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kyhook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 on Semi-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ide Comfort Enhance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Yi Chen 《Engineering(科研)》 2009年第1期23-32,共10页
A skyhook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control on the semi-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its ride comfort enhancement. A two degree of freedom dynamic model of a vehicle s... A skyhook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control on the semi-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its ride comfort enhancement. A two degree of freedom dynamic model of a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as given, which focused on the passenger’s ride comfort perform-ance. A simulation with the given initial conditions has been devised in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showing that there was an enhanced level of ride comfort for the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the skyhook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DING Mode control Skyhook DAMPER Fuzzy Logic control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下载PDF
Electrorheological Damp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霞 张永发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A semi-active control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eleetrorheolngieal (ER) damper is presented. ER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Bingham plasticity model first. Then ER damper working force ... A semi-active control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eleetrorheolngieal (ER) damper is presented. ER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Bingham plasticity model first. Then ER damper working force is given. Finally a quarter car model with ER damper is constructed. The skyhook control strategy 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bration of suspension system under random road excitation on the basis of ER damper characteristics. The response curves of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the suspension dynamic working space and the tyre dynamic loading are obtain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leration is reduced effectively and then the ride comfort is improved by the skyhook control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trorheological(ER) fluid ER damper suspension system semi-active control skyhook control
下载PDF
Improved ON-OFF Semi-a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alysis 被引量:1
3
作者 HUANG Dashan ZHANG Jinqiu LIU Yil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8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To improve the switching time of the control force in standard sky-hook ON-OFF semi-active control algorithm,a stateadjust coefficient was adopted in the improved ON-OFF( ION-OFF)algorithm. In considering of the ridin... To improve the switching time of the control force in standard sky-hook ON-OFF semi-active control algorithm,a stateadjust coefficient was adopted in the improved ON-OFF( ION-OFF)algorithm. In considering of the riding comfort and the handling stability of vehicle,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riterion on suspens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 Several simulations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improved ON-OFF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the comparison of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 and ON-OFF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improved ON-OFF suspension system could be achieved when the state-adjust coefficient equalled 0. 6 as the vehicle running on C level road with the speed of 10 m/s,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as better than ON-OFF suspension system.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from the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riding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were both improved in the low resonance frequency and the mid-frequency range. The fact could be known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riding road and the sprung mass( SM) with the analysis of affecting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sion system control algorithm semi-active sky-hook control ON-OFF control
下载PDF
Vibration Control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y Electrorheological Damper
4
作者 赵霞 张永发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An overview of electrorheological (ER) fluid characteristics is given. Based on the Bingham plasticity model and a simple parallel-plate model,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ER damper is presented and a four-DOF dynami... An overview of electrorheological (ER) fluid characteristics is given. Based on the Bingham plasticity model and a simple parallel-plate model,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ER damper is presented and a four-DOF dynamic model of a vehicle suspension is constructed. Then a semi-active control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y ER dampe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emi-active control theory, the accelerat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is achieved with Matlab toolbox.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well control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control ER dampe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semi-active control
