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SITE ANALYSIS OF SUMMER MONSOON ONSET PROCESS OVER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海明 何金海 周兵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1年第1期29-40,共12页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posite analysis, the onset process and preceding signs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onvection activities appear first over the ...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posite analysis, the onset process and preceding signs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onvection activities appear first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prior to the onset of the monsoon, then around the Philippines just at the point of onset, implying that the convection activities around the Philippines serve as one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the SCS monsoon onset. Before the SCS monsoon onset, the equatorial westerly over the Indian Ocean (75(E ~ 95(E ) experiences noticeable enhance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CS monsoon onset. It propagates eastward rapidly and caus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equatorial westerly in the southern SCS, on the one hand, it results in the migration southward of the westerly on south side of the south-China stationary front by means of shift northeastward of the westerly and convection over the Bay of Bengal, on the other. Further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quatorial westerly in the Indian Ocean (75(E ~ 95(E) and the southern S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outhern-Hemisphere Mascarene high and Australian high, and cross-equatorial flow northward around Somali, at 85(E and 105(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process composite analysis
下载PDF
Onset and Stability of Thermally-Driven Fluid Convection in a Vertical Rock Crack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2
作者 Bao Zhengyu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3-54,共12页
Dynamic equations controlling the thermally-driven fluid convection in a single rock crack are established in the paper . The critical criteria for the onset of convection in such a configuration are found by linear d... Dynamic equations controlling the thermally-driven fluid convection in a single rock crack are established in the paper . The critical criteria for the onset of convection in such a configuration are found by 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equ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vection discussed by nonlinear analysis method .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ritical Rayleigh number has a magnitude 103. While the Rayleigh number R of real ore-forming fluids exceeds this value , the convection happens , and as R becomes larger , the fluid convection pattern develops from nonequilibrium steady states to double-periodically produced limit cycles and eventually to chaos (turbulences ).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dynamic analyses for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of late-magma tic hydrothermal deposit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driven fluid onset of convection STABILITY double -diffusive convection dynamics of ore -forming processes hydrothermal deposit .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海明 何金海 周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2,共13页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原因之一。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赤道印度洋上(75~95°E)的赤道西风有一次明显的增强过程,它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通过赤道西风的东扩促使南海南部的赤道西风建立和增强;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西风的北抬以及激发孟加拉湾的对流扰动发展和北移东传,诱使我国华南沿海西风的增强和南压,从而对南海夏季风爆发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印度洋赤道西风和南海南部赤道西风的增强又分别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增强以及索马里、85°E附近和105 °E附近向北越赤道气流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爆发过程 合成分析 热带对流活动 时空演变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和推进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品文 朱乾根 刘宣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05-311,共7页
利用日本 G M S T B B资料和 G P C P降水资料,用滑动 t检验法研究了亚洲热带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对流爆发和推进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首先于4 月中旬发生在中南半岛中部,然后向东缓慢推进。南... 利用日本 G M S T B B资料和 G P C P降水资料,用滑动 t检验法研究了亚洲热带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对流爆发和推进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首先于4 月中旬发生在中南半岛中部,然后向东缓慢推进。南海地区对流爆发于 28候,具有全面爆发的特征。亚洲热带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对流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爆发性,滑动t检验表明:亚洲热带地区对流爆发时 T B B和降水值的突变都超过了0.01的信度水平;各个子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爆发中心;信度最高,即爆发性最强的地区是南海北部、孟加拉湾东北部和印度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爆发 推进过程 亚洲 季风 热带地区
下载PDF
通量堆积和偶极化过程中的超低频波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继业 张灵倩 +3 位作者 刘振兴 马志为 史建魁 郭九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5-1295,共11页
