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hortest period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n the basis of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被引量:5
1
作者 Yang Yongliang Li Zenghua +3 位作者 Hou Shisong Gu Fanjun Gao Siyuan Tang Yib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It’s necessary to forecast the shortest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a calculating model of the SSCP is established on t... It’s necessary to forecast the shortest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a calculating model of the SSCP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nd thermal capac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According to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heat of water evaporation and gas desorption,the SSCPs of different coals are further predicted.Finally,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SSCP and the judging indexes of the self-ignite tendenc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SCP non-linearly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dynamic oxygen adsorption and increase of activation energy.Compared with the practical fire situation of mine,this reliable method can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min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shortest period of spontaneouscom bustion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coal oxidation Thermal capacity Judging indexes
下载PDF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in coal at low temperatures measured by the hot-wire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YANG Yong-liang LI Zeng-hua PAN Shang-kun GAO Si-yuan WANG Ya-l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Directly measuring the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t low temperatures is difficult at present.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theory that directly measures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loose coal... Directly measuring the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t low temperatures is difficult at present.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theory that directly measures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loose coal at low temperatures.Using this method, we calculated the oxidativ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differently sized loose coals by comparing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coal in nitrogen or an air environ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oxidation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Shenhua coal sized 0~15 mm is 0.001~0.03 W/m3 at 30~90 °C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Th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t a given temperature is larger for smaller sized coal.The temperature effect on heat release intensity is muted as the coal size increases.At lower temperature the change in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s a function of size becomes smaller.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system is us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is capable of measuring mass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xidation heat release intensity of coal test system DIAMETER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ocess at low temperature
3
作者 文虎 徐精彩 葛岭梅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1年第2期61-66,共6页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cludes oxidative property and exothermic capacity. It can really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o use the large scale experimental unit load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cludes oxidative property and exothermic capacity. It can really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o use the large scale experimental unit loading coal 1 000 kg. According to the field change of gas concentration and coal temperature determined through experiment of coal self ignite at low temperature stage, and on the basis of hydromechanics and heat transfer theory, some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 at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 stage, such as,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heat liberation intensity. It offers a theoretic criterion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characteristic of coal self ignite and forecastin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ccording to coal exothermic capability and its thermal storage surroundings, thermal equilibrium is applied to deduce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 of limit parameter of coal self ignite. It offers a quantitative theoretic criterion for coal self ignite forecasting and preventing.