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ar Erythemal Dose Rate over Peninsular Malaysia Obtained by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1
作者 Nor Hidayah Hisamuddin Shah Lim Hwee San Mohd. Zubir Mat Jafri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辐射剂量率 马来西亚半岛 太阳能 监测仪 红斑 太阳紫外线辐射 臭氧 PHOTOSHOP
下载PDF
基于OMI及地面监测的贵州省污染气体浓度时空差异研究
2
作者 谷晓平 李光一 +1 位作者 陈远航 廖瑶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受地势和气候影响,省内不同区域污染气体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利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等,基于臭氧层监测仪(OMI)的L3V003柱浓度数据和地面环境监... 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受地势和气候影响,省内不同区域污染气体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利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等,基于臭氧层监测仪(OMI)的L3V003柱浓度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站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区域尺度上评估分析了贵州省3种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9年,贵州省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臭氧(O_(3))柱浓度较2005年呈下降趋势,且两种方法监测的NO_(2)、SO_(2)季节特征均表现为“秋冬高、春夏低”,受太阳辐射和天气过程影响,两种方法监测的O_(3)均表现为“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特征;(2)对比分析表明,遥感方法反演的NO_(2)柱浓度极大值和SO_(2)柱浓度极小值较地面监测结果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但滞后时间较短,没有出现跨季节差异,总体上空间差异性大于时间差异性,且SO_(2)夏季空间差异性大于冬季;(3)自然界平流层中含有大量臭氧,且夏季贵州雷雨天气较多,在天气过程发生时,高层氧气极易被大量分解并生成O_(3),由于大气垂直输送较为活跃,使得平流层O_(3)稳定性降低,对近地面浓度影响较大,因此遥感反演的O_(3)浓度与地面监测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监测仪 地面监测 污染气体 时空差异 遥感
下载PDF
基于OMI的陕甘宁地区NO_(2)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雅睿 王虎 王美景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3-568,共16页
为获取NO_(2)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NO_(2)污染状况,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并结合气象、能源及交通排放等统计数据,通过地理空间分析、线性拟合、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分析了2005―2019年陕甘宁地区NO_(2)柱浓度... 为获取NO_(2)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NO_(2)污染状况,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并结合气象、能源及交通排放等统计数据,通过地理空间分析、线性拟合、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分析了2005―2019年陕甘宁地区NO_(2)柱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年NO_(2)柱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季节上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夏季变化平稳,冬季波动剧烈。从空间分布来看,NO_(2)柱浓度较高区域分布在省会及附近区域,以西安城市群集聚现象最为明显。进一步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形与风向对NO_(2)空间分布有一定的综合影响力;气温、降雨量与NO_(2)柱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说明高温、降雨对NO_(2)浓度具有削减作用;煤炭消耗量、工业产值、机动车保有量均与NO_(2)柱浓度呈正相关,说明化石能源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是该地区NO_(2)的重要来源;而2012年后的NO_(2)柱浓度持续下降,主要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强力实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_(2)柱浓度 臭氧观测仪 陕甘宁地区 时空特征
下载PDF
OMI和TROPOMI的中国对流层NO_(2)污染数据的时空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美欣 吴莹 鲍艳松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1期75-86,共12页
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臭氧层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和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遥感反演产品数据,统计两种数据在中国区域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缺失率,分析得出两者的时空... 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臭氧层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和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遥感反演产品数据,统计两种数据在中国区域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缺失率,分析得出两者的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该时间段内,两种传感器数据缺失率呈现“S”形的变化趋势,TROPOMI月数据缺失率低于OMI,TROPOMI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3.98%,OMI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36.22%,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仪器的分辨率不同。(2)在中国区域内,两种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44,但TROPOMI获得的对流层NO_(2)年平均柱浓度值大于OMI;从季节差异上来看,TROPOMI获得的结果同样相对OMI的结果高出57.5%,造成OMI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OMI传感器在有云(非晴空)情况下用其他卫星观测进行校正,使得结果平均降低15%,但不会影响季节变化趋势。(3)季节相关性方面,秋、冬两季相关性较好,春、夏两季相对较差,是由于春、夏季节NO_(2)柱浓度易受其他气体污染物的影响,且两种传感器在反演方法上有所不同,会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4)在重污染情况下,TROPOMI传感器获得的地域范围相比于OMI大1.54%,只有在冬季污染最为严重的情况下,TROPOMI获得的污染区域相比于OMI小0.86%。(5)在时空差异上,东部地区两者差异明显,TROPOMI获得的月平均结果相比于OMI的结果大10.21%,西部差异不大,中国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结果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_(2)柱浓度 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 臭氧层观测仪(omi) 中国 时空分布差异
下载PDF
A POSSIBLE EFFECT OF THE SOLAR ACTIVITY ON ATMOSPHERIC OZONE CONTENT
5
作者 Zhang Zhongmou, Song Zhi and Wang YingjianCenter for Space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Academia Sinica, Beijing, China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4期156-159,共4页
Increases of atmospheric ozone content were observed in March 1989 at Beijing, China. This is possible result of disturbance by the great solar flares. The mechanism is simp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ozone DISTURBANCE SOLAR IRRADIATION ULTRAVIOLET severely monitor simply instrument mixing
下载PDF
