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梦》缘何“说不尽”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才训 毛艳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曹雪芹屡屡以隐晦婉曲的“春秋笔法”叙事写人,使《红楼梦》颇多“烟云模糊处”;他又“远师楚人”,以比兴寄托之象征手法塑造意象化人物,并通过系统的叙事意象寄寓情志;“一芹一脂”共同塑成了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开放性小说文本形态;... 曹雪芹屡屡以隐晦婉曲的“春秋笔法”叙事写人,使《红楼梦》颇多“烟云模糊处”;他又“远师楚人”,以比兴寄托之象征手法塑造意象化人物,并通过系统的叙事意象寄寓情志;“一芹一脂”共同塑成了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开放性小说文本形态;经学阐释传统之“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对小说批评领域的强势介入: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红楼梦》的阐释维度。正因《红楼梦》呈现出“伟大的混沌”状态,阐释者才会歧见纷出,从而成就了其“说不尽”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曲笔 人物意象与叙事意象 开放性文本 “无结局”小说 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
下载PDF
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嘉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4,共7页
《红楼梦》中的诗词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类是通过拆字、谐音等手法预先介绍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暗示的性质;一类是配合书中角色的性格命运,模拟角色的声情口吻抒发角色自我的感慨;还有一类就是作者借着对于小说的预言,果然写出作者内心深... 《红楼梦》中的诗词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类是通过拆字、谐音等手法预先介绍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暗示的性质;一类是配合书中角色的性格命运,模拟角色的声情口吻抒发角色自我的感慨;还有一类就是作者借着对于小说的预言,果然写出作者内心深处一份真正的感情与悲慨。前两类作品或技法工巧,或贴切惟肖,而以艺术成就而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要推属第三类作品,它们真实地表现了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真正动机与内心情感。作为小说中的诗词,《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但把它放在中国大诗人、大词人中去衡量,就不能说它是很好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词 小说诗词 正统诗词
下载PDF
《红楼梦》菊花诗拟题探源一则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颖 刘丽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红楼梦》的十二菊花诗题目,体制新颖,构思巧妙。它们各有其源流出处,既是对当时文坛菊花诗拟题情况的记录与反映,又是对前代菊花诗题目的总结与升华。曹雪芹精心筛选、刻意排序、化古融今、推陈出新,使得《红楼梦》的菊花诗题成为中... 《红楼梦》的十二菊花诗题目,体制新颖,构思巧妙。它们各有其源流出处,既是对当时文坛菊花诗拟题情况的记录与反映,又是对前代菊花诗题目的总结与升华。曹雪芹精心筛选、刻意排序、化古融今、推陈出新,使得《红楼梦》的菊花诗题成为中国古典菊花诗拟题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菊花诗 拟题 源流
下载PDF
《红楼梦》诗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萍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0-71,共12页
20世纪前期及中期,关于《红楼梦》诗词研究的文章比较少而且零散。从70年代开始,研究《红楼梦》诗词的文章开始多起来,也出现了许多《红楼梦》诗词研究专著,它们分别探讨了《红楼梦》诗词的渊源、含义、特点、作用、优劣及所体现的文艺... 20世纪前期及中期,关于《红楼梦》诗词研究的文章比较少而且零散。从70年代开始,研究《红楼梦》诗词的文章开始多起来,也出现了许多《红楼梦》诗词研究专著,它们分别探讨了《红楼梦》诗词的渊源、含义、特点、作用、优劣及所体现的文艺思想等,其中有一些诗词引起了比较广泛的专注,形成了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诗词 研究 争鸣 成绩
下载PDF
阮籍《咏怀诗》与《红楼梦》的隐晦手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旭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阮籍和曹雪芹有共同的创作背景、创作心态和动机,《咏怀诗》和《红楼梦》运用隐晦手法有三个特点:引用前人词句,言在此而意在彼;借"美人"意象表明心迹、抒写志趣;借怀古咏史伤时刺世、反思历史。《咏怀诗》的主题是诉诸于灵... 阮籍和曹雪芹有共同的创作背景、创作心态和动机,《咏怀诗》和《红楼梦》运用隐晦手法有三个特点:引用前人词句,言在此而意在彼;借"美人"意象表明心迹、抒写志趣;借怀古咏史伤时刺世、反思历史。《咏怀诗》的主题是诉诸于灵魂的痛苦与焦虑这个最当下的存在,《红楼梦》的主题是诉诸于灵魂的引导和拯救这个最迫切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红楼梦 隐晦 灵魂
