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皮黄本的音乐编创
1
作者 周丹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曲牌在剧中主要作为程式性唱段使用;但二者在具体的腔调选用及板式编排方面又有不同的取向和做法,反映出同一剧目在音乐编创上的不同思路。从两种皮黄本中场景音乐的运用情况来看,当时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已有一些专用的器乐曲牌或带唱词的“大字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皮黄 昆乱杂糅 板式编排 唱腔 戏曲翻改 晚清戏曲 连台本戏
下载PDF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清代戏曲碑刻释文校补
2
作者 游秋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中的部分释文存在一定的文字误、缺、衍、脱及句读失误等问题,今校正误释8条,校补缺文8条,校正衍文4条,校补脱文3条,举正句读3条,以便为相关碑刻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本。
关键词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 清代 戏曲碑刻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Kunqu Opera Goes Out into the World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2年第2期18-19,共2页
KUNQU operais one of theoldest forms of Chinese op-era.It had its beginnings inthe late Yuan(1271-1368)and earlyMing(1368-1644)dynasties and itsfullest flowering in the middle ofthe Ming Dynasty.Kunqu opera in-volves ... KUNQU operais one of theoldest forms of Chinese op-era.It had its beginnings inthe late Yuan(1271-1368)and earlyMing(1368-1644)dynasties and itsfullest flowering in the middle ofthe Ming Dynasty.Kunqu opera in-volves poetry,singing,music,dance,drama,acrobatics and martialarts.It reflects the daily life,emo-tions and ideas of ancient Chinesepeople and some ancient arts andtheir development.Later forms ofopera—such as Peking,Han(fromHubei Province),Hui,Chuan,Wu(from Zhejiang Province),Xiang.Dian and Yue—were all influencedby Kunqu.Today there are six Kunquopera troupes in—China,all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KinG ancient DRAMA dynasty POETRY tinct opera FLOWERinG Chuan Xiang
下载PDF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地评估齐如山戏曲实践的得失。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主要是为皮黄戏设计舞蹈和服装。为了给他的"戏曲舞蹈化"实践寻求存在的合理性,齐如山引用了大量汉魏以来的舞蹈文献,但其实他的舞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自他对皮黄戏舞台的熟悉。由于舞蹈化的程式动作占据了剧作的主体,梅兰芳艺术成了一种追求形式美的艺术,人文关怀的主题也就被淡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 皮黄戏 舞蹈化 人文关怀 汉魏俗舞
下载PDF
元杂剧繁兴原因新探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小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7,共11页
近年出版的文学史中,中国学者对于元杂剧在短时期内突然繁荣仍然祖述"汉人受压迫"的旧说,但是近年翻译出版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互动说"。作者同意此说,但参酌陈寅恪以近代社会学之&qu... 近年出版的文学史中,中国学者对于元杂剧在短时期内突然繁荣仍然祖述"汉人受压迫"的旧说,但是近年翻译出版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互动说"。作者同意此说,但参酌陈寅恪以近代社会学之"集团研究法"论史,借助"与中原文化迥异的胡化地域和胡化集团士族",分疏唐代政治制度及士族政治分野的研究方法,从由金入元的北地汉人世侯文士集团,比照《录鬼簿》关于元曲作家的记载,佛教"以像立教"的传布特点,以及元人碑记中关于戏剧的记载,对于元杂剧短时期内突然繁兴的原因提出了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戏曲 元代
下载PDF
清代会馆戏剧考--其组织·功能·变迁 被引量:5
6
作者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3期80-101,共22页
清代以后,工商业行会会馆在中国各地兴起,它们主要在祈神祭祀和缔约祭祀的基础上营运各自的家乡戏剧,使地方戏剧得以在全国的城市中传播;它们向本行或外行出借戏台以作唱戏之用,初步建立了商业剧场的规范,在中国戏曲史上起到了不容忽视... 清代以后,工商业行会会馆在中国各地兴起,它们主要在祈神祭祀和缔约祭祀的基础上营运各自的家乡戏剧,使地方戏剧得以在全国的城市中传播;它们向本行或外行出借戏台以作唱戏之用,初步建立了商业剧场的规范,在中国戏曲史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会馆戏剧 戏庄 戏园
下载PDF
晚明戏曲集《乐府红珊》的编纂体例与选本个性——兼及戏曲文本研究的多向度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62,共11页
