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FM生物集效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陈达钊 彭一佳 +4 位作者 叶定豪 李志伟 张晶晶 赵廷 韩文杰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65-172,共8页
广东某污水处理项目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该项目占地紧缺,需原池改造,且需要在60 d之内完成施工和通水达标。鉴于此情况,最终采用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超效分离协同的BFM(BioFilm&Magnetic)工艺,高效集约,出水CO... 广东某污水处理项目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该项目占地紧缺,需原池改造,且需要在60 d之内完成施工和通水达标。鉴于此情况,最终采用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超效分离协同的BFM(BioFilm&Magnetic)工艺,高效集约,出水CODCr、BOD5、氨氮、TN、SS、TP的均值分别为(14.0±4.2)、(2.5±0.2)、(1.1±0.9)、(10.7±2.0)、(4.1±1.4)、(0.1±0.1)mg/L,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好氧悬浮载体实现了硝化菌的有效富集,保障了氨氮的有效去除;缺氧悬浮载体实现了反硝化菌的有效富集,保障了TN的达标排放。该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运行电费为0.167元/m^(3),直接运行费用为0.42元/m^(3),为后期该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超效分离 悬浮载体 原池改造 硝化菌
下载PDF
贵州高原某市政污水处理厂MBBR提标改造效果分析
2
作者 曾勇 张晶晶 +2 位作者 王海朋 杨忠启 赵旸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贵州高原某污水处理项目采用MBBR工艺对生物池进行了原池改造,将出水标准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有生物池,节省占地。改造后,系统对各类污染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 贵州高原某污水处理项目采用MBBR工艺对生物池进行了原池改造,将出水标准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有生物池,节省占地。改造后,系统对各类污染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稳定达到设计要求。高通量测序显示,悬浮载体生物膜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活性污泥,为提高系统性能奠定了微生物学基础;悬浮载体生物膜上硝化菌属的相对丰度远高于活性污泥,强化了系统的硝化性能。本项目的直接运行成本为0.198元/m^(3),可为我国西南地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MBBR 原池改造 微生物多样性 硝化菌属
下载PDF
西部高原某污水处理厂的MBBR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仵晓辉 刘真 +3 位作者 侯海明 李娜 高小波 李志伟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166-172,190,共8页
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水温较低,是污水处理的一大障碍。西部某污水处理厂中原厂和扩建工程的生化处理工艺均为四级缺氧/好氧(AO)工艺,为了提高出水质量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原池改造。改造后,即... 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水温较低,是污水处理的一大障碍。西部某污水处理厂中原厂和扩建工程的生化处理工艺均为四级缺氧/好氧(AO)工艺,为了提高出水质量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原池改造。改造后,即使在冬季水温低于10℃的情况下,出水CODCr、BOD5、氨氮、TN、SS和TP也能够稳定达到设计标准,证明了MBBR工艺在高原寒冷地区应用的可靠性。硝化小试研究发现,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高于悬浮载体,而悬浮载体的硝化性能强于活性污泥,可为后续高原地区MBBR工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悬浮载体上硝化菌属(Nitrospirota、Nitrosomonas、Nitrolancea)的相对丰度高于活性污泥,是强化系统硝化性能的微生物学基础,间接证明了MBBR工艺在应对低温废水方面的优势所在。改造后,原厂和扩建工程的直接运行费用为0.471元/m^(3),且运行稳定,为后期西部寒冷地区MBBR的工艺推广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四级AO 原池改造 硝化菌
下载PDF
长庆高矿化度含油污水生化处理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宏 高春宁 +2 位作者 向忠远 武平仓 刘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2,466,共7页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性强、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以试验区活性污泥和油污土壤为菌源,应用物理诱变选育技术,研发出可在矿化度10~100 g/L范围存活的本源高效菌种体系Ca-Vi。室内开展了该菌种除油效果评价及对原油的降解作用、...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性强、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以试验区活性污泥和油污土壤为菌源,应用物理诱变选育技术,研发出可在矿化度10~100 g/L范围存活的本源高效菌种体系Ca-Vi。室内开展了该菌种除油效果评价及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污水腐蚀性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种除油效果明显,除油率可达91%以上,生化处理后含油量均低于10.0 mg/L;微生物对ZJ站、YY1站大分子原油降解效果较好;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腐蚀性降低,XW5和YY1站现场挂片试验,腐蚀速率由0.228 mm/a和0.4231mm/a分别降至0.066 mm/a和0.0213 mm/a。污水生化处理工艺适用于处理pH 6~8、温度20~35℃、CODcr≤2000 mg/L、含油量≤250 mg/L的污水;处理初期投加的微生物菌种活性大于1014个/mL,曝气池中溶解氧≥2 mg/L。处理后水中含油≤10 mg/L,有机杂质≤15 mg/L,达到油田污水回注水质标准,且运行稳定。现场试验效果证明,长庆高矿化度采出水生化处理新技术有进一步扩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处理 高矿化度 含油污水 本源菌种 除油率
