, the inflammables quantity and energy ratios of the stand biomass and total potential energy in mixed stand are 8.5% and 3.69% lower than that in pure stand respectively. Mixed forest can decrease the combustibility of st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macclure MICHELIA mixed FOREST FOREST burning link COMBUSTIBILITY
下载PDF
Excellent complete conversion activity for methane and CO of Pd/TiO_2-Zr_(0.5)Al_(0.5)O_(1.75) catalyst used in lean-burn natural gas vehicles 被引量:3
3
作者 Yun Wang Haidi Xu +2 位作者 Hongyan Shang Maochu Gong Yaoqiang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Palladium catalysts are supported on TiO2, ZrO2, A12O3, Zro.sAlo.501.75 and TiO2-Zro.sAlo.501.75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re- spectively.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methane and CO oxidation are evaluated in ... Palladium catalysts are supported on TiO2, ZrO2, A12O3, Zro.sAlo.501.75 and TiO2-Zro.sAlo.501.75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re- spectively.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methane and CO oxidation are evaluated in a gas mixture that simulated the exhaust from lean-burn natural gas vehicles (NGVs). Pd/TiO2-Zro.sAlo.501.75 performs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among the tested five catalysts. For CH4, the light-off temperature (Tso) is 254 ℃, and the complete conversion temperature (Tgo) is 280 ℃; for CO, Tso is 84 ℃, and Tgo was 96 ℃.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XRD), H2-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X-ray photoelec- 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suppor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repared catalysts.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SEM show that TiO2-Zro.5Al0.501.75 expresses uniform nano-particles and large meso-pore diameters of 26 nm. H2-TPR and XRD indicate that PdO is well dispersed on the supports and strongly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sults of XP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around PdO and the proportion of active oxygen on TiO2-Zro.sAl0.501.75 are maxima among the five supp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 LEAN-burn natural gas vehicles exhaust purification PALLADIUM mixed oxide
下载PDF
C_(2)H_(2)/CH_(4)燃烧特性实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刘宇 罗蒙蒙 +3 位作者 田富超 谷午 王凯 梁运涛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80,共8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出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交织共生现象,增大灾害风险.为阐明煤与瓦斯共生灾害发生时的火焰传播特性,有必要开展煤自燃气体掺混对瓦斯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乙炔气体(C_(2)H_(2))是煤高温氧化时产生的主要气体之一...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出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交织共生现象,增大灾害风险.为阐明煤与瓦斯共生灾害发生时的火焰传播特性,有必要开展煤自燃气体掺混对瓦斯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乙炔气体(C_(2)H_(2))是煤高温氧化时产生的主要气体之一,甲烷(CH_(4))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本文研究了0~2%体积分数C_(2)H_(2)掺混对CH_(4)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_(2)H_(2)体积分数的增加,C_(2)H_(2)/CH_(4)混合燃料层流燃烧速度增大.层流燃烧速度受质热扩散作用、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的综合影响,当C_(2)H_(2)体积分数增加至2%时,混合燃料的(αLe)^(1/2)、T_(ad)分别增加了1.54%、2.98%,T_(a)减少了26.93%,说明动力学效应是C_(2)H_(2)促进CH_(4)层流燃烧速度增加的主导因素.由活性自由基体积分数分析可知,随着C_(2)H_(2)体积分数的增加,H、O、OH和CH_(3)等活性自由基体积分数均出现增加趋势,从而促进了CH_(4)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H_(2)/CH_(4)混合燃料 层流燃烧速度 动力学效应 敏感性分析 活性自由基
下载PDF
