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聚、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 郭立潇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9期58-62,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逐渐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在东北全面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辽宁省各主要地市2012—2019年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逐渐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在东北全面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辽宁省各主要地市2012—2019年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回归结果来看,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存在门槛效应的,当产业集聚程度达到一定值时,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显著正相关,并且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装备制造业集聚通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且这种影响在辽宁省东部地区更明显,这意味着辽宁省应继续发展优势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形成规模效应,更好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东北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
2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对外经贸》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教学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发展经济学课程团队将课程教学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基于发展经济学课程适合于采用研究...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教学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发展经济学课程团队将课程教学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基于发展经济学课程适合于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案,并将其积极应用到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发展经济学 研究生课程 科研创新能力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基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视角
3
作者 马彧菲 梁智豪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45-64,共20页
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 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提高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水平,从而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为了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深化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强化非金融企业主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脱实向虚
下载PDF
G30(甘肃段)科技创新走廊城市经济科技耦合协调分析
4
作者 滕雅琼 张小宁 黄磊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研究G30(甘肃段)科技创新走廊城市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关系,文章构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模型,并实证分析2014-2019年8个节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节点城市间的经济科技综合... 为研究G30(甘肃段)科技创新走廊城市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关系,文章构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模型,并实证分析2014-2019年8个节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节点城市间的经济科技综合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8个节点城市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处于高强度耦合状态,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加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处于耦合协调的第1和第2等级,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发展;节点城市两两之间经济科技综合耦合协调也不高,处于耦合协调的第1、第2、第3等级。文章从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创新资源布局、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4个方面提出推动G30(甘肃段)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和节点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 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走廊
下载PDF
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与路径选择
5
作者 刘宇笛 王春枝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12-29,共18页
要素市场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 要素市场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通过改善资本错配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来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政府干预会减弱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双中介效应检验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仍然成立。为克服内生性问题,以产权保护作为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并检验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异质性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配置 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错配 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干预
下载PDF
浅析竞技体育的功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书申 刘涛 卢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以相互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进行的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竞争活动,一直被人类所关注,在当今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可以在满足人们对体能极限...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以相互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进行的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竞争活动,一直被人类所关注,在当今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可以在满足人们对体能极限的追求、满足大众对娱乐和审美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能极限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煤炭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同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德生 穆东 长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同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针对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度仍未达到稳定的优质协同状态及子系统间仍处于非对称性互利共生状态的改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区域 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 协同
下载PDF
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和东 陈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共9页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量生态位适宜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量生态位适宜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生态位适宜度集聚特征明显,可分为“三足鼎立型”、“长三角主导型”、“中部主导型”、“西部主导型”4个板块;②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表现为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马太效应显著,部分中西部省市进步明显;③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系统 生态位适宜度 创新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67
9
作者 蒋辉 张驰 蒋和平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共13页
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协同强度,采用多种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各省... 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协同强度,采用多种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十年以来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均稳中有升,西部地区同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较为明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作为农业经济韧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间介质。因此,要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鼓励现代科技发力方面推动中国形成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偿债现状与发展能力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秋霞 白雪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和分析2011—2013年湖北省县级医院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对样本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经济运行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有效的对比和分析,以探讨湖北省县级... 目的通过了解和分析2011—2013年湖北省县级医院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对样本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经济运行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有效的对比和分析,以探讨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湖北省县级人民医院的负债水平偏高,资产负债率持续升高。业务收入增长率逐年走低,净资产增长显示后劲不足,发展能力较弱。结论合理控制医院发展规模,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医院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以促进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偿债能力 发展能力 经济运行
下载PDF
江苏省知识产权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喜仓 曹安琪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通过构建区域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4年的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ARDL模型和ECM模型,量化分析了江苏省15年来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构建区域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4年的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ARDL模型和ECM模型,量化分析了江苏省15年来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交互影响与短期动态调整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良性互动机制和短期误差修正机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知识产权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能力 经济发展水平 交互影响 ARDL模型
下载PDF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34,共9页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大经济区 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和东 张桂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呈现不均衡特征,在空间上,除西部协同集聚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外,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在时间上,呈现四足鼎立的演化趋势。依据自身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各省可采取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维持型、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加强型、协同集聚度加强型、经济高质量加强型的差异化策略。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度 创新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彭新一 王春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为探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面板数据为例,建立两者耦合协调模型,并从时空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截... 为探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面板数据为例,建立两者耦合协调模型,并从时空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率先进入优质协调,区域整体跨越5个等级;在空间上,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中西部,西部地区处于劣势。随后通过SPSS22.0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不同地区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模型
下载PDF
性别红利: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被引量:19
15
作者 石智雷 张婷皮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70,159,共11页
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在走向性别平等的过程中,将对其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发展性的时代命题。本文在女性主义、女性经济学和人口红利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和经济发... 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在走向性别平等的过程中,将对其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发展性的时代命题。本文在女性主义、女性经济学和人口红利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提出了性别红利的分析框架。随着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地位逐步提升,加上人口转变带来了生育率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女性得以从家庭和生育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经济独立和个人发展,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利于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破除贫困代际传递,这即是性别红利效应。该分析框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性别问题和发展理念的变革,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文化传统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红利 女性地位 经济增长 家庭发展能力 女性经济学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琴 王佳 李玲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技术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创新的实际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的2011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地,对陕西与我国... 技术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创新的实际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的2011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地,对陕西与我国其他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文章的结论对陕西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相关经济发展政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经济发展政策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岸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 ,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 ,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就此对培育地方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 ,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 ,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就此对培育地方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 经济发展 竞争力
下载PDF
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测评与对策研究——基于2008-2010年面版数据的DEA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言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集2008-2010年统计数据和利用DEA模型及其曼奎斯特FTP指数公式,测度湖南各市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对能力、综合能力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表现,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州,即使相对能力暂时落后,也能够较快提升;全省平...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集2008-2010年统计数据和利用DEA模型及其曼奎斯特FTP指数公式,测度湖南各市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对能力、综合能力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表现,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州,即使相对能力暂时落后,也能够较快提升;全省平均综合能力2009年最高,相对能力逐年下降,技术进步逐年上升,但两者幅度均逐渐收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适合各自市州情的"两型"产业聚集区、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对能力 综合能力 技术进步 对策
下载PDF
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桂梅 尹逊涛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6-49,65,共5页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经济效应的研究,全面分析了胶东半岛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胶东半岛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竞争力 经济效应 协同发展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未无 胡捷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4-57,共4页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有四年,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却一直在扩大。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最大的是国家投资,而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未大规模跟进,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能力"...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有四年,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却一直在扩大。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最大的是国家投资,而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未大规模跟进,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能力"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清除大量不利于该地区经济"自身能力"成长的体制性障碍,东西部经济差距才有可能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中国 经济发展 地区差距 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 投资规模 传统指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