下载PDF
扬子地台东南大陆边缘上震旦统硅质岩的超微组构及其成因 被引量:33
5
作者 伊海生 曾允孚 夏文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2-141,T002,共11页
根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以及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在层状硅质岩中鉴定出最古老的海绵骨针和放射虫化石,提出古菌藻类微生物活动在硅质沉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形状奇特的石英单晶和集合体,生物成因的单晶... 根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以及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在层状硅质岩中鉴定出最古老的海绵骨针和放射虫化石,提出古菌藻类微生物活动在硅质沉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形状奇特的石英单晶和集合体,生物成因的单晶常呈球状、杆棒伏、板状、胶粒状和晶粒状。最常见的集合体是由密集分布的球形石英构成的菌群,被认为是典型的细菌成因。其它蜂巢状、双联球状、链球状和球状集合体可能是藻类细胞硅化的结果,它们主要为原生成因。该文还讨论了古海底热水沉积的碧玉岩以及交代、成岩重结晶硅质岩的超微组构特征和鉴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超微组构 成因 菌藻
下载PDF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因子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范荣亮 谢悦波 +2 位作者 宗绪成 聂秋月 庄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2,72,共5页
以本源微生物菌为母菌接种于印染废水中,向改造后工艺复合生化池、接触氧化池中投加培养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和生物铁填料,在稳定运行期研究了生物量、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pH、温度等因子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控制因子... 以本源微生物菌为母菌接种于印染废水中,向改造后工艺复合生化池、接触氧化池中投加培养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和生物铁填料,在稳定运行期研究了生物量、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pH、温度等因子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控制因子的最佳值或范围是:在本源菌剂投加量为池有效容积的0.5%;水力停留时间复合生化池为38 h左右、接触氧化池为28 h左右;溶解氧启动初期为1.1~1.8 mg/L、稳定运行期为3.0~4.1 mg/L;调节池进水pH在9~10内;温度控制在35~38℃。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排水口最终出水达标,出水色度13倍,去除率99.3%;出水COD 93 mg/L,去除率9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生物处理 本源微生物菌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成因讨论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春 刘全有 +2 位作者 米敬奎 周庆华 胡安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44-249,共6页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δ13CCO2值为+3.65‰^+11.81‰,重于碳酸盐岩受热分解特征值(0±3‰),是国内发现最重的δ13CCO2值。通过对大庆长垣伴生气及松辽盆地其他地区浅层气中二氧化碳及与其共生甲烷碳同位素判别和数值模拟计算认...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伴生气中δ13CCO2值为+3.65‰^+11.81‰,重于碳酸盐岩受热分解特征值(0±3‰),是国内发现最重的δ13CCO2值。通过对大庆长垣伴生气及松辽盆地其他地区浅层气中二氧化碳及与其共生甲烷碳同位素判别和数值模拟计算认为,造成长垣伴生气中的δ13CCO2值偏重的原因是CO2被细菌还原;CO2被细菌还原为CH4的过程中,在转化相同比例CO2的情况下,高分馏条件比低分馏条件下剩余CO2的δ13C值变重要快;要使剩余CO2的δ13C值表现出现今特征值,单一有机质热降解来源的CO2需要被细菌还原40%,碳酸盐岩热分解的CO2则只需6%;由于来自有机质热降解的二氧化碳对气藏组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大庆长垣伴生气中CO2应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热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伴生气 二氧化碳成因 碳同位素 细菌还原作用
下载PDF
不同来源和粒径的胶体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爱榕 郑雪红 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天然胶体是近岸海域细菌和浮游植物可利用氮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含量的增加可促进藻类的繁殖和生长 ,有时甚至引发赤潮。研究显示 ,细菌在高分子量胶体存在下的生长和代谢速率比在低分子量中的提高 3~ 6倍 ,暴露在阳光下的胶体有机物可... 天然胶体是近岸海域细菌和浮游植物可利用氮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含量的增加可促进藻类的繁殖和生长 ,有时甚至引发赤潮。研究显示 ,细菌在高分子量胶体存在下的生长和代谢速率比在低分子量中的提高 3~ 6倍 ,暴露在阳光下的胶体有机物可释放生物可利用的富氮组分 ,进而提高细菌对胶体的分解。