某350 MW机组对冲锅炉燃用高碱煤炉膛腐蚀防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祁青福 马世城 +3 位作者 杨忠灿 李炎 贾子秀 卢红玲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降低燃料采购成本,保证燃料供应,甘肃某电厂大比例掺烧了部分新疆高碱的广汇煤和新疆能源煤。高碱煤掺烧后,锅炉出现较严重的受热面高温腐蚀和结焦现象,负荷最高只能带到85%ECR。为减轻高温腐蚀,对锅炉开展了煤质特性、燃烧优化调整... 为降低燃料采购成本,保证燃料供应,甘肃某电厂大比例掺烧了部分新疆高碱的广汇煤和新疆能源煤。高碱煤掺烧后,锅炉出现较严重的受热面高温腐蚀和结焦现象,负荷最高只能带到85%ECR。为减轻高温腐蚀,对锅炉开展了煤质特性、燃烧优化调整和设备改进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燃用较低硫份煤的情况下仍然发生较严重的高温腐蚀,主要与新疆煤中的钠、钙等碱金属及氯质量分数较高有关,通过提高氧量、降低一次风量、减弱燃烧器外二次风旋流强度和开大贴壁风等运行调整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冷壁高温腐蚀特性;彻底解决该问题,还需使用添加剂、进行防高温腐蚀喷涂、增加吹灰器、改进贴壁风和燃烧器设计等技术途径。该研究成果可为解决高碱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的电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掺烧 高温腐蚀 防治
下载PDF
Online single particle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crop straw burning particles: from laboratory study to field measurement 被引量:4
6
作者 Juntao HUO Xiaohui LU +6 位作者 Xinning WANG Hong CHEN Xingnan YE Song Gao Deborah S. Gross Jianmin CHEN Xin Y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44-252,共9页
Fresh straw burning (SB) particles were generated in the laboratory by the combustion of rice straw and corn straw.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the fresh SB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Aerosol... Fresh straw burning (SB) particles were generated in the laboratory by the combustion of rice straw and corn straw.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the fresh SB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Aerosol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ATOFMS). Based on the mass spectral patterns, the SB particles were clustered into four major types: Salt, Organic Carbon (OC),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internally mixed particles of EC and OC (EC-OC). In addition, particles containing as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heavy metals or nicotine were also observ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the SB particles immediately after the emission were analyzed with highly time-resolved data. During the aging processes,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ncreased steadily. Freshly emitted organic compounds were gradu- ally oxidized to more oxygenated compounds in the OC- containing particles. Meanwhile, an important displace- ment reaction (2KCI+ SO24- KzSO4 + 2C1-) was observed. The marker ions for SB particles were optimized and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SB particles in the ambient atmospher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number fraction of ambient SB particles sorted by ATOFMS agrees well with that of water soluble K+ measured by an online ion chromatograph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optimized marker ions could be good tracers for SB particles in field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straw burning particles mixing state aging process ATOFMS ion markers
原文传递
降速剂及其作用位点对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7
作者 许睿轩 张皓瑞 +3 位作者 薛智华 史良伟 吕龙 严启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6,I0004,共9页
为研究降速剂对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将典型季铵盐和金刚烷衍生物两种高效降速剂引入核壳结构铝基复合颗粒Al@HMX和AP@Al,使其分别作用于HMX颗粒内部和AP颗粒表面,制备了4种含降速剂的铝基复合颗粒(Al/A@HMX,Al/B@HMX,AP... 为研究降速剂对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将典型季铵盐和金刚烷衍生物两种高效降速剂引入核壳结构铝基复合颗粒Al@HMX和AP@Al,使其分别作用于HMX颗粒内部和AP颗粒表面,制备了4种含降速剂的铝基复合颗粒(Al/A@HMX,Al/B@HMX,AP@Al/A和AP@Al/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高速红外相机拍摄推进剂燃烧过程的火焰红外照片,并对推进剂的爆热、密度、点火延迟时间和燃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惰性降速剂会导致推进剂爆热降低,而Al@HMX复合颗粒能部分抵消这一现象,使推进剂爆热值增加了338 J/g;降速剂能够抑制AP和HMX的热分解过程,使达到AlO辐射峰值前维持低强度的“平台段”;而引入Al@HMX后,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比基础配方减小49.4%;在10~20 MPa范围内两种降速剂均能有效降低推进剂燃速,在此基础上采用Al@HMX可使含季铵盐丁羟四组元推进剂20 MPa下的燃速降低7.1 mm/s(38.4%),压强指数降至0.25;当降速剂作用于AP表面时,含质量分数1%季铵盐的推进剂在20 MPa下燃速可降低5.0 mm/s(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推进剂 降速剂 铝基复合燃料 点火延迟 燃烧性能 丁羟四组元推进剂 声共振
