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ut聚类与增量支持向量机的SMB智能建模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晖 肖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91-1895,共5页
针对当前SMB(simulated moving bed)难以实时在线测得输出组分纯度的现状,结合Ncut(normalized cut)聚类及增量学习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达到周期性稳定状态时系统的智能模型。采用Ncut方法对离线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得到样本的聚... 针对当前SMB(simulated moving bed)难以实时在线测得输出组分纯度的现状,结合Ncut(normalized cut)聚类及增量学习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达到周期性稳定状态时系统的智能模型。采用Ncut方法对离线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得到样本的聚类结果;将聚类后的样本数据按反复记忆增强机制输入向量机进行增强-增量学习训练;将原始测试样本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模型适应度和检验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最优划分准则 聚类 增量学习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What can the changes in shield resistance tell us during the period of shearer's cutting and neighboring shields' advance? 被引量:5
2
作者 Cheng Jingyi Wan Zhijun +2 位作者 Peng Syd S. Liu Sifei Ji Yin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hearer's cutting and neighboring shields' advance on the support resistance variation, leg pressure data of all 235 shields in the panel LW61 of Cumberland coal mine w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hearer's cutting and neighboring shields' advance on the support resistance variation, leg pressure data of all 235 shields in the panel LW61 of Cumberland coal min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 pressure increment and the distance from shield to front drum of shearer is a quadratic function and that the higher leg pressure increment before shield advance tends to be related to adverse roof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three proposed leg pressure increment-related parameters and the three traditional parameters(time-weighted average pressure, setting pressure, and final pressure) of approximately 32000 shield supporting cycles were calculated by a self-developed software packag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owerfu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at the three proposed leg pressure increment-related parameters could be used as the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elds and the roof, and to identify the periodic weigh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hield support Period of shearer's cutting and neighboring shields' advanceLeg pressure increment Shield-roof interaction
下载PDF
Mechanism and practice of rock control in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被引量:2
3
作者 Li Chong Xu Jinhai +2 位作者 Fu Chunsheng Wu Rui Ma Qianq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6期891-896,共6页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are difficult to stabilize. The 7801 cut hole in the Lu'an Wuyang Mine was used as this project's backgrou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arge span cut hole stability are analyzed. Pr...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are difficult to stabilize. The 7801 cut hole in the Lu'an Wuyang Mine was used as this project's backgrou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arge span cut hole stability are analyzed. Pre- stressed bolting theory was used to design a roof control method for a large span roadway. By reducing the span and applying equal strength coordinated supports the rock could be stabilized. The control prin- ciples and methods are given herein along with the analysis. A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is defined and its use in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 is described. Beam arch theory was used to build a model of th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A support reverse force model for the arch foot intersection was also derived. A support method based upon reducing the width of the large span in the cut hole is presente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ed span of the roadway roof plus the use of cable anchors and single supports give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large span cut hole. On site monitoring showed that the reduced span support from th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desig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e roadway surface displacement was small and harmful deformation of the cut hole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is will ensure its long ter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section roadway Roof control by cross cut Equal strength coordinated support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琦 刘寄婷 +3 位作者 江贝 薛浩杰 高红科 蒋振华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顶板定向预裂切顶,主动改变顶板悬臂结构,切断采空区向巷道顶板的应力传递。