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diom Based on Blending Model
1
作者 Han Jianghua 《宏观语言学》 2019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nstrue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diom based on blending model,intending to use the blending model to reveal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idiom so as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nstrue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diom based on blending model,intending to use the blending model to reveal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idiom so as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he meaning of idiom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non-compositional integrated approach.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is a primary means of encoding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idiom.It blends the concepts of different cognitive frames,through the cross-space mapping and projection,to form a new concept,which is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idiom.The process of idiom’s meaning construction is essentially a semantic leap,thus,a process of frame-shifting.Moreover,the national cognitive and cultural model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diom.The cognitive model provides a guiding for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diom,and this guiding become a kind of reality induced by the cultural model event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IOM meaning construction BLENDING MODEL
下载PDF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2019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Em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2
作者 闫煜菲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期109-111,119,共4页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has been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since its springing-up from the 1990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Visual Grammar(VG)put forward by Kress&van Leeuwen(1996),t...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has been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since its springing-up from the 1990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Visual Grammar(VG)put forward by Kress&van Leeuwen(1996),this stud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aims at exploring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emblem of 2019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It is found that an emblem can be interpreted with other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color and pattern de⁃sign apart from verbal language,which will not only work to participate in the overall meaning construction with mutual interaction,but also analyze how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local customs and humanity spirit are reflected through these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meaning construction EMBLEM
下载PDF
A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Real Estate Posters
3
作者 王磊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4期225-227,共3页
Posters have been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Nowadays, posters are full of various types of semiotic modes with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of multimodality. This phenomenon ... Posters have been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Nowadays, posters are full of various types of semiotic modes with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of multimodality. This phenomenon is reflected in real estate posters as well, therefore, this thesis hopes to explore their essence of using multimodality and discussing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real estate po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meaning construction Real Estate Posters
下载PD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igerian multilingual hip hop:a study in sociology of music
4
作者 Olusegun Fariudeen Liadi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4年第1期83-105,共23页
The wide acceptability of Nigerian hip hop music,home and abroad,indicates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inclusion of local popular languag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usic.In the text of many of the award ... The wide acceptability of Nigerian hip hop music,home and abroad,indicates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inclusion of local popular languag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usic.In the text of many of the award winning singles and albums are mixtur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ranging from English,Pidgin English,Yoruba,Igbo and other local dialects.Drawing on Ferdinand de Saussure’s theory of structuralism,this study examines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hip hop music in Nigeria.By focusing on the Nigerian hip hop artists,who adopt different slangs embedded with codes considered