下载PDF
烟草秸秆与石墨碳混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8
作者 杨建军 王泽安 +1 位作者 翟钰 宋少云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4-80,87,共8页
本文采用TG-DTG-DSC联用技术对烟草秸秆、石墨碳以及两种燃料的混合物进行热重试验,研究其着火特性、燃尽特性以及综合燃烧特性。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燃料的燃烧机理,并通过计算获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烟草秸秆的着火与燃尽... 本文采用TG-DTG-DSC联用技术对烟草秸秆、石墨碳以及两种燃料的混合物进行热重试验,研究其着火特性、燃尽特性以及综合燃烧特性。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燃料的燃烧机理,并通过计算获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烟草秸秆的着火与燃尽性能较好;石墨碳最差,混合物着火过程由烟草秸秆控制,燃尽性能由石墨碳控制。石墨碳综合燃烧特性较差,在掺混烟草秸秆后其燃烧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动力学分析表明,烟草秸秆的燃烧在低温段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高温段符合三级动力学模型,纯石墨碳的燃烧符合三级动力学模型,两者混合物的燃烧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同时烟草秸秆的燃烧可为石墨碳的燃烧提供热量,从而促进石墨碳的燃烧,其活化能最多降低10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秸秆 石墨 混烧 燃烧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博弈论组合赋权的配煤掺烧效果综合评估研究
9
作者 谢松润 茅大钧 陈思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211,共12页
为了提高配煤掺烧效果的评价准确性和合理性,建立了一个涵盖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3个维度及13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CRITIC赋权法获取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然后,应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优化权重分配,得... 为了提高配煤掺烧效果的评价准确性和合理性,建立了一个涵盖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3个维度及13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CRITIC赋权法获取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然后,应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优化权重分配,得出组合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各配煤方案的评价等级与评分;最后,通过障碍度分析,识别影响配煤掺烧效果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环保性指标与安全性指标是影响配煤掺烧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这些指标可以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水平。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可为电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燃煤电厂朝着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博弈论组合 配煤掺烧 综合评估 障碍度分析
下载PDF
生物质掺烧燃煤中的燃烧气氛与反应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王鹏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6期58-60,共3页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生物质掺烧燃煤过程中的燃烧气氛与反应动力学特性。掺混比例为2∶8的稻草/白沙煤样品的着火温度从纯煤的549℃降低至507℃,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值提高,达到8.88833×10^(-9)。动力学分析显示,掺混降低了燃烧反应...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生物质掺烧燃煤过程中的燃烧气氛与反应动力学特性。掺混比例为2∶8的稻草/白沙煤样品的着火温度从纯煤的549℃降低至507℃,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值提高,达到8.88833×10^(-9)。动力学分析显示,掺混降低了燃烧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白沙煤活化能为138.45kJ/mol,而掺混比例为1∶9和2∶8的稻草/白沙煤的分别降至71.55kJ/mol和61.8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掺烧燃煤 燃烧气氛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陈腐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
11
作者 唐剑云 肖信彤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后期管理维护困难,垃圾填埋技术逐渐显露出其弊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由于其占地面积小,减量化程度高,逐渐成为我国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由于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的垃圾焚烧企业... 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后期管理维护困难,垃圾填埋技术逐渐显露出其弊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由于其占地面积小,减量化程度高,逐渐成为我国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由于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的垃圾焚烧企业出现了“吃不饱”的情形,陈腐垃圾掺烧技术被提上研究议程。填埋7 a以内的陈腐垃圾的可燃物占比为77.88%~80.69%,热值为4114.7~5332.7 kJ/kg,经过分选的陈腐垃圾适合焚烧处置。将陈腐垃圾与新鲜垃圾配比,陈腐垃圾的掺烧比例不高于20%。掺烧陈腐垃圾后,余热锅炉的蒸发量比正常情况下略有降低,炉渣的产生量略有增加。通过对陈腐垃圾利用的科学总结,得到陈腐垃圾资源化的完整技术路线,旨在为即将广泛实施的陈腐垃圾资源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腐垃圾 减量化 资源化 填埋场开采 掺烧
