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历史的诗意化——唐代咏三国诗与士人心态 被引量:3
1
作者 关四平 陈默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6-51,共6页
唐代咏三国诗是中国咏史诗中的奇葩 ,也是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一环 ,其中寓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从中可透视有唐一代士人群体的时代文化心态。士人们以三国英雄为楷模 ,将其人生理想寄寓其中 ,强烈地表达出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君臣... 唐代咏三国诗是中国咏史诗中的奇葩 ,也是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一环 ,其中寓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从中可透视有唐一代士人群体的时代文化心态。士人们以三国英雄为楷模 ,将其人生理想寄寓其中 ,强烈地表达出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君臣遇合的企盼 ,对时势命运的叹惋等深层心理。唐代咏三国诗中所蕴涵的君臣观、贤才观、英雄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等文化观念 ,对后代士人的心态及三国题材的创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咏三国诗 士人心态 建功立业 君臣遇合 文化观念
下载PDF
北京古学院的学人与学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善庆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七七事变后,寄寓北平的老派学人创办了北京古学院,以提倡古学、潜研旧籍为学术归旨,对稀见史籍进行了重新编纂、校勘和辑佚的工作,使得国粹得以留存至今。然而,因古学院成员暧昧的政治色彩,使得古学院1946年即遭取缔,且这段史实也被湮... 七七事变后,寄寓北平的老派学人创办了北京古学院,以提倡古学、潜研旧籍为学术归旨,对稀见史籍进行了重新编纂、校勘和辑佚的工作,使得国粹得以留存至今。然而,因古学院成员暧昧的政治色彩,使得古学院1946年即遭取缔,且这段史实也被湮没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古学院 国学 老辈学人 史学
下载PDF
湖湘流寓文人的文化结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师健 陈健强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古代湖湘地区环境闭塞、民风不开,自先秦直至唐宋,常是朝廷安置贬谪官员的首选之地,大量文人流寓至此。他们高洁的志向、不屈的抗争意志、峻直的人格凝定成恒久的流寓文化精神。在经历空间的移位,时间的消磨后,依然深深影响着这个地域... 古代湖湘地区环境闭塞、民风不开,自先秦直至唐宋,常是朝廷安置贬谪官员的首选之地,大量文人流寓至此。他们高洁的志向、不屈的抗争意志、峻直的人格凝定成恒久的流寓文化精神。在经历空间的移位,时间的消磨后,依然深深影响着这个地域上的历史文化和人群,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与兴盛,影响了湖湘士人的文化品格,传播了湖湘的地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 流寓文人 流寓文化 湖湘文化
下载PDF
宋代优待老年士人政策——以特奏名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晓燕 《史志学刊》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特奏名制度是政府优待老年应举士人的重要措施,省试、殿试中落榜的进士,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特奏名资格。在州府发解试中屡次被淘汰的士人,多在三十年后享受特奏名。特奏名士人在考试内容及录取上享有特殊的待遇,... 特奏名制度是政府优待老年应举士人的重要措施,省试、殿试中落榜的进士,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特奏名资格。在州府发解试中屡次被淘汰的士人,多在三十年后享受特奏名。特奏名士人在考试内容及录取上享有特殊的待遇,入仕后享有俸禄并拥有免税、免役等经济特权,对老年士人的晚年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加强宋廷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然而,特奏名制度的存在加剧了宋代冗官、冗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特奏名 老年士人
下载PDF
宋代湖湘的流寓士人与文化意义
5
作者 刘师健 陈健强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两宋时期,湖湘地区成为士人主要的流寓之地。他们开宗立派,讲学布道,在湖湘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一定的疏离感,怀有"乡梦断,旅魂孤"的故国之思;有的则超... 两宋时期,湖湘地区成为士人主要的流寓之地。他们开宗立派,讲学布道,在湖湘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一定的疏离感,怀有"乡梦断,旅魂孤"的故国之思;有的则超越狭隘的乡土意识,积极与湖湘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以胡氏父子、张栻为代表的流寓士人,秉承"议论酬唱甚乐"的观念,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这些流寓文化共同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兴盛,促成了湖湘文化的新变,提升了湖湘的地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 流寓士人 疏离 融合 文化意义
下载PDF
在“新”与“旧”的历史夹缝中生存——近代湖湘士人的实业教育与管理
6
作者 李福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77-581,共5页
通过对左宗棠、熊希龄、王先谦等湖湘士人的实业教育实践的总结,从教育管理思想的全新视觉,采用以详实的材料为依据的研究方法,探析了他们在实业教育实践中所体现的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的特征与局限。在湖湘士人的... 通过对左宗棠、熊希龄、王先谦等湖湘士人的实业教育实践的总结,从教育管理思想的全新视觉,采用以详实的材料为依据的研究方法,探析了他们在实业教育实践中所体现的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的特征与局限。在湖湘士人的教育管理思想指导下,实业教育蓬勃发展,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经国济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实业教育 湖湘人士 左宗棠 熊希龄 王先谦
