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and Mineralization Prognosis for the Yechangping Mo Deposit,Henan Province,China
1
作者 DING Gaoming JI Genyuan +5 位作者 YAN Guolong XU Yongzhong WANG Kunming XIAO Chun WANG Quanle GUO Dongb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36-752,共17页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deep mineralization.This approach provides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deep mineral localization,three-di...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modeling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deep mineralization.This approach provides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deep mineral localization,three-dimensional fine interpolation,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and extraction of quantitative mineral-seeking markers.The Yechangping molybdenum(Mo)deposit is a significant and extensive porphyry-skarn deposit in the East Qinling-Dabie Mo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Abundant borehole data on oreforming elements underpin deep geochemical predictions.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1)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of the deposit was established.(2)Correlation,cluster,and factor analyses post delineation of mineralization stages and determination of mineral generation sequence to identify(Cu,Pb,Zn,Ag)and(Mo,W,mfe)assemblages.(3)A three-dimensional geochemical block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Mo,W,mfe,Cu,Zn,Pb,and Ag using the ordinary kriging method,and the variational function was developed.(4)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are performed to extract geological information,employing the variogram and w(Cu+Pb+Zn+Ag)/w(Mo+W)as predictive indicators.(5)Identifying the western,northwestern,and southwestern areas of the mine with limited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contrasted by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areas favorable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chemical model ore-forming elements GEOSTATISTICS deep mineralization prediction Yechangping Mo deposit
下载PDF
Genesis, metallogenic model,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in the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Weifang Song Lulin Zheng +2 位作者 Jianzhong Liu Shengtao Cao Zhuojun Xie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6-152,共17页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s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The Nibao deposit is a typical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To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the Nib...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s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The Nibao deposit is a typical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To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establish a metallogenic model, and guid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w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previously reported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dating data and discussed the genesi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based on which we proposed the metallogenic model.Earlier works show that the Nibao anticline, F1 fault, and its hanging wall dragged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were formed before or simultaneously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while F2, F3, and F4 faults postdate gold mineralization. Regional geophysical data showed extensive low resistivity anomaly areas near the SBT(the product of tectonic slippage and hydrothermal alteration)between the P2/P3 and the strata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in the SSE direction of Nibao anticline in the lower plate of F1 and hanging wall dragged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and the anomaly areas a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 influence range of anticlines. Simultaneously, soil and structural geochemistry show that F1, Nibao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and their transition areas all show good metallogenic elements(Au, As, and S) assemblage anomalies, with good metallogenic space and prospecting possibilities. There are five main hypotheses about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Au in the Nibao gold deposit:(1) related to the Emeishan mantle plume activity;(2) source from the Emeishan basalt;(3) metamorphic fluid mineralization;(4) basin fluid mineralization;(5) related to deep concealed magmatic rocks;of these, th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is the fifth speculation.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medium–low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medium–low salinity, low density, low oxygen fugacity, weak acidity, weak reduction, and rich in CO_(2)and CH_(4). The fluid pressure is 2–96.54 MPa, corresponding to depths of 0.23–3.64 km.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is ~141 Ma,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Based on the above explanation, the genetic model related to deep concealed magmatic rock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is established,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areas are outlined;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gional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ao gold deposit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Au GENESIS Metallogenic model Prospecting prediction