亚洲地区OMI和SCIAMACHY臭氧柱总量观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肖钟湧 江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9-539,共11页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和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SCIAMACHY)传感器反演的臭氧总量数据,结合从世界臭氧与紫外线辐射数据中心(WODUC)获取的地面观测臭氧总量数据进行验证,对比2种不同卫星遥感反演的臭氧总量产品优缺点,并分析亚洲地区臭...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和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SCIAMACHY)传感器反演的臭氧总量数据,结合从世界臭氧与紫外线辐射数据中心(WODUC)获取的地面观测臭氧总量数据进行验证,对比2种不同卫星遥感反演的臭氧总量产品优缺点,并分析亚洲地区臭氧总量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OMI反演的结果比SCIAMACHY的结果更好,而且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臭氧总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低纬度地区最大值出现在4或5月,最小值在11或12月,而在高纬度地区则分别出现在2月或3月和8月或9月.臭氧总量纬度地带性分布明显,并随着纬度增加而逐渐上升,在10°N^30°N之间,臭氧总量增长平缓,在30°N^50°N之间,臭氧总量快速增大.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臭氧低值区,并在青藏高原东面的横断山脉向低纬度延伸,隔断了臭氧总量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臭氧总量变化在不同纬度呈现不同的模式,距平值随纬度的增大波动随之增大.纬度最低的站点(216)臭氧总量距平值变化最小,最大只有30 DU;而纬度最高的站点(326)臭氧总量距平值变化可达180 DU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亚洲地区 卫星遥感 臭氧观测仪 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
下载PDF
利用OMI资料分析APEC期间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芝娟 陈斌 +2 位作者 王皓 张国龙 张艳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利用卫星遥感的臭氧监测仪(OMI)数据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APEC)前、APEC期间和APEC后的吸收性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北京地区历史同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APEC前、后相比,京津冀地区APE... 利用卫星遥感的臭氧监测仪(OMI)数据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APEC)前、APEC期间和APEC后的吸收性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北京地区历史同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APEC前、后相比,京津冀地区APEC期间气溶胶指数(AI)、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吸收性气溶胶光学厚度(AAOD)都有所减小,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ASSA)有所增加;北京地区相比于APEC前,APEC期间AI减少了10%,AOD减少了49%,AAOD减少了30%,ASSA变化不大;相对于APEC后,AI减少了21%,AOD减少了23%,AAOD减少了50%,ASSA增加了4%.表明APEC期间京津冀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排放减少,北京地区的减少幅度更大.与历史同期(2004-2014年)相比,北京地区在同时间段的AI、AOD、AAOD、ASSA随年份的变化规律表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监测仪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吸收性气溶胶 京津冀
下载PDF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河北省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辛名威 袁金国 马晶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90-2295,共6页
利用对流层排放监测网(TEMIS)提供的OMI NO2浓度数据,应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平台开展河北省2005-2012年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值在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 利用对流层排放监测网(TEMIS)提供的OMI NO2浓度数据,应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平台开展河北省2005-2012年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值在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005-2012年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高值。河北省NO2垂直柱浓度值空间分布不平衡,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气候特点和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对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持续增加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卫星 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 河北省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OMI卫星数据和车载DOAS技术对NO_x排放通量估算的修正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琼 李昂 +2 位作者 胡肇焜 吴丰成 谢品华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与搭载在EOS AURA卫星上的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探测器相比,由车载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技术获得的NO_2柱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更高,因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NO_2时空分布情况... 与搭载在EOS AURA卫星上的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探测器相比,由车载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技术获得的NO_2柱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更高,因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NO_2时空分布情况,利用OMI NO_2 Level2数据产品重构2013年6月石家庄及周边区域的NO_2柱浓度分布,结合风场数据分析NO_2柱浓度沿风场方向的空间分布,同时,使用车载被动DOAS系统对西南通道即石家庄-保定-北京路段进行走航观测,获取车载DOAS NO_2柱浓度分布数据,使用指数修正高斯(exponentially-modified Gaussian,EMG)拟合方式,分别拟合OMI NO_2数据和经过地基DOAS数据修正后的OMI NO_2数据得到NO_x排放通量分别为195.8 mol/s、160.6 mol/s。经过地基DOAS数据修正的NO_x排放量小于卫星估算值,可能是由于卫星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 车载差分光学吸收光谱 NO2分布 Nox排放通量
下载PDF
一种基于OMI数据的中国区域对流层O_(3)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军 卢毅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19,共13页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根据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反演中国区域的对流层臭氧总量数据,其结果表明:从定性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从定量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相对于克里金插值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的RMSE、MAE均较小.利用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得到的对流层臭氧廓线数据与OMI/MLS的官方臭氧产品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最高为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监测仪 数据修复 时空加权法 对流层臭氧 卫星遥感数据 反演
下载PDF
OMI-TOMS与OMI-DOAS臭氧柱总量产品在中国地区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玥明 闫欢欢 +1 位作者 张兴赢 孟晓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2-370,共9页
臭氧是十分重要的痕量气体,它具有活跃的化学反应特性和较强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获得准确的臭氧柱浓度信息十分重要。搭载在AURA上的OMI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其获得的臭氧产品有两种,一... 臭氧是十分重要的痕量气体,它具有活跃的化学反应特性和较强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获得准确的臭氧柱浓度信息十分重要。搭载在AURA上的OMI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其获得的臭氧产品有两种,一个是基于TOMS V8算法反演得到的OMI-TOMS产品,另一个是由DOAS算法得到的OMI-DOAS产品。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算法产品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分别分析了两种算法与像元位置的关系,在不受行异常现象影响的像元处,两种算法均不受像元位置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云和太阳天顶角对两种算法的影响,有云时两者的差异更大,云量在70%时两者的差异最大,而且,当有云存在时,两者的偏差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平流层SO_2和吸收性气溶胶对两种算法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TOMS V8 omi-DOAS 中国 臭氧柱总量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as Jointly Inferred from MODIS and OMI 被引量:5