《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例鲜明而独树一帜。... 《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例鲜明而独树一帜。《乐府红珊》百折散出的仪式性特质在成书与搬演两个环节逐次被激发和扬显,其独特的选本个性则启发我们要将案头文本与演出文本、演出语境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揭橥戏曲文本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红珊》 戏曲选本 折子戏 明代剧坛 仪式演剧
下载PDF
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 被引量:3
8
作者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129,共6页
元杂剧中的佛教剧远比道教剧少,而且,当时政治地位最高的藏传佛教缺位,这与藏传佛教大多在宫廷活动而且不用汉语、杂剧作家大多为汉人有关。元杂剧中的佛教剧主要表现禅宗南宗曹洞、临济两个支派的生活,这与当时汉地的佛教生态大体一致... 元杂剧中的佛教剧远比道教剧少,而且,当时政治地位最高的藏传佛教缺位,这与藏传佛教大多在宫廷活动而且不用汉语、杂剧作家大多为汉人有关。元杂剧中的佛教剧主要表现禅宗南宗曹洞、临济两个支派的生活,这与当时汉地的佛教生态大体一致。元杂剧佛教剧面向世俗大众,具有鲜明的游戏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佛教 戏曲
下载PDF
宋元医药剧表演形态论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本一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77-82,共6页
宋元医药剧是指宋杂剧和金元院本中以医药为题材的戏剧。由有关表演内容的各类文献资料,可将其表演形态归纳为副末与副净打调、二净戏弄、谈谐笑话、唱诨、集合药名念白等几种类型。宋元医药剧不仅相对集中地呈现了宋杂剧和金元院本的... 宋元医药剧是指宋杂剧和金元院本中以医药为题材的戏剧。由有关表演内容的各类文献资料,可将其表演形态归纳为副末与副净打调、二净戏弄、谈谐笑话、唱诨、集合药名念白等几种类型。宋元医药剧不仅相对集中地呈现了宋杂剧和金元院本的表演形态,而且对明清时期体制完备的药名剧或药性剧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杂剧 金元院本 药名 表演形态 药名剧
下载PDF
金代戏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禹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5-99,共5页
13世纪的元代杂剧,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云蒸霞蔚的瑰丽峰巅。然而,元代杂剧的繁荣绝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没有汉魏雄放绮丽的诗风,便没有唐诗鼎盛一样,如果不是金代杂剧的成熟,便不可能有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历史上统治北方达一百多年... 13世纪的元代杂剧,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云蒸霞蔚的瑰丽峰巅。然而,元代杂剧的繁荣绝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没有汉魏雄放绮丽的诗风,便没有唐诗鼎盛一样,如果不是金代杂剧的成熟,便不可能有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历史上统治北方达一百多年的金代,便隐藏着杂剧的兴起与发展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 金代戏剧
下载PDF
试论朝鲜王朝时期山台傩礼的变迁 被引量:4
11
作者 廉松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朝鲜王朝前期,在各种庆典及迎接中国使臣的仪式上都要举行盛大的山台傩礼。但自“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之后则逐渐衰退下去,到后期,演变为民间的傩礼都监系统戏。《奉使图》中移动式“曳山台”的出现,为朝鲜山台傩礼变迁史的研究提... 朝鲜王朝前期,在各种庆典及迎接中国使臣的仪式上都要举行盛大的山台傩礼。但自“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之后则逐渐衰退下去,到后期,演变为民间的傩礼都监系统戏。《奉使图》中移动式“曳山台”的出现,为朝鲜山台傩礼变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对韩国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山台傩札 《奉使图》 戏剧艺术
下载PDF
毛晋的名剧意识与《六十种曲》之编纂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丸记》等"潜在"名剧的选择,符合毛晋一贯对珍本、秘本的追求,更彰显了其对"名剧"内在特征和标准的深刻理解。名剧意识透视出毛晋的文人情怀及其戏曲观念,其中对主情与教化、场上与案头、文采与本色的认知与选择是晚明汤沈之争后戏曲观念走向共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晚明戏曲创作、观演风尚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晋 《六十种曲》 名剧意识 晚明戏曲
下载PDF
万历金陵富春堂刊本传奇版本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华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
富春堂是万历年间金陵著名书坊,今知其所刻传奇42种,其中有21种与《风月锦囊》《大明天下春》《群音类选.诸腔类》和《尧天乐》等戏曲散出选本同剧目传奇同源。今考其版本得出结论:富春堂刊本传奇《跃鲤记》等19种传奇为万历初、中期传奇。
关键词 万历年间 富春堂本 弋阳腔 传奇
下载PDF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类戏剧形态。对跳戏的历史、演出形态以及它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早期戏曲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阳 跳戏 宋金杂剧
下载PDF