2004年9月17日TC-1卫星在近地磁尾夜侧观测到一次伴随有通量堆积和偶极化过程的典型亚暴事件.本文利用离散小波分析和FFT分析方法对本次事件中4s精度的FGM和HIA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通量堆积过程和偶极化过程中的低频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2004年9月17日TC-1卫星在近地磁尾夜侧观测到一次伴随有通量堆积和偶极化过程的典型亚暴事件.本文利用离散小波分析和FFT分析方法对本次事件中4s精度的FGM和HIA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通量堆积过程和偶极化过程中的低频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通量堆积过程和偶极化过程中场和粒子有明显的不规则低频波动,主要波动频率范围为4~15mHz,和Pi-2脉动一致.通量堆积过程中磁场各个分量的低频波动和偶极化过程中的低频波动有明显不同,表明这两个物理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波动机制.在通量堆积过程和偶极化过程中,平行磁场方向上温度和速度的波动和垂直方向上温度和速度的波动有明显区别,平行磁场方向上温度和速度的波动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热离子密度的波动和平行磁场方向上的波动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存在快模压缩波.TC-1卫星的观测显示通量堆积过程中磁场By分量有明显增长.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ULF波与By分量的增长有密切关系,从而可能对亚暴膨胀相的触发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堆积 偶极化过程 膨胀相触发 超低频波(ULF)
下载PDF
痔病患者显微镜下痔组织出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松朋 龙俊红 张书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190-4195,共6页
背景痔病是常见病,虽然阐述其病理机制的研究众多,但是均不能完全解释痔病的临床表现,且尚未在痔病的共性病理变化方面达成共识。既往研究描述了在痔病的病理检查中可以观察到痔组织出血现象,但是对痔组织出血的原因及其在病理发展过程... 背景痔病是常见病,虽然阐述其病理机制的研究众多,但是均不能完全解释痔病的临床表现,且尚未在痔病的共性病理变化方面达成共识。既往研究描述了在痔病的病理检查中可以观察到痔组织出血现象,但是对痔组织出血的原因及其在病理发展过程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并没有受到重视。目的观察痔病患者显微镜下痔组织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住院的患者。依据病理检查结果中是否发生痔组织出血,将其分为痔组织出血组和无痔组织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肛门手术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症状(痔核脱出、便血、肛门瘙痒、肛门潮湿、肛门疼痛)、痔病分度,病理检查结果中的组织慢性炎症表现和血栓情况。分析痔病患者发生痔组织出血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痔病患者380例,其中痔组织出血302例(79.5%),无痔组织出血78例(20.5%)。痔组织出血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无痔组织出血组,肛门疼痛发生率低于无痔组织出血组(P<0.05)。痔组织出血组中有慢性炎症表现169例(56.0%),无慢性炎症表现133例(44.0%);无痔组织出血组中有慢性炎症表现26例(33.3%),无慢性炎症表现52例(66.7%);痔组织出血组慢性炎症表现发生率高于无痔组织出血组(χ^2=12.704,P<0.001)。痔组织出血组血栓发生率〔6.3%(19/302)〕低于无痔组织出血组〔23.1%(18/78)〕(χ^2=19.87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053,95%CI(1.162,8.020)〕、慢性炎症〔OR=2.449,95%CI(1.407,4.266)〕、血栓〔OR=0.207,95%CI(0.091,0.470)〕是痔病患者发生痔组织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显微镜下痔组织出血是痔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其原因是痔组织损伤,且肛垫损伤可能是痔病的初始病因;年龄、高血压、慢性炎症、血栓是痔病患者发生痔组织出血的影响因素,年龄和高血压病史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病理过程 炎症 高血压 发病年龄
下载PDF
介入治疗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全程护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全程护理效果,以便为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CNL后迟发性出血患者38例,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全程护理效果,以便为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CNL后迟发性出血患者38例,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并行出院指导等全程护理,观察导尿管、造瘘管引流液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均无异常,术后2~5d导尿管、造瘘管均无鲜红引流液出现,未见再出血患者。复查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未见进行性降低,也未发生穿刺点出血、穿刺点周围血肿、肺部感染、压疮、栓塞综合征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5~7d康复出院。结论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PCNL 迟发性出血 全程护理
下载PDF
肾移植术中补液与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戴旻晖 颜鲲 +1 位作者 陆璨 李映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不同输液种类对患者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了解移植流程输液的最佳效果。方法将8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氯化钠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为流程输液.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液为流程输液...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不同输液种类对患者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了解移植流程输液的最佳效果。方法将8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氯化钠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为流程输液.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液为流程输液,对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钠值及胰岛素应用,术中开放循环后肾脏快速泌尿时间及量,术后1—5 d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氯化钠组血糖、血钠值变化,胰岛素应用,术后多尿期肾小管浓缩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四项观测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开放循环后肾脏快速泌尿时间及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中采用0.9%氯化钠溶液为流程输液,有利于术中血钠、血糖平稳及减少胰岛素应用,对降低移植后暂时性新发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液 移植流程输液 移植后新发糖尿病
下载PDF
结合多通道处理的智能音符起点检测方法(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若伦 K.Feurer +1 位作者 N.Griffith J.Walker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43,共9页
音符起点检测似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检测门限不仅因乐曲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段落也不一样。此前提出的基于音符平均能量NAE(NoteAverageEnergy)的时域方法,虽然摆脱了门限选择问题,但它要求乐曲功率络的音符模式,要么... 音符起点检测似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检测门限不仅因乐曲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段落也不一样。此前提出的基于音符平均能量NAE(NoteAverageEnergy)的时域方法,虽然摆脱了门限选择问题,但它要求乐曲功率络的音符模式,要么是硬模式(快起慢落)要么是软模式(慢起快落)。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整首乐曲功率包络的变化按不同模式划分为若干段落,然后对不同的段落施以不同的检测准则,这使它能胜任更加复杂的混合模式。在成功识别音符模式的基础上,漏检音符的查找策略使智能检测方法的检测率显著提高。对各种乐器和曲风的乐曲所做的大量实验表明:智能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80%以上的音符。结合了多通道处理技术的智能检测方法,使检测率又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点检测 无门限 智能 多通道处理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动力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立凤 张永垂 张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5,共9页