下载PDF
Spatial data mining system for ore-forming predi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Man WANG Linfu XUE Yingwei WANG 《Global Geology》 200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The authors designed the spatial data mining system for ore-forming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data mining as well as the technique of spatial database,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 The authors designed the spatial data mining system for ore-forming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data mining as well as the technique of spatial database,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data.The system consists of data management,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knowledge representation.It can syncretize multi-source geosciences data effectively,such as geology,geochemistry,geophysics,RS.The system digitiz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data as data layer files which consist of the two numerical values,to store these files in the system database.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s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metallogenic prognosis was realized,as an example from some are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prospect area of hydrothermal copper deposit wa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forming prediction spatial data mining multi-source geoscience data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张建蕾 +2 位作者 刘宇 曹光明 景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4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4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收缩状态下腓肠肌杨氏模量平均值(以下简称杨氏模量值)的差异。观察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弹力带训练,记录其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入院时与干预1、3、6个月后握力、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表(SPPB)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肌少症诊断和疗效预测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杨氏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6.90%(73/84);干预1、3、6个月后握力、ASMI、SPPB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诊断老年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16、0.621、0.749,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911,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值预测老年肌少症疗效的AUC分别为0.805、0.846、0.785、0.775,各参数联合应用的AUC为0.889,高于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老年肌少症诊断及疗效预测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 剪切波弹性成像 老年 肌少症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老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合理监测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春鹏 杜超 +2 位作者 史梁 祖发金 柴晓鹤 《工程勘察》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为研究老采空区沉降监测数据时间间隔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某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点实测沉降数据,在等时间间隔、非等时间间隔两种情况下建立两种方案、六种沉降预测模式,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对老采空区地表沉... 为研究老采空区沉降监测数据时间间隔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某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点实测沉降数据,在等时间间隔、非等时间间隔两种情况下建立两种方案、六种沉降预测模式,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对老采空区地表沉降进行预测,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时间间隔监测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监测时长不变的情况下,预测精度随平均监测间隔时长的增长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即并非监测间隔越短,预测精度越高,而是在相应监测间隔范围内存在预测精度最优值。研究成果可为老采空区监测方案设计及沉降预测模式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监测模式分析 神经网络(LSTM) 沉降预测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老旧建筑结构安全性定量预测方法
6
作者 翟越 雷尚学 +3 位作者 王轶宏 王奥晨 谢梓涵 贾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7,共9页
为提高对老旧建筑的安全分析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老旧建筑结构安全性定量预测方法,通过老旧建筑结构风险要素辨识搭建智能监测系统,监测建筑关键结构初步判断安全状态,将监测数据作为外部参数输入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定量预测... 为提高对老旧建筑的安全分析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老旧建筑结构安全性定量预测方法,通过老旧建筑结构风险要素辨识搭建智能监测系统,监测建筑关键结构初步判断安全状态,将监测数据作为外部参数输入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定量预测建筑的破坏部分和破坏程度;以西安某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旧建筑为例进行验证,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监测方案,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结构安全监测;使用Revit软件建立该建筑的数值模型并导入到ABAQUS中,将监测数据作为外部参数输入数值模拟,并假定监测数值超过沉降阈值进行定量预测建筑破坏情况。结果表明:该老旧建筑目前处于安全状态,假定建筑沉降值超过安全阈值,则楼梯前侧结构发生破坏的可能性增加。验证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将实时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相融合的定量预测方法,对老旧建筑整体及局部结构安全性分析判断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老旧建筑结构 定量预测 安全状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新发现≥50岁患者HIV感染/AIDS流行趋势特征和定量预测
7
作者 孙春云 李刚 +1 位作者 陈小燕 魏伟泉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掌握≥50岁患者的HIV感染/AIDS流行趋势特征,并进行定量预测,为指导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18-2023年新发现≥50岁患者HIV感染/AIDS的趋势特征,用缓冲算子序列建立灰色均值GM(1... 目的掌握≥50岁患者的HIV感染/AIDS流行趋势特征,并进行定量预测,为指导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18-2023年新发现≥50岁患者HIV感染/AIDS的趋势特征,用缓冲算子序列建立灰色均值GM(1,1)模型进行趋势判定和定量预测。结果2018-2023年深圳市龙岗区新发现≥50岁HIV感染/ADIS患者271例,年均(45±11)例;男/女性别比3.44∶1,50~59岁占62.37%,职业分布较广,以家务及待业(37.27%)和商业服务(15.87%)较多,已婚或有配偶占53.51%,初中以下文化占62.36%,外市户籍占81.18%;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71.22%)为主,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高(63.10%);发现途径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76.38%)为主。各年≥50岁HIV感染/ADIS患者在人群特征、感染途径和检测样本来源等分布上未呈现趋势变化(P>0.05);在当年新发现HIV感染/ADIS患者构成比呈现出增长趋势(P<0.05)。建立的弱化算子GM(1,1)灰色模型优秀,平均相对误差<2.0%,精度>98.0%,发展系数为0.05,患者数呈增长趋势,预测2024-2028年≥50岁患者年发现数将可能从62例增长至75例。结论深圳市龙岗区≥50岁HIV感染/ADIS患者在构成占比和患者数上均呈增长趋势,应重点关注≥50岁HIV感染/ADIS患者,针对老年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和完善AIDS综合干预和防治体系。灰色GM(1,1)预测模型可用于≥50岁人群中HIV感染/AIDS流行趋势判定和定量预测,对风险定量评估和疫情防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流行特征 ≥50岁患者 灰色预测