下载PDF
Fuzzy-PID切换控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潘道远 唐冶 +2 位作者 时培成 肖平 朱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型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特性试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电流与可控阻尼力的关系式,为磁流变悬置的控制应用提供了理论模型。考虑车辆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阻尼,建立了磁流... 建立了一种新型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特性试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电流与可控阻尼力的关系式,为磁流变悬置的控制应用提供了理论模型。考虑车辆悬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阻尼,建立了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系统模型。设计了磁流变半主动悬置Fuzzy-PID切换控制系统,对不同工况下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应用Fuzzy-PID切换控制的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 磁流变悬置 Fuzzy-PID切换控制 仿真
下载PDF
基于FRBF-SMC方法的变轨距列车悬挂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梅 王梦雨 +2 位作者 庄娇娇 陈熔 杨建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9,175,共11页
为确保高速变轨距列车在不同轨距线路上运行的平稳性,采用阻尼可调的二系空气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并通过半主动控制方法实现阻尼参数的调节。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搭建1/4车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的滑模参考模型,提出模糊RBF滑模半主动控... 为确保高速变轨距列车在不同轨距线路上运行的平稳性,采用阻尼可调的二系空气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并通过半主动控制方法实现阻尼参数的调节。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搭建1/4车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的滑模参考模型,提出模糊RBF滑模半主动控制方法,并将其用于变轨距转向架垂向空气弹簧和横向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构建高速变轨距列车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整车联合仿真模型,对不同轨距线路下变轨距车辆的运行平稳性、稳定性、曲线通过性和半主动控制策略的鲁棒性进行分析,验证了整车半主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变轨距转向架 悬挂系统 半主动控制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G1-ICS算法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7
作者 胡启国 苟中华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9-66,共8页
根据车辆行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包含座椅的三自由度1/4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逆向模型。针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各项性能指标,以座椅性能为主要优化目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分别采... 根据车辆行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包含座椅的三自由度1/4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逆向模型。针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各项性能指标,以座椅性能为主要优化目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分别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以及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G1-ICS)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性能指标加权系数,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磁流变半主动、被动悬架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两种算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尤其是悬架系统座椅性能;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更进一步提高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架 G1-ICS BP神经网络 逆向模型 最优控制
下载PDF
半主动悬架SH-LQR阻尼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越 刘夫云 +2 位作者 邓聚才 赵亮亮 唐振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2,79,共6页
半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之间实现了成本和效果的良好结合。以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根据分析表明,传统的开关天棚控制方法和LQR方法分别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有较好的效果,两种方法具备一定的互补特性。因此给出一... 半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之间实现了成本和效果的良好结合。以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根据分析表明,传统的开关天棚控制方法和LQR方法分别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有较好的效果,两种方法具备一定的互补特性。因此给出一种结合的分频方式,提出SH-LQR联合控制的方法并首先在1/4车辆模型上进行验证,证明该算法在全频域段的有效性。而后将该算法从1/4模型移植到半车模型上,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SH-LQR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半主动悬架 天棚控制 最优控制 平顺性
下载PDF
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开关-最优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明 黄庆生 李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159-164,共6页
根据座椅悬架的动力学特性,建立3自由度半主动座椅悬架模型,将已经参数辨识的磁流变阻尼器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应用于该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针对基于现有的最优控制所计算的最优控制力超过磁流变阻尼器输出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开关-最... 根据座椅悬架的动力学特性,建立3自由度半主动座椅悬架模型,将已经参数辨识的磁流变阻尼器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应用于该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针对基于现有的最优控制所计算的最优控制力超过磁流变阻尼器输出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开关-最优控制策略,通过最优控制、磁流变阻尼器可调Sigmoid力学逆模型、开关控制等得到最优控制电流,最后求得更加适宜的最优控制力。以随机路面作为激励,分别对被动悬架系统、最优控制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开关-最优控制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开关-最优控制策略可以降低路面的冲击,改善座椅的性能指标,提高极限阻尼力输入时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座椅悬架 开关控制 最优控制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GA-LQR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帅 胡国良 +2 位作者 顾瑞恒 杨程 涂渝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共9页
