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OS对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性能影响
1
作者 谢轩宇 曹茜 +1 位作者 曾鲜 程旭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5-18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分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光谱吸收/发射性能的演变规律,揭示涂层成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基料原料,以TiO_... 目的研究不同组分有机硅基耐高温热控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光谱吸收/发射性能的演变规律,揭示涂层成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基料原料,以TiO_(2)、云母为功能颜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得到一种耐高温热控涂层,并对涂层的物相、表面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所制得的热控涂层均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比以及较高的半球发射率,当TEOS物质的量比为8时,涂层具有最低的太阳吸收比和最高的半球发射率,其值分别为0.209和0.901。涂层在600℃高温下,Si—O—Si转变为SiO_(2),部分涂层表面出现微裂纹,但未与基体脱落。TEOS物质的量比为8的涂层经高温处理后的太阳吸收比最小,半球发射率最大,其值分别为0.169和0.894。结论室温固化后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和半球发射率与TEOS的含量有关,太阳吸收比随着TEOS含量的增多而减少,半球发射率随着TEOS含量增多而增大。并且涂层的热稳定性随着TEOS含量的增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有机硅复合 溶胶-凝胶法 太阳吸收比 半球发射率 有机涂料
下载PDF
功能性柔性硬质涂层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印杰 李苗 +3 位作者 周欢 张聪 张振强 马春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69,76,共10页
制备兼具良好柔韧性与高硬度的涂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大多数涂层很难在保持柔韧性的同时具备高硬度。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将高硬度的无机相与柔韧的有机相在分子水平上结合,使涂层同时具有类聚合物的柔韧性和类陶瓷的高硬度,且进一步... 制备兼具良好柔韧性与高硬度的涂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大多数涂层很难在保持柔韧性的同时具备高硬度。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将高硬度的无机相与柔韧的有机相在分子水平上结合,使涂层同时具有类聚合物的柔韧性和类陶瓷的高硬度,且进一步赋予涂层功能,如透明、疏水疏油、防污、自修复等可拓展涂层在柔性显示设备和海洋防污等方面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功能性柔性硬质涂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结构-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涂层多功能的集成和在极端环境下的使用将是功能性柔性硬质涂层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涂层 柔韧性 硬度 有机-无机杂化 聚合物陶瓷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制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秀华 孙益民 +2 位作者 刘守华 孙红霞 沈业青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用浸渍-提拉法,在LY12铝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致密、无裂纹.通过液态浸渍实验、盐雾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了有机...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用浸渍-提拉法,在LY12铝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致密、无裂纹.通过液态浸渍实验、盐雾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涂层耐腐蚀性能优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使此杂化膜替代对环境有害的铬酸盐转化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涂层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多功能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涂层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秀华 何建平 +1 位作者 王玲 陈素晶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36-38,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得到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其可用来制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涂层。由于无机相和有机相的联合作用,纳米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耐腐蚀性、防油性、防雾性、抗静电性、抗折射性等。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纳米涂层 油性 抗静电性 多功能 有机相 纳米复合材料 耐腐蚀性 耐磨损性 制成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及在光固化体系中的稳定分散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夏虹 杨建文 +2 位作者 曾兆华 陈用烈 王海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0-755,共6页
选用3种不同的稳定剂,乙酰丙酮(acac),异丙氧基三(焦磷酸二辛酯)钛(TTPO)和可聚合有机磷酸酯(MAP),采用钛酸四正丁酯(TBT)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二氧化钛溶胶,并与树脂/单体相混合,制备成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涂料.利用FT-IR监测了... 选用3种不同的稳定剂,乙酰丙酮(acac),异丙氧基三(焦磷酸二辛酯)钛(TTPO)和可聚合有机磷酸酯(MAP),采用钛酸四正丁酯(TBT)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二氧化钛溶胶,并与树脂/单体相混合,制备成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涂料.利用FT-IR监测了TBT水解缩合形成溶胶的过程及杂化体系的光聚合过程.杂化固化膜SEM结果显示,在合成溶胶过程中添加不同的稳定剂对杂化固化膜中无机粒子粒径尺寸等形态有显著影响,其中使用TTPO作为稳定剂得到的无机粒子分散最均匀,粒径最小,约20 nm.物理性能测试表明光固化杂化膜在硬度和柔韧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溶胶-凝胶 钛酸酯 光固化涂料 纳米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合成YAG∶Ce^(3+)荧光粉的包膜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永绣 闵宇霖 +1 位作者 周雪珍 游效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一是由无定形Y2O3和Al2O3直接向YAG相的一步相转变;二是由无定型Y2O3和Al2O3经由YAlO3(YAP)和γ-Al2O3向YAG相的两阶段相转变,在900℃得到结晶性好的纯YAG∶Ce3+荧光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59nm,最大发射峰波长为550nm;在荧光粉表面包覆氧化铝和氧化镧,将使荧光粉的荧光强度稍有降低,但对荧光粉的稳定性有很好的改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 合成 YAG:Ce^3+荧光粉 包膜 稳定性 相转变
下载PDF
正硅酸乙酯改性的GPMS有机-无机材料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尤宏 张兴文 +2 位作者 吕祖舜 刘琰 张皓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为了考察正硅酸乙酯(TEOS)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EOS改性的γ-环氧丙基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用浸渍法使其在玻璃基体上成膜.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GPMS-TEOS杂化材料的... 为了考察正硅酸乙酯(TEOS)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EOS改性的γ-环氧丙基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用浸渍法使其在玻璃基体上成膜.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GPMS-TEOS杂化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热分析仪、纳米硬度测试仪和扫描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材料具有纳米级倍半硅氧烷结构,TEOS的含量对杂化体系性能有较大影响;当TEOS质量分数为15%~20%时,杂化体系的热稳定性、硬度和模量等性能最佳,并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TEOS 溶胶-凝胶法 γ-环氧丙基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GPMS 浸渍法 纳米材料