充分利用矿山压力和岩体碎胀特性,取消煤柱留设,结合高强支护加强巷道顶板整体性,共同实现切顶自成巷。建立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模型,计算了下煤层切顶自成巷巷旁支护阻力。以典型极近距离煤层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不同开采方法的数值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自成巷控制方法使巷道围岩应力降低59.8%,巷道顶板变形减少70.8%,并明确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极近距离煤层工程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矿压显现程度,保证了自成巷的安全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定向切顶卸压 约束高强支护 力学模型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力学模型构建的留巷切顶高度确定与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辛亚军 吴春浩 +2 位作者 杨俊鹏 田孟含 祝忍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以顺和煤矿2401运输巷道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分析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基于巷道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分别构建了沿空留巷未切顶与切顶力学结构模型,并以巷道不同切顶高度进行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巷旁采空区切落的矸石增加对关键块... 以顺和煤矿2401运输巷道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分析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基于巷道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分别构建了沿空留巷未切顶与切顶力学结构模型,并以巷道不同切顶高度进行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巷旁采空区切落的矸石增加对关键块的支撑力,同时弱化关键块对直接顶悬壁端部挤压,巷旁支护阻力减少35.78%;随着切顶高度增加,巷道顶板采空区侧端部悬臂由F型缓慢过渡到大I型,同时大保护结构具有向上平移趋势,相比于未切顶1巷,4 cm切顶2巷、8 cm切顶3巷与16 cm切顶4巷叠加应力峰值分别下降9.38%,28.13%,25.00%。结合巷道顶板岩性,最终确定切顶高度为8.2 m,留巷段采用三列单体液压支柱作巷旁支护,长短锚索超前补强,巷道围岩稳定,较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顶板结构 切顶卸压 巷旁支护
下载PDF
基于PSO-SVR算法的悬臂式掘进机工作性能预测
6
作者 傅鹤林 赵一博 +3 位作者 王立志 郭弘宇 李鲒 邓皇适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8,共7页
研究目的:悬臂式掘进机作为铣挖法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其工作性能常受到围岩特征和机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为预测悬臂式掘进机工作性能,本文以瞬时切割速率ICR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围岩因素和机械设备因素,通过不同算法预测ICR,优选... 研究目的:悬臂式掘进机作为铣挖法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其工作性能常受到围岩特征和机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为预测悬臂式掘进机工作性能,本文以瞬时切割速率ICR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围岩因素和机械设备因素,通过不同算法预测ICR,优选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PSO-SVR),并据此建立了ICR预测系统,从而快速高效地预测铣挖隧道掘进机工作性能和施工速度。研究结论:(1)利用已开挖的铣挖法隧道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通过5种算法预测ICR,其中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预测精度最佳;(2)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搜寻最优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系数g,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并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3)十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PSO-SVR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鲁棒性高于其他4种算法;(4)依托赣州蓉江隧道工程,PSO-SVR模型可准确预测悬臂式掘进机瞬时切割速率和施工速度,预测精度显著高于经验公式和其他算法,可为铣挖机械设备选型以及铣挖隧道施工速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瞬时切割速率 工作性能预测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孙闯 刘义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围岩控制难题,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建立了不同挡矸支护条件下矸石帮位移变化的力学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矸石帮变形控制双策略,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和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其次利用现场实验设... 为解决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矸石帮围岩控制难题,首先利用理论分析建立了不同挡矸支护条件下矸石帮位移变化的力学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矸石帮变形控制双策略,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和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其次利用现场实验设计两种类别共4组挡矸支护方案,探讨不同支护方案的矸石帮控制效果,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结果表明:①增强矸石帮侧顶板支护强度,能减弱矸石帮变形压力;②增架卡兰个数、增加卡兰预紧力、增加卡兰个数、增强U型钢之间的摩擦力等能增加U型钢滑移初始滑移应力,增强矸石帮的抗变形能力;③挡矸支护控制效果为:2副卡兰+单体支柱<2副卡兰+单元支架<2副卡兰+单元支架+呛柱<3副卡兰+单元支架。该研究可为同类条件下切顶留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切顶留巷 矸石帮 挡矸支护
