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and Recognition of Debris Flow Infrasonic Signals 被引量:12
1
作者 LIU Dun-long LENG Xiao-peng +2 位作者 WEI Fang-qiang ZHANG Shao-jie HONG Y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797-815,共19页
Low frequency infrasonic waves are emitted during the formation and movement of debris flows, which are detectable in a radius of several kilometers, thereby to serve a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ir remote monitoring.Ho... Low frequency infrasonic waves are emitted during the formation and movement of debris flows, which are detectable in a radius of several kilometers, thereby to serve a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ir remote monitoring.However, false message often arises from the simple mechanics of alarms under the ambient noise interference.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infrasound monitoring for early-warning against debris flow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monitor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in them the infrasonic signals characteristic of debris flows.Therefore, a large amount of debris flow infrasound and ambient noises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or analysis to sum up their frequency spectra, sound pressures, waveforms, time duration and other correlated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specify the ke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sound sources in compl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cognition system of debris flow infrasonic signals for identifying their possible existence in the monitor signals.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verified by simulating tests and long-term in-situ monitoring of debris flows in Jiangjia Gully,Dongchuan, China to be of high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The recognition system can provid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residents with accurate precautionary information about debris flows in preparation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minimizing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INFRASOUND Interference noise MONITORING Signal recognition
下载PDF
Automatic Terrain Debris Recognition Network Based on 3D Remote Sensing Data
2
作者 Xu Han Huijun Yang +4 位作者 Qiufeng Shen Jiangtao Yang Huihui Liang Cancan Bao Shuang Cang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0年第10期579-596,共18页
Although predecesso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3D indoor scenes,there still exist some challenges in the debris recognition of terrain data.Compared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i... Although predecesso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3D indoor scenes,there still exist some challenges in the debris recognition of terrain data.Compared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indoor point clouds,the amount of terrain point cloud is up to millions.Apart from that,terrain point cloud data obtained from remote sensing is measured in meters,but the indoor scene is measured in centimeters.In this case,the terrain debris obtained from remote sensing mapping only have dozens of points,which means that sufficient training information cannot be obtained only through the convolution of points.In this paper,we build multi-attribute descriptors containing geometric information and color information to better describe the information in low-precision terrain debris.Therefore,our process is aimed at the multi-attribute descriptors of each point rather than the point.On this basis,an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ivide the point cloud into several terrain areas,and regard each area as a graph vertex named super point to form the graph structure,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he terrain point cloud from millions to hundreds.Then we proposed a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 by employing PointNet for graph embedding and recurrent gated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classification.Ou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errain point cloud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data from millions to hundreds through the super point graph based on multi-attribute descriptor and our accuracy reached 91.74%and the IoU reached 94.08%,both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urrent methods such as SEGCloud(Acc:88.63%,IoU:89.29%)and PointCNN(Acc:86.35,IoU:8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segmentation low-precision point cloud large-scale terrain debris recognition
下载PDF
Wear Debris Identification Us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Neural Network
3
