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早期宗教祭祀及其乐舞对于戏曲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桂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5,共8页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图腾礼仪及傩祭中的拟兽类歌舞就蕴含着鲜明的戏剧美因素 ,与拟兽扮饰表演不同的拟神扮饰表演 ,包括蜡祭、雩祭、社祭等以及“葛天氏之乐”也带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装扮表...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图腾礼仪及傩祭中的拟兽类歌舞就蕴含着鲜明的戏剧美因素 ,与拟兽扮饰表演不同的拟神扮饰表演 ,包括蜡祭、雩祭、社祭等以及“葛天氏之乐”也带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装扮表演等戏剧因素。巫觋在此类宗教活动中的地位和行为颇似今天戏剧舞台上的演员 ,为孕育中的中国戏曲提供了虚拟的装扮性和心理的观赏性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远古时代宗教祭祀仪式中孕育出的戏曲萌芽 ,由于先秦礼仪文化理性精神的发展 ,并未能进一步演进 ,虽然荆楚歌舞中戏剧萌芽保存下来 ,但只能转化为理性文化改造的宫廷祭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戏曲
原始宗教
神鬼崇拜
巫觋
祭祀
乐舞
《九歌》
戏曲史
文学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干戚之舞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贵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干、戚作为礼器,由实用兵器演变分化而成。干戚之舞源远流长,文化内蕴深厚。干戚之舞滥觞于龙山文化时期,形成发展于夏商时代,规范定型于西周。干戚之舞初为军事巫舞,后演绎成为重大祭礼必备武舞,具有严格的乐舞程序和礼教功能。晚周后...
干、戚作为礼器,由实用兵器演变分化而成。干戚之舞源远流长,文化内蕴深厚。干戚之舞滥觞于龙山文化时期,形成发展于夏商时代,规范定型于西周。干戚之舞初为军事巫舞,后演绎成为重大祭礼必备武舞,具有严格的乐舞程序和礼教功能。晚周后干戚之舞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戚
礼器
巫术祭祀
武舞
礼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被引量:
5
3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章探讨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认为元杂剧的鬼魂戏主要分为祭奠神明剧、祭奠亡人剧、祭奠冤魂剧三种。元代鬼魂戏反映了元人的祭祀习俗,并体现了元人的偶象崇拜、鬼魂崇拜及儒、道、佛的思想在元人祭祀礼仪上的影响。
关键词
元杂剧
鬼魂戏
祭祀习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陆丰赛会演剧考
4
作者
詹双晖
《创新》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钱鼓舞、白字曲、英歌舞等民间歌舞小戏,后来随着外来南戏正字戏的流行以及白字戏的形成,祭祀演剧渐由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职业戏班唱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丰
玄武山庙会
赛会演剧
白字戏
正字戏
西秦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早期宗教祭祀及其乐舞对于戏曲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桂民
机构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5,共8页
文摘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图腾礼仪及傩祭中的拟兽类歌舞就蕴含着鲜明的戏剧美因素 ,与拟兽扮饰表演不同的拟神扮饰表演 ,包括蜡祭、雩祭、社祭等以及“葛天氏之乐”也带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装扮表演等戏剧因素。巫觋在此类宗教活动中的地位和行为颇似今天戏剧舞台上的演员 ,为孕育中的中国戏曲提供了虚拟的装扮性和心理的观赏性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远古时代宗教祭祀仪式中孕育出的戏曲萌芽 ,由于先秦礼仪文化理性精神的发展 ,并未能进一步演进 ,虽然荆楚歌舞中戏剧萌芽保存下来 ,但只能转化为理性文化改造的宫廷祭曲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戏曲
原始宗教
神鬼崇拜
巫觋
祭祀
乐舞
《九歌》
戏曲史
文学影响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Primordial Religion
Worship of Spirits
Witch
and
Wizard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and
or
ancestors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干戚之舞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贵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文摘
干、戚作为礼器,由实用兵器演变分化而成。干戚之舞源远流长,文化内蕴深厚。干戚之舞滥觞于龙山文化时期,形成发展于夏商时代,规范定型于西周。干戚之舞初为军事巫舞,后演绎成为重大祭礼必备武舞,具有严格的乐舞程序和礼教功能。晚周后干戚之舞衰落。
关键词
干戚
礼器
巫术祭祀
武舞
礼教
Keywords
Gan
and
Qi
musical instruments in
sacrificial
r ites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
dance for military affairs
feudal ethical cod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被引量:
5
3
作者
罗斯宁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摘
文章探讨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认为元杂剧的鬼魂戏主要分为祭奠神明剧、祭奠亡人剧、祭奠冤魂剧三种。元代鬼魂戏反映了元人的祭祀习俗,并体现了元人的偶象崇拜、鬼魂崇拜及儒、道、佛的思想在元人祭祀礼仪上的影响。
关键词
元杂剧
鬼魂戏
祭祀习俗
Keywords
the Yuan Drama
the opera about ghosts
the cus
to
m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s
and
ancestors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陆丰赛会演剧考
4
作者
詹双晖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出处
《创新》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社科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以正字戏
白字戏
西秦戏为例>(09160-31423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钱鼓舞、白字曲、英歌舞等民间歌舞小戏,后来随着外来南戏正字戏的流行以及白字戏的形成,祭祀演剧渐由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职业戏班唱主角。
关键词
海陆丰
玄武山庙会
赛会演剧
白字戏
正字戏
西秦戏
Keywords
Hailufeng (namely Haifeng county
and
Lufeng county)
the religious fair of Xuanwu temple
operas as sacrificial offering to gods and ancestors
Baizi opera
Zhengzi opera
Xiqin opera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早期宗教祭祀及其乐舞对于戏曲形成的影响
田桂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干戚之舞
王贵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陆丰赛会演剧考
詹双晖
《创新》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