利用错流超滤技术从河流、河口、海洋水体和微藻培养液中提取胶体 ,研究了胶体来源和粒径对光合细菌 (PSB,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胶体有机碳浓度范围 ,河流胶体 (0~ 2 81.0μmol/ L )、河口胶体 (0~ 12 1.2μmol/ L )、海洋胶体 (0~ 88.8μmol/ L )和生源胶体 (7.7~5 4 8.6μmol/ L )都能促进 PSB的生长 ,分别使其相对增长率平均提高了 4 7.3%~ 196 .2 % ,3.6 %~ 9.3% ,8.1%~ 10 .4 %和2 .4 %~ 6 .9%。其中 ,PSB在河流胶体中的相对增长率的平均值 (Y)与有机碳浓度 (CDOC)呈对数相关 (Y (% ) =- 193.7+70 .7ln CDOC) ,表明高浓度的河流胶体 ,对 PSB生长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两种生源胶体中 ,海水小球藻胶体 (0~ 5 4 8.6μmol/ L )对PSB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球等鞭金藻胶体 (7.7~ 384 .4 μmol/ L) ;PSB在粒径为 10 k D~ 0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体 来源 粒径 光合细菌 生长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金玲 曹际娟 +5 位作者 乔洪伟 韩俊友 王芳 贾雁 于凤琴 韩文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489,共5页
依据16SrDNA、23SrDNA上的恒定区和可变区设计7种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并对探针5’端进行氨基化修饰进行基因芯片共价结合,然后优化杂交反应液、芯片点样及后处理程序,研制出一种可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7种主要致病菌... 依据16SrDNA、23SrDNA上的恒定区和可变区设计7种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并对探针5’端进行氨基化修饰进行基因芯片共价结合,然后优化杂交反应液、芯片点样及后处理程序,研制出一种可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7种主要致病菌的基因芯片。结果表明,7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灵敏度可达102cfu/g,与经典传统检测方法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法相比该方法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可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7种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动物性食品 主要致病菌
下载PDF
褐煤发酵制生物氢过程中关键液相产物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大平 黄松 张怀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153,共8页
过去对于煤发酵产氢过程中液相中间产物内有机物的变化及相互转化关系鲜有研究,而液相产物的种类和浓度不仅关系到煤转化成生物氢的效率,而且还是研究煤制生物氢生成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以陕西省大柳塔褐煤为研究对象,在适宜环境... 过去对于煤发酵产氢过程中液相中间产物内有机物的变化及相互转化关系鲜有研究,而液相产物的种类和浓度不仅关系到煤转化成生物氢的效率,而且还是研究煤制生物氢生成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以陕西省大柳塔褐煤为研究对象,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发酵产氢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对煤发酵产氢过程中的氢气浓度及关键液相产物进行阶段性测试,以揭示制氢过程中关键液相产物的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煤制生物氢过程中关键液相产物的变化规律和产氢量变化相对应,饱和烷烃及环烃类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而蛋白质类物质的相对丰度则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分别对应产氢初期、产氢高峰期和产氢末期3个阶段;②小分子挥发性脂肪酸在产氢过程中逐渐积累,芳香小分子酸在产氢过程中发生的增加、减少、再增加、再减少的震荡式变化过程,对应小分子物质释放、微生物利用、烃类氧化及大分子再被降解这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过程;③液相产物中检测出的脂类、醛类、酮类物质是产酸的母源物质,其变化量与酸类增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认为,研究煤制生物氢过程中液相产物的变化规律,不仅揭示了气—液两相之间相互对应的生物化学效应,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煤发酵产氢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厌氧发酵 生物氢 关键液相产物 本源菌 气质联用 变化规律 产氢机理
下载PDF
本源菌采油矿场应用先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本文介绍了本源菌采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综述了扶余油田先导性试验中实施的几种本源菌采油技术包括油井激活本源菌采油技术、注水井激活本源菌采油技术、油井吞吐本源菌堵水采油技术和注水井本源菌调驱采油技术等的基本方法、原理、特... 本文介绍了本源菌采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综述了扶余油田先导性试验中实施的几种本源菌采油技术包括油井激活本源菌采油技术、注水井激活本源菌采油技术、油井吞吐本源菌堵水采油技术和注水井本源菌调驱采油技术等的基本方法、原理、特点及矿场实施工艺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本源菌 技术工艺 矿场试验 扶余油田 综述
下载PDF
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路国兵 张瑶 +3 位作者 冀宪领 牟志美 高绘菊 吴绪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8-92,共5页
