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rhubarb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activity ingredients using in situ and in vitro model
1
作者 Wenjing Ta Xiaoying Yang +3 位作者 Jie Wang Chengkun Han Ruochen Hua Wen L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Objective: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ingredien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However, a deeper un... Objective: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ingredien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Howeve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active ingredients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s still lack.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rhubarb active ingredients in TCM preparation and pure form.Methods: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behavior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Shenkang extract(SKE) and rhubarb anthraquinone ingredients(RAI) were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model. And the bidirectional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assessed by in vitro Caco-2 cell monolayer model.Results: In situ experiment on Sprague-Dawley rats, the effect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alues of aloeemodin, emodin and chrysophanol in RA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KE, and the value of rhein in RAI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KE. But the easily absorbed segments of intestine were consistent for all ingredients,whether in SKE or in RAI. In vitro experiment,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alues of rhein, emodin and chrysophanol in RA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KE, and this value of aloe-emodin in RAI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KE. But their efflux ratio(ER) values in SKE and RAI were all similar.Conclusion: Four rhubarb anthraquinone ingredients in SKE and RAI have similar absorption mechanism and different absorption behavior, and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study models influenced their absorption behavior.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an aid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CM active ingredien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and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different research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Caco-2 cell monolayer model rhubarb anthraquinone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基于寡肽转运蛋白的氟苯尼考肠吸收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洋 王悦力 +7 位作者 陈诗奇 李楠鑫 张伟 舒刚 徐傅能 李昊欢 林居纯 符华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0-1248,共9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在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探究寡肽转运蛋白对氟苯尼考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样品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氟苯尼考吸收速率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考察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在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探究寡肽转运蛋白对氟苯尼考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样品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氟苯尼考吸收速率的影响;以寡肽转运蛋白1(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的典型底物甘氨酰肌氨酸来考察PepT1对氟苯尼考吸收的影响,计算氟苯尼考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及有效渗透系数(P_(eff))。结果表明,所建立的FF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FF低(50μg·mL^(-1))、中(75μg·mL^(-1))、高(100μg·mL^(-1))3个浓度下的Ka(μg·h^(-1)·cm^(-2)值分别为1.48±0.02、1.73±0.14、1.90±0.07,低浓度与中高浓度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渗透系数P_(eff)(×10^(2)cm·h^(-1))分别为84.12±2.40、101.28±4.57、110.64±5.70,3个组别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F跨肠道吸收的Ka与P_(eff)在试验所用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高浓度(100μg·mL^(-1))甘氨酰肌氨酸(GlySar)后,P_(eff)(×10^(2)cm·h^(-1))值为97.2±5.30,与未添加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加入PepT1典型底物后,氟苯尼考的吸收显著性下降。结果说明,氟苯尼考的吸收方式不是只有简单扩散,PepT1可能作为主动转运蛋白参与了氟苯尼考的跨肠道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肠道吸收 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 寡肽转运蛋白
下载PDF