absurd within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milieu,the study closely investigates constructed meanings in the lyrics of four Nigerian award winning hip hop artists.All the artists adopted multilingual codes-switching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in presentation of their messages.The codes in the songs generally symbolise and present messages or meaning that appears out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meanings.Listeners and artistes meet at the level of interpretations.The article argues that Nigerian artists creatively present a sub-culture where they and their fans can relate through codes and words embedded with symbolic meanings shared by both artists and f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ssure meaning construction multilingual hip hop Nigerian music semiotics
原文传递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Meaning Production of Media Discours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5
作者 Zhang Li Wen Y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1期29-37,共9页
Media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hat countries and cultures use to communicate.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meaning interpret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which exe... Media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hat countries and cultures use to communicate.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meaning interpret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which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s cultural order. This paper discusses media discours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eoret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edia dialogue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effective ideographic mechanism b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nd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e be initiatively exported and integrated into a knowledge system of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world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to help create an equal and reasonable world cultural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discourse meaning construc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DIALOGUE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eparable and Combinable Object NP Construction
6
作者 CAI 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1年第9期708-713,共6页
There is a separable and combinable object NP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The modifier or the central part of it can be moved forward to the beginning as the topic.The combined construction delivers the objective e... There is a separable and combinable object NP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The modifier or the central part of it can be moved forward to the beginning as the topic.The combined construction delivers the objective expression,while the separated construction implies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The transformation is driven by pragmatic factors.Firstly,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bined and the separated constructions meanings.Secondl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 difference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ir meanings.At las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scourse function variation caused by the form transform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differences of human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form construction meaning discourse function SUBJECTIVITY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模型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波 朱林萍 +2 位作者 李扬波 刘聪 夏承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7,共8页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风险信息的深度挖掘是提高风险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将K-Means聚类算法引入到传统LEC法的综合计算中,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WBS-RBS法识别隧道施...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风险信息的深度挖掘是提高风险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将K-Means聚类算法引入到传统LEC法的综合计算中,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WBS-RBS法识别隧道施工全过程中的风险,并构建风险事件集;然后,将事故发生可能性、人员暴露时间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作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利用语言型多属性决策法把风险评价信息转化为数据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基于聚类结果确定事件风险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文笔山1号隧道洞口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中。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风险评价结果与现实相吻合,分析结果可为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施工风险 风险评价 K-meanS聚类算法
下载PDF
