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交融与域化——琼结宾顿藏戏与门巴戏之比较研究
1
作者 章小燕 格桑曲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藏戏与门巴戏同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藏、门两族之间紧密的地缘与文化关系,门巴戏深受藏戏扎西雪巴剧种(白面具藏戏)琼结宾顿流派的影响。同时,因其各自所处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语境使之形成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 藏戏与门巴戏同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藏、门两族之间紧密的地缘与文化关系,门巴戏深受藏戏扎西雪巴剧种(白面具藏戏)琼结宾顿流派的影响。同时,因其各自所处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语境使之形成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文章通过琼结宾顿藏戏与门巴戏剧目《诺桑王子》之戏曲曲调、鼓钹伴奏、表演形式、服饰道具等方面比较,梳理、探究门巴戏与琼结宾顿藏戏之间的渊源关系和艺术表征形态方面的异同,证实门巴戏借鉴、吸收琼结宾顿藏戏及藏戏对门巴戏艺术形式形成的多重影响;同时门巴戏在融合门巴民歌和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审美表现方式等方面,不仅显示出门巴戏音乐在唱腔曲调、鼓钹伴奏、节奏、调式音阶、戏曲表演形式、演员服饰、戏曲结构、程式等多方面浓郁的门巴民族特点;亦显露出门巴族戏曲艺术家自身的创新与本民族、门隅化的表达方式及审美情趣的追求,彰显出门巴戏戏曲艺术表演特征上更具自然性和民族、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结宾顿藏戏 门巴戏 艺术形式 唱腔 比较
下载PDF
白字戏乐语中的锣鼓乐形态与做乐
2
作者 张毅 萧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在海陆丰地区的白字戏打击乐乐人口中,有一套包括行话、术语、口诀、谚语在内的民间乐语。围绕这些乐语不断展开追问便会发现,乐人早已用这些乐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地方音乐的深层文化特征。中国许多地区的戏曲锣鼓及民间乐种中都存在类... 在海陆丰地区的白字戏打击乐乐人口中,有一套包括行话、术语、口诀、谚语在内的民间乐语。围绕这些乐语不断展开追问便会发现,乐人早已用这些乐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地方音乐的深层文化特征。中国许多地区的戏曲锣鼓及民间乐种中都存在类似乐语,这些乐语可集合成庞大的“近义民间乐语群”,这表明各地民间锣鼓乐之间具有一些较为共通的形态特征、创作规律和乐人思维方式。学习、理解、分析和研究这些乐语,既是认知传统音乐的重要途径,又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展开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丰富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互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乐语 锣鼓乐 白字戏 音乐形态 做乐
下载PDF
宋杂剧首服“诨裹”的形制与流行原因
3
作者 张彬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首服“诨裹”最早出现并流行于宋代,是一种经过杂剧艺人夸张、变形处理后,带有滑稽色彩的头巾,也是副末或副净表演时使用的一种首服,与宋杂剧滑稽调笑的表演形式和角色属性有关。本文从物质文化研究角度出发,通过文献与文物的相互印证,... 首服“诨裹”最早出现并流行于宋代,是一种经过杂剧艺人夸张、变形处理后,带有滑稽色彩的头巾,也是副末或副净表演时使用的一种首服,与宋杂剧滑稽调笑的表演形式和角色属性有关。本文从物质文化研究角度出发,通过文献与文物的相互印证,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宋杂剧艺人首服“诨裹”的主要形制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并与宋代乐舞艺人首服缠头的形制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流行原因与宋杂剧表演形式和角色扮演的需要密切相关;它是在宋人日常生活首服基础上加工创造出的“新首服”。宋杂剧艺人的“诨裹”样式,为后世元明杂剧首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创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杂剧 诨裹 形制 日常生活首服 流行
下载PDF
格萨尔藏戏剧诗审美形态研究
4
作者 邸莎若拉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格萨尔藏戏是流传于青藏高原藏族中的以演述格萨尔史诗为题材的藏戏剧种。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阐释框架,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考察研究格萨尔史诗由剧本诗学到戏剧表演诗学的戏剧本体,解释格萨尔藏戏演述剧诗审美形态与诗学美学特征... 格萨尔藏戏是流传于青藏高原藏族中的以演述格萨尔史诗为题材的藏戏剧种。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阐释框架,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考察研究格萨尔史诗由剧本诗学到戏剧表演诗学的戏剧本体,解释格萨尔藏戏演述剧诗审美形态与诗学美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戏曲剧诗学的本质,为建构中国特色戏剧学话语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藏戏 审美形态 剧诗
