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ystems Engineering-Based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in Crops and Its Application
1
作者 ZUO Sheng-peng MA Yong-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7,共10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ethod to assess and analyze the tot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crop germplasm and to test this method on four winter wheat accessions commonly planted in the Loess Plate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ethod to assess and analyze the tot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crop germplasm and to test this method on four winter wheat accessions commonly planted in the Loess Plateau. A systems engineering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evaluate the tot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crop cultivars. In addition, 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he tot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in crop accessions was presented. Tot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four winter wheat accessions from the Loess Plateau was estimated and compared using a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he model assessed allelopathic potential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nts from the time wheat turned green in spring until maturity. Results from these models indicated that the four wheat accessions had very weak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declined in the order Xiaoyan 22 〉 Ningdong 1 〉 Fengchan 3 〉 Bima 1. This system engineering evaluation method allows for the assessment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mong crop varieties. It will help plant breeders to select and develop allelopathic crop accessions that combine weed suppression properties with agronomic traits related to yield and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evaluation of crop allelopathic potential synergetic indices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index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genetic breeding of allelopathic crop accessions
下载PDF
Development unit division and favorable area evaluation for joint mining coalbed methane 被引量:3
2
作者 YANG Zhaobiao LI Yangyang +6 位作者 QIN Yong SUN Hansen ZHANG Ping ZHANG Zhengguang WU Congcong LI Cunlei CHEN Changxi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3期583-593,共11页
Based on the productivity eq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CBM) well,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coal reservoir reformability on gas well productivity, the main production layer optimization index in the “three-step metho... Based on the productivity eq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CBM) well,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coal reservoir reformability on gas well productivity, the main production layer optimization index in the “three-step method” of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layers is corrected, and then the CBM production layer potential index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favorable areas for commingled multi-coal seam produc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coal reservoirs affecting the CBM productivity index, a development unit division method for areas with multi-coal seams is established, and a quantitative grading index system is proposed. On this basi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CBM development favorable area is developed: the mature 3-D model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ulti-coal seams in full-scale;the production layer potential index of each grid is calculated, and the production layer potential index contour under single-layer or commingled multi-layer production are plotted;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our of production layer potential index, the quantitative index of CBM development unit is adopted to outline the grade I, II, III coal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reas, and thus to pick out the favorable development area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Yuwang block of Laochang in Yunnan proved that the favorable area evaluation process proposed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selecting favorable development areas only relying on evaluation results of a major coal seam pay, and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electing favorable areas for multi-coal seam commingled CBM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JOINT MINING production layer potential index DEVELOPMENT unit DIVISION quantitative index favorable area evaluation