详细综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过程,即吸附、侵入、定殖三个阶段。着重阐述了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检测方法,包括抗生素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基因标记法及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另外,对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及定殖影响因子也... 详细综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过程,即吸附、侵入、定殖三个阶段。着重阐述了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检测方法,包括抗生素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基因标记法及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另外,对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及定殖影响因子也进行了系统讨论,并对未来植物内生细菌定殖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侵染定殖 来源 检测方法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根尖周炎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彦平 赵淑兰 +1 位作者 孙燕燕 何志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对46例根尖周炎患者牙根管内厌氧菌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出厌氧菌共139株,其中急性根尖周炎95株,慢性根尖周炎44株,厌氧菌分离率为96%,检出率较高的厌氧为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丙酸杆菌属、拟杆菌属、卟啉菌属。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厌氧菌 细菌培养法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与耐药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史巧 王红宁 刘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33-1637,共5页
细菌生物膜是一种包裹于细胞外多聚物基质中不可逆的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的微生物细胞菌落。生物膜状态下的细菌相对其浮游状态具有显著增强的耐药性,对人及动物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尽管动物细菌耐药性被广泛报道,却很... 细菌生物膜是一种包裹于细胞外多聚物基质中不可逆的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的微生物细胞菌落。生物膜状态下的细菌相对其浮游状态具有显著增强的耐药性,对人及动物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尽管动物细菌耐药性被广泛报道,却很少涉及细菌生物膜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并探讨了细菌生物膜与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可作为研究细菌耐药性及控制动物产品安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动物细菌
下载PDF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健 王帅 +1 位作者 焦清海 郑丽环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110例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资料,比较排位靠前的5例细菌的耐药性特征,分析感... 目的观察和分析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110例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资料,比较排位靠前的5例细菌的耐药性特征,分析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分布情况。结果 110例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当中共检出14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5株,占39.29%;革兰阳性菌85株,占60.71%;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主要包括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0.52%、13.25%、14.58%、22.21%、23.21%;鲍氏不动杆菌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80.00%,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为77.5%,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65.2%的耐药率,P<0.05。结论近2年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的数量明显多于革兰阴性菌,通过耐药性比对可知,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平均为60.00%。因此,在我国今后的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获得药敏结果前的经验性用药应当兼顾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菌分布
下载PDF
河套盆地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庆芬 李剑锋 +1 位作者 李民才 吴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9-692,共4页
从地层温度、地层水含盐度、沉积速率、有机质丰度与类型、生物菌群、浅层的抑制作用等6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各因素对河套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微生物活性、甲烷菌生长繁殖以及生物气形成的影响,发现河套盆地生物气源岩发育的有利层段... 从地层温度、地层水含盐度、沉积速率、有机质丰度与类型、生物菌群、浅层的抑制作用等6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各因素对河套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微生物活性、甲烷菌生长繁殖以及生物气形成的影响,发现河套盆地生物气源岩发育的有利层段位于第四系更新统中、上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生物气 地球化学 甲烷细菌 成因