作者 王伟华 马艳艳 +1 位作者 殷勇辉 王成焘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A method and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of wear debris using thei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he color images of wear debris were used as initial data. Each particl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t of numerical ... A method and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of wear debris using thei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he color images of wear debris were used as initial data. Each particl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t of numerical parameters combined by its shape, color and surface texture features through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hose features were used as input vector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wear debris identification. A radius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 based model suitable for wear debris recogni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in detai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cognition methods, the RBF network model is faster in convergence, and higher i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r debris CHARACTERIZATION neural network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烟叶除杂工序优化设计
4
作者 汪健 熊义祖 魏子涵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1期83-85,88,共4页
传统的烟叶除杂主要依赖人工和机械分拣,导致产生了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随着光谱技术和机器学习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显著性能提升,文章引入了这些先进技术,以提高除杂工序的自动化水平和准确性。文章采用了卷积神... 传统的烟叶除杂主要依赖人工和机械分拣,导致产生了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随着光谱技术和机器学习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显著性能提升,文章引入了这些先进技术,以提高除杂工序的自动化水平和准确性。文章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组合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提升烟叶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该设计为烟草行业及其他工业除杂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的工作将专注于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和算法,以适应更广泛的工业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除杂 机器学习 光谱分析 图像识别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天基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张靖鹏 胡海鹰 +5 位作者 董磊 郑珍珍 陈起行 夏明 颜九妹 喻珮珮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针对高轨目标的精细特征识别、亚厘米级空间碎片的探测、全天时全天域成像的主动成像等需求,对目前3类采用激光技术的天基成像手段包括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ISAL)成像技术、激光主动照明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成像... 针对高轨目标的精细特征识别、亚厘米级空间碎片的探测、全天时全天域成像的主动成像等需求,对目前3类采用激光技术的天基成像手段包括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ISAL)成像技术、激光主动照明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成像性能、优势、应用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归纳。对于几类天基激光成像手段,其关键技术均包括了发展小型化高功率激光器,以增强成像的信噪比和成像距离,此外,对于三维激光成像和ISAL成像技术,需要发展大面阵探测器的技术,来提高其成像的视场。总结目前的各类成像手段,ISAL是目前对天基远距离目标逆光成像的唯一手段,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应用时需要考虑逆光条件下的目标跟踪捕获,未来天基应用可以考虑采用逆合成孔径微波雷达技术(ISAR)进行视场引导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天基态势感知 精细特征识别 空间碎片
下载PDF
基于YOLOv5-s的机场道面异物目标检测
6
作者 赵晓康 牛振兴 +4 位作者 张久鹏 王艺淳 刘奇 程科 邓晋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9-1250,共12页
为解决目前基于光学图像的机场道面异物(FOD)检测技术存在的环境条件变异性大及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道面异物目标检测改进算法.引入暗通道先验技术实现对雾化图像数据的特征复原,采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策略、卷... 为解决目前基于光学图像的机场道面异物(FOD)检测技术存在的环境条件变异性大及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道面异物目标检测改进算法.引入暗通道先验技术实现对雾化图像数据的特征复原,采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策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双向特征金字塔结构(BiFPN)和解耦组合预测结构增强模型对各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雾化数据经过去雾复原后,在同一检测算法上的平均精度mAP0.5:0.95增加了7.62%;在相同测试集的试验条件下,改进算法相比于原始算法有7%的精度提升;在对各尺度目标的测试下,改进算法对分辨率尺寸小于32×32像素的小目标检测性能提升最为明显,mAP0.5提高了38.40%.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实现了道面异物目标的高精度检测,为FOD实时检测系统的搭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异物检测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改进AlexNet网络的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方法
7
作者 袁莉 刘敦龙 +2 位作者 桑学佳 张少杰 陈乔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环境干扰噪声是泥石流次声现场监测的主要挑战,极大限制了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的准确率。鉴于深度学习在声学信号识别中的优异表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exNet网络的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方法,有效提升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准确率和收敛... 环境干扰噪声是泥石流次声现场监测的主要挑战,极大限制了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的准确率。鉴于深度学习在声学信号识别中的优异表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exNet网络的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方法,有效提升泥石流次声信号识别准确率和收敛速度。首先对原始次声数据集进行数据扩充、滤波降噪等预处理,并利用小波变换生成时频谱图像,然后将得到的时频谱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减小卷积核、引入批量归一化层和选择Adam优化算法搭建改进的AlexNet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lexNet网络模型识别准确率为91.48%,实现了泥石流次声信号的智能识别,可为泥石流次声监测预警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次声 深度学习 监测预警 信号识别
下载PDF
面向摄像头视频监控的泥石流发生场景智能识别方法
8