下载PDF
试论唐代江南旧士族及其家学渊源
7
作者 顾向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史界一般认为 ,至唐代 ,江南士族早已衰落。事实却是 :江南士族的衰落指一般而言 ,有些高门士族凭靠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 ,至唐代 ,又能顺应由门荫世袭制到科举选官制的转变 ,通过科举入仕 ,从而保持了世代勋贤冠冕的地... 史界一般认为 ,至唐代 ,江南士族早已衰落。事实却是 :江南士族的衰落指一般而言 ,有些高门士族凭靠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 ,至唐代 ,又能顺应由门荫世袭制到科举选官制的转变 ,通过科举入仕 ,从而保持了世代勋贤冠冕的地位。唐代江南籍的宰相基本为六朝士族出身 ,表明江南地区在唐朝高层政权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六朝士族 ,并非唐朝新兴的家族。特别是唐后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旧士族 家学渊源 六朝士族
下载PDF
“青芦禅社”考
8
作者 茶志高 江嘉楠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陈斌是明季流寓至滇云的江南总兵,因“沙流之变”隐居蒙化锦溪,与蒙化文士范瑞世、宣逢泰、门人危赓尧、张闇交游。后与丁碧荻等侍无住和尚(洪如禅师)入游鸡足山,结“青芦禅社”,制期百日,其他成员已不可考。陈斌诗文想象奇特,极尽天地... 陈斌是明季流寓至滇云的江南总兵,因“沙流之变”隐居蒙化锦溪,与蒙化文士范瑞世、宣逢泰、门人危赓尧、张闇交游。后与丁碧荻等侍无住和尚(洪如禅师)入游鸡足山,结“青芦禅社”,制期百日,其他成员已不可考。陈斌诗文想象奇特,极尽天地山川奇丽之观,富有禅机。陈垣言禅悦之风明季滇黔士大夫已预其流,入山逃禅,绝迹人世。陈斌结“青芦禅社”,正反映出明末清初以大理鸡足山为中心的僧俗禅修、读书山寺、绝世避祸的风气和鸡足山佛教的盛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流寓文士 陈斌 青芦禅社 《芦籁集》
下载PDF
《儒林外史》考补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贵晨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故事本事、创作时间等都有考证的余地。如有关严贡生、严监生、成老爹、"添四客"等人物之若干重要情节各有所本,而由吴敬梓曾一度为塾师等可推论《外史》成书当在乾隆七年至十四年(1742—1749)之...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故事本事、创作时间等都有考证的余地。如有关严贡生、严监生、成老爹、"添四客"等人物之若干重要情节各有所本,而由吴敬梓曾一度为塾师等可推论《外史》成书当在乾隆七年至十四年(1742—1749)之间,首尾8年。虽杂凑成文,但放眼广阔的文化背景深研一书,便可以从小处见大,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严贡生 严监生 成老爹 创作时间
下载PDF
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看当前中国建筑的困境
10
作者 解琦 《华中建筑》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中国现代建筑还处于摸索着前行的初级阶段,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发掘士大夫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智慧所在,探索中国建筑陷入困境的社会文化根源,建筑师的“文化性”丧失的原因。指出中国当代建筑师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尤其是理... 中国现代建筑还处于摸索着前行的初级阶段,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发掘士大夫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智慧所在,探索中国建筑陷入困境的社会文化根源,建筑师的“文化性”丧失的原因。指出中国当代建筑师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尤其是理论修养和多方面的素养;平衡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即沟通和引导的能力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学 士大夫 中国现代建筑 国内建筑师
下载PDF
《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与诗歌编年新考
11
作者 石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9-24,共6页
《翰林学士集》所录诗作皆标明职官,为考其编年和诗人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学界对该集题名职官、成诗年代等尚存争议。对其中争议较大的《四言曲池酺饮座铭并同作七首》、《五言七夕侍宴赋得归衣飞机一首应诏》、《五言侍宴延庆殿同赋... 《翰林学士集》所录诗作皆标明职官,为考其编年和诗人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学界对该集题名职官、成诗年代等尚存争议。对其中争议较大的《四言曲池酺饮座铭并同作七首》、《五言七夕侍宴赋得归衣飞机一首应诏》、《五言侍宴延庆殿同赋别题得阿阁凤应诏并同上三首并御诗》、《五言奉和浅水源观平薛举旧迹应诏令同上五首并御诗》进行考辨可知:四组诗歌分别作于贞观二年九月、贞观四年七月、贞观十七年十一月、贞观二十年八月;《翰林学士集》的题名职官基本属实,不可轻易否定;许敬宗绝非《翰林学士集》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林学士集》 题名职官 《旧唐书》 《唐会要》 许敬宗 弘文馆学士
下载PDF
愁如大海酒边生——论郁达夫的旧体诗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立杨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6-51,共6页
文学的最终家园是美学。郁达夫的旧体诗,以思想和情感为文学的立场,纯然情绪的自然呼吸,逸出了为宣传的文学的理智怪圈,而发酵为呕心血、耗生命的梦境。达夫的旧诗,可以说近绍龚自珍、黄仲则、苏曼殊,口吻、神情、风调、气质,均有逼肖... 文学的最终家园是美学。郁达夫的旧体诗,以思想和情感为文学的立场,纯然情绪的自然呼吸,逸出了为宣传的文学的理智怪圈,而发酵为呕心血、耗生命的梦境。达夫的旧诗,可以说近绍龚自珍、黄仲则、苏曼殊,口吻、神情、风调、气质,均有逼肖之处。其诗情绪的调子,是自伤自怜,敏感绝望之中,又含有敢于自决、书剑飘零的袅袅悲慨,以及于醇酒妇人的人生消遣中寻绎出来的无尽感喟。达夫旧体诗的奇味,可以说是受了他革命理想、才子人格、士夫遗裔(名士作派)的三重挟制,梦萦近事,却又心痛无寄,慷慨使气中每多踟蹰伤感。耿介正直而备受排挤,屡遭挫折而绝顶热肠,身世的牢愁结合哀时抚事的忧愤,造成他的忧郁总有一种桀骜的悲慨。达夫的诗是风华典丽而兼以郁怒清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旧体诗 革命理想 才子人格 名士作派 伤感 悲慨
