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英语课程中的体演文化教学研究
1
作者 孙莹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近年来,我国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英语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日益重视。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其发展与构建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实施体演文化教学法,学生可以融入到文化环境中进... 近年来,我国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英语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日益重视。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其发展与构建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实施体演文化教学法,学生可以融入到文化环境中进行演练和实践,从而深刻理解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母语文化解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研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构建可行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证结果证明,采用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业水平有促进作用,可见其对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演文化教学法 综合英语 学习动机 学业水平
下载PDF
文化互鉴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祁静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界定文化互鉴和文学赏析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从文化互鉴视角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忠实作品原意,消除文化隔阂对作品赏析的影响;其次... 在界定文化互鉴和文学赏析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从文化互鉴视角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忠实作品原意,消除文化隔阂对作品赏析的影响;其次要巧用归化与异化的方法,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再次要根据原作特定的表意语言,对接本土文化;从次要解析作品的方言和戏剧性独白,呈现出原作的文化特色;最后是要尊重原作的创作背景,感知作品文化艺术之美。同时也期望以上方法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品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鉴 英美文学 文学赏析 作品原意 本土文化
下载PDF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新子学”如何可能(下)——“新子学”的定位及其与文化运动的比较
3
作者 王小虎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可...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可能的普遍必然性之所在。考察唐代古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其所以兴起的直接原因都是“世之弊”,但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思想目标则都是对“天下一体”“天下为公”的自觉和追寻,都是顺应其时代精神的呼唤而出现。故此,“新子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当定位在孔子所论“富之”“教之”的社会发展阶段,应朝着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学术思潮 古文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刘师培文章写作模式与骈文理论探微
4
作者 张明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7,共10页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在投身社会活动和宣传学说过程中形成了功利性的学术理念和“理念—证据—理念”的文章写作模式,值得关注和反思。刘师培将这种写作模式运用到骈文研究中,综合凌、阮二人的骈文理论,推阐扬州学派骈文理论,运用西方名学、进化论完善骈文正宗说,揭示骈文独特性。他是清代扬州学派骈文理论的集成者,也是近代首位骈文理论的大力传播者,推动骈文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扬州学派 国学 西学中源说 骈文
下载PDF
《桐城文学渊源考》宋学旨趣溯源
5
作者 萧晓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旨趣首在推尊桐城文派,欲以一县之文经纬天下,是一部兼有师友录与道学渊源考体例的学术文献。刘氏传承家族儒学传统,推崇宋学并专精文献目录,系心于以桐城文学为核心的江淮地域文化,固守晚清遗民理念,并将道学...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旨趣首在推尊桐城文派,欲以一县之文经纬天下,是一部兼有师友录与道学渊源考体例的学术文献。刘氏传承家族儒学传统,推崇宋学并专精文献目录,系心于以桐城文学为核心的江淮地域文化,固守晚清遗民理念,并将道学置于文学观念之上。全书持论以宋学渊源为宗,以桐城派文人为阐释对象,以遗民心态观照一代学术,体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在传统文化被批判的时代系统梳理学术源流,保存旧观,在学术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声木 《桐城文学渊源考》 宋学 江淮文化 遗民心态
下载PDF
跨文化互动——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方法
6
作者 张西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7-20,F0002,共15页
域外汉学作为文化间的学术体系,对其如何展开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界多有分歧。本文认为目前的海外汉学研究有三种路径:国学研究路径、学术史研究路径、比较文学研究路径。第一种路径重视海外汉学家自身的研究内容,考查他们提供的知... 域外汉学作为文化间的学术体系,对其如何展开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界多有分歧。本文认为目前的海外汉学研究有三种路径:国学研究路径、学术史研究路径、比较文学研究路径。第一种路径重视海外汉学家自身的研究内容,考查他们提供的知识是否正确,这是从国学研究的立场出发,从中国文化本位立场出发的。第二种路径重视汉学本身发展历史的脉络,将汉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重视它的师承、知识衔接的关系,这是一种学术史的立场,是从东方学学术史立场出发的。第三种路径注意海外汉学的变异性,它作为一种西方知识体系的内容,它的表述和观点是如何受到本国文化影响的,这是从比较文化立场出发的。“跨文化互动”的研究海外汉学的模式,将全球史从注重经济互动、疾病传播等研究扩展到“精神世界的互动”,“文化间的互动”。海外汉学的存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以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及其他文化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扩散,而是中国文化作为东方的智慧进入到西方文化或者其他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这样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在东方学研究范围展开,实际上进入到了西方思想史、文化史或者对象国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之中,从而揭示出中华文化文明的世界意义。这是中华文化在精神世界上与西方或者其他国家最为深刻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互动 海外汉学 国学 学术史 比较文学 中华文化
下载PDF
德国历史学派与19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86,共20页
