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Au(Ⅲ) with SDG and determination by the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被引量:2
1
作者 LI Huizhi ZHAI Yub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60-565,共6页
The new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Au(III) determination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It wa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gold on the oxidation of sudan red III by ammonium peroxodisulfate ... The new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Au(III) determination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It wa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gold on the oxidation of sudan red III by ammonium peroxodisulfate ((NH4)2S2O8) with nitrilo triacetic acid as an activator in microemulsion and H2SO4 medium.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re was the linearity of the calibration curve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 to 20 μg/L Au(Ⅲ) at 520 nm.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3.0%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86. The detection limit achieved was 9.75 × 10^-5 μg/mL. A new method using a column packed with sulfhydryl dextrose gel (SDG) as a solid-phase extracta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Au(Ⅲ) ions.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gol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al chemistry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solid-phase extraction gold(Ⅲ)
下载PDF
Solid-liquid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with 2,9-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
2
作者 Peng, B Gao, JZ +3 位作者 Hu, GL Fan, HY Kang, JW Deng, HL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3-216,共4页
Solid liquid extraction of copper ion (I) with 2, 9-dimethyl-1, 10-phenanthroline (neo-cuproine, DMP) into molten naphthalene followed by chloroform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 Solid liquid extraction of copper ion (I) with 2, 9-dimethyl-1, 10-phenanthroline (neo-cuproine, DMP) into molten naphthalene followed by chloroform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ternary complex Cu(I)-DMP-ClO4 was extracted quantitatively into molten naphthalene in the range of pH from 5 to 6 at 85 C-. Absorbance was spectrophotometrically determined at 459 nm against the reagent blank after the solid naphthalene layer was anhydrously dissolved in chloroform. Beer's law is obeyed over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5-70 mug/mL. The molar absorptivity and Sandell's sensitivity are 1.0x10(4) L/(mol(.)cm) and 0.0099 mug(.)cm(2)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various conditions on 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coexisted ion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on both in tea samples and cadmium sulfate reagents.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ICP AE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liquid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molten naphthalene COPPER DMP
下载PDF
Micelle Mediated Extraction of Iron and Its Determination in Geological, Geochemical, Hydrogeochemical, Biogeochemical and Process Solutions
3
作者 Pranab Kumar Tarafder Rabin Kumar Mondal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5期339-346,共8页
Iron irrespective of its valency states forms bluish 1:1 cationic, bluish-violet 1:3 neutral and purple 1:3 anionic complexes with 2,3-dihydroxynaphthalene, at pH 2 - 3, 4 - 5 and 8 - 10, respectively. The cationic bl... Iron irrespective of its valency states forms bluish 1:1 cationic, bluish-violet 1:3 neutral and purple 1:3 anionic complexes with 2,3-dihydroxynaphthalene, at pH 2 - 3, 4 - 5 and 8 - 10, respectively. The cationic bluish complex is highly insensitive and not extractable in organic solvents. Similarly, the bluish violet 1:3 neutral complex is of moderate sensitivity, and it is extractable in organic solvents with reduced sensitivity. The purple 1:3 anionic complex is as such not extractable in any organic solvents. However, in the surfactant medium of the cationic surfactant,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it is extractable in organic solvents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The 1:3 anionic complex which is extractable in organic solvents as an ion associate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is chosen for application to Silicate rocks, Minerals, Soils, Stream sediments, Concentrates, Tobacco leaves, Cigarettes and Waters, for accurate and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iron owing to facile extraction of iron, enhanced sensitivity high selectivity and better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samples of diverse matr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Dihydroxynaphthalene CETYLTRIMETHYLAMMONIUM Ion spectrophotometric Solvent extraction Determination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铵-亚硝基R盐体系用于钴(Ⅱ)的分离