下载PDF
PVB掺杂有机无机复合SiO2增透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聪蕊 蓝芳 +2 位作者 陈宁 张清华 江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4-1107,共4页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有机掺杂剂,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二氧化硅增透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粒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椭偏测定、原子力显微镜、静滴接触角测量...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有机掺杂剂,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二氧化硅增透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粒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椭偏测定、原子力显微镜、静滴接触角测量等对膜层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B分子的引入并没有引起增透膜结构的变化。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未经PVB掺杂的SiO2增透膜在720 nm处的峰值透过率为99.8%,而PVB掺杂后的SiO2复合膜在840 nm处的峰值透过率在99.9%以上。掺杂膜层变厚,峰值透过率朝长波方向移动。掺杂前后增透膜对水的接触角从29°增加到71°,膜层的疏水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B 有机无机复合二氧化硅增透膜 透过率 疏水性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在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1 位作者 郑裕东 龚克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在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溶胶凝胶法在橡胶增强、光学仪器、功能化涂层以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指出溶胶凝胶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以及分散介质范围的扩大将是溶胶凝胶法在聚... 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在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溶胶凝胶法在橡胶增强、光学仪器、功能化涂层以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指出溶胶凝胶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以及分散介质范围的扩大将是溶胶凝胶法在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橡胶增强 光学器械 功能化涂层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SiO_2杂化涂料的稳定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金娜 侯有军 曾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DS)、有机硅烷偶联剂(MPTMS和VTMS)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可UV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料,并考察了原料配比对杂化涂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DS-MPTMS/SiO2比DDS-VTMS/SiO2稳定性更好... 以正硅酸乙酯(TEOS)、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DS)、有机硅烷偶联剂(MPTMS和VTMS)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可UV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料,并考察了原料配比对杂化涂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DS-MPTMS/SiO2比DDS-VTMS/SiO2稳定性更好;乙醇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储存稳定性;随着陈化时间延长,杂化涂料粒径变大,分布变宽,漆膜透光率下降。当各组分的摩尔比为nDDS/nTEOS=2/3,nMPTMS/nTEOS=1/3,nHCl/nSi-O=0.006,nEtOH/nSi-O=1,nH2O/nSi-O=0.6时,杂化涂料稳定性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杂化涂料平均粒径3.6 nm,凝胶时间大于300 d,经UV固化后漆膜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有机硅 杂化涂料 溶胶-凝胶法 稳定性
下载PDF
飞机透明件用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耐磨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哈恩华 纪建超 +1 位作者 孙士彬 钟艳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催化剂添加量制备了不同纳米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用偶联剂MEMO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后制备了有机玻璃用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结果表明,经过MEMO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与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有很...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催化剂添加量制备了不同纳米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用偶联剂MEMO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后制备了有机玻璃用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结果表明,经过MEMO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与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PMMA涂覆光固化PUA/SiO2涂层后,其硬度由原来的HB提高到3H,体积收缩率降低52%,耐磨性能比未添加的纳米SiO2涂层提高了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透明件 光固化 有机-无机杂化 耐磨涂层
下载PDF
UV固化有机硅/SiO_2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金娜 侯有军 曾幸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0,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常用的有机硅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可紫外光(UV)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料.研究了有机硅用量对杂化漆膜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和固体29Si-NMR对杂化涂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UV固化C C的转化率和硅氧烷的缩聚度.结果... 以正硅酸乙酯和常用的有机硅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可紫外光(UV)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料.研究了有机硅用量对杂化漆膜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和固体29Si-NMR对杂化涂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UV固化C C的转化率和硅氧烷的缩聚度.结果表明:杂化涂料的有机与无机网络间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在UV固化240 s时双键转化率可达81.0%,硅氧烷的平均缩聚度为89.5%;由于采用了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在高度交联的SiO2网络结构中引入线性Si O Si链段,使得漆膜既有高硬度又有良好的柔韧性,当TEOS/MPTMS/DDS摩尔比为6∶2∶3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杂化涂料 溶胶-凝胶法 UV固化
下载PDF
航空透明件有机-无机杂化耐磨涂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哈恩华 纪建超 +1 位作者 厉蕾 钟艳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13-1916,共4页