下载PDF
国内外船用LNG动力发动机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义平 曾向明 +3 位作者 魏海军 赵睿 王忠诚 许乐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加深对船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各厂家、各机型的了解,为将来国内船舶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机型选择及LNG发动机发展提供参考,在纯气体机、双燃料机和混烧机分类的基础上,从缸内直喷、支管进气及总管进气等不同... 为加深对船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各厂家、各机型的了解,为将来国内船舶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机型选择及LNG发动机发展提供参考,在纯气体机、双燃料机和混烧机分类的基础上,从缸内直喷、支管进气及总管进气等不同进气方式出发,对不同厂家的LNG发动机进行分析,并从动力性、经济型、燃气替代率、NOx排放及甲烷逃逸量等方面对各机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气体机能耗都较柴油机大;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模式能耗约比燃油模式降低10%;国外发动机NOx排放大部分满足TierⅢ,且都对甲烷逃逸量有控制;而国内LNG发动机与国外相比在技术、功率、价格及尾气排放上都有较大差距;国内发动机普遍采用总管进气,总体性能较差,且纯气体机功率部分范围断挡。研究显示:LNG发动机进气方式宜采用支管多点喷射或缸内高压直喷;发动机类型适合采用"微引燃"式双燃料机或高性能纯气体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发动机 纯气体 双燃料 混烧
下载PDF
无烟煤与贫煤混煤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立军 高正阳 +1 位作者 阎维平 惠世恩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598,共4页
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 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贫煤 混煤燃烧 氮氧化合物 排放特性 燃烧特性 燃尽特性
下载PDF
混煤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建荣 郭嘉 +1 位作者 曾汉才 马毓义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9-173,共5页
采用热天平、沉降炉和一维燃烧炉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热重分析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混煤的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P及燃尽指数C_b这两个集合判别指标。运用两指标进行判别与实际的燃烧过程基本吻合。
关键词 混合煤 燃烧性能 混合比 热重分析
下载PDF
350MW机组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宝康 陈敏 +3 位作者 王小华 薛晓垒 牛国平 杨恂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9,共5页
以某350MW机组燃用烟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输煤皮带预混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比例的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褐煤掺烧工况下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结果表明:(1)掺烧扎煤后制粉系统所需的干燥出力大幅增... 以某350MW机组燃用烟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输煤皮带预混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比例的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褐煤掺烧工况下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结果表明:(1)掺烧扎煤后制粉系统所需的干燥出力大幅增加,单台炉掺烧比例最高不应超过50%;(2)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大,再热汽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锅炉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上升,锅炉效率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锅炉效率降低约1.2百分点;(3)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加NOx排放浓度不断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NOx排放浓度降低约24.7%;(4)当扎煤与大友煤掺烧时,掺烧比例低于3/8不会加剧锅炉燃烧器区域以及高温对流受热面区域的结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锅炉 褐煤 掺烧 NOx排放浓度 锅炉效率 结焦
下载PDF
大型电站锅炉混煤掺烧的NO_x排放特性预测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庆文 马晓茜 刘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0-26,共7页
在某7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及锅炉效率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型四角切圆电站锅炉NOx特性及锅炉效率模型并进行预测,检验样本NOx排放浓度和锅炉效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和... 在某7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及锅炉效率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型四角切圆电站锅炉NOx特性及锅炉效率模型并进行预测,检验样本NOx排放浓度和锅炉效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和0.23%,证实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NOx排放浓度为421.44、255.05和215.40mg·m-3,分别降低了37.56%、29.43%和30.56%;锅炉效率为94.56%、94.13%和94.80%,分别提高了0.09%、0.42%和0.88%。该模型可在掺烧非设计煤种情况下寻找出最优运行参数,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并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随掺混比的增大,NOx排放浓度降低;掺烧D磨和E磨有利于降低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NOx 锅炉效率 人工神经网络 掺烧 遗传算法