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and test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Haibei coal, some token parameter of Haibei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such a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of coal, critical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heat liberation intensity, and limit parameter of coal self ign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heat liberation intensity limit parameter of coal self ignit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下载PDF
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测定和计算 被引量:37
4
作者 徐精彩 文虎 +2 位作者 葛岭梅 张辛亥 邓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根据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热平衡法 ;由实验测定的气体浓度变化量 ,推算出不同温度时煤氧复合的耗氧速率、CO和CO2 产生率 ;结合煤氧复合过程的键能变化量 ... 根据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热平衡法 ;由实验测定的气体浓度变化量 ,推算出不同温度时煤氧复合的耗氧速率、CO和CO2 产生率 ;结合煤氧复合过程的键能变化量 ,得出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键能估算法 ,确定其上限和下限 .为煤自燃特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然发火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化放热强度 键能估算法 松散煤体
下载PDF
煤自燃性测试技术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文虎 徐精彩 +1 位作者 葛岭梅 邓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1,共3页
利用装煤量850kg的XK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真实地模拟了煤的自燃过程.根据实验测定的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变化,结合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推算出不同温度时煤氧复合的耗氧速度、放热强度,为煤自燃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然发火预测... 利用装煤量850kg的XK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真实地模拟了煤的自燃过程.根据实验测定的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变化,结合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推算出不同温度时煤氧复合的耗氧速度、放热强度,为煤自燃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然发火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煤自身的氧化放热性能及其所处的蓄热环境,应用热平衡法推导出煤自燃极限参数的计算方法,为煤自燃预测及防治提供了量化的理论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性 耗氧速度 放热强度 煤自燃极限参数 数值分析 温度场 气体浓度场
下载PDF
煤自燃氧化放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文虎 徐精彩 +1 位作者 薛韩玲 代爱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3,共5页
任何一种煤都具有氧化放热性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煤自燃氧化放热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煤分子结构、温度、氧浓度和松散煤体粒度.通过总结前人提出的煤化学结构模型,参照现代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描述煤自燃的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从... 任何一种煤都具有氧化放热性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煤自燃氧化放热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煤分子结构、温度、氧浓度和松散煤体粒度.通过总结前人提出的煤化学结构模型,参照现代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描述煤自燃的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从煤分子结构上看,主要是煤分子中的非芳香结构侧链、桥键与氧发生反应,煤的氧化放热效应主要取决于煤表面活性分子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特性.氧化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分别是描述煤氧化放热效应和煤氧复合速度的主要指标,利用化学动力学理论和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测算出不同煤温时的氧化放热强度,利用程序升温实验测算出不同氧浓度时的耗氧速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氧浓度、温度和松散煤体粒度时煤氧化放热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热效应 氧化放热强度 耗氧速率
下载PDF
煤氧复合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5
7
作者 徐精彩 薛韩玲 +1 位作者 文虎 李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1-36,共6页
煤的氧化放热是引起煤自燃的主要原因。煤氧复合热效应与耗氧速率和表面反应热有关。通过分析得出 ,q(z,n,CO2 ,T,d5 0 ) =h(Z) .g(n) .f (CO2 ) .I(T) .Ψ (d5 0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结构、温度、氧浓度及粒度。根据威斯化学结构... 煤的氧化放热是引起煤自燃的主要原因。煤氧复合热效应与耗氧速率和表面反应热有关。通过分析得出 ,q(z,n,CO2 ,T,d5 0 ) =h(Z) .g(n) .f (CO2 ) .I(T) .Ψ (d5 0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结构、温度、氧浓度及粒度。根据威斯化学结构模型、本田化学结构模型及煤分子中包含的 7种表面活性结构 ,推出煤自燃表面分子结构模型 ,并分析其表面活性结构的种类、数量、活泼性 ,它们随煤体不同而千差万别 ;表面活性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氧化活泼性及反应过程不同 ,造成煤表面氧化反应热 H不同。外在主要影响因素—煤的温度、氧浓度、粒度不同造成了耗氧速率 VO2 不同 ,使煤的放热强度不同。对此 ,通过 XK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氧复合 耗氧速率 表面反应热 放热强度 热效应 煤自然
下载PDF
煤自燃的分子结构模型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文虎 代爱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8,共6页