下载PDF
4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现况调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醒 王洁 +2 位作者 刘义锋 孙军 余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调查1623例>40岁人群缺血性脑卒中(CIS)风险现况,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有效预防CI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40岁1623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是... 目的调查1623例>40岁人群缺血性脑卒中(CIS)风险现况,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有效预防CI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40岁1623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是否患有CIS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诱发CIS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40岁人群发生CIS的预测价值。结果1623例>40岁人中79例确诊CIS,患病率为4.87%。患病组和未患病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及血清硫氧还蛋白(Trx)、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3(MASP-3)、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Trx>9.10μg·L^(-1)为CIS的危险因素,MASP-3>450.40μg·L^(-1)、MBL>25.31μg·L^(-1)为CIS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Trx、MASP-3、MBL联合预测CI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预测敏感度为91.36%,特异度为78.52%。结论>40岁人群CIS发生风险较高,主要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及血清Trx、MASP-3、MBL水平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岁 缺血性脑卒中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风险预测列线图构建及护理建议
9
作者 王洁 韦伟 +4 位作者 吕英华 黄文贞 庄静 马慧慧 张红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0期3773-3778,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并提出护理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11月于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1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健康问卷量...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并提出护理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11月于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1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健康问卷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软件构建疲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发生率为84.3%,合并症≥2个、病程>10年、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的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疲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92,列线图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0.735,0.852)],绘制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趋于一致。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发生率较高,合并症≥2个、病程>10年、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HbA1c≥7%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疲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为医护工作者识别老年2型糖尿病疲劳高风险病人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疲劳 列线图 风险预测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陈梦奇 迟晨汝 +3 位作者 杨丹 周志庆 刘欢 王晓晔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4-188,19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2—8月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量表、Frail衰弱量表及肌少症量表对320例...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2—8月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量表、Frail衰弱量表及肌少症量表对3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疲乏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Homst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校准曲线、DCA曲线分别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7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疲乏,疲乏发生率为55.6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135)、多重患病(OR=2.111)、多重用药(OR=2.952)、衰弱(OR=7.565)、肌少症(OR=3.284)均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经ROC曲线和H-L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临床决策曲线均在有效范围内。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疲乏发生率较高,受到年龄、多重患病、多重用药、衰弱、肌少症的影响;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为临床医务人员筛选疲乏高风险人群及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疲乏 慢性病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血清标志物构建预测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Nomogram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斯诗 杨莉 +1 位作者 郑涛 詹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究血清标志物Nomogram预测模型对老年重症肺炎(S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0例老年SP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人群(n=217)与验证人群(n=93)。比较建模人群、验证人群入院2... 目的:探究血清标志物Nomogram预测模型对老年重症肺炎(S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0例老年SP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人群(n=217)与验证人群(n=93)。比较建模人群、验证人群入院28 d内预后情况,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饥饿素(Ghrelin)、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并构建预后不良Nomogram预测模型,在验证人群中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人群入院28 d内死亡78例(35.94%),验证人群入院28 d内死亡34例(36.56%),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模人群、验证人群中,不同预后患者血清sTREM-1、NT-proBNP、TIMP-1、Presepsin、PCT、Ghrelin、CRP、IL-6、NLR、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TREM-1、TIMP-1、NT-proBNP、Presepsin、Ghrelin、PCT、NLR水平为老年SP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验证人群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血清sTREM-1、TIMP-1、NT-proBNP、Presepsin、Ghrelin、PCT、NLR水平为老年S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基于以上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NOMOGRAM 预测模型 老年 重症肺炎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房屋安全健康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振林 柳飞 +4 位作者 陶水忠 杨晓辉 于茜 张硕 周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9-2479,共11页