隐丹参酮在小肠吸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毕惠嫦 关溯 +3 位作者 陈孝 齐慧敏 苏启表 黄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机制。方法 用大鼠在体一过式肠灌流方法,通过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隐丹参酮含量,计算其通透率。结果 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肠管通透率(Plumen)...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机制。方法 用大鼠在体一过式肠灌流方法,通过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隐丹参酮含量,计算其通透率。结果 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肠管通透率(Plumen)和血管通透率(Pblood)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其通透率增高。结论 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转运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隐丹参酮可能为P-糖蛋白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肠吸收 肠灌流模型 P-糖蛋白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赵艳红 贾晓斌 +2 位作者 陈彦 范晨怡 Ming Hu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25±0.17),(4.27±0.28),(1.99±0.09),(0.80±0.03);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3.65±0.18),(4.68±0.17),(1.64±0.08),(0.58±0.26)。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中有多种成分在大鼠肠段会发生代谢转化,其中淫羊藿苷经过大鼠肠段后代谢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淫羊藿总黄酮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柚皮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燕 林宝琴 +1 位作者 李卫中 胡晓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7-1491,共5页
目的研究柚皮素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灌流液中柚皮素和酚红的浓度,计算柚皮素的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的柚皮素在小肠的吸收率为(34.24±2.31)%,(38.35±2.... 目的研究柚皮素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灌流液中柚皮素和酚红的浓度,计算柚皮素的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的柚皮素在小肠的吸收率为(34.24±2.31)%,(38.35±2.20)%,(43.61±0.16)%,吸收速率常数为(0.195±0.002)h-1,(0.203±0.006)h-1,(0.211±0.009)h-1;柚皮素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率为(15.96±0.25)%,(12.67±0.78)%,(7.42±1.43)%,(5.46±0.51)%,吸收速率常数为(0.101±0.008)h-1,(0.085±0.011)h-1,(0.063±0.009)h-1,(0.035±0.013)h-1;柚皮素在未结扎胆管和结扎胆管大鼠的小肠吸收率为(38.35±2.20)%和(30.77±4.80)%,吸收速率常数为(0.203±0.005)h-1和(0.164±0.004)h-1。结论质量浓度对于柚皮素的吸收无影响;柚皮素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有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为最佳吸收部位。胆汁的分泌有利于柚皮素的吸收;初步推测柚皮素在小肠的吸收主要为被动转运方式,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在体肠灌流 小肠吸收
下载PDF
大鼠肠道对左旋延胡索乙素及其消旋体的吸收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佩盛 黄善定 +2 位作者 叶亚菊 孙思源 蒋惠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4-537,共4页
考察延胡索乙素(THP)的吸收机制,并研究其消旋体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差异。应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THP及l-THP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变化。灌流液中THP质量浓度为8,16,32μg.mL-1时,THP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 考察延胡索乙素(THP)的吸收机制,并研究其消旋体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差异。应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THP及l-THP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变化。灌流液中THP质量浓度为8,16,32μg.mL-1时,THP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系数均无统计差异(P>0.05),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系数也无统计差异(P>0.05);l-THP和THP在大鼠肠道吸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肠道灌流液中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THP吸收显著增加,而l-THP吸收几乎不变。THP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无特殊吸收窗口;THP消旋体与l-THP的吸收差异可能与P-gp与右旋THP的选择性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左旋延胡索乙素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吸收
下载PDF
普朗尼克抑制P-糖蛋白药泵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建耿 斯陆勤 +3 位作者 左克源 吴祥根 裘军 李高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9-994,共6页
采用Caco-2细胞和动物模型,以维拉帕米为阳性对照,考察普朗尼克对塞利洛尔在Caco-2单层膜与肠道黏膜吸收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表观透过系数、吸收速率常数与有效透过系数等参数,评价普朗尼克对P-糖蛋白药泵的抑制... 采用Caco-2细胞和动物模型,以维拉帕米为阳性对照,考察普朗尼克对塞利洛尔在Caco-2单层膜与肠道黏膜吸收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表观透过系数、吸收速率常数与有效透过系数等参数,评价普朗尼克对P-糖蛋白药泵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塞利洛尔Caco-2细胞膜转运基底端(BL)到顶端(AP)的透过系数Papp大于AP到BL的Papp,分别为(2.10±0.13)×10-6和(0.333±0.018)×10-6cm.s-1,且双向转运受到抑制剂维拉帕米和普朗尼克的影响。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中塞利洛尔在十二指肠段、空肠、回肠与结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9±0.03),(0.14±0.04),(0.11±0.03)与(0.05±0.02)h-1;合用维拉帕米后各肠段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4±0.03),(0.24±0.02),(0.25±0.03)和(0.23±0.02)h-1;合用普朗尼克后各肠段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3±0.02),(0.22±0.02),(0.22±0.03)和(0.20±0.03)h-1。可见,普朗尼克通过抑制P-gp外排作用,促进塞利洛尔Caco-2细胞膜和大鼠肠道黏膜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P-糖蛋白 在体肠灌流 塞利洛尔 普朗尼克
下载PDF
淫羊藿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艳红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Ming Hu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25±0.17)、(4.2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25±0.17)、(4.27±0.28)、(1.99±0.09)、(0.80±0.03),各肠段均能检测到淫羊藿次苷。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肠段代谢成淫羊藿次苷后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花椒毒素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来友 毕惠嫦 +1 位作者 周洪波 王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花椒毒素 CACO-2细胞模型 肠灌流 肠吸收
下载PDF