下载PDF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下载PDF
大气氧化能力量化研究
4
作者 王跃思 刘子锐 +1 位作者 胡波 王润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0,共17页
大气氧化能力(AOC)通常是指大气通过氧化过程去除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的速率总和。在对流层和近地层大气中,AOC主要表观为对污染气体的清除能力或净化能力,亦称大气氧化性。AOC是地球大气自洁净的核心能力,但一直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认知... 大气氧化能力(AOC)通常是指大气通过氧化过程去除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的速率总和。在对流层和近地层大气中,AOC主要表观为对污染气体的清除能力或净化能力,亦称大气氧化性。AOC是地球大气自洁净的核心能力,但一直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认知和对其指标的量化描述。本文作者通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研究等项目,从大气化学基本理论入手,对AOC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在其量化表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围绕“大气氧化能力量化研究”这一科学问题,对这些进展进行简要的描述。首先在深入认知AOC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大气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大气氧化能力表观指数(AOIe)和潜势指数(AOIp),并通过二者归一化指数日变化闭合研究,发现了非均相化学过程对AOC的贡献不容忽视。随着PM2.5污染的加重,无论夏季还是冬季,AOIe亦随之增加,但在冬季AOIp则出现了相反的情景,表现出AOIp的变化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更大。AOC闭合研究思路用于大气OH自由基的储库分子HONO“未知源”研究,发现了北京大气HONO的重要非均相来源,阐释了MCM(Master Chemical Mechanism)机制对冬季AOC低估的重要原因。AOIp用于预测我国大气臭氧污染潜势格局,发现臭氧光化学生成表观潜势(AOIp_O_(3))与NO_(2)的光解系数[J(NO_(2))]直接相关,全国J(NO_(2))的年均值为4.39×10^(-3)s^(-1),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重庆和湖南等地。与其他化学反应氧化性指数对比,AOIe与AOIp组合指数更具准确性、普适性和实用性,可评价已发生的污染过程AOC的变化,亦可预测城市或区域重污染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变化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氧化能力表观指数(AOIe) 大气氧化能力潜势指数(AOIp) 闭合 HONO 光化辐射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张欣 张保祥 吴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198,共5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对势识别出较差的单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华北缺水地区典型工业行业用水定额评估中,结果表明,山东省医药制造业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总体评估结果为“宽松”,行业类别覆盖比例等7个指标的集对势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可作为用水定额修订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系统实用,克服了评估指标覆盖不全面的缺陷,可以给出用水定额合理客观的评估结论,对于确保用水定额始终满足节水管理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工业行业 用水定额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五元减法集对势
下载PDF
乡村发展潜力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李世芬 李竞秋 +1 位作者 刘代云 范熙晅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乡村振兴进程中,科学地评价、识别乡村潜力之所在有利于其分类推进和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尝试建构乡村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系统。首先建立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乡村发展的实态表征确定发展潜力因子,设置12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 乡村振兴进程中,科学地评价、识别乡村潜力之所在有利于其分类推进和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尝试建构乡村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系统。首先建立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乡村发展的实态表征确定发展潜力因子,设置12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包含地理区位、社会与经济、自然与生态和居住环境4个维度;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算法模型。继而设计潜力评价系统及其功能,采用B/S软件架构设计,使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通过Java开发语言及MySQL数据库设计了一套评价系统,为乡村发展潜力评价提供了图像化、信息化、多维度的共享平台,且定性、定量结合,为辅助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 系统开发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峰 李强 +3 位作者 高峰 吉勤克补子 刘汉武 王若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60,共11页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磷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中磷矿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贵州土壤背景值的37.58倍、24.40倍、19.26倍、18.09倍、2.67倍、2.17倍和1.78倍,各重金属富集特征明显,Cu元素平均含量未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NPI平均值介于4.59~69.32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而Cr和Cu元素NPI平均值分别为1.89和1.21,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研究区Hg元素I_(geo)平均值为4.45,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As、Se和Cd元素I_(geo)平均值介于3.35~3.65之间,处于重度污染;Pb、Zn和Cr元素I_(geo)平均值0.21~0.44之间,处于未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而Cu元素I_(geo)平均值为-0.83,显示其未受到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Hg元素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Cd处于强生态风险水平,A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Cu、Pb、Zn和Cr均处于轻微风险水平。黔中磷矿区土壤RI平均值为2285.50,显示出极强生态风险,Hg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磷矿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中国模式下砾性土液化指数评价新方法
8
作者 袁近远 崔家伟 +2 位作者 李兆焱 袁晓铭 张钰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8,共11页