下载PDF
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性能与参数分析
8
作者 凌贤长 邢文强 +2 位作者 唐亮 卢凡 丛晟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25,共9页
为规避当前施工方法的不足,发展安全、高效和可靠的施工方法。依托东北地区某高速铁路路堑边坡工程,采用适于机械钻孔的圆形抗滑桩代替现行矩形抗滑桩,预制拱形挡土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拱形板-桩墙支挡体系;并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桩长... 为规避当前施工方法的不足,发展安全、高效和可靠的施工方法。依托东北地区某高速铁路路堑边坡工程,采用适于机械钻孔的圆形抗滑桩代替现行矩形抗滑桩,预制拱形挡土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拱形板-桩墙支挡体系;并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拱形挡土板矢跨比对新型拱形板-桩墙支挡体系支护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参数下桩顶水平位移与桩身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长与桩身弯矩和剪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与桩顶水平位移呈负相关关系。桩长超过14 m时,其对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和剪力的影响效应明显减弱;随着桩间距增大,桩顶水平位移增大但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拱形挡土板矢跨比增大时,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和剪力均减小。影响拱形板-桩墙体系支挡性能的因素依次为桩间距、桩长、桩径和矢跨比。研究结果为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堑边坡 圆形抗滑桩 拱形挡土板 三维数值模型 正交分析 机械钻孔 支护性能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及顶板活动特征研究
9
作者 郭延华 宋昊宇 韩现刚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了得到唐山某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顶板活动特征,基于关键层理论、“悬臂梁-砌体梁”力学模型,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9煤层矿压显现特征、顶板结构、支架工作阻力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得... 为了得到唐山某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顶板活动特征,基于关键层理论、“悬臂梁-砌体梁”力学模型,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9煤层矿压显现特征、顶板结构、支架工作阻力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得到了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合理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来压步距和来压大小均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一大一小的周期来压现象,来压期间中部测区支架荷载最大,两边偏小;通过直接顶关键层判别方法,确定了第2层岩层和第7层岩层分别为亚关键层1和亚关键层2。亚关键层1破断后以“悬臂梁”结构形态垮落进入采空区,亚关键层2破断后形成了稳定的“砌体梁”结构,此时亚关键层1与亚关键层2共同组成了“悬臂梁-砌体梁”结构;第2层岩层和第7层岩层组成的双关键层结构的破断运移规律导致了工作面呈现一大一小的周期来压现象。当双关键层同步破断时,支架工作阻力为13 688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 矿压监测 直接顶关键层 悬臂梁-砌体梁 支架工作阻力
下载PDF
松软破碎厚顶煤大跨度切眼变形破坏特征与控制技术
10
作者 姜福领 童保国 +4 位作者 毕寸光 孙自波 刘志刚 韦四江 王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安阳主焦煤矿大断面切眼常采用被动支架沿顶布置,围岩变形量大、易漏冒,工人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裂隙发育、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切眼跨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控制策略和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切眼跨度的增... 安阳主焦煤矿大断面切眼常采用被动支架沿顶布置,围岩变形量大、易漏冒,工人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裂隙发育、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切眼跨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控制策略和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切眼跨度的增大,围岩塑性区范围逐渐增加,顶板以剪切滑移或拉剪破坏为主,两帮以泊松效应膨胀拉伸—剪切破坏为主;顶板下沉量、巷帮内挤和底鼓量均逐渐增大;顶煤、直接顶和基本顶部分岩层逐层渐次移动,顶板部分区域出现较大的裂隙,冒落拱以上深部顶板发生整体移动;巷道顶底板中有害拉伸应力区域范围呈现拱形分布,且逐渐增大。根据切眼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高强度、高刚度、高预紧力的强力支护和被动单体液压支柱补强的主被动联合支护方法。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切眼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为类似裂隙发育托顶煤大断面切眼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发育 托顶煤 大断面切眼 强力锚固
下载PDF
龙凤煤矿切顶卸压成巷围岩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游先中 张文杰 +2 位作者 程满江 彭佑平 李文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提高煤炭采出率,基于龙凤煤矿生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控制对策,提出“恒阻大变形锚索+单体和十字梁+可缩性U型钢”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对巷道位移量、液压支架压力、巷道漏风量、沿... 为了提高煤炭采出率,基于龙凤煤矿生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控制对策,提出“恒阻大变形锚索+单体和十字梁+可缩性U型钢”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对巷道位移量、液压支架压力、巷道漏风量、沿空留巷甲烷浓度监测数据的分析,沿空留巷滞后工作面约130 m时围岩开始趋于稳定,巷道漏风率在2.14%~3.80%内,风量满足使用要求,沿空留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留巷期间均低于1%,没有甲烷超限现象发生。经过现场观测,巷道顶板预裂切缝率高,液压支架压力明显降低,顶板卸压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留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顶板支护 预裂切缝 甲烷监测