透明耐磨涂层是提高航空玻璃透明件表面抗划伤和耐磨性的有效方法。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航空透明件透明耐磨涂层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透明耐磨涂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透明耐磨涂层是提高航空玻璃透明件表面抗划伤和耐磨性的有效方法。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航空透明件透明耐磨涂层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透明耐磨涂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无机相,紫外光固化树酯作为有机相制备航空透明件透明耐磨涂层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透明件 有机-无机杂化 透明耐磨涂层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尤宏 刘琰 +1 位作者 孙德智 胡立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共5页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S含量对其的影响。以腐蚀电流为指标,比较了三种体系杂化膜的防腐能力。利用盐雾试验和电子扫描照片研究了杂化膜耐长久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杂化膜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腐蚀反应的发生,VMS和MPMS膜层可使腐蚀电流减小300多倍。当TEOS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膜层的腐蚀电流最小。比较而言,VMS-TEOS膜层的耐蚀能力最强,GPMS-TEOS膜层最差。VMS膜层和VMS+20%TEOS膜层耐盐雾腐蚀的能力最强,总体来说,杂化膜耐长久腐蚀的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膜 耐蚀性 动电位极化曲线 LY12铝合金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耐磨涂料的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玲 曾兆华 陈用烈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耐磨涂料的进展情况 ,着重介绍了溶胶 -凝胶法制备紫外光固化耐磨杂化涂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涂料 耐磨性 杂化涂料
下载PDF
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苗海龙 郭保文 +2 位作者 贺忠平 李勇峰 关延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研究了合成机械稳定性合格的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液的前提条件和合成方法 ;制备了各种稳定性合格的具有核—壳型结构的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乳液 ;利用该纳米杂化乳液制备了耐人工老化达到 170
关键词 ZnO纳米材料杂化硅丙乳液 稳定性 外墙乳胶涂料 无机物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武利民 周树学 +1 位作者 游波 顾广新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8期47-51,共5页
近年来,有机-无机(O/I)纳米复合涂料发展迅速,已成为涂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制备方法可以分成三类:纳米粒子填充法、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本文系统讨论了上述三种路线的制备方法以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一些评... 近年来,有机-无机(O/I)纳米复合涂料发展迅速,已成为涂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制备方法可以分成三类:纳米粒子填充法、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本文系统讨论了上述三种路线的制备方法以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一些评价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0/I)纳米复合涂料 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 自组装
下载PDF
新型防雾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雪娇 夏正斌 +1 位作者 牛林 李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79,共4页
分析了防雾涂料的应用现状,指出现阶段防雾涂料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材料表面雾珠的形成机理和防雾的方法,以及水性涂料技术、紫外光固化技术、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在防雾涂料中的应用,并对几种新型防雾涂料,包括水性防雾涂... 分析了防雾涂料的应用现状,指出现阶段防雾涂料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材料表面雾珠的形成机理和防雾的方法,以及水性涂料技术、紫外光固化技术、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在防雾涂料中的应用,并对几种新型防雾涂料,包括水性防雾涂料、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有机无机杂化防雾涂料、纳米防雾涂料等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防雾涂料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领域,展望了防雾涂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雾涂料 紫外光固化 水性涂料 有机无机杂化 纳米技术
下载PDF
VM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琰 尤宏 +2 位作者 胡立江 张小明 孙德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44-1347,共4页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为前驱体,采用浸涂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防腐保护膜.分别考察了涂膜次数、固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对膜层防腐性能的影响,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化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加入量为凝胶量的2%(...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为前驱体,采用浸涂法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防腐保护膜.分别考察了涂膜次数、固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对膜层防腐性能的影响,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化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加入量为凝胶量的2%(质量分数);凝胶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0.17;涂膜四次.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盐雾实验和盐水浸泡实验评价了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膜层可使腐蚀电流减小到原来的1/300左右,同时也使得试片耐长久腐蚀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膜 防腐性能 LY12铝合金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一丁 赵静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1-1165,1223,共6页
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硅溶胶共混,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乳液。采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流变仪、ATR-FTIR、TG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进行表征,探讨了硅溶胶用量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ATR-FTIR分析表明,聚氨酯分子和硅溶胶之间可以... 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硅溶胶共混,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乳液。采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流变仪、ATR-FTIR、TG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进行表征,探讨了硅溶胶用量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ATR-FTIR分析表明,聚氨酯分子和硅溶胶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但不存在化学键结合;TEM、激光粒度分析测试表明,硅溶胶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复合乳液粒子粒径增大,粒度分布变宽,当硅溶胶质量分数>20%后,乳胶粒子间易发生团聚;流变分析发现,加入硅溶胶后,乳液的表观黏度(ηa)增大,假塑性增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溶胶质量分数<20%时,复合乳液具有好的储存稳定性,复合涂膜表现出很好的热稳定性,48 h吸水率仅为18.94%,同时表现出很好的耐溶剂性能,拉伸强度达到28.98 MPa,铅笔硬度达2H,附着力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硅溶胶 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流变性能 涂膜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