下载PDF
清宫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皮黄本的音乐编创
5
作者 周丹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曲牌在剧中主要作为程式性唱段使用;但二者在具体的腔调选用及板式编排方面又有不同的取向和做法,反映出同一剧目在音乐编创上的不同思路。从两种皮黄本中场景音乐的运用情况来看,当时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已有一些专用的器乐曲牌或带唱词的“大字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皮黄 昆乱杂糅 板式编排 唱腔 戏曲翻改 晚清戏曲 连台本戏
下载PDF
融合与漂移:京剧艺术媒介形态的变迁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可武 刘宇坤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23-35,共13页
艺术媒介形态主要是指某一艺术独特的媒介特征、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京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在农耕社会时期形成了舞台演出的经典形态并进行传播。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京剧的审美场域开始从现实的舞台空间向媒介的拟态空间转移,... 艺术媒介形态主要是指某一艺术独特的媒介特征、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京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在农耕社会时期形成了舞台演出的经典形态并进行传播。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京剧的审美场域开始从现实的舞台空间向媒介的拟态空间转移,京剧在基于现代技术的声音媒介、电视媒介、电影媒介、互联网媒介中形成了新的艺术媒介形态。媒介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京剧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京剧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生态,最终使京剧艺术媒介形态的边界发生融合与漂移。京剧艺术与媒介的发展互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京剧艺术的阶段性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媒介形态 媒介融合 京剧
下载PDF
汉剧曲牌音乐对南北曲的继承与发展
7
作者 欧阳亮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6期23-35,共13页
汉剧是中国板腔体戏曲皮黄声腔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同时也深受古代南北戏曲曲牌体音乐的滋养。依循传统曲学方法对汉剧曲牌进行分析,可知其与宋元明以来的南北曲词式、乐式有不可忽视的紧密联系,末句腔式的一脉相沿亦是对南北曲“定板”... 汉剧是中国板腔体戏曲皮黄声腔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同时也深受古代南北戏曲曲牌体音乐的滋养。依循传统曲学方法对汉剧曲牌进行分析,可知其与宋元明以来的南北曲词式、乐式有不可忽视的紧密联系,末句腔式的一脉相沿亦是对南北曲“定板”传统的坚守。汉剧曲牌音乐投射出戏曲由曲牌体结构体制转向板腔体结构的过程,受南北曲音乐传统的影响,皮黄腔实现了南、北戏曲音乐风格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曲牌 南北曲 词式 乐式 腔式 结构体制
下载PDF
鲁迅小说《祝福》的戏剧改编研究(1946—2021)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淑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祝福》作为鲁迅批判传统思想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深受戏剧改编者的青睐,成为鲁迅小说中戏剧改编频率仅次于《阿Q正传》的文学经典。《祝福》的戏剧改编持续长达近80年,改编成果十分可观,尤其是戏曲改编成果,《祝福》也是鲁迅小... 《祝福》作为鲁迅批判传统思想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深受戏剧改编者的青睐,成为鲁迅小说中戏剧改编频率仅次于《阿Q正传》的文学经典。《祝福》的戏剧改编持续长达近80年,改编成果十分可观,尤其是戏曲改编成果,《祝福》也是鲁迅小说中以戏曲形式改编种类最多的一篇小说。《祝福》的戏剧改编可以从改编史况、改编方法、改编的时代特征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其整体面貌,不仅能够呈现小说文本与戏剧改编剧本之间的关系,还能发掘不同的戏剧改编者演绎小说《祝福》的不同观念、方式,以及改编背后的历史、文化、技术等背景,以深入思考如何改编才能更好地阐释、传播、传承文学经典,从而使文学经典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祝福》改编 越剧《祥林嫂》 秦腔《祝福》 曲剧《鲁镇》
下载PDF
自贸港背景下传统琼剧英语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视角
9