砾性土地震液化是我国土木工程震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砾性土液化指数作为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最终表征量及抗液化对策的实际控制指标,是当前体系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该文继承中国模式,基于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实测数据,提出... 砾性土地震液化是我国土木工程震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砾性土液化指数作为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最终表征量及抗液化对策的实际控制指标,是当前体系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该文继承中国模式,基于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实测数据,提出以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比余量为基本变量的砾性土液化指数评价新方法。采用我国独有资料,构建砾性土的理论计算液化指数与宏观调查液化指数间函数关系,分析我国规范中既有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对应关系的可行性,建立适于砾性土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的对等关系,以实测资料多方论证新方法的合理性。提出的新方法,保持了中国模式的优势,可为实际工程应用和我国规范修订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性土 液化指数评价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比 理论液化指数 宏观液化指数
下载PDF
省域视角下中国优势学科识别与分析——基于分级评价方法
9
作者 赵展一 钟永恒 +2 位作者 刘佳 孙源 李贞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优势学科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视角可以是国家、省份、机构、学科等。目前评价学科水平主要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为依据,但ESI学科分类并不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的学科发展情况,且ESI及其他一些引文分析法存在时滞性和缺乏省际横向比较... 优势学科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视角可以是国家、省份、机构、学科等。目前评价学科水平主要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为依据,但ESI学科分类并不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的学科发展情况,且ESI及其他一些引文分析法存在时滞性和缺乏省际横向比较的弊端。因此,从省域视角探索建立优势学科识别与分析方法体系,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促进各省份完善学科布局提供参考。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为数据源,以SCI期刊分类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进行映射得到的77个学科作为依据,建立学科相对优势指数和发展潜力优势指数,并综合考虑省份学科规模和质量水平,利用分级评价的方式识别中国31个省份各自的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结果显示,中国31个省份的优势学科合计125个、潜力学科合计129个。这与各省份学科发展现状基本吻合,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据此,各省份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有优势,同时对亟需资助的潜力学科、弱势学科给予倾斜,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潜力学科 分级评价 相对优势指数 发展潜力优势指数 中国省域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老气田开发潜力——以四川盆地气藏为例
10
作者 黎泳豪 游君昱 +3 位作者 陈舟 徐明星 余秋龙 黄小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1-27,74,共8页
老气田的储层参数差异较大,无法根据单个指标评估整个区块的开发潜力。为此,重新构建老气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储层物性、储量规模及动用情况、生产动态、地层情况等方面对其开发潜力展开综合评价。以四川盆地气藏为例,从12个区块... 老气田的储层参数差异较大,无法根据单个指标评估整个区块的开发潜力。为此,重新构建老气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储层物性、储量规模及动用情况、生产动态、地层情况等方面对其开发潜力展开综合评价。以四川盆地气藏为例,从12个区块资料中筛选出12项相关开发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些区块的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及优选排序。经评价和优选,将老气田划分为Ⅰ、Ⅱ、Ⅲ、Ⅳ类潜力区块,其中开发潜力较大的Ⅰ类、Ⅱ类区块主要包括LHC、TSN、HLC、WQJ等4个区块。此评价结果可作为针对老气田潜力区块进行优选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老气田 潜力区块 关联系数 评价指标 储层物性 储量规模
下载PDF
城乡低效用地潜力测度与盘活路径研究——以沛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峰 《中国名城》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城乡低效用地挖潜和盘活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用地节约集约发展的重要方式。系统梳理低效用地的内涵界定和主要特征,结合沛县实践,将低效城镇用地、低效工矿用地和低效村庄用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土地效益、土地效率、土地管理3个... 城乡低效用地挖潜和盘活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用地节约集约发展的重要方式。系统梳理低效用地的内涵界定和主要特征,结合沛县实践,将低效城镇用地、低效工矿用地和低效村庄用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土地效益、土地效率、土地管理3个角度构建“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4项分项评价指标”的低效用地潜力测度评价体系,并对低效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建立数据库、完善目标内涵、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先行、探索差异化的再利用模式和健全制度体系等建议,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用地 空间潜力测度 指标评价体系 低效盘活路径 沛县
下载PDF
基于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的工业用户用电模式挖掘方法
12
作者 宗一 郑罡 南钰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用户负荷的可调节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的工业用户用电模式挖掘方法。首先,比较K均值聚类和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的优缺点。在工业用户的选取上,选择最佳聚类数均为3的工业用户负荷数据作为被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用户负荷的可调节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的工业用户用电模式挖掘方法。首先,比较K均值聚类和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的优缺点。在工业用户的选取上,选择最佳聚类数均为3的工业用户负荷数据作为被分析对象以便聚类,借助MATLAB工具对用户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了3组所需的聚类中心,再绘制成曲线以便观察和后续提取特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传播聚类-K均值聚类 工业用户 可调节潜力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多准则决策法
