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
1
作者 王晓盼 陈笑天 +5 位作者 李仁杰 刘乐予 代秀松 官建中 吴敏 陈晓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6-712,共7页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18~75岁;10例单纯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18~71岁。使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两组骨折的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Matta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获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而对照组仅3例获解剖复位,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4例。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1.4~96.6分,对照组为65.3~94.5分。根据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3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0~700 ml,手术时间120~180 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0~65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3例,髋外展无力1例。结论: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与单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相比,将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用于高位后壁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因样本量较少,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高位后壁骨折 大转子截骨 Kocher-Langenbeck入路
下载PDF
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广彬 陈秀民 +4 位作者 王在斌 齐志远 韩鹏 姜志圣 马士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Ⅱ、Ⅲ型)并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技术。方法 2011年5月至2015年2月,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Ⅱ、Ⅲ型)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共19...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Ⅱ、Ⅲ型)并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技术。方法 2011年5月至2015年2月,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Ⅱ、Ⅲ型)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共19例,其中男2例2髋,女17例18髋,于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一次,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臼杯有无松动,臼底截骨愈合情况。通过对髋关节进行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18例得到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Harris评分,其中11例由术前平均(76.52±3.08)分,增至术后(97.39±2.32)分,4例由术前平均(59.32±6.08)分,增至术后(74.39±5.12)分,优良率为83.33%。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假体松动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Ⅱ、Ⅲ型)并骨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臼底截骨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实 廉永云 +3 位作者 逯代锋 董锋 李红喜 张云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价全髋置换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固定非骨水泥髋臼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对29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29髋)在全髋置换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术。手术指征为术前X线髋臼覆盖率〈70%。非骨水泥髋臼... 目的评价全髋置换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固定非骨水泥髋臼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对29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29髋)在全髋置换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术。手术指征为术前X线髋臼覆盖率〈70%。非骨水泥髋臼杯全部安放在真臼位置,附加操作:软组织松解17髋,治疗性股骨截骨2髋,结构性植骨1髋,股骨短缩3髋。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线参数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8年。Harris评分从术前36~75(68.4±8.49)分提高到85~100(92.2±4.05)分(P〈0.05);其中优25髋,良4髋。影像学观察髋臼内壁截骨处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6~12个月时骨重塑。X线检查显示没有无菌性松动和透亮线,真臼固定稳定。结论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术可以提供良好的髋臼位置、足够的髋臼覆盖及保留足够内壁厚度,并且无需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内壁环形截骨 全髋置换术
下载PDF
眶内侧壁截骨内移结合眶外侧壁Medpor填充治疗眶距增宽症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超 滕利 +8 位作者 靳小雷 徐家杰 卢建建 解芳 许美邦 田甜 曾海峰 徐冉 吴欢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眶周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松解,对眶内侧壁进行充分的截骨压缩,在眶外侧壁填充人工材料Medpor的方法,对眶距增宽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方法:4例患者三男一女,不合并颅面外科其它畸形。... 目的:通过对眶周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松解,对眶内侧壁进行充分的截骨压缩,在眶外侧壁填充人工材料Medpor的方法,对眶距增宽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方法:4例患者三男一女,不合并颅面外科其它畸形。采用本术式进行治疗,观察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伤口愈合佳,未出现感染,视力减退等并发症,术后眼球动度良好,Medpor植入体稳定,未出现排异,感染及外露等情况。结论:"眶内侧壁截骨内移,眶外侧壁Medpor植入填充,眶距增宽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是对传统的眶内侧壁截骨的手术方式的改良。2008-2011年间,笔者应用此方法对四例病人进行眶距增宽矫正术,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距增宽 MEDPOR 眶内壁截骨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术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卫平 王斌 王凤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4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术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术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AOFAS评分、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在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比较方面,研究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功能评分、X线片评分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疗效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愈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术后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截骨入路 术后护理 护理效果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重建髋臼8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过慧敏 廖琦 陈华龙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9月 ̄2006年11月用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内壁截骨重建髋臼治疗此类患者8例8髋。术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对术前和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Har...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9月 ̄2006年11月用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内壁截骨重建髋臼治疗此类患者8例8髋。术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对术前和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结果随访5 ̄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前Harris评分30 ̄60分,平均52分,术后Harris评分86 ̄96分,平均88分,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重建是难点,在髋臼重建中应用有其合理性,近期观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内壁截骨
下载PDF
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对上颌窦黏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小郁 白希婧 杨学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术对上颌窦黏膜功能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兔12只,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全麻后切开龈颊沟黏膜,充分剥离,显露上颌骨前、外侧壁。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做20 mm×2 mm上颌窦骨壁及黏膜缺损... 目的:探讨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术对上颌窦黏膜功能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兔12只,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全麻后切开龈颊沟黏膜,充分剥离,显露上颌骨前、外侧壁。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做20 mm×2 mm上颌窦骨壁及黏膜缺损。右侧上颌窦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侧。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处死一组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杯状细胞的分泌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v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2周,上颌窦黏膜附着纤毛脱落,且有腺体部分破坏、减少;术后4周,黏膜细胞水肿呈空泡样,黏膜固有层腺体、血管增生;术后8周,黏膜上皮层基本恢复正常,纤毛上皮减少、排列不完整,形态仍有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侧2、4、8周MUC5AC表达较对照侧显著增加(P<0.001)。2周时MUC5AC表达最强,4周时表达稍减弱,8周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术后的上颌窦黏膜分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其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行修复,但与正常结构相比仍有一定差异。减轻手术对上颌窦及黏膜的损伤,可降低术后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外侧壁截骨 上颌窦黏膜 MUC5AC
下载PDF
The role of trochanteric flip osteotomy in fixation of certain acetabular fractures 被引量:7
8
作者 Sandeep Gupta Jagdeep Singh Jagandeep Singh Virk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Purpose: Complete visualization of certain acetabular fractures of posterior wall or column with cranial extension involving superior dome from standard surgical exposures is a challenge. Osteotomy of the greater tro... Purpose: Complete visualization of certain acetabular fractures of posterior wall or column with cranial extension involving superior dome from standard surgical exposures is a challenge. Osteotomy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has been used to enhance fracture visualization, especially the dome, in posterior and lateral exposures of the acetabulum, it also decreases the need for excessive muscle retra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trochanteric flip osteo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tain acetahulum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25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e fractures were managed using a Kocher-Langenbeck approach along with trochanteric flip osteotomy. At 3rd, 6th and 24th month follow-up, all patients had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and underwent a final clinical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Merle d'Auhigne and Postei score. The strength of the abductors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grading system. Results: Congruent reduct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and all osteotomies healed within an average period of 3.8 months. All our patients were allowed full weight bearing at the end of 3 months and with no abductor lurch at the end of 6 months follow-up. There were no cases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any neurovascular complication or infection by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Truchanteric flip osteotomy is a very effective technique to fix certain acetabular fractur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dome involvement. It is more accurate and associated with no significant com- 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 approach Acetabular fractures Trochanteric osteotomy Posterior wall Superior dom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