中国戏剧观念的转变与曲唱理论的产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忠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观念转变与曲唱理论产生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以表演为主的"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曲、舞在戏剧表演中成分增加了。对于"曲"演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反映了中国戏剧观念正于此时发生着潜移...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观念转变与曲唱理论产生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以表演为主的"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曲、舞在戏剧表演中成分增加了。对于"曲"演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反映了中国戏剧观念正于此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与这种观念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中国早期曲唱理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念 宋金时期 曲唱理论
下载PDF
黄龙戏辽金史剧的悲剧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薇 杨雅婷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黄龙戏辽金历史题材剧在文本创作上体现出难得的悲剧意识。从剧作的体裁、女性人物形象塑造、戏剧结构、悲剧情节等方面,分析黄龙戏辽金史剧的悲剧性,从而阐释黄龙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黄龙戏 辽金历史剧 悲剧性
下载PDF
论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之艺术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61-68,112,共8页
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在戏曲传统艺术表现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女剧作家们延续了明清以抒情为主流的戏曲传统,但在戏曲叙事的架构内却以其自身扮演之行动主体作为其抒情叙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而多利用舞台... 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在戏曲传统艺术表现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女剧作家们延续了明清以抒情为主流的戏曲传统,但在戏曲叙事的架构内却以其自身扮演之行动主体作为其抒情叙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而多利用舞台空间的虚拟转化,以舞台独白的方式来推动剧情,构建曲折有致的情节结构。在沿用梦、画、仙等舞台意象之男性戏曲创作传统时,也并不仅止于蹈袭,而从女性视角出发,呈现了此类舞台意象不同于男性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作家 戏曲艺术
下载PDF
略论《金瓶梅》中的海盐腔戏曲史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永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金瓶梅》以写实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海盐腔戏曲史料。这些资料涉及海盐腔的演出剧目、表演特点、组织经营方式与演员构成,以及戏剧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戏剧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小说中保存的海盐腔戏曲史料为切入点,探析明... 《金瓶梅》以写实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海盐腔戏曲史料。这些资料涉及海盐腔的演出剧目、表演特点、组织经营方式与演员构成,以及戏剧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戏剧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小说中保存的海盐腔戏曲史料为切入点,探析明代戏曲中海盐腔盛行的状况和发展流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海盐腔 戏曲研究
下载PDF
晋朝因丧禁乐废戏考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因丧禁乐废戏是晋朝推行孝道的工具,在其由礼到法的过程中,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使丧服礼仪中的禁乐废戏被推崇到畸形状态,产生了"情"和"礼"的悖论,并未达到禁废者渴求的肃清思想、维护统治的效果。
关键词 晋朝 以孝治国 禁乐废戏
下载PDF
论明清戏曲舞台上的潘金莲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筱梅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8-21,共4页
潘金莲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成功的"淫妇"形象,明清时期的戏曲对这个人物不断进行重塑。沈王景的《义侠记》使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清代花部戏曲中有关潘金莲的剧目大量涌现。这些文本对潘金莲的塑造并不精彩... 潘金莲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成功的"淫妇"形象,明清时期的戏曲对这个人物不断进行重塑。沈王景的《义侠记》使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清代花部戏曲中有关潘金莲的剧目大量涌现。这些文本对潘金莲的塑造并不精彩,甚至只是以乡野村妇的面目出现。但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潘金莲却极其成功,演员依靠出色的演技塑造了精彩的舞台形象,其看点主要来自于男性观众对女性美与旦角演员色相的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金莲 明清戏曲 舞台 观赏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