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50年代初对“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的批评过程与特点 |
伏涤修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3 |
1
|
|
2
|
论欧阳予倩对《长恨歌》的新剧改编 |
武玉曼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3
|
改造“二流子”话语的再解读——以延安鲁艺文艺精神为中心 |
罗旭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4
|
近代以来戏曲《四郎探母》的发展与流变 |
徐琛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戏改前史:《新闻报·艺月》与战后剧运道路的寻索 |
高强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艺术感受是强烈的、深远的——以越剧《祥林嫂》为例谈越剧音乐改革 |
施王伟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3 |
0 |
|
7
|
戏曲“三种传统”与“十七年”的再认识 |
傅谨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5 |
15
|
|
8
|
戏园与清末上海公共空间的拓展 |
方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9
|
论文化发展与戏曲传播格局之变 |
焦福民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0
|
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 |
李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3 |
5
|
|
12
|
“戏”说革命: “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及其文艺阐释系统再考察 |
张炼红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3
|
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 |
戴嘉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14
|
跨界合作下的改良实践与困境——以清末京城戏曲改良中的报人和艺人为中心 |
韩晓莉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
李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6
|
从一个侧面谈时代生活文化的相互联系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感 |
汪毓和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下) |
戴嘉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8
|
古老的豫剧为什么能充满活力 |
安葵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6 |
2
|
|
19
|
从《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看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
安小梅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20
|
试论格鲁克改革歌剧中芭蕾的创新 |
杨晓琴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