下载PDF
强采动巷道断顶卸压稳定性控制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光饶 齐振敏 +5 位作者 杨位良 刘建荣 翟军存 何晓青 王慧 孙延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90-7098,共9页
为解决强采动条件下巷道大变形难题,以新上海一号矿1806N工作面辅运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实地勘探、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强采动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围岩大变形机理,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发现:1806N工作面... 为解决强采动条件下巷道大变形难题,以新上海一号矿1806N工作面辅运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实地勘探、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强采动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围岩大变形机理,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发现:1806N工作面辅运顺槽大变形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差、顶板富水严重、围岩遇水泥化,强采动高集中应力。基于围岩大变形断顶控制机理,形成辅运顺槽深部爆破定向预裂断顶结合补强加固的设计方案。借助数值模拟对断顶及未断顶巷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断顶巷道端头最大垂直应力14.6 MPa,断顶后巷道端头最大垂直应力12.5 MPa,断顶后端头处垂直应力减小14%,断顶具有一定切断应力传递及减小巷道收缩的效果。开展现场工业性试验,断顶后端头顶底板位移减小37%,两帮变形减小19%,底臌发育长度减小92%,结果表明断顶可有效减少端头巷道变形以及超前底臌发育长度和高度,可为相似工程地质条件巷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采动 断顶卸压 巷道支护 软岩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多级路堑高边坡桩锚支护效果研究——以云南某滑坡为例
13
作者 张海娜 吴润富 +2 位作者 郑允 王润清 魏井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8,共11页
为探明公路路堑高边坡桩锚支护机理,以云南邓家村某路堑边坡的滑坡处治为例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多元数据分析,查明了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成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无支护下高边坡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了挡土墙和桩锚... 为探明公路路堑高边坡桩锚支护机理,以云南邓家村某路堑边坡的滑坡处治为例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多元数据分析,查明了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成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无支护下高边坡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了挡土墙和桩锚支护2种方案;以预应力为400 kN、桩间距为4 m、桩直径为1 m为基本方案,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了路堑高边坡中桩锚参数对桩锚受力性能和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土墙虽然可以有效阻止边坡底部的滑移,但其对坡体中部和上部的稳固效果不佳;桩锚支护结构对整个滑坡体都有一个良好的加固作用,桩的位移呈现“上部大而下部趋于0”的特点,其受到的剪力、弯矩存在多个极值点,并且大多数存在于滑动面上方;随着桩直径的增大或者桩间距的减小,边坡安全系数增加,而锚索预应力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 桩锚支护机理 FLAC3D 路堑高边坡 支护方案
下载PDF
防冲液压支架多齿式金属切削吸能构件研究
14
作者 王春华 程龙 +1 位作者 安达 唐治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221,226,共7页
针对液压支架防冲差,遭受冲击地压易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齿式金属切削吸能构件,通过刀具切削工件上的轮齿进行吸能;分析在切削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同齿形和相同齿高下的吸能防冲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压溃式吸能构件,多齿式金属... 针对液压支架防冲差,遭受冲击地压易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齿式金属切削吸能构件,通过刀具切削工件上的轮齿进行吸能;分析在切削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同齿形和相同齿高下的吸能防冲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压溃式吸能构件,多齿式金属切削吸能构件吸收的能量更多,反力更稳定;在相同齿形的情况下,随着轮齿的高度增加,切削力降低、吸能减少、载荷波动系数增大,轮齿高度过大会造成切屑变形极不稳定,影响切削性能;在相同齿高的情况下,三角形齿与梯形齿的峰值力与总吸能量均大于矩形齿,在切削稳定的情况下,三角形齿的载荷波动系数大于梯形齿和矩形齿。最终确定下底26mm、上底10mm、高15mm的梯形齿为ZHD6000型液压支架较为理想的吸能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液压支架 切削吸能 吸能特性
下载PDF
煤矿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康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该文以某煤矿的回采工作面为例,探究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的应用策略。采用双向聚能爆破技术进行顶板预裂,通过合理设计切顶高度、切顶角度以及炮孔间距等关键参数,提高爆破预裂效果,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在完成爆破后进行煤... 该文以某煤矿的回采工作面为例,探究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的应用策略。采用双向聚能爆破技术进行顶板预裂,通过合理设计切顶高度、切顶角度以及炮孔间距等关键参数,提高爆破预裂效果,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在完成爆破后进行煤层开采,使用锚索支护和U型钢支护,提高巷内支护效果;使用工字钢和U型钢档矸支护,防止矸石对围岩的侧向冲击,为煤矿安全作业创造有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聚能爆破 档矸支护 锚索加强支护 切顶高度 切顶卸压
下载PDF
高应力沿空留巷协同让压机理研究
16