房屋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老旧房屋的自动化健康监测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优化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流程,使用Python丰富的“库”资源构建预处理程序。程序使用灰色关联法对数据进行可信度评估筛选数据,利用箱形图筛选异常数据... 房屋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老旧房屋的自动化健康监测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优化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流程,使用Python丰富的“库”资源构建预处理程序。程序使用灰色关联法对数据进行可信度评估筛选数据,利用箱形图筛选异常数据,并对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进行插补替换,最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平滑数据以降低数据离散度;自动化监测设备因自身特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监测数据校核自动化监测数据的数据比对方法,以保证自动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最后使用拟合曲线实现变形监测数据的短期预测,预测精度达到0.1%,有效预测时间约10 d,最终的结果满足程序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预处理与校核 自动化监测 短期预测 老旧房屋 PYTHON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芳 李寒雪 +2 位作者 张琳 韩英 杨跃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崔晓芳 路筱 +1 位作者 余红梅 韩红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164例完成第5年随访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将16...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164例完成第5年随访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将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分为认知正常(PD⁃NC)组和认知障碍(PD⁃CI)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PD⁃NC组101例,PD⁃CI组63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3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受教育年限、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2部分(MDS⁃UPDRSⅡ)和第3部分(MDS⁃UPDRSⅢ)评分进入回归方程。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功能受年龄、受教育年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可为早期甄别和干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年轻老年人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预测
15
作者 陈昊 范颖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9,共7页
为探寻能够考虑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预测方法,在综合考察国内外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试验资料基础上,搭建试验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规范和几种常用简化计算方法对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计算的优缺点;基于... 为探寻能够考虑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预测方法,在综合考察国内外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试验资料基础上,搭建试验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规范和几种常用简化计算方法对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计算的优缺点;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建立8因素(老混凝土龄期、抗压强度、新混凝土抗压强度、黏结界面面积、界面饱水程度、界面粗糙度、界面剂、试验方法)影响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能够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新老混凝土界面 黏结强度 预测
下载PDF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贾秀珍 王佳烈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PFE)老年患者的各类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该种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实施验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PFE(CPFE组)和120...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PFE)老年患者的各类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该种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数据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实施验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PFE(CPFE组)和120例单纯肺气肿(单纯肺气肿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老年CPFE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CPFE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患者CPF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相关指标预测CPFE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CPFE组吸烟指数、反流性食管炎比例、白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高于/大于单纯肺气肿组,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低于单纯肺气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反流性食管炎、白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TLC%、DLCO%是老年CPFE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依据多因素分析所筛选出来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56,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1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多因素分析所得独立影响因素以及回归模型P值预测概率预测老年患者CPF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600、0.739、0.674、0.702、0.729和0.893。结论与单纯肺气肿的患者相比,CPFE老年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利用这些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发生CP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肺气肿 老年 临床特征 风险预测评估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张鹏 滕飞飞 +2 位作者 王泽芬 李萍 王传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53-1356,1395,共5页