氨基胍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博 詹江华 +1 位作者 崔华雷 谷继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了解特异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其中部分大鼠应用AG进行干预,并于不同时... 目的了解特异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其中部分大鼠应用AG进行干预,并于不同时点检测大鼠血浆NO含量、肠组织iNOS表达及肠道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应用AG进行干预后,缺血阶段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而再灌注阶段血浆NO含量、肠组织iNOS表达及肠道病理损伤评分下降均有显著性。结论选择性iNOS抑制剂通过影响iNOS的合成及活性,减少了由NO介导的组织细胞损伤。进一步证实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主要由iNOS合成,并发挥了重要的致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抑制剂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田蓟苷微乳在大鼠小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伟 袁勇 +3 位作者 邢建国 王立萍 陈卫军 王新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94,共2页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evicaL.)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和冠心病作用,田蓟苷(Tilianin)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2]。因其水溶性差,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3]。为增加田蓟苷溶解度,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微...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evicaL.)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和冠心病作用,田蓟苷(Tilianin)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2]。因其水溶性差,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3]。为增加田蓟苷溶解度,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微乳制备工艺的研究[4]。在此基础上,依据大鼠与人小肠生理状况相似的特点[5],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和外翻肠囊模型考察田蓟苷肠灌流液、田蓟苷微乳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行为及其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探讨微乳载体对田蓟苷口服吸收的影响,为田蓟苷新型给药系统的口服制剂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微乳 小肠 吸收 单向灌流法 外翻肠囊法
下载PDF
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评价绿原酸的代谢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素军 张志伟 +3 位作者 赵艳红 张振清 谢海棠 阮金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魏酸,同时在灌流液中也检测到少量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和大量代谢终产物马尿酸。结论: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适用于绿原酸生物转化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绿原酸在肠中存在广泛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绿原酸 咖啡酸 阿魏酸 马尿酸 代谢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肉桂酸肠道吸收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本坤 王素军 +2 位作者 曾洁 钟运鸣 臧林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肉桂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以及转运蛋白对肉桂酸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在肠道中的浓度变化,通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eff)来研究肉桂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 目的研究肉桂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以及转运蛋白对肉桂酸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在肠道中的浓度变化,通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eff)来研究肉桂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肉桂酸在各个肠段的Ka和Peff结果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a和Peff值显著性高于回肠(P<0.05),不同浓度肉桂酸在同一肠段的Ka和Pe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Ka和Peff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其值则显著性增加。结论十二指肠、空肠是肉桂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肠道转运受Pgp转运蛋白的影响,但不受MRP2转运蛋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道吸收 大鼠
下载PDF
基于procaspase-3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分子SM-1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靖 罗丽娜 +5 位作者 张海龙 郑志难 张杰 李溯 何花 丁劲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2-546,共5页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新型抗肿瘤活性分子SM-1的吸收特征,为其成药性评价以及剂型设计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及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SM.1吸收特征,并通过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综合评价SM-1在体内的吸收程度。结果...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新型抗肿瘤活性分子SM-1的吸收特征,为其成药性评价以及剂型设计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及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SM.1吸收特征,并通过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综合评价SM-1在体内的吸收程度。结果在10—40mg·L。时SM-1的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其双向转运过程可能与浓度无关。在25—100mg·L。内,SM-1的K与Peff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药物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SM-1的小肠吸收表现为被动扩散机制,属于高渗透性化合物。SM-1在十二指肠吸收优于其他肠段(P〈0.05),在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步药动学研究显示,SM-1在大鼠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9.3%。结论SM-1渗透性高,在肠道内吸收良好,且吸收机制主要以被动扩散为主,不受转运蛋白外排作用影响,大鼠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1 procaspase-3 CACO-2细胞模型 在体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绝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远志、厚朴配伍对其活性成分在大鼠肠段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立华 王建 +3 位作者 吴明权 朱璋佩 高天慧 陆小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9-745,共7页