传统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策略可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作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在车辆半主动悬架中。对车辆半主动悬架用磁流变阻尼器(MRD)进行阻尼特性试验,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MRD的力学模型。为确定Bouc-Wen模型中的未知参数... 传统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策略可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作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在车辆半主动悬架中。对车辆半主动悬架用磁流变阻尼器(MRD)进行阻尼特性试验,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MRD的力学模型。为确定Bouc-Wen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利用遗传算法(GA)对其进行参数辨识。结合所辨识的Bouc-Wen模型,建立1/4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针对LQR控制器存在的加权矩阵Q和R的取值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GA-LQR)控制器。以随机路面激励作为输入,分别对被动悬架、基于LQR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和基于GA-LQR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A-LQR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具有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架系统 BOUC-WEN模型 参数辨识 遗传算法 GA-LQR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SA-PSO算法的履带车辆多工况振动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褚艳涛 鲍珂 杨征葳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为提高履带车辆整车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和粒子群混合的智能算法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履带车辆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天棚控制理论搭建半主动悬架控制模型,最后利用混合智能算法对天棚控制的参数... 为提高履带车辆整车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和粒子群混合的智能算法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履带车辆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天棚控制理论搭建半主动悬架控制模型,最后利用混合智能算法对天棚控制的参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参数可显著提高整车的平顺性,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智能算法 半主动悬挂 天棚控制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PSO-Fuzzy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羊羊 雒琦 +4 位作者 韩威 牟晓斌 田斌 马圣杰 吴向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0期32-37,共6页
为了提升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PSO寻优的Fuzzy控制算法。根据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学模型,用2个Fuzzy控制器分别控制前后转向架二系悬挂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以此设计Fuzzy控制策略。利用... 为了提升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PSO寻优的Fuzzy控制算法。根据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学模型,用2个Fuzzy控制器分别控制前后转向架二系悬挂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以此设计Fuzzy控制策略。利用PSO算法对Fuzzy控制器的量化因子Ka、Kv及比例因子Ki进行优化,得到PSO-Fuzzy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相比Fuzzy控制,基于PSO-Fuzzy优化控制下的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 FUZZY控制 PSO优化 MATLAB/SIMULINK仿真
下载PDF
基于EGA优化的农用UTV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13
作者 夏长高 张凡 韩江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5,101,共6页
针对UTV在恶劣路面行驶引起的车辆振动,以某款农用UTV悬架系统为对象,建立包含俯仰的四自由度(4-DOF)半车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EGA-LQR复合控制策略,设计满足物理约束的悬架系统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利用EGA算法的全局寻优与... 针对UTV在恶劣路面行驶引起的车辆振动,以某款农用UTV悬架系统为对象,建立包含俯仰的四自由度(4-DOF)半车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EGA-LQR复合控制策略,设计满足物理约束的悬架系统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利用EGA算法的全局寻优与快速收敛特性,对LQR最优控制器的权重矩阵寻优,输出悬架系统最优控制阻尼力。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UTV的路面与悬架模型进行时域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GA-LQR控制显著减小了车体质心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俯仰角加速度、前后轮动位移以及前后悬架动行程的均方根值,有效保证了UTV在农田路面下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V 半主动悬架 动力学模型 精英遗传算法 最优控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整体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真 张海龙 +2 位作者 高毅超 陈业伟 李海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参数、阻尼器参数与布置位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该遗传算法在选择策略、交叉和变异操作、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等方面作了改进,并同时采用预选择机制和...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参数、阻尼器参数与布置位置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该遗传算法在选择策略、交叉和变异操作、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等方面作了改进,并同时采用预选择机制和共享机制这两种小生境技术.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和改进的基本遗传算法优化结果总体一致,表明前者分析结果是正确的;前者首次得到最优解耗费的机时比后者平均少32.7%,可见前者比后者收敛速度更快;30次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稳定性更强;经前者优化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取得良好减振效果,El Centro波、集集波、人工波输入时,半主动控制结构层间位移角和绝对加速度的最大值较无控时分别平均减小64.1%、54.7%、55.9%.算例表明了改进的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对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系统 整体优化 自适应小生境遗传算法
下载PDF
带有斜向惯容的悬挂式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15
作者 杨猛 王猛 +3 位作者 骆星九 张孝强 丁虎 陈立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268,共6页
首先,将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进行组合,设计实现全并联隔振单元,并将其斜向布置,构成新型悬挂式隔振系统;其次,以软件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构建带有斜向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式隔振系统以及仅带有斜向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 首先,将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进行组合,设计实现全并联隔振单元,并将其斜向布置,构成新型悬挂式隔振系统;其次,以软件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构建带有斜向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式隔振系统以及仅带有斜向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式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两种隔振系统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斜向惯容的作用;然后,针对带有斜向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式隔振系统的加速度传递特性进行研究,改变隔振系统参数观察传递率曲线变化,并探讨了在ADAMS环境下以数值方法、半数值半模型方法表示惯容结构的可行性;最后,以半数值半模型的方法表示惯容,在随机激励下对带有斜向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的悬挂式隔振系统中的惯容施加速度与相对速度、加速度与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与相对速度三种半主动控制方式,探讨不同控制方式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向惯容器可以改善悬挂式隔振系统对低频振动的隔离效果,但会增加高频部分的传递率,相对加速度与相对速度和加速度与相对速度的控制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悬挂式隔振系统对随机激励的衰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隔振系统 惯容 加速度传递率 半主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准零刚度的坦克装甲车辆半主动惯容悬架控制策略
16