煤自燃主要是由于煤表面活性结构与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煤、氧分子结构特性的分析 ,并根据类似有机结构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过程分析 ,探讨了煤分子表面易于氧化自燃的活性结构 ,归纳出 7种在常温常压下就能与氧发生化学... 煤自燃主要是由于煤表面活性结构与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煤、氧分子结构特性的分析 ,并根据类似有机结构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过程分析 ,探讨了煤分子表面易于氧化自燃的活性结构 ,归纳出 7种在常温常压下就能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的煤分子表面活性基团及其氧化反应热 ,利用煤自然发火实验对推断出的活性基团氧化反应热进行了验证 .在威斯化学结构模型和本田化学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能够对煤自燃进行描述的煤分子结构模型 ,对煤自然发火机理及其过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现象 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结构 芳香核 烷基侧链 含氧官能团 硫元素
下载PDF
煤低温自燃发火的热效应及热平衡测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文虎 徐精彩 +3 位作者 葛岭梅 邓军 张辛亥 李莉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煤在低温自燃发火过程中的热效应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是煤与氧的化学反应热 通过装煤 85 0kg的大型煤低温自燃发火实验台模拟煤自燃过程 ,根据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 煤在低温自燃发火过程中的热效应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是煤与氧的化学反应热 通过装煤 85 0kg的大型煤低温自燃发火实验台模拟煤自燃过程 ,根据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热平衡测算法 通过对不同煤样的自燃发火测试 ,利用该方法推算出不同的煤在相同温度下的放热强度 ,为煤自燃特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燃发火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发火 热效应 热平衡法 放热强度 润湿热 溶胀热
下载PDF
低变质程度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试验 被引量:25
10
作者 邓军 赵婧昱 +2 位作者 张嬿妮 王彩萍 王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了控制复采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遏制二次氧化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采用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系统对选取的榆树井褐煤、玉华长焰煤、安山不黏煤和黄陵1号弱黏煤4种低变质程度煤样进行二次氧化自燃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自燃氧化反应前期,... 为了控制复采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遏制二次氧化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采用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系统对选取的榆树井褐煤、玉华长焰煤、安山不黏煤和黄陵1号弱黏煤4种低变质程度煤样进行二次氧化自燃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自燃氧化反应前期,二次氧化煤样产生的CO浓度、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等自燃特性参数均高于一次氧化煤样产生的量;而煤自燃氧化反应后期,二次氧化煤样的自燃特性参数低于一次氧化煤样。反应后期裂解产生C2H4,且二次氧化煤样产生的气体浓度小于一次氧化煤样。二次氧化煤样的特征温度点均向前移动,低于一次氧化煤样,说明二次氧化煤样氧化性增强,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二次氧化 自然发火 气体产物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下载PDF
预氧化煤自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辛亥 李青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40,共4页
为研究预氧化煤自燃特性参数变化规律,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研究原煤和预氧化煤的自燃特性。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随着温度增加,预氧化至90℃的煤样耗氧速率、CO产生率、CO2产生率、放热强度均大于原煤;随着温度的增加,预氧化至130℃的煤样... 为研究预氧化煤自燃特性参数变化规律,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研究原煤和预氧化煤的自燃特性。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随着温度增加,预氧化至90℃的煤样耗氧速率、CO产生率、CO2产生率、放热强度均大于原煤;随着温度的增加,预氧化至130℃的煤样与原煤的耗氧速率、CO产生率、放热强度曲线的交叉温度为80~90℃,预氧化至170℃的煤样的交叉温度为110~120℃,小于交叉温度时,预氧化煤的耗氧速率、CO产生率、放热强度大于原煤,超过交叉温度后小于原煤;小于80℃时,预氧化至130、170℃的煤样的CO2产生率大于原煤,超过80℃后小于原煤;预氧化煤的最小浮煤厚度、下限氧浓度极值减小,上限漏风强度极值增大;煤的氧化程度越高,自燃极限参数极值变化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煤 预氧化煤 煤炭自燃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下载PDF
阻化煤样的初次/二次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砺 向崎 任立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2-707,共6页
阻化剂通过减弱煤氧复合作用和降低煤体氧化活性,减小煤体氧化速率达到抑制煤体发生自燃的目的。为研究经阻化剂处理过的煤样在初次氧化后残留阻化剂对煤样二次氧化自燃特性的影响,采用CaCl_2,NH4Cl,MgCl_2三种阻化剂对黄陵一号矿长焰... 阻化剂通过减弱煤氧复合作用和降低煤体氧化活性,减小煤体氧化速率达到抑制煤体发生自燃的目的。为研究经阻化剂处理过的煤样在初次氧化后残留阻化剂对煤样二次氧化自燃特性的影响,采用CaCl_2,NH4Cl,MgCl_2三种阻化剂对黄陵一号矿长焰煤进行阻化处理,使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进行阻化煤样的初次与二次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阻化剂对煤样具有明显的阻化效果,阻化剂使煤的临界温度升高放热强度减小,阻化煤样初次氧化临界温度大于二次氧化临界温度;初次与二次氧化时三种阻化剂阻化能力大小顺序为:CaCl_2>NH4Cl>MgCl_2,在二次氧化时初次氧化后残留的CaCl_2,NH_4Cl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阻化能力,而残留的MgCl_2阻化能力明显下降。阻化剂处理煤样在初次氧化后残留阻化剂对二次氧化煤样仍具有一定的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二次氧化 阻化率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的煤低温氧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西华 郭晓阳 +3 位作者 宋东平 白刚 张菊 吴猛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研究氧浓度、粒度和挥发分对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利用油浴式程序升温试验装置设计了煤低温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验证了氧浓度、粒度和挥发分等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 为研究氧浓度、粒度和挥发分对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利用油浴式程序升温试验装置设计了煤低温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验证了氧浓度、粒度和挥发分等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煤低温氧化特性受各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氧浓度的增加会加快煤的耗氧速率,提高反应的放热强度,促进煤的氧化,但不会改变氧化反应的趋势;粒度较大的煤耗氧速率低,反应释放的热量小,氧化过程缓慢且强度较低;煤的挥发分降低后,耗氧速率和反应的放热强度也随之减小,其自燃临界温度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遗煤 程序升温 低温氧化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下载PDF
