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t与Ni质量比的Pt-Ni复合电极析氢性能实验
1
作者 孙金栋 贾欣欣 +2 位作者 刘阳 王昊锋 苏虹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降低PEM制氢Pt电极成本,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以泡沫镍为基材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谱仪对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PEM电解池对Pt与Ni质量比分别为1∶7、1∶11... 为降低PEM制氢Pt电极成本,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以泡沫镍为基材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谱仪对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PEM电解池对Pt与Ni质量比分别为1∶7、1∶11、1∶12、1∶14和1∶23的5种不同复合电极及泡沫镍电极的析氢性能进行电化学对比分析实验和PEM制氢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泡沫镍为基材,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Pt-Ni复合电极性能稳定,沉积Pt质量的多少对Pt-Ni复合电极的析氢性能有较大影响;存在一个最佳Pt与Ni质量比,实验条件下的最佳Pt与Ni质量比为1∶12,沉积Pt量过多和过少都会使其析氢性能降低,过多造成的Pt沉积堆叠相比较少对析氢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制备微量Pt沉积的Pt-Ni复合电极时,要坚持以最佳Pt与Ni质量比为基准和沉积Pt量“宁少毋多”的原则,实际工程应用中应避免“沉积Pt量越多电极性能越好”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Pt与Ni质量比 Pt-Ni复合电极 析氢性能 电化学分析实验 电解池实验 泡沫镍
下载PDF
肉豆蔻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晓玲 袁艳平 +2 位作者 汪玺 张楠 杨晓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3-1498,共6页
以肉豆蔻酸(MA)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为基体,通过膨胀石墨对肉豆蔻酸的吸附作用制备一系列肉豆蔻酸/膨胀石墨(MA/EG)复合相变材料,发现肉豆蔻酸与膨胀石墨的最佳质量比为15∶1。通过SEM、DSC和蓄/放热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 以肉豆蔻酸(MA)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为基体,通过膨胀石墨对肉豆蔻酸的吸附作用制备一系列肉豆蔻酸/膨胀石墨(MA/EG)复合相变材料,发现肉豆蔻酸与膨胀石墨的最佳质量比为15∶1。通过SEM、DSC和蓄/放热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A均匀分布于EG的网状多孔结构中。M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53.19℃和191.75 J/g,且与MA相比变化不大。蓄/放热实验结果表明,MA/EG单元蓄热时间比MA单元缩短了32.25%,放热时间比MA单元缩短了49.07%,MA/EG相变单元的蓄/放热速率较MA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酸 膨胀石墨 最佳质量比 放热速率
下载PDF
关于多级火箭的优化理论(22) 被引量:2
3
作者 竺雪君 竺致文 +1 位作者 承志 为民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考虑二级火箭在实际允许区域内的最佳质量比问题,得到解的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二级火箭 最佳质量比 驻点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调频减振原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蓝宗建 田玉基 +1 位作者 梁书亭 邹宏德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36,共4页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减振原理 ,并对影响减振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 ,隔震次框架的位置越靠近上部对主框架的减振效果越好 ,并且最优调谐比越小 ;随隔震层阻尼比的增大 ,主框架的减振系数减小 ,但...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减振原理 ,并对影响减振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 ,隔震次框架的位置越靠近上部对主框架的减振效果越好 ,并且最优调谐比越小 ;随隔震层阻尼比的增大 ,主框架的减振系数减小 ,但隔震层阻尼比过大对主框架的减振效果不利 ;确定隔震次框架的最优频率变化范围是解决隔震次框架频率优化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巨型框架 减振 调频减振 阻尼比
下载PDF
应用大型TMD抑制崖门大桥RC桥塔的抖振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刚亮 王中文 +1 位作者 刘宏波 汪正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48-55,共8页
崖门大桥是一座两个独柱桥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在独立状态气动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横桥向施工设计风速作用下需要对桥塔的抖振响应进行控制。本文就TMD对抖振控制的理论分析,TMD优化参数以及抑振倍率进行了推导... 崖门大桥是一座两个独柱桥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在独立状态气动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横桥向施工设计风速作用下需要对桥塔的抖振响应进行控制。本文就TMD对抖振控制的理论分析,TMD优化参数以及抑振倍率进行了推导,设计安装了以粘性剪切阻尼器(VSD)为耗能机构的被动式动力减振装置。通过现场实测,风洞试验及理论分析,三者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门大桥 TMD 抖振响应 优化参数 减振倍率 桥梁 耗能机构 粘性剪切阻尼器