利用1958—1997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南海季风爆发日为临界日期,计算了40年合成的季风爆发前月平均带状基流;在该基流上,计算了球面正压涡度方程中Rossby波的稳定性;并用谱函数展开法定义和计算了发展型波包的演变。结果显示:南... 利用1958—1997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南海季风爆发日为临界日期,计算了40年合成的季风爆发前月平均带状基流;在该基流上,计算了球面正压涡度方程中Rossby波的稳定性;并用谱函数展开法定义和计算了发展型波包的演变。结果显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气候平均场上有球面Rossby波的正压不稳定,该不稳定主要由南半球的西风急流所激发,且不稳定扰动的最大振幅均出现在南半球西风急流以南。球面Rossby波发展型波包的最大振幅随时间会由两个半球的中高纬度向低纬扩展,虽然不能越过赤道,却激发了热带地区的积云对流,积云对流的爆发并向季风区传播,加速了大气环流的调整,其结果造成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可见,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虽是局地现象,但其爆发原因却是全球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球面正压不稳定 发展型波包 热带积云对流 动力过程
下载PDF
多糖(Jag C162)对黄土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
11
作者 杨莉婷 刘俊娥 +2 位作者 王占礼 齐小倩 程西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天然高分子多肽衍生物Jag C162是一种新型高聚物,研究其对黄土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可为土壤侵蚀的化学调控技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坡度(10°,15°,20°)、降雨强度(1,1.5,2 mm/min)、Jag C16... 天然高分子多肽衍生物Jag C162是一种新型高聚物,研究其对黄土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可为土壤侵蚀的化学调控技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坡度(10°,15°,20°)、降雨强度(1,1.5,2 mm/min)、Jag C162不同撒施剂量(0,1,3,5 g/m^(2))的组合条件下,研究了Jag C162对坡面径流过程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撒施中(3 g/m^(2))、小剂量(1 g/m^(2))Jag C162的初始产流时间相对裸坡显著滞后(p<0.05),大剂量(5 g/m^(2))的初始产流时间则显著提前(p<0.05)。(2)不同剂量Jag C162的坡面径流率随径流过程的变化大致趋势为由快速增长逐渐趋于缓慢递增状态。不同剂量Jag C162径流率的大小顺序为:裸土>1 g/m^(2)>5 g/m^(2)>3 g/m^(2)。(3)Jag C162会显著改善>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提高各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p<0.05),尤以1~2,2~5,>5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的提高幅度大。因此,Jag C162可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入渗性能,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减弱侵蚀发生的径流动力,达到调控土壤侵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Jag C162 初始产流时间 径流过程 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RADIATIVE PROCESSES ON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NUMERICAL EXPERIMENTS
12
作者 陈受钧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89年第1期10-16,共7页
Two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ECMWF limited area model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adiative processes on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The control experiment includes all model physics and the ... Two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ECMWF limited area model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adiative processes on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The control experiment includes all model physics and the other experiment is exclusive of radiative processes.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ative processes enhanced the monsoon circul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vertical circulation over South Asia.Especially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the build-up of the plateau monsoon depression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plat- eau rainy season are highly dependent upon the radiative processes. Through the radiation-cloud interaction,the “moist processes” were enhanced over land.More latent heat was released.The feedback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cause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onsoon circulation over southern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 NRE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E IMPACT OF RADIATIVE processES ON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CE BAY 川川
原文传递
氧化及平滑处理对DSC起始温度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王岩 况军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本文利用不同的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锌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讨论氧化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出的起始温度数据相差很小,仅为0.2℃;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氧化对起始温度的影响非常小。热分析软件功能日趋强大,但其中一些功... 本文利用不同的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锌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讨论氧化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出的起始温度数据相差很小,仅为0.2℃;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氧化对起始温度的影响非常小。热分析软件功能日趋强大,但其中一些功能例如平滑处理,需要合理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平滑处理 起始温度
下载PDF
某院中药膏方的临床加工与使用及其典型案例分析
14