目的研究远志和厚朴配伍对其活性成分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DAD测定肠灌流液中的被测成分质量浓度,以及P-糖蛋白(P-gp)和... 目的研究远志和厚朴配伍对其活性成分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DAD测定肠灌流液中的被测成分质量浓度,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对吸收的影响。结果配伍组细叶远志皂苷在空肠、结肠的Ka、Papp值均显著低于远志组(P<0.05,P<0.01),远志口山酮Ⅲ在各肠段的Ka、Papp值与远志组比较均有减小趋势;配伍组和厚朴酚、厚朴酚的Ka、Papp值与厚朴组比较均有增大趋势。加入不同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各组中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和厚朴酚的Ka值和中、高浓度组中厚朴酚的Ka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各组中细叶远志皂苷及中、高浓度组中远志口山酮Ⅲ的Ka、Papp值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Ka、Papp值均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结论厚朴能抑制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在空肠和结肠的吸收,但受P-gp和MRP2外排影响,提示两成分可能是P-gp和MRP2的底物;而远志能促进厚朴中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吸收,但均不是P-gp和MRP2的底物,远志和厚朴配伍不宜与P-gp和MRP2酶抑制剂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厚朴 配伍 肠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 细叶远志皂苷 远志口山酮Ⅲ 和厚朴酚 厚朴酚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下载PDF
芒果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伟玲 王亚静 +3 位作者 田慧 轩肖玉 高旭 于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芒果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考察磷脂复合物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芒果苷为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 [目的]对比研究芒果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考察磷脂复合物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芒果苷为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芒果苷磷脂复合物在肠各吸收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大于芒果苷,其中在空肠的吸收均显著强于其他部位(P<0.01)。[结论]与芒果苷相比,芒果苷磷脂复合物可改善大鼠的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磷脂复合物 肠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
下载PDF
基于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研究甘草酸的代谢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运鸣 王素军 +4 位作者 曾洁 黄丽花 程漩格 王桂香 臧林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肠、肝中的生物转化。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采用LC-MS/MS方法测定灌流液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结果甘草酸在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稳态肠提取率和稳态肝提取率分别为(4.2±0.6)%和(28.0... 目的研究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肠、肝中的生物转化。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采用LC-MS/MS方法测定灌流液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结果甘草酸在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稳态肠提取率和稳态肝提取率分别为(4.2±0.6)%和(28.0±3.0)%,灌流液中未发现代谢物甘草次酸;原位循环肠血管灌流模型中甘草酸的一级吸收速率常数为(0.33±0.06)min-1;甘草酸在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甘草次酸,同时肠腔液也存在大量甘草次酸。结论甘草酸的首过效应明显,口服后其主要被肠道菌群或肝细胞代谢,在肠粘膜细胞仅少量代谢。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适用于甘草酸的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 代谢 大鼠 药动学
下载PDF
苦参碱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小花 魏玉辉 +1 位作者 王丹 武新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 目的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和OCTs抑制剂对两种转运蛋白抑制后,考察大鼠空肠对苦参碱吸收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gp和OCTs对苦参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苦参碱(400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5×10-2、0.80×10-2、0.40×10-2、0.35×10-2/min;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100、200、400μg/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79×10-2、0.81×10-2、0.80×10-2/min。在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存在下,苦参碱(400μg/mL)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值分别为0.86×10-3、0.80×10-3/min。结论苦参碱在各肠段都有吸收,其中在空肠吸收最好,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苦参碱可能不是P-gp和OCTs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枳实白芍提取物配伍主成分的肠吸收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辛然 陈彦 +2 位作者 王晋艳 贾晓斌 谭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以枳实和白芍中主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芍药苷为指标,考察枳实提取物和白芍提取物配伍后这两种成分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枳实白芍提取物配伍后柚皮苷和芍药苷在肠道吸收... 目的以枳实和白芍中主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芍药苷为指标,考察枳实提取物和白芍提取物配伍后这两种成分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枳实白芍提取物配伍后柚皮苷和芍药苷在肠道吸收的变化量。结果枳实提取物中柚皮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率分别为6.18%、5.47%、4.64%、5.12%,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在上述四个肠段的吸收率分别为8.08%、7.42%、7.13%、6.66%。结论枳实白芍配伍后柚皮苷和芍药苷与单独提取的提取物相比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白芍 吸收 柚皮苷 芍药苷 在体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三种研究药物肠道吸收机制的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芸 徐蓓蕾 +1 位作者 杨新宇 季宇彬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1-13,17,共4页
对于口服类药物,肠吸收是决定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分析了近几年对肠吸收实验方法研究的文献,着重介绍外翻肠囊... 对于口服类药物,肠吸收是决定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分析了近几年对肠吸收实验方法研究的文献,着重介绍外翻肠囊法、在体肠单向灌流法、Caco-2细胞模型法的研究进展,就其各自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吸收 外翻肠囊法 在体肠单向灌流法 Caco-2细胞模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