下载PDF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最优动力特性的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春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52-1655,共4页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 MTMD)是由频率呈线性分布的多个 TMD所组成 .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但质量变化形成的 MTMD模型能够提供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文中揭示了这种 MTMD模型最优动力特性的进一步趋势 .数值结果表明 ,对于一个给定的总质...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 MTMD)是由频率呈线性分布的多个 TMD所组成 .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但质量变化形成的 MTMD模型能够提供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文中揭示了这种 MTMD模型最优动力特性的进一步趋势 .数值结果表明 ,对于一个给定的总质量比 ,当 MTMD的总数超过某一值时 ,其最优平均阻尼比趋近于零即导致近零最优平均阻尼比 .近零最优平均阻尼比将使MTMD产生大的冲程 ,因此 ,MTMD的总数存在上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近零最优平均阻尼比 结构
下载PDF
瓜尔豆胶与改性淀粉的协效性及配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蔚萍 向兴金 +1 位作者 魏平方 冼以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对瓜尔豆胶和改性淀粉HLO在渤海海水中的协效性和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瓜尔豆胶和改性淀粉HLO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其最佳配比(质量比)为86∶14。据此可用作钻、完井液体系增粘剂。
关键词 瓜尔豆胶 增粘剂 协效性 最佳配比
下载PDF
R404A与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赖艳华 董震 +3 位作者 邵长波 吕明新 王庆为 孔德?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提高R404A/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对该系统开展了理论分析和优化研究。根据R404A和CO2的热物性及压缩机效率,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k、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ΔT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获得不同工况... 为了提高R404A/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对该系统开展了理论分析和优化研究。根据R404A和CO2的热物性及压缩机效率,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k、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ΔT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获得不同工况下低温端最佳冷凝温度、高低温端最佳质量流量比和最佳性能系数。结果表明:在一定Te、Tk和ΔT条件下,系统性能系数ε存在一个最佳值。为了提高系统性能系数ε,应尽量升高Te,减小ΔT和降低Tk。在同样工况下,R404A/CO2系统的最佳性能系数比NH3/CO2系统的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复叠式制冷 性能系数 最佳质量流量比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巡航飞行性能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樊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974-1978,共5页
高超声速巡航速度获得和维持都要消耗很多燃料,通过分析它们与飞行参数的关系,给出了高超声速巡航飞行的最佳速度.在相同飞行距离下,高超巡航飞行性能和最小能量弹道的比较表明,基于火箭动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现阶段很有竞争力.
关键词 高超声速巡航 升阻比 最佳速度 广义有效载荷 发射质量
原文传递
冲击块式减振镗杆与镗杆变形量的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勋 黎征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36,54,共9页
本文在论述冲击减振器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冲击减振镗杆上冲击块与空穴配合间隙最佳值的测试问题,介绍了测试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切削用量下,通过切削试验比较了冲击减振镗杆的减振效果与不加冲击块时镗杆的振动研究结果。可... 本文在论述冲击减振器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冲击减振镗杆上冲击块与空穴配合间隙最佳值的测试问题,介绍了测试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切削用量下,通过切削试验比较了冲击减振镗杆的减振效果与不加冲击块时镗杆的振动研究结果。可为切削用量的选择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块 切削用量 振动 最佳间隙
原文传递
低温储罐内常用吸氢剂最佳吸氢比例研究
11
作者 王瑜 刘文洁 +4 位作者 付越 李杰 陈树军 张杏珂 范海旭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69,87,共6页
以5A分子筛的结构模型为基础,分别构建不同质量比例的5A-PdO&Ag_(2)O(第Ⅰ类)和5A-CuO&5A(第Ⅱ类)模型,并对5A-PdO(85%)&Ag_(2)O(15%)模型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巨正则系综的蒙特卡罗(GCMC)方法从微观研究H在5A... 以5A分子筛的结构模型为基础,分别构建不同质量比例的5A-PdO&Ag_(2)O(第Ⅰ类)和5A-CuO&5A(第Ⅱ类)模型,并对5A-PdO(85%)&Ag_(2)O(15%)模型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巨正则系综的蒙特卡罗(GCMC)方法从微观研究H在5A-PdO&Ag_(2)O和5A-CuO&5A复合吸氢剂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金属氧化物质量比例的增加,两类复合吸氢剂的最大吸氢量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第Ⅰ类复合吸氢剂的最大吸氢量为1.04×10^(-2)m/u,该峰值对应的吸氢剂的质量比例为PdO(84%)和Ag_(2)O(16%);第Ⅱ类复合吸氢剂的最大吸氢量为1.75×10^(-3)m/u,该峰值对应的吸氢剂的质量比例为CuO(89%)和5A(11%);第Ⅰ类吸氢剂的最佳吸氢剂为5A-PdO(84%)&Ag_(2)O(16%),第Ⅱ类吸氢剂的最佳吸氢剂为5A-CuO(89%)&5A(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储罐 吸氢剂 最佳吸氢质量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