作者 詹傲 王开 张小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高应力沿空留巷围岩控制难题,基于峰值应变分别为2%、4%、6%的改性混凝土,提出了深井高应力下“顶板卸压-巷旁改性混凝土让压承载”协同作用的留巷围岩控制技术。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切顶卸压后使用不同型号改... 针对高应力沿空留巷围岩控制难题,基于峰值应变分别为2%、4%、6%的改性混凝土,提出了深井高应力下“顶板卸压-巷旁改性混凝土让压承载”协同作用的留巷围岩控制技术。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切顶卸压后使用不同型号改性混凝土做巷旁支护体时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与顶板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顶板卸压后,改性混凝土峰值应变越大,支护体内部裂隙数量越少,对顶板变形的适应能力越强,然而峰值应变较大的改性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在留巷后期提供的支撑力较小,支护体内部垂直应力随改性混凝土峰值应变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使用峰值应变为4%的混凝土做巷旁支护体时,支护体可以适应顶板变形并提供较高的支撑力,从而优化留巷围岩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改性混凝土 数值模拟 让压承载
下载PDF
顶板支护条件下的切顶工程优化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高博 李广涛 +3 位作者 罗正良 王俊 龙赣 李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以金厂河ZnV3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条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场在不同阶段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结合顶板破碎围岩锚固支护的现状,为提升条柱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以金厂河ZnV3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条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场在不同阶段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结合顶板破碎围岩锚固支护的现状,为提升条柱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顶联络道两侧交替布置4 m宽凿岩硐室、3 m宽条柱的优化方案,能有效分担应力集中作用对条柱的影响,极大提高了条柱的稳定性;优化方案改变了顶板支护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空区后顶板的稳定性。根据研究成果开展了工业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矿山进行应用。切顶工程的优化,在提高条柱稳定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顶工程优化 破碎顶板支护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沿空留巷动压区锚索主动支护技术研究
18
作者 曹庆华 刘广伟 +2 位作者 孙志强 徐学锋 李宝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为解决车集煤矿深部工作面高矿压条件下沿空留巷变形严重问题,根据2611工作面生产地质资料,采用经验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矿压分析、大直径锚索主动支护数值模拟,由结果可知,车集煤矿2611工作面锚杆+普通锚索+大直径锚索... 为解决车集煤矿深部工作面高矿压条件下沿空留巷变形严重问题,根据2611工作面生产地质资料,采用经验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矿压分析、大直径锚索主动支护数值模拟,由结果可知,车集煤矿2611工作面锚杆+普通锚索+大直径锚索加强支护手段支护效果远优于其他支护形式。通过工程实践:2611下巷沿空留巷动压段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约50 m,工作面后约150 m,沿空留巷切顶卸压大直径锚索主动支护技术,适用于车集煤矿深部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应力,将巷道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大直径锚索 主动支护
下载PDF
微型排桩支护结构在隧道明洞段的应用
19
作者 冉龙洲 袁松 +2 位作者 王希宝 廖沛源 张廷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4-343,共10页
为探索微型排桩在高陡边坡明洞段支护结构中的适应性,基于二维杆系荷载-结构模型,提出三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案例拟定多种钢管排桩+锚索支护方案,对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特征、不同方案的适应性、钢管桩直径的影响等... 为探索微型排桩在高陡边坡明洞段支护结构中的适应性,基于二维杆系荷载-结构模型,提出三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案例拟定多种钢管排桩+锚索支护方案,对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特征、不同方案的适应性、钢管桩直径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排桩支护中,前排桩、中排桩、后排桩具有几乎相同的内力和变形特征,但前排桩的变形和内力值略大于其他2排桩,前排桩坑底位置是整个支护结构中最不利部位;2)采用增设锚索、预留压脚岩体等方式降低相邻支撑间的竖向间距,可以有效降低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从而使支护结构变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随着桩径的增大,钢管桩刚度增大,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呈指数形式降低;4)增加三排桩直径和仅增加前排桩直径均可以有效降低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开挖高度、施工机械、地形地貌等,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和钢管桩直径,从而实现支护结构快速、机械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明洞 微型排桩 钢管桩 支护结构
下载PDF
深部综放开采软岩巷道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滨 高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鸟山井田深部综放开采软岩巷道支护难度大的难题,阐释了深部岩层非线性的应力应变特征,在综放面采用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同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研究了深部留巷的可行性,将留巷过程分为三个区并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 针对鸟山井田深部综放开采软岩巷道支护难度大的难题,阐释了深部岩层非线性的应力应变特征,在综放面采用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同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研究了深部留巷的可行性,将留巷过程分为三个区并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策。将该技术在鸟山煤矿11031综放工作面回风巷道进行现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巷道从掘进开始到回采结束,顶板下沉量表现出切缝侧大于巷中大于实体煤帮的规律,最大下沉量分别为155,128,81 mm,顶板离层量稳定时约119 m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切缝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75mm,有效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各项监测指标良好,验证了针对该综放面深部留巷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支护设计 切顶卸压自成巷 沿空留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