作者 林芊芊 钟文锋 +1 位作者 黄英 李明慧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海南建设自贸港给海南本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作为海南文化典型象征的琼剧,也将迎来全新的开放格局。传统琼剧翻译的研究对象不能拘泥于一两部剧目,而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剧目,建立琼剧单语语料库,从中提取词... 海南建设自贸港给海南本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作为海南文化典型象征的琼剧,也将迎来全新的开放格局。传统琼剧翻译的研究对象不能拘泥于一两部剧目,而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剧目,建立琼剧单语语料库,从中提取词频表、海南特征文化词、方言特色词、俗语,找出语言共性,为翻译研究提供全面的材料。琼剧翻译也不能只着眼于剧本的字面意义,而应综合考虑戏曲语言特征和海南方言特点,在准确理解琼剧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让译文做到意形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琼剧 语料库 押韵 节奏 意形兼顾
下载PDF
周贻白与20世纪中国戏曲史演出形态的建构
10
作者 陈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0,共8页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中国戏曲史,使得其戏曲史研究别具一格、特征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演出形态 戏曲扮演 戏曲文物 场上艺术
下载PDF
《秦腔》新论:空间转捩下新乡土伦理形态的衍化
11
作者 徐梅 李兆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5,37,共6页
“空间·伦理”研究双范式并置是近年贾平凹文本批评实践中尚值进一步拓深的理论新域,该两者的交互关系在《秦腔》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叙述承担者引生在“疯”与“不疯”两种心理意识形态间转圜,构成了向内聚焦与向外辐散的双向度叙... “空间·伦理”研究双范式并置是近年贾平凹文本批评实践中尚值进一步拓深的理论新域,该两者的交互关系在《秦腔》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叙述承担者引生在“疯”与“不疯”两种心理意识形态间转圜,构成了向内聚焦与向外辐散的双向度叙事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呈现出内外两种空间中乡土伦理形态的时代衍化——引生“清醒”时关照的外部空间中旧宗族伦理走向没落;而其“疯癫”时私忖的内部空间则显示出当代乡村伦理公共性的崩坏,“伦理私有化”开始走向乡土生活舞台的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双向度空间 伦理形态 《秦腔》
下载PDF
莆仙戏清代手抄剧本方言俗字俗词例释
12
作者 宋佳丽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世的清代古戏文抄本中保留了珍贵的语言线索,戏文中方言用字极具地方特色,与其他闽方言的戏文用字大不相同,是观察莆仙方言口语演变的历史窗口。通过对十七... 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世的清代古戏文抄本中保留了珍贵的语言线索,戏文中方言用字极具地方特色,与其他闽方言的戏文用字大不相同,是观察莆仙方言口语演变的历史窗口。通过对十七个剧目清代古抄本的校对、梳理,选取“[亻那]、[口店]、■、迈、不但”五个常用字词详加考释,以补方言史、戏剧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戏 古抄本 方言 俗字俗词
下载PDF
《云谣集》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13
作者 何芬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9,共4页
唐人写本《云谣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词学史上。从“词的起源”角度出发,《云谣集》处在词体从产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从“词的性质”来看,它是对“词为艳科”观念的冲击;从“雅俗共赏”的文学特征着手,它为后... 唐人写本《云谣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词学史上。从“词的起源”角度出发,《云谣集》处在词体从产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从“词的性质”来看,它是对“词为艳科”观念的冲击;从“雅俗共赏”的文学特征着手,它为后世词学的雅俗化提供了先例;从“戏曲形成的过程”而言,《云谣集》中对唱和代言体式则是戏曲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谣集》 雅俗 戏曲雏形
下载PDF
试论戏曲人物题材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詹伟 喻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106,112,共4页
戏曲作为陶瓷艺术创作题材的发展时间不长,而以高温颜色釉作为其表现形式的案例更是鲜见。无论从表达效果还是工艺技法层面来看,颜色釉对于戏曲题材的表现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属性。本文从戏曲题材中颜色釉的表现形式为视角,来分析其工... 戏曲作为陶瓷艺术创作题材的发展时间不长,而以高温颜色釉作为其表现形式的案例更是鲜见。无论从表达效果还是工艺技法层面来看,颜色釉对于戏曲题材的表现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属性。