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of Silane and Desulfurization Ash Composite Modified Polyurethane and Its Interfacial Binding Mechanism
1
作者 吴旺华 CHEN Shuichang +4 位作者 YE Haodong 李世迁 LIN Yuanzhi 陈庆华 XIAO Lire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Polyurethane/desulfurization ash(PU/DA)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one-pot method",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a silane coupling agent(KH550)as a"molecular bridge"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 Polyurethane/desulfurization ash(PU/DA)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one-pot method",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a silane coupling agent(KH550)as a"molecular bridge"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DA as hard segments into the PU molecular chain.The effects of DA content(φ)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rmal stability,and hydrophobicity of PU,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addition of KH550,were thoroughly examined.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mechanism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KH550 chemically modified the surface of DA,facilitating its incorporation into the polyurethane molecular chain,thereby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compatibility and dispersion of DA within the PU matrix.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modified DA(MDA)reached 12%,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rmal stability,and hydrophobicity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ubstantially improved,with the tensile strength reaching 14.9 MPa,and the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1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RETHANE silane coupling agent desulfurization ash modif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HYDROPHOBICITY thermal stability
下载PDF
基于空间限域强制组装法制备环氧树脂导热层压复合材料
2
作者 李程林 杜清源 +4 位作者 刘长昊 李宁 孙靖尧 吴大鸣 郑秀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9,共6页
目前,电子设备的散热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电子设备内部将积累大量的热元素,因此,制备具有高导热性的层压复合材料对于提高散热能力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该问题,将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 目前,电子设备的散热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电子设备内部将积累大量的热元素,因此,制备具有高导热性的层压复合材料对于提高散热能力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该问题,将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氮化硼(BN)作为导热填料、玻璃纤维布(GFs)作为增强材料。BN被3-氨基丙基三聚硅氧烷(APTES)改性,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通过空间限域强制组装法制备EP/GFs/BN层压复合材料,作为导热复合材料应用。EP/GFs/BN-30层压复合材料的最高热导率为1.139 W/(m·K),与纯EP相比,提高了5倍。EP/GFs/BN层压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力学、电绝缘和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层状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改性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洪晓斌 谢凯 肖加余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10,15,共5页
以TMA和TGA研究了含酚羟基的有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等多种自行设计、合成的有机硅改性剂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可降低改性树脂的线胀系数,但端环氧基脂肪族聚硅氧烷及含酚... 以TMA和TGA研究了含酚羟基的有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等多种自行设计、合成的有机硅改性剂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可降低改性树脂的线胀系数,但端环氧基脂肪族聚硅氧烷及含酚羟基的二官能度有机硅的加入均使固化物玻璃化温度降低10℃以上;含环氧基的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的加入可使线胀系数降低约20%,内应力指数降低约20%,抗开裂指数提高50%以上,固化物玻璃化温度基本不变,热分解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一种理想的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剂,可用于电子封装等行业用环氧树脂的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 热性能 韧性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洪晓斌 谢凯 肖加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2,共4页
合成了脂肪族二官能度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酚羟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研究了有机硅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TMA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固化物的热性能和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酸性... 合成了脂肪族二官能度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酚羟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研究了有机硅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TMA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固化物的热性能和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酸性。研究结果表明,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可使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0.4%及53.6%,线胀系数降低18.8%,抗开裂指数提高52.2%,同时保持固化物较高的玻璃化温度,提高耐酸性,是一种理想的环氧树脂新型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 力学性能 热性能 耐酸性