下载PDF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頔 蒋婧博 +3 位作者 张文进 楚春礼 邵超峰 鞠美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9-589,共21页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示范实践为我国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区域差异化研究希望通过探究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潜力以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各地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的支持。构建“社会、经济、政治、...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示范实践为我国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区域差异化研究希望通过探究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潜力以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各地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的支持。构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生态文明指数五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0、2015和2019年我国面板数据,刻画31个省份(统计数据尚未包含我国港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当前各时段时空变化,提出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加速度概念描述各省份建设能力差异,基于各省份生态文明五维度预期目标和历史发展速度探究各省份的发展潜势差异,并初步探究各省份生态文明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省份的生态文明指数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时间序列变化上,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性,尽管增长速度都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各省份生态文明水平差距仍然持续拉大;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好于北部地区的特征,通过分析31个省份所属的六个地区的生态文明等级,发现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生态文明等级领先于其他地区,且在各阶段进步最大,而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落后较大,进步缓慢;各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都表现出正向相关的特征,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深入,各省份之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的差别在加大。(2)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和加速度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反映出各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虽然各省份建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但是增强的程度越来越小,甚至有部分省份提升能力出现急剧下降。(3)我国约70%的省份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仍然存在差距,西藏、宁夏、新疆和吉林等省份需要的时间最长。尝试性探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结果为我国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分类分级全面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特别是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差异、进度差异、潜力差异的发现,以及及时更新生态文明目标的需求,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实践从示范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具有参考价值。此外,研究发现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区域差异化驱动机制以及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物质能量代谢的关系研究,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区域差异化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时空特征 建设能力 发展潜势
下载PDF
辽宁省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军 孙铭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依据辽宁省14个城市冰雪产业相关统计年鉴、公报及经济普查数据,并对辽宁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潜力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开展对辽宁冰雪运动产业潜力的相关因素的分层和综合评价.进而预判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前景,为科学制定区域冰雪运动产... 依据辽宁省14个城市冰雪产业相关统计年鉴、公报及经济普查数据,并对辽宁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潜力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开展对辽宁冰雪运动产业潜力的相关因素的分层和综合评价.进而预判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前景,为科学制定区域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战略,厘清产业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冰雪运动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某冶炼厂附近土壤中Hg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冬梅 李新宇 +2 位作者 许笑笑 王玉琪 郑美洁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测定了2005年、2011年和2021年某冶炼厂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各采样点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以冶炼... 测定了2005年、2011年和2021年某冶炼厂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各采样点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以冶炼厂为中心的扩散现象,距离冶炼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的Hg污染最为严重;冶炼厂附近的S2、S4、S5、S6、S7采样点Hg的污染,处于极重程度,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距离冶金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土壤中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相对较高;儿童接触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高于成人,对于Hg的暴露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厂 HG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评估
下载PDF
陕西省水土资源潜力评价
16
作者 王稳江 闫小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8,共5页