下载PDF
早期题咏派作品涉及的红学文献及相关资料的辨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建忠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1-86,共6页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限于篇幅,很多作品自然难以对《红楼梦》评价面面俱到,然而却能紧紧扣住原著艺术形象去纵笔抒怀,其视野的相对开阔,确也多元地拓展了《红楼梦》的诠释维度;但迄今为止,红学...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限于篇幅,很多作品自然难以对《红楼梦》评价面面俱到,然而却能紧紧扣住原著艺术形象去纵笔抒怀,其视野的相对开阔,确也多元地拓展了《红楼梦》的诠释维度;但迄今为止,红学史家们对这一派研究的却最为薄弱。本文从早期题咏派作品涉及的《红楼梦》作者、版本、佚稿等方面红学文献的辨析这一角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早期题咏派 明义"题红诗" 《随园诗话》 《春柳堂诗稿》
下载PDF
清代学者对贾探春形象的阐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树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
清代评论者对探春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表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探春性格典型化的... 清代评论者对探春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表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探春性格典型化的过程就是由不同接受者阐释而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接受史 评点派 题咏派 探春形象
下载PDF
一部新发现的咏《红楼梦》力作——《甄女词》读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薇 《创新》 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
《红楼梦》的传播、接受史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观,而"题红"、"咏红"诗则是奇中之奇。题咏之中,还有一种集句诗也令人刮目相看。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有人竟以诗中难度最大的七律体集成130首大型组诗,雍容华贵地歌咏、... 《红楼梦》的传播、接受史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观,而"题红"、"咏红"诗则是奇中之奇。题咏之中,还有一种集句诗也令人刮目相看。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有人竟以诗中难度最大的七律体集成130首大型组诗,雍容华贵地歌咏、评说小说《红楼梦》,而且别出心裁地以书中次要人物香菱为见证、象征与线索,写得扑朔迷离、含蕴厚重、哲思悠悠、气象万千。这就是新发现的红楼梦》评论中诗评的力作——《甄女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题红诗 集句诗 《甄女词》
下载PDF
论《红楼梦》诗词的对称美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志军 马广芹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6-79,共4页
对称美是美学范畴的一种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匀称、和谐、均衡之美。《红楼梦》诗词的对称美,不仅仅指它的“形式”表现的对称之美,而且指它的生活内容、思想内涵、哲学思维、艺术追求所体现出来的美质。具体表现在字词的对称美、诗句的... 对称美是美学范畴的一种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匀称、和谐、均衡之美。《红楼梦》诗词的对称美,不仅仅指它的“形式”表现的对称之美,而且指它的生活内容、思想内涵、哲学思维、艺术追求所体现出来的美质。具体表现在字词的对称美、诗句的对称美、段落的对称美、音律的对称美、思想内容的对称美、哲学思辩的对称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词 对称美
下载PDF
“谁解绘其真”:端恩的题红诗与清宗室文人社会心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贵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41,共8页
文学是生活的间接反映,一个群体的文化特质往往和其所面对的问题及处境息息相关。清宗室文人既是封建君主集权体系中专制政体的延伸,又在天潢贵胄闲适优裕生活的另一面承载着皇权的势压和政治倾轧所带来的焦虑紧张。娴熟笔墨的学植修养... 文学是生活的间接反映,一个群体的文化特质往往和其所面对的问题及处境息息相关。清宗室文人既是封建君主集权体系中专制政体的延伸,又在天潢贵胄闲适优裕生活的另一面承载着皇权的势压和政治倾轧所带来的焦虑紧张。娴熟笔墨的学植修养使他们习惯了用文字呈现志趣、交心友朋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常用诗歌的咏叹抒散内心的惶惑和隐忧。曹雪芹作为汉军旗人的特定身份及其在宗室文人交际圈的辗转声名传播,给端恩等宗室文人以族群身份认同感和斯人宛在的亲切感;《红楼梦》在预示封建体制没落和崩塌的同时,也给他们无可奈何的命运代入感。宗室文人关于《红楼梦》的题咏在表现他们闲适雅致情趣的同时,更体现了这一群体所濡染的儒家事功观念和多发性的投闲置散两者之间所激发出的人生如梦的惶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恩 宗室文人 题红诗 社会心理