作者 胡美辰 刘敦龙 +2 位作者 桑学佳 张少杰 陈乔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摄像头视频监控在泥石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现有的视频检测技术功能有限,无法自动判断出泥石流灾害事件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迁移学习策略,改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分类方法。首先,借助TSN模型框架,将底层网... 摄像头视频监控在泥石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现有的视频检测技术功能有限,无法自动判断出泥石流灾害事件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迁移学习策略,改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分类方法。首先,借助TSN模型框架,将底层网络架构更改为ResNet-50,用于运动特征提取和泥石流场景识别。然后,通过ImageNet和Kinet-ics-400数据集预训练该模型,使模型具备较强的泛化能力。最后,结合经过预处理的地质灾害视频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微调,使其能够精准地识别出泥石流事件。通过大量的运动场景视频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泥石流运动场景视频的识别准确率可达87.73%。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在泥石流监测预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视频监控 运动场景 迁移学习 智能识别
下载PDF
延庆地区水头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牛海威 孙永彬 +2 位作者 李启亮 王诜 李婧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77-485,共9页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综合14个识别因子,确定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单沟泥石流堆积区公式预测了该流域最大危险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水头村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达27.96万m^(3),其中以残坡积和冲洪积为主要物源;该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支沟群发型泥石流沟,发展阶段处于形成期,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737 km^(2),威胁沟口水头村住户21户59人和红水公路350 m。建议采用定期巡视+局部物源稳固+清理排导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识别因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检索任务和改进ResNet的机场跑道异物目标识别方法
10
作者 刘广 李海旭 +1 位作者 侯腾 王晓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9-313,共5页
针对机场跑道异物(FOD)普遍存在目标尺度差异大、小目标占比大且同种材质目标形态不统一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检索任务和改进ResNet的FOD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网络训练阶段通过训练得到特征提取网络,将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输入特征提取网... 针对机场跑道异物(FOD)普遍存在目标尺度差异大、小目标占比大且同种材质目标形态不统一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检索任务和改进ResNet的FOD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网络训练阶段通过训练得到特征提取网络,将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输入特征提取网络,得到样本特征库;其次,在测试阶段,将测试样本输入特征提取网络,获取测试样本特征向量,计算测试样本特征向量与样本特征库中特征向量的距离;最后,将距离最近的样本类型赋予该测试样本。所提方法采用的检索任务思想在出现新类型目标时,无需重新训练网络模型,大幅地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另外,所提方法将ResNet50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MSM)、通道注意力模块(CAM)和特征融合模块。实验结果表明,与Faster-RCNN和YOLO-V5-n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率分别提高了2.44和0.18个百分点,能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更精确的FOD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跑道异物 检索任务 目标识别 多尺度特征提取 注意力模块
下载PDF
基于轮式机器人与微小目标识别技术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研究
11
作者 白颢 刘璟之 +1 位作者 李雄威 王泽玮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22期68-72,共5页
文章针对航空器起降间隙较大的支线机场跑道的异物自动识别与定位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具备自主导航功能的轮式机器人结合工业相机与激光雷达系统的跑道异物自动识别定位系统。该研究主要采用图像分块处理与深度学习框架相结合... 文章针对航空器起降间隙较大的支线机场跑道的异物自动识别与定位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具备自主导航功能的轮式机器人结合工业相机与激光雷达系统的跑道异物自动识别定位系统。该研究主要采用图像分块处理与深度学习框架相结合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对跑道微小异物目标进行自动识别与定位,具备跑道自主巡航检测的能力。该研究实现了系统样机的集成与跑道环境现场测试的一系列工作,获得了对5 mm直径微小异物80%的综合检出率,有利于该类型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的进一步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目标识别 机场跑道异物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系统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伟华 殷勇辉 王成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应用磨粒形状特征参数、颜色特征参数和表面纹理特征参数对磨粒形态进行量化表征,并以此为输入矢量,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磨损微粒进行自动分类识别,建立了适用于磨粒识别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法.应用实例表明,... 应用磨粒形状特征参数、颜色特征参数和表面纹理特征参数对磨粒形态进行量化表征,并以此为输入矢量,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磨损微粒进行自动分类识别,建立了适用于磨粒识别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法.应用实例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识别率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特征描述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精确定位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翟光 赵琪 张景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169-17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定位方法。空间碎片的相对速度、距离等因素直接影响碎片成像轨迹。为完成帧间匹配,采用与轨迹边缘具有等价二阶中心矩的椭圆描述其特征,并以此制定帧间匹配准则。通过帧间匹...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定位方法。空间碎片的相对速度、距离等因素直接影响碎片成像轨迹。为完成帧间匹配,采用与轨迹边缘具有等价二阶中心矩的椭圆描述其特征,并以此制定帧间匹配准则。通过帧间匹配,即可获得图像中碎片的坐标,解算出碎片方位角。当仅有测角信息时,采用位置-速度滤波算法,引导激光测距仪对目标相对距离进行测量;当同时具备测角信息与测距信息时,采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对目标进行滤波定位,并获得高精度的目标运动状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在轨识别 二阶中心矩 扩展卡尔曼滤波 精确定位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铁谱磨粒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岳 吕克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介绍了主成分分析(PCA)基本原理与算法,提出了主成分分析用于铁谱磨粒识别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步骤,并通过实例对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铁谱磨粒识别方法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铁谱磨粒识别工作量和提... 介绍了主成分分析(PCA)基本原理与算法,提出了主成分分析用于铁谱磨粒识别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步骤,并通过实例对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铁谱磨粒识别方法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铁谱磨粒识别工作量和提高识别准确率方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铁谱磨粒识别 铁谱分析 故障诊断 图像匹配 磨粒形貌特征