下载PDF
环氧树脂新型有机硅改性剂 被引量:4
5
作者 洪晓斌 谢凯 肖加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研究了含酚羟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两种新型有机硅改性剂对双酚F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均可有效提高环氧树脂浇铸体的韧性,提高其抗开裂指数,降低线胀系数。3,3... 研究了含酚羟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两种新型有机硅改性剂对双酚F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均可有效提高环氧树脂浇铸体的韧性,提高其抗开裂指数,降低线胀系数。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改性剂在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保持固化物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并可降低双酚系环氧树脂基体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 力学性能 热性能
下载PDF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国良 陈媛 +1 位作者 王维 夏艳平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以硅烷偶联剂KH 570改性凹凸棒土(AT),制备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AT复合材料,考察了紫外辐射对MVQ/AT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MVQ/AT复合... 以硅烷偶联剂KH 570改性凹凸棒土(AT),制备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AT复合材料,考察了紫外辐射对MVQ/AT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MVQ/AT复合材料的邵尔A硬度和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扯断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加,热稳定性先提高后下降;MVQ/AT复合材料经紫外辐照后,表面颜色加深并出现裂纹,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裂纹数量逐渐增加,表面变得粗糙,并且有部分填料暴露在材料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硅烷偶联剂 改性 凹凸棒土 紫外老化 物理机械性能 热性能 微观形貌
下载PDF
改性纳米纤维素/高密度聚乙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卜香婷 史康杰 +3 位作者 王露臻 邓巧云 李大纲 陈楚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为改善纳米纤维素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间界面结合,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表面改性,获得硅烷处理的纳米纤维素(K-CNF)。采用挤出-注塑工艺制备HDPE/K-CNF复合材料,并探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化学组分... 为改善纳米纤维素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间界面结合,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表面改性,获得硅烷处理的纳米纤维素(K-CNF)。采用挤出-注塑工艺制备HDPE/K-CNF复合材料,并探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化学组分及力学性能等性能。结果表明,硅烷改性降低了纤维素的表面亲水性,使CNF在HDPE基体中均匀分散。与纯HDPE相比,HDPE/K-CNF复合材料弯曲强度(55.9 MPa)和弯曲模量(2761.6 MPa)分别提升了100.5%和217.1%,同时HDPE/K-CN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改性 纳米纤维素 高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四配位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婉仪 宋建华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01-505,I0002,共6页
用自制带碳碳双键的乙烯基四配位有机硅化合物(简称四配位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稳定性较好的四配位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乳液改性前后的结构... 用自制带碳碳双键的乙烯基四配位有机硅化合物(简称四配位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稳定性较好的四配位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乳液改性前后的结构,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性能测试探究了四配位硅添加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前后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差不大。加入相对单体质量5.00%的四配位硅所得涂膜综合性能最好:相比纯丙烯酸酯涂膜,初始失重温度和最大失重温度分别提高了10°C和13°C,吸水率降低了10.41%,铅笔硬度、附着力和冲击强度分别从2H、1级和38 kg·cm提高到3H、0级和50 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四配位有机硅 改性 热稳定性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有机羧酸盐的合成及其改善PA 66抗黄变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庞沁彧 刘慧 +3 位作者 艾丽 何正洋 龚剑兵 朱新生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有机羧酸、稀土或过渡金属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有机羧酸盐如丁烷四酸镧、丁烷四酸铈、丁烷四酸锌以及马来酸镧和硬脂酸镧,然后将有机羧酸盐用于改善聚己二酰己二胺(PA 66)的抗黄变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羧酸盐中,羧基氧与稀... 以有机羧酸、稀土或过渡金属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有机羧酸盐如丁烷四酸镧、丁烷四酸铈、丁烷四酸锌以及马来酸镧和硬脂酸镧,然后将有机羧酸盐用于改善聚己二酰己二胺(PA 66)的抗黄变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羧酸盐中,羧基氧与稀土金属形成双齿螯合,与过渡金属锌则以单齿键合,稀土金属盐的热稳定性低于锌盐;有机羧酸盐均一定程度地改善了PA 66的抗黄变性,提高了PA 66的力学性能,但加快了PA 66主链热降解反应,PA 66热稳定性降低;丁烷四酸镧质量分数为10%时,其改性PA 66的黄变指数下降至16.1,抗黄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酰己二胺 水热法 有机羧酸盐 共混改性 热稳定性 抗黄变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