下载PDF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何时——兼略探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创作意图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总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5-48,66,共5页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清末之见不确,仅仅一部《红楼梦》就能证明早在乾隆年间即存在董小宛入宫说,而导致此说产生、传播的,则当是对顺治末年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误解。
关键词 董小宛入宫 《红楼梦》 《清凉山赞佛诗》
下载PDF
清代“诗教”观念与《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冬颖 刘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2,共8页
承担着礼乐教化、立德修身功能的“诗教”,在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了三千年,在清代,通过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皇帝倡导亦广泛普及。集中国古典小说之大成的《红楼梦》堪称“诗教”范本:诗词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书中人物一... 承担着礼乐教化、立德修身功能的“诗教”,在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了三千年,在清代,通过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皇帝倡导亦广泛普及。集中国古典小说之大成的《红楼梦》堪称“诗教”范本:诗词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书中人物一人有一人之诗词,形成了一个诗语的隐喻系统;红楼人物学诗、写诗、论诗、结社吟诗、即景联句,诗词创作内容丰富,其中女性诗词创作与结社赋诗最具特点,但是因为女性社会地位的限制,这些诗作不过是闺阁生活中的一种心灵慰藉而已;曹雪芹还通过贾宝玉诗意情怀的塑造,分析了“诗教”核心精神“温柔敦厚”与人的内在生命能动的背离,宝玉的率性真情和他体现在诗词创作中的才气,恰恰是与传统“诗教”的美学宗旨相反的,与儒家精神是背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清代 《红楼梦》诗词 温柔敦厚
下载PDF
《红楼梦》与秦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晓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14,共5页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性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性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秦观 太虚幻境 秦氏家族 秦观诗词
下载PDF
新发现清代福州进士咏红诗述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晓阳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41-46,共6页
李彦彬《心太平室文存》中收录了19首咏红诗,迄今尚未被研究者所注意。这些咏红诗表现出作者对所咏的红楼女性充满了“悲金悼玉”的人道主义情怀。作为科举制度下的一名进士,李彦彬对《红楼梦》的理解尚有未被今人超越的地方。由此也可... 李彦彬《心太平室文存》中收录了19首咏红诗,迄今尚未被研究者所注意。这些咏红诗表现出作者对所咏的红楼女性充满了“悲金悼玉”的人道主义情怀。作为科举制度下的一名进士,李彦彬对《红楼梦》的理解尚有未被今人超越的地方。由此也可以看出《红楼梦》在清代福州士大夫家庭中的广泛流布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太平室文存》 李彦彬 林天龄 咏红诗
下载PDF
《红楼梦》“四时即事诗”中花鸟等传统意象之英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16,共10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撰“四时即事诗”虽非成熟诗作,但其中不乏梅、竹、鹤、鸦等古典文化中常见的花鸟意象,以及扫雪烹茶、焚香听雨等传统生活内容。霍克思译本(下文简称“霍译”)与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下文简称“杨译”)这两种重要英...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撰“四时即事诗”虽非成熟诗作,但其中不乏梅、竹、鹤、鸦等古典文化中常见的花鸟意象,以及扫雪烹茶、焚香听雨等传统生活内容。霍克思译本(下文简称“霍译”)与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下文简称“杨译”)这两种重要英译中对这些内容的处理各有千秋。霍译简洁流利而不乏遗漏或改写;杨译内容相对完整而偏重直译,译文典雅华赡,比较忠实地传达出传统文化内涵。从二者的对照研究中可以见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与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春雨夏荷、秋桐冬雪等传统文化意象在英文中的阐释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即事诗 英译 霍克思 杨宪益