下载PDF
动物源性病原细菌的危害、监测与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6期23-28,共6页
动物源性病原细菌,不仅引起动物发病带来经济损失和生物安全问题,而且通过污染动物源性产品,给消费者带来致病性危害。本文梳理了影响动物健康和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的主要病原细菌种类及其危害,对此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对该类病原细菌的... 动物源性病原细菌,不仅引起动物发病带来经济损失和生物安全问题,而且通过污染动物源性产品,给消费者带来致病性危害。本文梳理了影响动物健康和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的主要病原细菌种类及其危害,对此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对该类病原细菌的监测管理状况,并提出了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动物源细菌 食品安全 监测
下载PDF
李雅庄煤矿煤岩中C_(25)、C_(30)等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万春 陶明信 +1 位作者 张小军 任军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7-900,共4页
对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检测到了丰富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别是C25、C30及头—头连接的高碳数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甲烷菌的特征标志化合物。李雅庄煤矿煤岩沉积时为偏... 对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检测到了丰富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别是C25、C30及头—头连接的高碳数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甲烷菌的特征标志化合物。李雅庄煤矿煤岩沉积时为偏氧化的环境,原始环境不利于细菌发育,故检出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应主要是成煤作用后期,煤层中甲烷菌发育的痕迹。认为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中丰富的、与古细菌,特别是甲烷菌有关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化合物的检出,为该地区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在-56.3‰^-61.7‰煤层气的次生生物成因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甲烷菌煤岩煤层气次生生物成因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原因不明发热患者L型细菌的血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丽 侯桂华 +3 位作者 邵丽华 丛华 贾继辉 吴光照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对临床上44例原因不明发热、青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了血普通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普通培养细菌的阳性率为18%,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6%(0.025<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同一患者血中分离培养... 对临床上44例原因不明发热、青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了血普通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普通培养细菌的阳性率为18%,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6%(0.025<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同一患者血中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和L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临床上对长期发热而青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未明热 细菌 L型 药敏试验 血培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保鲜剂降低原料鸡原始带菌量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殿军 杨锡洪 +2 位作者 陈波雷 姜石红 王勋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7期32-35,共4页
鸡肉制品中原料鸡的原始带菌量对其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显著影响,试验发现,当原料鸡经过降菌剂清洗后、蒸煮带菌量很低甚至可以达到无菌状态,从而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研究了以乳酸钠为主,与葡萄糖酸内酯、乳酸复配的保鲜剂。采用响... 鸡肉制品中原料鸡的原始带菌量对其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显著影响,试验发现,当原料鸡经过降菌剂清洗后、蒸煮带菌量很低甚至可以达到无菌状态,从而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研究了以乳酸钠为主,与葡萄糖酸内酯、乳酸复配的保鲜剂。采用响应面法,通过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菌落总数的降低率作为评价指标,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为参考指标,同时与单一使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效果对比,筛选出了最佳组合为葡萄糖酸内酯0.40 g/L,乳酸0.76 g/L,乳酸钠0.80 g/L的复合降菌剂,降菌率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带菌量 响应面 乳酸钠 复合降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