下载PDF
润滑油金属磨粒的分类参数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果 左洪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1,共3页
针对润滑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8类金属磨粒 ,通过引入数字图像描述方法和处理技术 ,分别对磨粒的尺寸、形态、表面纹理以及颜色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获取了各类磨粒识别的最佳参数 ,并提出了磨粒的分层识别策略 ,最后运用模糊 C-均值... 针对润滑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8类金属磨粒 ,通过引入数字图像描述方法和处理技术 ,分别对磨粒的尺寸、形态、表面纹理以及颜色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获取了各类磨粒识别的最佳参数 ,并提出了磨粒的分层识别策略 ,最后运用模糊 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 8类磨粒的有效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金属磨粒 参数 模式识别 模糊聚类
下载PDF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邱丽娟 宣征南 张兴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4期4-7,共4页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是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传感器作为其关键元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油液在线监测的粘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磨粒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集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从电磁法、静电法、电感法、图像识别几...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是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传感器作为其关键元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油液在线监测的粘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磨粒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集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从电磁法、静电法、电感法、图像识别几个方面对磨粒测量与分析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对油液在线监测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在线监测 传感器 磨粒 图像识别
下载PDF
粗糙集和证据理论在磨粒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新辉 费逸伟 +1 位作者 李华强 姜旭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3-144,147,共3页
为了便于对磨粒进行识别,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参数信息进行约简,并形成待决策问题的经验决策表。然后,利用粗糙集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关系,计算待决策信息的有关证据的基本概率指派和条件概率指派。最后,按照合成规则对上述条件概率... 为了便于对磨粒进行识别,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参数信息进行约简,并形成待决策问题的经验决策表。然后,利用粗糙集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关系,计算待决策信息的有关证据的基本概率指派和条件概率指派。最后,按照合成规则对上述条件概率指派进行合成,并根据决策规则对磨粒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识别 证据理论 粗糙集
下载PDF
磨粒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成清 严新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磨粒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除了选用传统的磨粒形态特征参数,将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纹理指数也作为重要的磨粒识别参数,选用面积、长度、圆度、纤维比率、体态比、边界分形维数、表面粗糙度Sa、Sq和表面纹理指数(Stdi)等9个...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磨粒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除了选用传统的磨粒形态特征参数,将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纹理指数也作为重要的磨粒识别参数,选用面积、长度、圆度、纤维比率、体态比、边界分形维数、表面粗糙度Sa、Sq和表面纹理指数(Stdi)等9个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识别磨粒类型,应用示例表明效果良好,提高了磨粒类型识别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磨粒类型 识别 表面纹理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润滑油中磨损磨粒的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宏伟 钟新辉 胡建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64,共3页
为了更有效地对润滑油中的磨损磨粒进行识别,探讨了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它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特征参数进行约简,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然后介绍了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利用它对磨粒进行分类。对2... 为了更有效地对润滑油中的磨损磨粒进行识别,探讨了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磨粒识别。它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特征参数进行约简,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然后介绍了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利用它对磨粒进行分类。对20个磨粒进行识别,磨粒分类分对14个,分错6个,识别率达到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磨损磨粒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粗糙集
下载PDF
磨粒形状特征提取及神经网络识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伟华 殷勇辉 王成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针对具有不规则轮廓特征的显微磨粒图像 ,应用标记描述对磨粒形状进行表征 .该方法将磨粒轮廓一维展开后 ,提取了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的形状特征矢量 .然后以提取的形状特征为输入矢量 ,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磨粒形状进行分... 针对具有不规则轮廓特征的显微磨粒图像 ,应用标记描述对磨粒形状进行表征 .该方法将磨粒轮廓一维展开后 ,提取了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的形状特征矢量 .然后以提取的形状特征为输入矢量 ,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磨粒形状进行分类识别 .应用实例表明 ,标记充分利用轮廓信息 ,综合反映了磨粒的总体形状特征和边缘细节 ,可用于磨粒形状特征的描述 ;所建立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磨粒形状分类模型学习速度快 ,识别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形状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设备 磨损 形状特征 径向基函数网络 标记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