为客观评价陕西省水土资源的潜力,利用2000-2019年陕西省耕地土地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农业用水量等数据,解算陕西省水土资源空间散布格局,构建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以及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平均水土资... 为客观评价陕西省水土资源的潜力,利用2000-2019年陕西省耕地土地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农业用水量等数据,解算陕西省水土资源空间散布格局,构建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以及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平均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0.72988,与全国和世界的基尼系数相比较,资源匹配相对较差,但基尼系数有较大幅度高于警戒线0.4,表明水土资源潜力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陕西省不同地方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差异明显,南部地区优于中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匹配指数 潜力评价
下载PDF
盐水层CO_(2)封存潜力评价及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玉龙 杨勃 +5 位作者 曹成 张烈辉 周翔 黄晨直 芮祎鸣 李金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4期484-494,共11页
盐水层CO_(2)封存是可行的技术部署方案之一,也是中长期CO_(2)深度减排的主要方式。针对盐水层封存潜力的评估要求,对CO_(2)地质封存的4种封存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基于封存机理对沉积盆地中盐水层封存潜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 盐水层CO_(2)封存是可行的技术部署方案之一,也是中长期CO_(2)深度减排的主要方式。针对盐水层封存潜力的评估要求,对CO_(2)地质封存的4种封存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基于封存机理对沉积盆地中盐水层封存潜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盐水层封存评价体系,建立了涵括安全、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4类评价指标层的盐水层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于具有开放构造和丰富水文地质作用的盐水层,推荐考虑残余气封存和溶解封存结合的方法评估封存潜力,盐水层CO_(2)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开展全国性的CO_(2)封存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盐水层 封存机理 封存潜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农村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文慧 廖涛 +1 位作者 方国华 黄显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河流健康评价是河流管护的重要内容。为科学评价农村河流健康状况,【方法】立足于农村河流的现状与特点,在阐明农村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结构、河岸带、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社会服务功能、河流管护6个方面,构建适... 【目的】河流健康评价是河流管护的重要内容。为科学评价农村河流健康状况,【方法】立足于农村河流的现状与特点,在阐明农村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结构、河岸带、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社会服务功能、河流管护6个方面,构建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立非常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劣态5个评价等级及对应的评分标准。以典型农村河流--沿六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集对分析法评价其健康状况,运用减法集对势确定导致河流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沿六河的健康状况等级联系数为0.025+0.104I_(1)+0.261I_(2)+0.377I_(3)+0.232J,评价等级为不健康,与实际情况相符;河流纵向连通性、流速、水生植物多样性、水生动物多样性、供水保证率等14项指标恶化是导致沿六河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因素。【结论】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农村河流健康的概念内涵,能够科学评价农村河流健康状况,并辨析农村河流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以典型农村河流沿六河为例开展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实例应用,较好地诊断了沿六河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该评价体系具备较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农村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河流 河流健康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集对分析 减法集对势 沿六河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与潜力转化分析——以北京昌平区和密云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钰蕊 王玉华 +1 位作者 赵权威 奚雪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基于大都市郊区农业的生产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休闲、社会与就业保障四大功能界定,分别从规模、效益、强度三个内涵属性方面各选取多项指标,构建了大都市郊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近郊昌平区、远郊密云区为例,对其2010... 基于大都市郊区农业的生产经济、生态环境、文化休闲、社会与就业保障四大功能界定,分别从规模、效益、强度三个内涵属性方面各选取多项指标,构建了大都市郊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近郊昌平区、远郊密云区为例,对其2010—2019年来农业多功能性发展进行了对比评价与潜力转化分析。近年来昌平区和密云区的农业多功能综合水平整体有所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经济功能呈逐渐弱化态势,生态环境、文化休闲、社会与就业保障功能则不断上升。昌平区、密云区的农业多功能性潜力转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和功能结构异质性特征。昌平区、密云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应因地制宜,采取多主体、多时空、多属性的多维发展策略,应对不同区域绿色发展下的市场需求与生态保护战略要求,强化不同功能属性,提升总体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郊区 农业多功能性 评价指标体系 潜力转化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华德伟 布多 +1 位作者 肖方景 崔小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24-3128,共5页
简要综述了京津冀地区主要水系及其流域底泥沉积物的理化特性,系统讨论了该地区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的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了河流理化特性与重金属浓度间的关系,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此地区水体沉... 简要综述了京津冀地区主要水系及其流域底泥沉积物的理化特性,系统讨论了该地区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的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了河流理化特性与重金属浓度间的关系,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此地区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河流理化特性与其背景值基本一致;重金属浓度评价结果为:Zn>Cr>Cu>Pb>Cd;pH与总氮、总磷与有机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元素Pb与Cd,元素Zn与Cr间存在强相关性;元素Cd的潜在生态危害等级涵盖低、中等、重、严重四个等级,其余大部分样点处于对生态环境危害程度较低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底泥 重金属污染 评价方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