新基建背景下电机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瑾 蒋林 赵万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下,电机学课程思政建设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立足本校教研,对标金课标准,从适应课程思政改革要求的新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元化教学手段融合等方面对西南石油大学电机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下,电机学课程思政建设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立足本校教研,对标金课标准,从适应课程思政改革要求的新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元化教学手段融合等方面对西南石油大学电机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最终实现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重教学目标的综合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电机学 课程思政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手段融合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建筑工程进度数据集成方法
9
作者 沈川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22期66-68,共3页
建筑工程施工的数据具有复杂多元的属性特征,导致集成数据在实际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文章提出基于K-Means算法的建筑工程进度数据集成方法。考虑到不同施工内容对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需求方面存在差... 建筑工程施工的数据具有复杂多元的属性特征,导致集成数据在实际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文章提出基于K-Means算法的建筑工程进度数据集成方法。考虑到不同施工内容对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需求方面存在差异,借助K-Means算法的建筑工程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并通过降低施工资源聚类簇的误差平方和对施工资源聚类中心进行适应性更新。在数据集成阶段,从各施工资源聚类数据构成的角度出发,对整体施工进度进行拟合。在测试结果中,截至目标施工周期,整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执行进度为100%,对应的施工进度曲线斜率始终在大于0的区间范围内小幅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建筑工程进度 数据集成
下载PDF
“语境”考论
10
作者 和磊 王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语境的多样性、非明确性、建构性等特点,使得我们试图寻找一个原初的或确定的语境变得不可能。但文本理解需要语境,人们批判或解构语境,比如文本与语境僵化的二分法,目的不是要否定或取消语境,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语境建构大致可... 语境的多样性、非明确性、建构性等特点,使得我们试图寻找一个原初的或确定的语境变得不可能。但文本理解需要语境,人们批判或解构语境,比如文本与语境僵化的二分法,目的不是要否定或取消语境,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语境建构大致可分为文本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协商两个方面,而在事件现象学中,文本在自身显现中超越了语境,文本的意义不再需要语境来阐释。不同的语境建构理论体现了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方式和路径,语境问题与文本的意义生产密切相关。理解文本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语境或语境理论,也不会有一个最终的语境建构的实施方案,我们只能在避免诸多关于语境的错误认识中,结合文本意义的生产特点,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构不同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文本 意义 解构 建构 超越
下载PDF
现代汉语贬抑性评价构式“破NP”研究
11
作者 张明辉 闫语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现代汉语中的“破NP”构式是主观性强的贬抑性评价构式,其构式义丰富,可分为直接贬抑、间接贬抑、假性贬抑、自我贬抑、反预期贬抑五种不同情况,这五种构式义与构素“NP”之间是互相选择的关系,从历时角度来看,“破NP”经过重新分析从... 现代汉语中的“破NP”构式是主观性强的贬抑性评价构式,其构式义丰富,可分为直接贬抑、间接贬抑、假性贬抑、自我贬抑、反预期贬抑五种不同情况,这五种构式义与构素“NP”之间是互相选择的关系,从历时角度来看,“破NP”经过重新分析从动宾结构演变为定中结构,引发了“破”从动词到形容词的词性演变过程,最终“破”虚化为泛义形容词,“破NP”构式由此产生。在东北官话中,“破NP”构式常与方言特征鲜明的程度副词“老”结合成强贬抑性评价构式“老破NP”,“老破NP”构式又派生出“老NP”构式,属于纯粹的强贬抑性评价构式。“破NP”作为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强贬抑性构式之一,其深层的构式义、词义演变过程及其在方言中的派生形式对于接受国际中文教育的留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究修正留学生对“破NP”构式理解上的偏误,并激发留学生对中文当中其他语言现象含义及其演变过程的主动理解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NP” 贬抑性评价构式 构式义 词义演变 派生形式
下载PDF
会计专业数智化人才培养改革演进与意义建构
12
作者 代军 邱玉莲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文章选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为对象,研究了高校会计数智化培养改革演变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范式。研究发现,案例对象的改革演进先后经历了人才改革培养方案制定、智能财务专业成立起步、产学研贯通协同育人等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意义建构范式... 文章选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为对象,研究了高校会计数智化培养改革演变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范式。研究发现,案例对象的改革演进先后经历了人才改革培养方案制定、智能财务专业成立起步、产学研贯通协同育人等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意义建构范式分别是:受限的意义建构、介于受限与导向明确之间的意义建构、导向明确的意义建构。研究认为:意义建构活动能够提升各利益相关方的认知,并以此为指导,调整人才培养实施行为,进而影响到高校会计数智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效果;其中,促发因素表现出由外到内,由被动到主动,由短期到可持续的演变规律;意义建构的控制主体表现出逐步下沉,控制程度逐渐降低,控制作用非线性的变化规律;意义建构的接受主体呈现出活跃度由低向高、由管理层向基层教师、由学校向校外企业逐渐转化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人才培养 意义建构 会计专业
下载PDF
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基于意义建构和资源编排视角
13
作者 范雅楠 刘阳 云乐鑫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128-138,共11页
为探究以传统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并弥补以往主要从意义建构单一认知层面探讨问题的不足,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与资源编排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核心企业意义建... 为探究以传统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并弥补以往主要从意义建构单一认知层面探讨问题的不足,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与资源编排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核心企业意义建构、资源编排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意义建构及其跨层次传递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先决条件,意义建构的形成和转变是核心企业为匹配适应环境中技术与需求变化的结果;(2)核心企业始于领导层面的跨层次意义建构及其引发的资源编排行为,以及二者的交互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机制;(3)意义建构通过资源编排获得反馈,不断对自身认知进行迭代,最终实现从生态基础搭建到生态共享,进而发展到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得到启示: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管理者认知,同时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引导高管团队、企业及企业间形成统一认知的意义给赋行为,并充分重视资源编排行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核心企业 意义建构 资源编排 创新生态共享 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科幻动画的想象力建构
14