下载PDF
Cu-Mg-Al催化剂上NO_x储存及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守方 李俊华 +1 位作者 傅立新 郝郑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8-96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Cu-Mg-Al水滑石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及其前驱物进行了XRD表征.使用等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以及C3H6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上NOx储存及分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u-Mg-Al催化剂中CuO组分发挥...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Cu-Mg-Al水滑石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及其前驱物进行了XRD表征.使用等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以及C3H6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上NOx储存及分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u-Mg-Al催化剂中CuO组分发挥了NO氧化作用,促进了进气中NOx以硝酸盐方式吸附在催化剂上,因此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NOx储存性能;在富燃条件下,C3H6能够显著降低催化剂上硝酸盐的热稳定性,在160-360℃温度范围内,这些硝酸盐会迅速分解成气态NOx,同时随着C3H6加入量的提高,C3H6也可以将少量气态NOx进行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储存 贫燃 水滑石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柴油机新型双卷流燃烧系统混合与燃烧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魏熔 李向荣 张国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6-452,共7页
本文提供了新型DSCS(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其核心是在DS燃烧室内,燃油射流触脊、分裂并呈双卷流进行混合与燃烧。在自制的燃油喷雾模型试验装置上,采用油-油喷射技术,对燃烧室模型内的燃油射流流动过程进行高速摄... 本文提供了新型DSCS(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其核心是在DS燃烧室内,燃油射流触脊、分裂并呈双卷流进行混合与燃烧。在自制的燃油喷雾模型试验装置上,采用油-油喷射技术,对燃烧室模型内的燃油射流流动过程进行高速摄影,并对多种试验方案的拍照结果进行分析。模型试验表明,DSCS中燃油射流流程可细分为4个阶段,采用了新机理、新理论进行混合与燃烧。单、多缸机试验表明DSCS节油率高,静、动载荷低,排温低,烟度低,具有较理想的放热规律,理论和应用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双卷流燃烧系统 燃烧 放热率
下载PDF
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浩 李小毅 +2 位作者 黄书润 林玉丹 刘江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保痂后期肉芽创面植皮术(保痂组)、切削痂异体皮打洞自体皮嵌入术(嵌入组)和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微粒组)等三种方法治疗的107例大面积深度...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保痂后期肉芽创面植皮术(保痂组)、切削痂异体皮打洞自体皮嵌入术(嵌入组)和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微粒组)等三种方法治疗的107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组(62.1±8.9)d,嵌入组(51.3±7.6)d,微粒组(52.6±8.2)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嵌入组、微粒组创面上皮化快,并发症少,愈合外观较满意,其中微粒组更节省皮源,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寻求积极有效地覆盖物封闭创面,对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缩短病程,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治愈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保痂 混和移植法 微粒皮移植
下载PDF
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宏峰 张雷 李明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2期49-51,共3页
目的讨论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涉及植皮的37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皮厚度全部设定在0.3mm。基于表格随机法对400个供皮区创面做组别划分:第一组,藻酸盐棉垫组;第二组,凡士林棉垫组;第三组,藻酸盐泡... 目的讨论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涉及植皮的37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皮厚度全部设定在0.3mm。基于表格随机法对400个供皮区创面做组别划分:第一组,藻酸盐棉垫组;第二组,凡士林棉垫组;第三组,藻酸盐泡沫组;第四组,凡士林泡沫组。观察上述各组患者供皮区情况,主要包括水分蒸发量以及pH的影响,分析细菌定植信息、清除敷料过程中患者痛感等级、创面实际愈合时间等。结果共计368例患者的396个供皮创面全程参与实验,4种敷料组合能够营造各具特色的微环境。检测第一组至第四组敷料表面水分蒸发量,数值分别为(36.6±4.3)ml/(h·m^2)、(32.4±3.9)ml/(h·m^2)、(24.2±3.0)ml/(h·m^2)、(19.2±3.4)ml/(h·m^2),第四组差异显著;四组创面pH分别为(7.33±0.07)、(7.52±0.04)、(7.16±0.04)、(7.45±0.07);四组创面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第三组(4.0%)最低,第四组(22.4%)最高;清除敷料过程中患者痛感等级进行统计发现,第三组最轻(0.99±0.13),第二组最重(8.15±0.93);四组创面愈合时间,第三组最短(6.8±0.9)天,第四组最长(15.7±3.6)天。结论对于同样创面,如果敷料存在差异,那么各自营造出的创面微环境也将存在一定的差异;环境和创面愈合实际耗用时间存在内在联系;相较pH而言,湿度将会对创面愈合效果产生更直接且更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料组合 烧伤 供皮区创面 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