下载PDF
论岔曲中“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
13
作者 冯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赞而不露”这种写作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清代已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清代岔曲中运用得十分纯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宝贵的财富。分析探讨岔曲中《赞琴》、《赞棋》、《赞书》、《赞画》、《赞风》、《赞雨》却“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对更... “赞而不露”这种写作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清代已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清代岔曲中运用得十分纯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宝贵的财富。分析探讨岔曲中《赞琴》、《赞棋》、《赞书》、《赞画》、《赞风》、《赞雨》却“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曲 艺术特色 赞而不露 用典 押韵 诗化
下载PDF
论新三统学说:宋初以降学术思想之嬗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祥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4-209,共6页
新三统学说系指宋初以降的道统、文统、正统学说。道统、文统学说为宋代树立了"汉—唐—宋"文化传承上的优越地位,正统学说则将之转化为"汉—唐—宋"政治绪统上的大国地位。新三统学说的学理特点是重《春秋》,重史... 新三统学说系指宋初以降的道统、文统、正统学说。道统、文统学说为宋代树立了"汉—唐—宋"文化传承上的优越地位,正统学说则将之转化为"汉—唐—宋"政治绪统上的大国地位。新三统学说的学理特点是重《春秋》,重史学,重视"汉、唐、宋"后三代。提出新三统学说这一概念,有助于重新观照宋代学术思想的传承及演变。具体而言,宋初以降的学术思想嬗变历经五代旧学、新三统学说、荆公新学、道学等四个阶段。五代旧学重通礼(典制),新三统学说重史学(《春秋》),道学重义理(《易》)。在忽略史学、超越汉唐、直寻三代的理路上,荆公新学是从新三统学说走向道学的一种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旧学 宋学 新三统学说 荆公新学 道学
下载PDF
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岩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极具特色的文人渔父词,是中国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隐逸文化一个突出的"热点"。中唐词人张志和5首《渔父》开渔父词创作先河后,渔父词便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代代吟唱,绵绵不绝,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高潮。文章以... 极具特色的文人渔父词,是中国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隐逸文化一个突出的"热点"。中唐词人张志和5首《渔父》开渔父词创作先河后,渔父词便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代代吟唱,绵绵不绝,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高潮。文章以两宋文人渔父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成、勃兴的原因,并通过这些渔父词及其渔父形象,透视在两宋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行为和各种各样的隐逸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文人渔父词 隐逸心态
下载PDF
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及其现代反思——以两唐书《儒学传》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朱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儒者以参与政治、关心政治为己任,即使是在儒家义理未曾得到很大发展的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也依然得以展现。从两唐书《儒学传》来看,唐代儒者没有从义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有较大推进,但对儒家礼教礼治的精神有所强化,他们积极运用所掌... 儒者以参与政治、关心政治为己任,即使是在儒家义理未曾得到很大发展的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也依然得以展现。从两唐书《儒学传》来看,唐代儒者没有从义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有较大推进,但对儒家礼教礼治的精神有所强化,他们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去干预政治生活,参与政权建设,这是唐代儒者政治关怀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现代视野观之,包括唐代儒者在内的传统儒者关心和参与政治的方式值得现代儒者反思,政治制度构建与维护并非儒者政治关怀落实的惟一途径。唐代儒者主要靠记诵辞章以及引经据典来维护自己的学术尊严,或者只靠繁琐的仪礼细节来说明礼治精神,拘泥于儒家学说的繁琐考证之中,失却了儒学反思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此思路下,儒学思想的没落则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唐书 儒者 政治关怀 《儒学传》
下载PDF
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 ,玄学兴盛 ,这一时期的女性也受到魏晋风度的影响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有才识、有个性、有风度 ,但她们仍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魏晋士人 女性观
下载PDF
中晚唐人重商说