作者 鲍远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科幻动画想象力的话语建构是我国动画文化创意产业新形态审美探索的最新体现,也是创作者在电影工业美学精神启发下对科幻文艺资源进行跨媒介再生产的结果。科幻动画想象力的话语建构依托于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叙事结构安排、技术细节呈... 科幻动画想象力的话语建构是我国动画文化创意产业新形态审美探索的最新体现,也是创作者在电影工业美学精神启发下对科幻文艺资源进行跨媒介再生产的结果。科幻动画想象力的话语建构依托于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叙事结构安排、技术细节呈现与生活经验嵌入机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工业化手段的运用,为科幻动画想象力的话语建构提供了审美和伦理的双重功能。最终,科幻动画在想象力话语的创新构建过程中逐渐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IP文创品牌,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科幻文艺的创新驱动力、文化自信力、价值引领力和生命伦理价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科幻动画想象力建构的内在机制、艺术表达和审美启示,为我国动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与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中国科幻动画 想象力建构 新型工业化手段 思想实验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从形式创新到意义建构
15
作者 郑玉飞 张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5,82,共8页
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教学形式创新而意义缺失的问题,深究其因,“失衡性”学习目标、“拼盘式”学习内容、“浅表化”学习过程以及“虚假性”学习评价的形式主义误区是主要根源。意义建构是促使教学形式创新深化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 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教学形式创新而意义缺失的问题,深究其因,“失衡性”学习目标、“拼盘式”学习内容、“浅表化”学习过程以及“虚假性”学习评价的形式主义误区是主要根源。意义建构是促使教学形式创新深化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意义建构对培养个体的情境感知能力、提升知识理解的自觉性、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强化生命觉醒意识有着显著作用。为此,需要把握系统化的意义建构实践路径,以唤醒学生对跨学科情境的积极体验为起始点,通过激发学生对跨学科知识内容的意义理解,彰显学生跨学科思维应用的过程,帮助学习者在求知与反思中自觉提升跨学科素养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形式创新 意义建构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高级中文读写教程》研究
16
作者 雷莉 陈雯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本文立足多模态隐喻视角,聚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高级中文读写教程》,从语境情境、主题内容、表征形式和应用实践四个层面构建多模态隐喻分析框架,深入研究教材的文字、图像、图表符号及空间关系等模态的隐喻意义,阐释其承载... 本文立足多模态隐喻视角,聚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高级中文读写教程》,从语境情境、主题内容、表征形式和应用实践四个层面构建多模态隐喻分析框架,深入研究教材的文字、图像、图表符号及空间关系等模态的隐喻意义,阐释其承载的信息传递、对话沟通、深化认知等功能,在多模态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该教材的使用建议。研究发现: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建构和识读有助于充分挖掘国际中文教材所蕴含的多要素融合的编写理念、多种模态搭配的叙事方式以及“中文·国情”融合的编写路径,实现教材语篇意义、表达与结构的三维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国际中文教材 “理解当代中国” 意义建构
下载PDF
转折性否定评价构式“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研究
17
作者 张明辉 闫语萌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0,76,共6页
“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构式在网络上产生并流行,该构式以转折复句为表现形式,前后分句的实际表义可以是转折关系,也可以是顺承关系。前一分句表义模糊,后一分句表义明确,因此构式整体以后一分句为语义重心,均表示否定评价。构式... “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构式在网络上产生并流行,该构式以转折复句为表现形式,前后分句的实际表义可以是转折关系,也可以是顺承关系。前一分句表义模糊,后一分句表义明确,因此构式整体以后一分句为语义重心,均表示否定评价。构式义可概括为委婉表达“X”不好,并拒绝其再次发生,可表达不满讽刺、无奈自嘲、安慰调侃等立场,同时语气委婉,能够适度表达否定评价,因此“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构式是基于礼貌原则的转折性否定评价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定 构式义 表达功能 成因
下载PDF
新闻标题“你可以永远相信×”构式探析
18
作者 武晓平 宋儒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42-46,共5页
该文以新闻标题“你可以永远相信×”为研究对象,从构式语法理论视角分析其构式义和构式功能。研究发现,“你可以永远相信×”构式是以“建议”的方式和“和缓”的语气表达了对“×”的绝对称赞,是一种强势的积极评价构式... 该文以新闻标题“你可以永远相信×”为研究对象,从构式语法理论视角分析其构式义和构式功能。研究发现,“你可以永远相信×”构式是以“建议”的方式和“和缓”的语气表达了对“×”的绝对称赞,是一种强势的积极评价构式。构式中的“你”“可以”“永远相信”是常项,它们架起了强势称赞的语义结构,预设了积极的路线。“×”是变项,变项往往是具有突出成绩、品质或特征的事实。“你可以永远相信×”采用调整语序和增加语句的方式呈现出多种变化式,是语言创新的表现。作为新闻标题,“你可以永远相信×”具有凸显新闻报道事件、唤起大众对“×”的绝对认可、强化表达者称赞立场的功能。新闻标题“你可以永远相信×”构式是形式、意义、功能相统一的配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可以永远相信× 构式 新闻标题 语言创新 构式义 功能
下载PDF
独乐寺建筑与塑像一体化设计模式探析
19
作者 陈斯亮 喻梦哲 +1 位作者 许心悦 甄刚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独乐寺蕴含基于文化理念和整尺思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将院落规划、建筑空间设计和塑像布设通盘考量,以十一面观音面长(1.338m合4.5尺)作为基准长统摄像、阁、寺各级尺度,使各部分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设计时令观音心部位于阁心并作为原点... 独乐寺蕴含基于文化理念和整尺思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将院落规划、建筑空间设计和塑像布设通盘考量,以十一面观音面长(1.338m合4.5尺)作为基准长统摄像、阁、寺各级尺度,使各部分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设计时令观音心部位于阁心并作为原点,综合运用方格网、同心圆、放射线等手段实现核心要素的对位关联,形成具有空间互动性及文化内涵的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建极向心”宇宙观、“数形义合一”营造思想、“型范”思维和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乐寺 一体化设计 像面基准长 建极向心 数形义合一
下载PDF
新兴网络问候构式的体认社会语言学阐释
20
作者 肖德铭 魏在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9,115,共17页
2020年年底,一类以“早安,打工人!”为原型构例的新兴网络问候构式在青年群体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出现,其虽有寒暄问候语之形,表达的却是自我调侃之义,具有构式特征。构式语法此前较多关注语法构式,对特定人群使用的构式变体和构式存... 2020年年底,一类以“早安,打工人!”为原型构例的新兴网络问候构式在青年群体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出现,其虽有寒暄问候语之形,表达的却是自我调侃之义,具有构式特征。构式语法此前较多关注语法构式,对特定人群使用的构式变体和构式存储的社会信息关注不多。本文基于体认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论述,首先从社会生态角度(即行动的自我、朋友圈受众和社会事件)出发,细化了体认原则,并基于此首次详细归纳了新兴网络问候的构式信息,揭示了其流行和能产的体认动因。研究发现,该构式具有建构言者临时社会身份的功能,其原型构式义的产生可归结为“主体-自我”分离式类属隐喻、场景转喻、虚实对比和听众角色识解等4种体认方式。本文认为,体认社会语言学的初衷和语言变异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在学理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社会语言学 构式变体 构式的社会信息 身份建构 体认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