本文从戏曲题材中颜色釉的表现形式为视角,来分析其工艺与形式背后的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颜色釉 戏曲 表现形式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杂剧的戏剧形态史意义——兼评廖立、廖奔《朱有燉杂剧集校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召鹏 康保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并刊刻于元刊杂剧与《元曲选》之间,在我国戏剧形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也为认识宾白不全的元刊杂剧提供了参照。朱剧揭示出"楔子"本指套曲之外的一两支曲牌,可与元人的论述相印证。朱剧不分折,但剧...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并刊刻于元刊杂剧与《元曲选》之间,在我国戏剧形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也为认识宾白不全的元刊杂剧提供了参照。朱剧揭示出"楔子"本指套曲之外的一两支曲牌,可与元人的论述相印证。朱剧不分折,但剧中却常有"××一折了"的提示,与元刊杂剧相同。朱剧中往往在两个套曲之间插有歌舞、弹唱场面的提示,这反映了元末明初北曲杂剧的演出形态。廖立、廖奔的《朱有燉杂剧集校注》,治学态度严谨,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元末明初杂剧的剧本形态,值得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有燉 北曲杂剧 形态 承前启后
下载PDF
莫扎特歌剧艺术特点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丽华 戴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5-97,共3页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 ,共创作了 2 2部歌剧 ,并且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他强调音乐在塑造形象和反映角色内心活动上的巨大作用 ,在刻画人物极富个性化的性格特征时 ,合理巧妙运用重唱形式 ,寓深刻性于...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 ,共创作了 2 2部歌剧 ,并且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他强调音乐在塑造形象和反映角色内心活动上的巨大作用 ,在刻画人物极富个性化的性格特征时 ,合理巧妙运用重唱形式 ,寓深刻性于通俗性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歌剧艺术 音乐形象 重唱形式 音乐创作 个性化 道德理想
下载PDF
论中国戏曲的艺术形态及其美学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俞为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33-41,共9页
本文首先对戏曲的名称及其指义作了辨析,对前人有关"戏曲"的命名与解释作了梳理;其次,对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形态作了探讨,认为其综合了多种表演艺术、表演故事及代言体,这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第三,总结了中国... 本文首先对戏曲的名称及其指义作了辨析,对前人有关"戏曲"的命名与解释作了梳理;其次,对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形态作了探讨,认为其综合了多种表演艺术、表演故事及代言体,这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第三,总结了中国古代戏曲所具有的综合性、写意性、地方性等三大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名称及指义 艺术形态 美学特征
下载PDF
湘西花(花灯戏)傩(傩戏)音乐拾零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晓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花灯、傩戏是湘西地方戏剧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傩戏中的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花灯、傩戏及其音乐形式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湘西 花灯 傩戏 唱腔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板腔体戏曲唱腔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钱国桢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主张对板腔体戏曲唱腔的形态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对剧情(规定情境)的分析。二、用图表形式对唱段各腔句形态进行量化。三、对唱段进行文字分析。四对整个唱段进行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 唱段 唱腔 戏曲 剧情 对唱 腔体 形式 文字 图表
下载PDF
试析西洋歌剧中声乐演唱形式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必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西洋歌剧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歌剧中喜闻乐见的独唱、重唱和合唱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功能,显示不同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歌剧 演唱形式 艺术特征 独唱 重唱 合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