In the mid-19th century, out of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neglect of the economic theories about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s in the British classic economics, the economists in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wo... In the mid-19th century, out of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neglect of the economic theories about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s in the British classic economics, the economists in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worked hard to construct an economic theory that was congruent to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in their own country’s culture and history. Their deeply-cherished concern about the reality in a transitional era when Germany was approaching modernization drove them to propose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be improved by the power of the state. In the late 80’s of the same century, the Methodenstreit of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versus the Austrian School broke out, after which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was well on its way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refinement and scrutiny, whereas the influence from the Historical School gradually subsided. Even so, the lessons from the Historical School are still enlightening to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nique basics in the theory building of the Historical School;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its academic origin,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Methodenstreit; and from there, discusses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 19世纪 历史学派 School academic culture science about 德国 from origin that other and power after which STILL there with hard when LATE well This its of to way are for In be on so
下载PDF
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 被引量:57
8
作者 张云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70,共4页
原生态文化的学术界定历来存在极大纷争,原生态文化虽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不严格之处,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原生态文化的大概念观点。只有尽快确立原生态文化著作权的立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建... 原生态文化的学术界定历来存在极大纷争,原生态文化虽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不严格之处,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原生态文化的大概念观点。只有尽快确立原生态文化著作权的立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建立健全原生态文化保护机制,才能达到对原生态文化既保护又开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文化 学术界定 困惑 保护
下载PDF
浅谈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被引量:66
9
作者 程焕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1,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多种技术将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接着探讨知识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中应不断深化的三大功能,重点是资源建设与服务,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空间资源是文化中心、学习中心的基础。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纸质... 文章首先概述多种技术将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接着探讨知识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中应不断深化的三大功能,重点是资源建设与服务,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空间资源是文化中心、学习中心的基础。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纸质资源建设是根本,要特别重视发展特藏资源,探索古籍保护的理论和技术;在空间资源建设上,要注重多样化特色,要更加切合用户的需要;在图书馆服务上,应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更多地深入到末端、终端服务,要大力开展阅读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双一流大学建设 发展趋势 知识中心 学习中心 文化中心 资源建设
下载PDF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安民 李佳欣 +2 位作者 覃鹏程 魏子扬 张作铭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文章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并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学生个性差异、个人认知、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提...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文章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并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学生个性差异、个人认知、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引导和督促学生形成学习自觉性;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学习积极性 调查研究 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
下载PDF
儒家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友晖 黄莎莎 +3 位作者 吴兆文 何天虹 汪惠兰 张小东 《教学研究》 2005年第5期381-388,共8页
本论文研究儒家文化对中国儿童认知发展有何影响。文献归类为几方面的研究:早期控制冲动的能力与日后学业成就的关系,言语能力与非言语能力的比较,创造力的培养,学业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集体取向的关系,对学习成败的信念与归因,及学习... 本论文研究儒家文化对中国儿童认知发展有何影响。文献归类为几方面的研究:早期控制冲动的能力与日后学业成就的关系,言语能力与非言语能力的比较,创造力的培养,学业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集体取向的关系,对学习成败的信念与归因,及学习方式与思维。证据表明儒家文化①强调把早期冲动控制的掌握作为日后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②培育植根于集体主义倾向的学业成就动机,③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其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着重于记忆和重复练习,而不是鼓励发现、创造和元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认知发展 冲动控制 学业成就动机 成败归因 学习方式 创造力 元思维
下载PDF
贾谊、荀学与黄老——简论贾谊的学术渊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晓乐 庄大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属于黄老之学的范围。贾谊的儒家思想因素往往被他纳入自己的黄老学系统,因此,他不能成为所谓"醇儒",同时,人们研究他的黄老之学也无法忽视其儒学中心和基础,这种思想类型和学术风格是从荀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贾谊的荀学师承使他的原本具有黄老学成分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向黄老之学靠拢,最终成为以进一步黄老化的荀学为主体的新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荀学 黄老 学术渊源
下载PDF