作者 杜甫 董明明 +2 位作者 汪浒江 赵艳辉 郑凤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29-2935,共7页
为了提高坦克装甲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提出“惯容-弹簧”准零刚度的基本架构,以惯容、弹簧、阻尼三元件并联作为悬架构型,对惯容连续控制和惯容开关控制两种方案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准零刚度控制策略后,车... 为了提高坦克装甲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提出“惯容-弹簧”准零刚度的基本架构,以惯容、弹簧、阻尼三元件并联作为悬架构型,对惯容连续控制和惯容开关控制两种方案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准零刚度控制策略后,车体振动加速度大幅度减小,乘坐舒适性改善明显,同时降低了对阻尼系数的需求,提升了减振效率。通过分析悬架减振过程中各元件的瞬时功率,发现可变惯容起能量补偿作用,使一部分振动能量在弹簧和惯容之间反复动态地传递和转换,突破了弹簧缓冲储能、阻尼生热耗能的传统减振机理,达到了更好的减振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装甲车辆 悬架系统 准零刚度 半主动惯容 连续控制 开关控制 能量转换
下载PDF
结合改进ANFIS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振动控制
17
作者 林蔚青 林秀芳 +1 位作者 赖联锋 杨燕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8-226,共9页
为改善MR阻尼器半主动悬架的减振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半主动控制方法。首先,针对MR阻尼器的逆向动力学模型难以精确确定的问题,采用改进乌鸦搜索算法(MCSA)对ANFIS进行优化,即分别用MCSA和最小二乘法... 为改善MR阻尼器半主动悬架的减振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半主动控制方法。首先,针对MR阻尼器的逆向动力学模型难以精确确定的问题,采用改进乌鸦搜索算法(MCSA)对ANFIS进行优化,即分别用MCSA和最小二乘法对ANFIS的前件参数和后件参数进行寻优,以克服标准ANFIS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为了提高标准乌鸦搜索算法(CSA)的搜索精度,采用三角概率分布策略选择目标乌鸦,并对更新后的解实施反转变异操作。然后,根据悬架响应设计LQR控制器以计算理想控制力,并与改进逆向模型相结合,实现理想控制力与MR阻尼器输入控制信号之间的转化,从而调节阻尼力,实现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GA-ANFIS和PSO-ANFIS,所提出的MCSA-ANFIS逆向建模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使MR阻尼器的输入信号和阻尼力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17.49%和30.62%;以随机路面信号作为半主动悬架的激励,相较于被动控制和LQR-COC半主动控制,所提出的LQR-MCSA-ANFIS控制策略能使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的均方根值分别下降12.37%、37.63%、30.70%以及6.64%、14.89%、17.27%。该半主动控制策略可为MR阻尼器悬架系统的减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半主动振动控制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乌鸦搜索算法 LQR控制
下载PDF
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动态逆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18
作者 甄亮 冯永保 +2 位作者 李淑智 何祯鑫 韩小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7-125,共9页
针对现有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方法受模型中存在非仿射问题和控制增益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动态逆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动态逆控制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总和... 针对现有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方法受模型中存在非仿射问题和控制增益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动态逆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动态逆控制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总和扰动,动态逆用以求解非仿射情况下的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表明,悬架系统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明显改善,定量分析得到半主动动态逆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的车体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被动悬架和半主动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相比,分别下降了38.9%、17.8%,悬架动行程下降了7.8%、1.8%,车轮动变形下降了26.5%、11.5%,半主动动态逆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性能明显优于被动悬架和半主动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因此,动态逆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既解决了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中存在的非仿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经典线性自抗扰控制中控制增益标称值选取困难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 磁流变阻尼器 动态逆自抗扰控制 非仿射系统
下载PDF
重型多轮车辆半主动悬挂复合控制策略
19
作者 田恩彤 管继富 +1 位作者 高俊峰 曹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69,共6页
针对重型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和其关键部件可调叶片式减振器,提出了一种含深度置信网络逆模型的分层复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可调叶片式减振器在道路模拟实验台架上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逆模型,可以根据需求阻尼力反求出控... 针对重型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和其关键部件可调叶片式减振器,提出了一种含深度置信网络逆模型的分层复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可调叶片式减振器在道路模拟实验台架上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逆模型,可以根据需求阻尼力反求出控制电流。然后根据14自由度半车模型和单轮悬挂模型,分别建立了约束最优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通过一个S函数对二者进行加权分配并得到最终的需求阻尼控制力输出。基于Python和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虚拟试验平台,验证了深度置信网络逆模型的可行性,并对复合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挂 可调叶片式减振器 深度置信网络(DBN) 约束最优控制 模糊控制 复合控制
下载PDF
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线性变参数μ综合鲁棒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发荣 李盛霖 +1 位作者 杨旭东 邢龙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231,286,共12页
针对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多个性能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建立电磁阀非线性阻尼力力学模型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构建了七自由... 针对电磁阀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多个性能目标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建立电磁阀非线性阻尼力力学模型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构建了七自由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LPV模型;对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和系统建模误差进行分析,并考虑传感器测量噪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和混合不确定性的LPV-μ综合鲁棒控制器;最后进行整车电磁阀悬架系统仿真和实车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扰动下该控制器使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46.47%,俯仰角加速度降低46.47%,侧倾角加速度降低50.68%,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控性。试验结果表明:LPV-μ综合控制下车身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36.6%、30.14%和39.47%,并且保证悬架动挠度小于0.06 m,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半主动悬架 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线性变参数系统 多目标控制 线性变参数(LPV)-μ综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