4
作者 颜鑫灏 胡国梁 +4 位作者 陈睿希 刘红瑜 姚奇志 李娇 李玲玲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287-294,共8页
在pH=5缓冲溶液条件下,对仅有Co^(2+)、仅有Ni^(2+)、Co^(2+)与Ni^(2+)混合三种情况下Co^(2+)的萃取率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单独萃取Co^(2+)时萃取率高达75.47%;然而对于混合溶液,萃取率较单独萃取Co^(2+)明显下降。通过系列对比实验发... 在pH=5缓冲溶液条件下,对仅有Co^(2+)、仅有Ni^(2+)、Co^(2+)与Ni^(2+)混合三种情况下Co^(2+)的萃取率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单独萃取Co^(2+)时萃取率高达75.47%;然而对于混合溶液,萃取率较单独萃取Co^(2+)明显下降。通过系列对比实验发现Ni^(2+)的存在对Co^(2+)的分光光度测量造成了干扰。因此,在综合性实验中我们利用分光光度法针对Co^(2+)的萃取率进行分析,以及对可能影响萃取率的因素——pH、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进行了探究,寻找最佳实验条件,提高萃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分光光度法 萃取率 PH 萃取次数
下载PDF
连续扫描吸收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黄素片中叶黄素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新颖 戴志英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连续扫描吸收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叶黄素片中的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溶剂萃取-超声提取样品,固定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对应浓度和吸光度确定标准工作曲线。结果:叶黄素在浓度范围(2.0~...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连续扫描吸收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叶黄素片中的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溶剂萃取-超声提取样品,固定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对应浓度和吸光度确定标准工作曲线。结果:叶黄素在浓度范围(2.0~8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相对标准偏差范围3.4%~6.9%,样品回收率范围83.8%~98.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稳定,适用于保健品叶黄素片中叶黄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 超声提取
下载PDF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 被引量:21
6
作者 谭峰 郎惠云 李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1-564,共4页
提出了测定盐酸洛美沙星 (LMX)的萃取分光光度法 ,该法基于在弱酸性条件下 ,盐酸洛美沙星与溴甲酚绿 (BMG)反应生成可被三氯甲烷萃取的离子对缔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15nm。药物浓度在 1~ 15mg/L(r=0 .9997)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 提出了测定盐酸洛美沙星 (LMX)的萃取分光光度法 ,该法基于在弱酸性条件下 ,盐酸洛美沙星与溴甲酚绿 (BMG)反应生成可被三氯甲烷萃取的离子对缔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15nm。药物浓度在 1~ 15mg/L(r=0 .9997)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 =2 .5× 10 4 L·mol-1·cm-1。最低检出限为 0 .0 14mg/L。回收率为 98.9%~ 10 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分光光度法 盐酸洛美沙星 离子对缔合 抗菌素 药物分析
下载PDF
微波萃取与常规提取方法对大黄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秀丽 刘忠英 +2 位作者 荣会 张寒琦 于爱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201,共4页
试验研究了大黄总蒽醌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液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1 91%),是超声法的1 13倍,是索氏提取法的1 29倍。微波辅助提取法仅需10min,而索氏... 试验研究了大黄总蒽醌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液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1 91%),是超声法的1 13倍,是索氏提取法的1 29倍。微波辅助提取法仅需10min,而索氏法和超声法分别需要90,30min。微波辅助提取法用于中药大黄的提取,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大黄 总蒽醌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藏木香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月琴 彭敏 +3 位作者 胡凤祖 常小平 马海乐 马世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研究藏木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乙醇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75%乙醇作为提... 目的:研究藏木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乙醇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水浴热回流提取2h。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出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28mg/g。结论:提取工艺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准确;为藏木香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木香 黄酮 提取工艺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酒花制品中异α-酸浓度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德良 孙君社 +4 位作者 贾凤超 林智平 杨毅 张五九 冯景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索测定异α 酸、四氢异α 酸异构体、六氢异α 酸异构体等酒花制品中异α 酸的浓度 ,利用该方法对已知标准样品中异α 酸浓度进行检测 ,其重复性与精密度的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变异系数≤ 1 %,回收率在 99 8%~ 10 0 5 ... 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索测定异α 酸、四氢异α 酸异构体、六氢异α 酸异构体等酒花制品中异α 酸的浓度 ,利用该方法对已知标准样品中异α 酸浓度进行检测 ,其重复性与精密度的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变异系数≤ 1 %,回收率在 99 8%~ 10 0 5 %之间 ;方法操作简单 ,可作为啤酒企业衡量评价异α 酸、四氢异α 酸异构体、六氢异α 酸异构体等酒花制品中异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制品 异Α-酸 浓度 分光光度法 测定方法 啤酒