对忻州秀容书院作为传统文化建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聪龄 田智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16-220,共5页
概述了山西忻州秀容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对其在空间布局、景观特点、建筑形式、保护规划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总结传统文化建筑特点的同时,对忻州秀容书院的建筑技术成就和历史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 概述了山西忻州秀容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对其在空间布局、景观特点、建筑形式、保护规划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总结传统文化建筑特点的同时,对忻州秀容书院的建筑技术成就和历史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书院建筑对现代文化建筑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筑 书院 院落 保护
下载PDF
论戴震与西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道彬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戴震是乾嘉学术的杰出代表,他从徽州乡野来到京师后,以素衣秀才的身份在很短时间内就"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其学术何以迅速得到认同,是当今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梅文鼎、梅瑴成、江永、戴震等对待西学问题的考... 戴震是乾嘉学术的杰出代表,他从徽州乡野来到京师后,以素衣秀才的身份在很短时间内就"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其学术何以迅速得到认同,是当今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梅文鼎、梅瑴成、江永、戴震等对待西学问题的考察,说明戴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中学"替换"西学"的特有方式,使人耳目一新。其学术地位的迅速确立,与他在"西学东渐"的学术变革时期,适时地顺应了朝廷的文化心态有关,由此也凸显了传统士大夫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艰难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中源” 戴震 学术特点 地位确立
下载PDF
基于真实性评判的雷峰塔重建争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祖群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103,共6页
关于复原雷峰塔,学术界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基于遗产旅游的真实性评判,可以说围绕关于雷峰塔重建问题的争论,已经使雷峰塔成为中国遗产旅游案例中贯穿"文化遗产概念+遗产重建原真性+破碎学科与多种视角看待遗产修复运动+平衡旅游... 关于复原雷峰塔,学术界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基于遗产旅游的真实性评判,可以说围绕关于雷峰塔重建问题的争论,已经使雷峰塔成为中国遗产旅游案例中贯穿"文化遗产概念+遗产重建原真性+破碎学科与多种视角看待遗产修复运动+平衡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最好学术标本。关于雷峰塔重建的探讨启示我们:遗产重建对于其原真性需要认真把握,应以有关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口述史料等作为复原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本依据;要区分不同学科、不同利益主体在相关案例中的不同表现和价值观,遗产保护的客体,是社会共同的文化财产。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少数专家的案头工作,也不仅仅是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权责,广大的民众应该参与到遗产信息的搜集、历史文化环境的维护、文化传统的传承中来,都应该分享文化遗产事业的潜在福利,从而增加个人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峰塔 遗产旅游 学术标本 原真性 文化遗产
下载PDF
重建“中国哲学”的双重理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5,共5页
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至今仍存在着文化传统与哲学学科的双重合法性问题。如何才能使“中国哲学”既根源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又表达出人类普世性的“哲学”精神?文章强调应该通过民族性的文化寻根与普遍性的哲学寻根两条途... 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至今仍存在着文化传统与哲学学科的双重合法性问题。如何才能使“中国哲学”既根源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又表达出人类普世性的“哲学”精神?文章强调应该通过民族性的文化寻根与普遍性的哲学寻根两条途径来寻求重建“中国哲学”的两个学理依据,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文化寻根 哲学寻根 中国学术 西方哲学
下载PDF
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祖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共8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会发展新的生命力;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深厚思想,得与西方哲学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原本儒家学说 官僚版儒家学说 西化儒家学说 学术化儒家学说 华人 华人社会 中华文化
下载PDF
“原生态文化”探讨的理论预设 被引量:4
18
作者 麻勇恒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当前,关于"原生态文化"探讨所产生的学术见解呈现观点的多样性,且隐含各自不同的理论预设。作为文化产业商标的使用,"原生态"既强化了地方族群的"文化引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策动地方族群产生"文... 当前,关于"原生态文化"探讨所产生的学术见解呈现观点的多样性,且隐含各自不同的理论预设。作为文化产业商标的使用,"原生态"既强化了地方族群的"文化引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策动地方族群产生"文化自觉"的外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文化 学术见解 理论预设 文化引力
下载PDF
“原话语”的失落与重构——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纠结与转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国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共5页
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是以话语转换的姿态呈现出来的,尤其是原话语的失落和重铸,成为这一过程中充满戏剧性的精彩篇章和命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话语的转换不仅是考察这个时代的明显的时间标记,而且显示了一种空... 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是以话语转换的姿态呈现出来的,尤其是原话语的失落和重铸,成为这一过程中充满戏剧性的精彩篇章和命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话语的转换不仅是考察这个时代的明显的时间标记,而且显示了一种空间意识的冲突和交叉,体现了文化变迁中的所有矛盾冲突与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史 原话语 转型 文化
下载PDF
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鸿渊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泮池作为孔庙水池的特有型制和专用名称,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它是儒家圣地曲阜泮水的象征,也是地方官学的标志。设泮池以蓄水,隐含有希望学子从圣人"乐水",以水比德中得到启示之意。泮池、泮桥体现了礼制,蕴含鼓励学子跳跃... 泮池作为孔庙水池的特有型制和专用名称,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它是儒家圣地曲阜泮水的象征,也是地方官学的标志。设泮池以蓄水,隐含有希望学子从圣人"乐水",以水比德中得到启示之意。泮池、泮桥体现了礼制,蕴含鼓励学子跳跃龙门的殷殷之情。泮池中的水绝大多数是活水,这种设计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泮池的设置,还增添了孔庙的灵气,优化了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 泮池 泮桥 地方官学 儒学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