18
作者 薛小卯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3-154,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趋利的商人阶层历来备受轻视和贬抑。当然,相反的观点也一直存在。中晚唐时代,不少文人更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反主流的商人观。李商隐及其前辈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中就有赞商、扬商的言论,这反...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趋利的商人阶层历来备受轻视和贬抑。当然,相反的观点也一直存在。中晚唐时代,不少文人更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反主流的商人观。李商隐及其前辈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中就有赞商、扬商的言论,这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也印证了时代的发展和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观 市道 世交 士风
下载PDF
西汉孝惠帝政治人格蠡论
19
作者 解洪兴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西汉二世皇帝刘盈的政治人格对当时的政治及后世文化均有重要影响,虽然刘盈在成长中屡受父母伤害,但始终宽仁孝敬。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尽力稳定政局,休养民力。刘盈深受商山四皓、张良及功臣集团拥戴,其作为储君符合布衣将相的预期与时... 西汉二世皇帝刘盈的政治人格对当时的政治及后世文化均有重要影响,虽然刘盈在成长中屡受父母伤害,但始终宽仁孝敬。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尽力稳定政局,休养民力。刘盈深受商山四皓、张良及功臣集团拥戴,其作为储君符合布衣将相的预期与时代民意。刘盈即位后,选用曹参为相,无为而治,轻徭薄税,弛商贾之律,废秦苛法,促进了民生恢复和社会发展。孝惠帝刘盈虽然备受权欲膨胀的吕雉迫害,但并非一味逆来顺受,不乏血性倔强。他坚守白马誓约,压制外戚势力,对高祖祭祀极尽礼敬,爱护手足亲情,恭敬爱士,君臣关系和谐,倡兴孝悌力田,其统治充满人性与民本关怀,为后世留下了以孝为谥的政治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惠帝 孝道 吕太后 商山四皓
下载PD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Atharvaveda:A New Approach
20
作者 Tarak Nath Adhikar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0期478-491,共14页
The Atharvaveda Samhita(AV),being the second largest compendium in the Vedic literature of the Rgveda Samhita(RV),occupies a great position i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But unlike the RV,the relig... The Atharvaveda Samhita(AV),being the second largest compendium in the Vedic literature of the Rgveda Samhita(RV),occupies a great position i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But unlike the RV,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AV have not been properly analysed,rather somehow misinterpreted.It has been portrayed that the religion of AV is primitive,full of magic and devoid of priestly religion.Again,the philosophy of AV does not represent anything new or original,even if it is a preacher of pseudo-philosophy.In the backdrop of this picture,the paper aims to revisit the old theories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it has shown 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AV of a new dimension in the Vedic Corpus.This new dimension in the Vedic Corpus needs to be addressed properly.Thus,in the proposed paper,it has been tried to establish that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AV fills up the gap of the total gamut of Vedic religion with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For philosophy,it is the AV that represents more originality than the RV,not only in quantity but also in introspection.The philosophy of the Upanishad,which represents Brahman as the ultimate reality and creator of the world,has been more vividly represented.It has prepared a bridge between the Samhita and Upanishad in respect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All these have been elaborately dealt with documents and references in the proposed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tion points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rguments of the old classical scholars counter arguments original contribution i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