水分对白皎无烟煤氧化过程放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亚超 袁泉 +1 位作者 肖旸 邓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1-727,共7页
为了探究水分对无烟煤低温氧化阶段放热特性的影响,完善水分对煤自燃影响的机理。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白皎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C80热分析实验,将不同水分含量煤样的初始放热温度、总放热量、各阶段放热量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白皎无... 为了探究水分对无烟煤低温氧化阶段放热特性的影响,完善水分对煤自燃影响的机理。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白皎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C80热分析实验,将不同水分含量煤样的初始放热温度、总放热量、各阶段放热量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白皎无烟煤在不同水分含量条件影响下煤样放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煤样的初始放热温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总放热量、热量变化不同阶段的放热量及持续时间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含量为16. 34%时放热量较高,煤自燃的可能性也较大,但初始放热温度与总放热量间不存在相对应的关系。煤放热过程具有典型的分段性,分为缓慢放热、放热量减小和快速放热3个阶段,其中快速放热阶段持续时间最长,该阶段放热量占总放热量的比例超过84%,是造成煤体热量积聚的最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就完善水分对煤自燃影响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氧化放热 C80 放热量 放热阶段
下载PDF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复合阻化剂阻燃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杰 邬剑明 +1 位作者 唐一博 王俊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50,共6页
为探究高分子材料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性能,制备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分别与氯化镁(MgCl2)、抗坏血酸、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复配,制成3种乳液复合阻化剂,并以清水和MgCl2水溶液作为对比阻化剂,分别处理煤样;采用程序升温氧化试验... 为探究高分子材料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性能,制备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分别与氯化镁(MgCl2)、抗坏血酸、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复配,制成3种乳液复合阻化剂,并以清水和MgCl2水溶液作为对比阻化剂,分别处理煤样;采用程序升温氧化试验装置对煤样完成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乳液复合阻化剂与对比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MgCl2乳液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效果优于MgCl2水溶液阻化剂;乳液复合阻化剂处理后的煤样,阻化率和活化能都有所提高;Mg/Al-LDHs乳液阻化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复合阻化剂 阻化率 活化能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下载PDF
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永良 李增华 +1 位作者 高思源 刘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516,共6页
依据多孔介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煤自燃氧化放热强度实验测试系统,在测试煤体导热系数及比热等参数的基础上,分别测试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煤体的氧化放热强度.结果表明:氧化放热强度均随温... 依据多孔介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煤自燃氧化放热强度实验测试系统,在测试煤体导热系数及比热等参数的基础上,分别测试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煤体的氧化放热强度.结果表明:氧化放热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60~70℃前缓慢上升,之后迅速增大,且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变质程度越低、自燃倾向性越高的煤体,氧化放热强度越大,随动态吸氧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温度下,煤体粒度越大,其氧化放热强度越小.通过实验证明该测试系统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快速测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放热强度 煤自燃 理论模型 实验炉体 变质程度
原文传递
瓦斯对煤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军 李鹏 +2 位作者 程文东 袁林 姚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33,37,共4页
选取原煤样、经过瓦斯解吸处理和通甲烷处理的3种不同瓦斯含量的混合煤样,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对其自燃特性参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煤温条件下的耗氧速率、CO产生率、CO2产生率及放热强度进行分析,得到了氧化自燃过程中瓦斯对煤氧化... 选取原煤样、经过瓦斯解吸处理和通甲烷处理的3种不同瓦斯含量的混合煤样,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对其自燃特性参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煤温条件下的耗氧速率、CO产生率、CO2产生率及放热强度进行分析,得到了氧化自燃过程中瓦斯对煤氧化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瓦斯对煤自燃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自燃 产生率 耗氧速度 放热强度
原文传递
煤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永良 李增华 +2 位作者 高思源 唐一博 刘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6-461,467,共7页
为有效防治煤炭自燃,预测煤体最短自然发火期是非常必要的.以绝热圆柱形煤柱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煤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模型,利用实测的煤自燃基本参数,通过解算分析了漏风速度、粒度等参数对煤自然发火期的影响规律,最终准确测试了6... 为有效防治煤炭自燃,预测煤体最短自然发火期是非常必要的.以绝热圆柱形煤柱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煤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模型,利用实测的煤自燃基本参数,通过解算分析了漏风速度、粒度等参数对煤自然发火期的影响规律,最终准确测试了6个矿井不同煤体的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结果表明:随漏风速度的增大,煤自然发火期先减小后增大;煤体粒度越小,最佳风速呈线性增大;随煤体粒度的增大,最佳风速条件下的自然发火期先减小后增大;煤体自燃倾向性越高,最短自然发火期越短;以张集肥煤为例,自然发火的最佳粒度为1~3mm,最佳漏风速度为0.001 1m/s,其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为2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然发火 最短自然发火期 最佳风速 最佳粒度 氧化放热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