下载PDF
吐温80-(NH_4)_2SO_4-PAR体系液-固萃取分离测定钯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碧 覃松 +1 位作者 阮尚全 张铭让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以水溶性螯合剂PAR为萃取剂 ,在高聚物吐温 80水溶液中 ,选择 (NH4) 2 SO4作分相盐 ,用EDTA NaOH溶液调节pH值 ,考察了Pd(Ⅱ )、Rh(Ⅲ )、Pt(Ⅳ )的液 固萃取行为 ,确定了吐温 80 (NH4) 2 SO4 PAR体系中Pd(Ⅱ )与Rh(Ⅲ )、Pt(Ⅳ )的... 以水溶性螯合剂PAR为萃取剂 ,在高聚物吐温 80水溶液中 ,选择 (NH4) 2 SO4作分相盐 ,用EDTA NaOH溶液调节pH值 ,考察了Pd(Ⅱ )、Rh(Ⅲ )、Pt(Ⅳ )的液 固萃取行为 ,确定了吐温 80 (NH4) 2 SO4 PAR体系中Pd(Ⅱ )与Rh(Ⅲ )、Pt(Ⅳ )的分离条件 ,同时建立了Pd(Ⅱ )的测定方法。Pd(Ⅱ ) PAR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2 3× 10 4L·mol-1·cm-1,钯量在 0~ 2 3.2 0 μg/ 10 .0 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0 .0 2 6 μg/ 10 .0 0ml。方法选择性好 ,易与钯共存的常见阴、阳离子不干扰测定 ;用拟定方法分离测定合成样和实际样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萃取 分离 测定 PAR
下载PDF
8-氨基喹哪啶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Ⅲ)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学畅 王美香 +2 位作者 郝南明 韩勇 张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7,共3页
根据8-氨基喹哪啶(AQ)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及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配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μg/L级铁(Ⅲ)的新方法。在pH=5.5 HAc-NaAc缓冲介质中AQ与铁(Ⅲ)反应,生成分子比为3∶1的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用Waters Porapak S... 根据8-氨基喹哪啶(AQ)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及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配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μg/L级铁(Ⅲ)的新方法。在pH=5.5 HAc-NaAc缓冲介质中AQ与铁(Ⅲ)反应,生成分子比为3∶1的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用Waters Porapak Sep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富集物用含1%醋酸的乙醇溶液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几种水样中微量铁(Ⅲ)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氨基喹哪啶 铁(Ⅲ) 尉相萃取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析相萃取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钯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超涌 赵中一 +1 位作者 金继红 黄月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8,共4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加醇析相对钯硫代米蚩酮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建立了痕量钯的光度测定方法。析相对Pd的萃取回收率为995%,富集倍率为25。络合物的λmax=530nm,形成后至少稳定2h,ε达26×106L·...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加醇析相对钯硫代米蚩酮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建立了痕量钯的光度测定方法。析相对Pd的萃取回收率为995%,富集倍率为25。络合物的λmax=530nm,形成后至少稳定2h,ε达26×106L·mol-1·cm-1,线性范围14~400μg/LPd(Ⅱ),检出限是14μg/L,对于10μg/LPd测定11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为44%。方法已用于岩矿中痕量钯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析相萃取 光度法 地质样品
下载PDF
浮选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硅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狄俊伟 刘全德 李文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硅酸盐在盐酸介质中 ,与过量的钼酸铵形成α 硅钼杂多酸 ,在有机溶剂苯的存在下 ,可将过量的TMB(3,3′,5 ,5′ 四甲基联苯胺 )氧化形成黄色的TMB2 + 亚胺盐 ,并形成离子缔合物 ,同时浮选分离进入苯层 ,再用萃取剂二甲亚砜 甲酸从苯中... 硅酸盐在盐酸介质中 ,与过量的钼酸铵形成α 硅钼杂多酸 ,在有机溶剂苯的存在下 ,可将过量的TMB(3,3′,5 ,5′ 四甲基联苯胺 )氧化形成黄色的TMB2 + 亚胺盐 ,并形成离子缔合物 ,同时浮选分离进入苯层 ,再用萃取剂二甲亚砜 甲酸从苯中反萃取。在 45 8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2 6× 10 5L·mol-1·cm-1,在 0 0 2~ 1mg·L-1范围内Si的含量符合比尔定律 ,线性相关系数r为 0 9995 ,可用于废水中硅酸盐的测定。该方法集富集与测定于一体 ,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B 浮选萃取 硅酸盐 分光光度法 痕量分析
下载PDF
超声一紫外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纪云 李丽 冯成武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82-83,93,共3页
以三氯甲烷作为提取剂抽提土壤中的石油类物质时,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是:超声波功率为25W,室温下超声提取15min,每个样品提取2次,每次加入提取剂20mL。将提取物中的溶剂蒸发后,用石油醚溶解残余物,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三氯甲烷作为提取剂抽提土壤中的石油类物质时,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是:超声波功率为25W,室温下超声提取15min,每个样品提取2次,每次加入提取剂20mL。将提取物中的溶剂蒸发后,用石油醚溶解残余物,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80%,加标回收率为953%,最低检出限为0.00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 超声抽提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金叶女贞果实中齐墩果酸的提取与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安 王慧云 +2 位作者 李艳芝 刘玉凤 杨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1-303,共3页