作者 刘特津 彭伟文 +2 位作者 罗清 何希俊 梁伟其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膏方(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extraction,TCME)的临床加工与使用情况及其典型案例。方法:从膏方的起源发展、膏方在中山地区使用的适用性,总结与分析医院中药膏方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随着中医"治未病&qu...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膏方(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extraction,TCME)的临床加工与使用情况及其典型案例。方法:从膏方的起源发展、膏方在中山地区使用的适用性,总结与分析医院中药膏方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随着中医"治未病"的发展,中药膏方成为民众广为接受的养生保健和慢性病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开展中药膏方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中药膏方在养生保健和慢性病调理方面,发挥了"治未病"作用,深受民众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膏方 中医药 加工与使用 治未病
下载PDF
Study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15
作者 张立凤 张永垂 张铭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8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By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rom 1958 to 1997, we first looked into the atmospheric flow conditions in the one month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each year.... By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rom 1958 to 1997, we first looked into the atmospheric flow conditions in the one month immediately prior to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each year. A monthly-averaged zonal basic flow of 40-yr composite was then calculated. The stability of Rossby wave in the basic flow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spherical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 Furthermore, the spectral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fine and compute the evolvement of a developing wave packe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barotropic instability of spherical Rossby wave in the climatically-averaged flow field before the SCSSM onset. The instability is triggered by the westerly jet stream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the strongest instable perturbation lies to the south of the westerly jet stream. The peak of the developing spherical Rossby wave packet propagates from mid and high latitudes to low latitudes, though not crossing the equator, spurring the cumulus convection in the tropical zones. The eruption of the cumulus convection and its spread to monsoon regions help to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the SCSSM onset. It is concluded that elemen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CSSM onset are on global scale, albeit the onset itself looks like a local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SM onset spherical barotropic instability- tropic cumulus convection developing wave packet dynamic process
原文传递
微结构表面核化沸腾初始气泡特征的微观观测
16
作者 王浩楠 周展如 +3 位作者 黄生洪 赵凯 王光祖 傅尧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2-740,共9页
工质的沸腾传热特性明显优于其单相传热,所以,沸腾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冷却系统和设备中。沸腾传热中气化潜热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气泡的生长过程会对液体造成扰动,加强液体与壁面的换热。初始气泡特征是影响核化沸腾传热... 工质的沸腾传热特性明显优于其单相传热,所以,沸腾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冷却系统和设备中。沸腾传热中气化潜热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气泡的生长过程会对液体造成扰动,加强液体与壁面的换热。初始气泡特征是影响核化沸腾传热特性的重要因素,表面结构对初始气泡的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制备了3种带有不同尺度微结构且比表面积相同的单晶硅片,搭建了一套核化沸腾可视化微观观测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观测气泡生长的动态过程,开展了核化沸腾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微结构较光滑表面对气泡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且实验范围内微尺度越大,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微结构 气泡初始温度 动态过程
原文传递
四级环路行波热声发动机系统起振特性分析
17
作者 金滔 杨睿 汤珂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2-1625,共4页
起振过程是热声发动机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起振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系统可以利用的能源品位。本文以四级环路行波热声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该系统的起振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通过FFT分析方法对系统... 起振过程是热声发动机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起振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系统可以利用的能源品位。本文以四级环路行波热声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该系统的起振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通过FFT分析方法对系统的起振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充气压力对起振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本文的计算条件下,以CO_2为工质时较高的充气压力更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起振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四级环路结构 起振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丽敏 王妍 +3 位作者 孙萌萌 崔开艳 王丽娜 刘兰芬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信息处理速度,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例组临床症状。结果病例组在信...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信息处理速度,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例组临床症状。结果病例组在信息处理速度总分及连线、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性三个分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首发年龄、家族史、病程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信息处理速度相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信息处理速度有明显的损害,可能受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性别、病程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信息处理速度 认知功能 首次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