目的构建重症颅脑损伤(sTBI)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阳光融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6例sTBI患者,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46例患者用于建模(建模组),... 目的构建重症颅脑损伤(sTBI)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阳光融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6例sTBI患者,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46例患者用于建模(建模组),其中围手术期发生DVT老年患者33例作为DVT组,其余113例患者作为非DVT组。将2022年7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用于外部验证(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VT形成的高危因素,根据AUC及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效能。结果两组高血糖、高血压、多发伤、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1 d、血管活性药、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血红蛋白(Hb)、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同型半胱氨酸(Hcy)、肺部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多发伤、血管活性药、血浆D-二聚体、肺部感染、受伤至手术时间是老年sTBI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AUC为0.912,P<0.05,95%CI为0.859~0.962,最大约登指数为0.667,灵敏度为0.738,特异度为0.945,最佳截断值为0.209;验证组中AUC为0.805,本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625,特异度为0.898,准确率为83.6%。结论肺部感染、血管活性药使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0.5 mg/L、高血糖、多发伤、受伤至手术时间>5 d可增加老年sTBI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老年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超高龄卧床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赵乐妍 赵天雪 王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高龄卧床老年压力性损伤(PI)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超高龄卧床老年PI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PI创面的...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高龄卧床老年压力性损伤(PI)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超高龄卧床老年PI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PI创面的基本情况及继发创面细菌感染的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继发创面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00例超高龄卧床老年PI患者中30例(30.00%)发生创面细菌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水肿、留置导尿管、大小便失禁、PI持续时间长是超高龄卧床老年PI患者继发创面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持续规范治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史、水肿、留置导尿管、大小便失禁、PI持续时间长是PI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的建立有助于预测超高龄卧床老年PI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 卧床 老年人 压力性损伤 创面细菌感染 影响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19
作者 高峰 刘弢 樊泽元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7期757-763,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民航总医院收诊的216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2例...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民航总医院收诊的216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2例)和验证集(44例)。参考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制定的造影剂肾病标准,将PCI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造影剂肾病组和非造影剂肾病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模型。结果172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造影剂肾病18例,发生率为10.47%(18/172)。造影剂肾病组患者的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非造影剂肾病组(P<0.05),术后次日清晨血肌酐(Scr)、术后次日清晨尿肾损伤分子-1(KIM-1)、术后次日清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载蛋白(NGAL)高于非造影剂肾病组(P<0.05)。术前GFR(OR=0.245,95%CI:0.141~0.426)、术后次日清晨Scr(OR=3.438,95%CI:1.980~5.971)、术后次日清晨尿KIM-1(OR=3.714,95%CI:2.138~6.449)、术后次日清晨尿NGAL(OR=4.973,95%CI:2.864~8.635)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灵敏度为0.809(95%CI:0.714~0.891),特异度为0.758(95%CI:0.671~0.834),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46~0.925)。列线图模型预测验证集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灵敏度为0.799(95%CI:0.719~0.892),特异度为0.685(95%CI:0.602~0.794),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708~0.916)。结论术前GFR、术后次日清晨Scr、术后次日清晨尿KIM-1、术后次日清晨尿NGAL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有关,构建风险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PCI术后造影剂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造影剂肾病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相关造影剂肾病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20
作者 杨天芬 李磊 张娜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779-3785,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相关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128例,女64例,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相关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128例,女64例,年龄60~80(71.73±3.59)岁。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3例)和验证集(39例)。根据患者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Scr)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筛查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相关CIN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采用χ^(2)检验、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训练集1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N 22例(14.38%)。验证集3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N 5例(12.82%)。CIN组PCI术前24 h使用利尿剂占比、术后24 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24 h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术后24 h Scr、术后24 h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载蛋白(NGAL)均高于非CIN组(均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CIN组(P<0.05)。术前24 h使用利尿剂(OR=3.216,95%CI 1.472~7.025)及术后24 h hs-CRP(OR=2.971,95%CI 1.360~6.491)、NT-proBNP(OR=3.341,95%CI 1.528~7.297)、Scr(OR=3.271,95%CI 1.497~7.145)、尿NGAL(OR=3.582,95%CI 1.639~7.826)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发生CIN的危险因素(均P<0.05),eGFR(OR=0.253,95%CI 0.115~0.553)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发生CIN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发生CIN的灵敏度为0.815(95%CI 0.702~0.891),特异度为0.743(95%CI 0.674~0.856),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 0.718~0.915)。列线图模型预测验证集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发生CIN的灵敏度为0.754(95%CI 0.662~0.875),特异度为0.772(95%CI 0.681~0.889),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 0.743~0.915)。结论术前24 h使用利尿剂、eGFR以及术后24 h hs-CRP、NT-proBNP、Scr、尿NGAL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发生CIN有关。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相关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