目的:以金叶女贞果实为原料,优化超声提取其中齐墩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提取金叶女贞果实... 目的:以金叶女贞果实为原料,优化超声提取其中齐墩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提取金叶女贞果实中齐墩果酸的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在实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粒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80min,超声功率400W,粒度40目,连续提取两次,此时齐墩果酸得率最高,并确定最佳采收时期为秋季。结论:采用此工艺提取方法快速、简单,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金叶女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女贞 齐墩果酸 超声波 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千里光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新星 程春梅 +2 位作者 王炯 贝玉祥 戴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研究了千里光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法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清除能力;利用.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利用.OH引发DNA损伤来研究千... 研究了千里光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法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清除能力;利用.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利用.OH引发DNA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DNA的抑制能力.研究表明: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IC50分别为:1.120mg/mL、0.410 mg/mL;对脂质过氧化的IC50分别为0.980 mg/mL、0.950 mg/mL;对DNA损伤的IC50分别为:0.690 mg/mL、0.140 mg/mL,这表明千里光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多酚提取物 茶多酚 抗氧化活性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真眼点藻类色素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其雨 李爱芬 张成武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分别采用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有机溶剂提取7种真眼点藻的色素,比较3种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的效果,测定3种有机溶剂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利用分光光度法计算藻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比较甲醇和乙醇色素提取液在A470和A666的最大... 分别采用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有机溶剂提取7种真眼点藻的色素,比较3种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的效果,测定3种有机溶剂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利用分光光度法计算藻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比较甲醇和乙醇色素提取液在A470和A666的最大吸收峰。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比甲醇和90%丙酮操作更简便、快捷并且毒害低。3种有机溶剂色素提取液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率基本一致。色素在3种有机溶剂中的吸收光谱相似,甲醇和乙醇的色素提取液在A470和A666的最大吸收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醇色素提取液可使用Lichtenthaler的公式计算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眼点藻 色素 甲醇 乙醇 丙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丽珊 黄启亮 汪雪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0-272,共3页
主要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指标,研究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探究了pH、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中,确定了各因素影响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的主次顺... 主要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指标,研究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探究了pH、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中,确定了各因素影响蓝莓叶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酸碱度>提取时间,并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4(g:mL),提取温度为100℃,酸碱度为pH2.0,提取时间为6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蓝莓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为159.88mg/g·F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 抗氧化活性 DPPH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镧系离子与5,7-二氯-8-羟基喹啉-藏红花三元离子缔合物的萃取-光度分析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莉 达玉霞 康敬万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以Sm3+为例研究了Ln3+5,7二氯8羟基喹啉(DCO)藏红花(SFT)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萃取光度特征。用平衡移动法测定了离子缔合物的摩尔比Ln3+∶DCO∶SFT=1∶4∶1。在pH680~75... 以Sm3+为例研究了Ln3+5,7二氯8羟基喹啉(DCO)藏红花(SFT)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萃取光度特征。用平衡移动法测定了离子缔合物的摩尔比Ln3+∶DCO∶SFT=1∶4∶1。在pH680~750的范围内,萃取物的λmax=524nm,εmax=470×104L·mol-1·cm-1。Sm3+在02~15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研究表明镧系离子的相对吸光度(ALn/ALa)随原子序数呈现奇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光度法 羟基喹啉 藏红花 离子络合物
下载PDF
竹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郭雪峰 岳永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对6个纯化竹叶黄酮工艺以及测量竹叶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艺4聚酰胺柱吸附法为最佳工艺,纯化后竹叶黄酮浓度达0.59mg.mL-1(分光光度法)和0.60mg.mL-1(HPLC)。两种方法测定的竹叶黄酮浓度值差... 对6个纯化竹叶黄酮工艺以及测量竹叶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艺4聚酰胺柱吸附法为最佳工艺,纯化后竹叶黄酮浓度达0.59mg.mL-1(分光光度法)和0.60mg.mL-1(HPLC)。两种方法测定的竹叶黄酮浓度值差异不大,结果稳定可靠。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方便,测定结果略微偏高,HPLC法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提取纯化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