下载PDF
李长之的《红楼梦》研究与德国浪漫主义精神资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於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31-37,共7页
李长之在德国浪漫主义精神资源的影响下对《红楼梦》的作者态度和文学技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红楼梦》中理想性和虚构性的诗学价值,是红学从史学研究到文学批评的转变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一环,具有余英时所谓的"红学革命&q... 李长之在德国浪漫主义精神资源的影响下对《红楼梦》的作者态度和文学技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红楼梦》中理想性和虚构性的诗学价值,是红学从史学研究到文学批评的转变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一环,具有余英时所谓的"红学革命"的"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红楼梦》研究 德国浪漫主义
下载PDF
《红楼梦》诗词中的禅意特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红花 揭其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48,共5页
《红楼梦》中有大量与禅宗思想高度融合的诗词,这些诗词将抽象深奥的禅宗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出鲜明的禅趣与独特的美感,形成《红楼梦》诗词中独有的禅意特质。
关键词 《红楼梦》诗词 禅宗思想 禅趣 独特美感 禅意特质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休闲诗词梳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尚荣 雷娣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4-76,共3页
《红楼梦》创作了大量诗词,有的预示了人物命运,有的塑造了人物形象。作者创作的这些诗十分切合人物,在小说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引入“休闲诗词”观念,对《红楼梦》中的休闲诗词分类,研究其“点铁成金”“以形传神”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红楼梦》 休闲诗词 艺术手法
下载PDF
曹寅《楝亭集》茶事考
19
作者 闫茂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7,共9页
曹寅为清初康熙宠臣、诗人、文学家、藏书家,博通经史,藏书宏富。《楝亭集》为曹寅重要的文学著作,其茶文化内容丰富,茶香满楝亭。“楝亭”一词频率极高,凝固成某种文化符号,成为联系江南文人的纽带。考察曹寅的茶事活动,发现他以品茶... 曹寅为清初康熙宠臣、诗人、文学家、藏书家,博通经史,藏书宏富。《楝亭集》为曹寅重要的文学著作,其茶文化内容丰富,茶香满楝亭。“楝亭”一词频率极高,凝固成某种文化符号,成为联系江南文人的纽带。考察曹寅的茶事活动,发现他以品茶为手段,以饮酒为媒介,以诗文为纽带,以交游为平台,笼络数百名的江南文人雅士,形成一个庞大的文人群体,成为主持东南风雅的盟主。“呼吸会能通帝座”,为康熙皇帝传递信息,为清王朝唱足了盛世雅音。在他的亲情、友情、同僚情中充满浓浓的茶意,完美体现中国茶文化内涵。曹寅自称有茶癖,视茶为“天人之粮”,以“玉川子”自比,为官江南,得出“茶兴满天涯”结论。《楝亭集》中所见茶文化等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寅 楝亭集 曹雪芹 红楼梦 茶文化
下载PDF
吴宓先生的两篇旧文
20
作者 王锦厚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吴宓先生是我国比较有系统地用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以比较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的拓荒者。他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然而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红楼梦"评赞》充分显示了吴宓红楼梦研究的特色,应是吴宓红楼梦研究的代表作;《五... 吴宓先生是我国比较有系统地用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以比较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的拓荒者。他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然而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红楼梦"评赞》充分显示了吴宓红楼梦研究的特色,应是吴宓红楼梦研究的代表作;《五十生日诗》及爱情诗若干首,确实足以视为吴宓先生的自传,同时反映了当年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心声,定可作为研究思想史的资料。此二篇,不仅是研究吴宓先生生平及学术的重要材料,而且还是研究《红楼梦》及思想史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红楼梦”评赞》 《五十生日诗》 《红楼梦》研究 现代文学思想史 爱情诗 自传 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