12
作者 LIU Qi DING Wei-Dong FU Yun-F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年第6期330-337,共8页
Data on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measurements,respectively,are used jointly to ... Data on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measurements,respectively,are used jointly to examin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 Asia.The seasonal signals of the total AOT are well defined and nearly similar over the land and over the ocean.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 natural cycle of aerosols that originate primarily from natural emissions. In contrast,the small-sized aerosols represented by the fine-mode AOT,which are primarily generated over the land by human activities,do not have evident seasonalscale fluctuations.A persistent maximum of aerosol loadings center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is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fine-mode aerosols throughout the year.Most regions exhibit a general spring maximum. During the summer,however,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the most marked over north central China.This occurrence may result from anthropogenic fine particles,such as sulfate and nitrate.Four typical regions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a covariation analysis of the monthly gridded AOT and SSA.Over sou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China,if 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small to moderate they are composed primarily of the highly absorptive aerosols. However,more substantial aerosol loadings probably represent less-absorptive aerosols.The opposite covariation pattern occurring over the coastal-adjacent oceans suggests that the polluted oceanic atmosphere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ndward terrestrial aerosols.North central China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dust aerosols that show moderate absorption.This finding may explain the lower variability in the SSA that accompanies increasing aerosol loading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easonal variation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下载PDF
An asynchronous Geoprocessing Workflow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n Antarctic ozone monitoring and mapping service 被引量:1
13
作者 Chao Yang Zhong Xie Zhanya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Web Enablement services with other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Web Services as Geospatial Processing Workflows(GPW)is essential for future Sensor Web application scenarios.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Web Enablement services with other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Web Services as Geospatial Processing Workflows(GPW)is essential for future Sensor Web application scenarios.With the help of GPW technology,distributed and heterogeneous OGC Web Services can be organized and integrated as compound Web Service applications that can direct complicated earth observation tasks.Under the Sensor Web environment,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Sensor Web Services are common.We have proposed an asynchronous GPW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 Web Services into a Web Service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workflow technology.We designed a Sensor Information Accessing and Processing workflow,an asynchronous GPW instance,to take an experiment of observing and mapping ozone over Antarctica.Based on our results,our proposed asynchronous workflow method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tak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pping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or Web OGC Web Service asynchronous workflow omi ozone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对流层O3柱总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春秀 迟雨蕾 《北京测绘》 2019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利用OMI卫星数据分析了2008-2017年全球及我国O 3柱总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长时间序列变化,总结了地形、人口密度、城市扩张和前体物NO 2等因素对中国地区O 3柱总量浓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O 3柱总量高浓度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且... 利用OMI卫星数据分析了2008-2017年全球及我国O 3柱总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长时间序列变化,总结了地形、人口密度、城市扩张和前体物NO 2等因素对中国地区O 3柱总量浓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O 3柱总量高浓度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且季节性差异十分显著,冬季的含量相对较低,夏季的含量相对较高。中国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形条件、渐增的人口数量和稳步增长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O 3柱总量浓度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且含量在逐年降低。通过对流层NO 2浓度与O 3柱总量浓度的拟合结果发现,前体物NO 2对O 3的生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柱总量 臭氧监测仪(omi)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全球及中国
下载PDF
南亚季风环流与臭氧时空分布变化关系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珂 朱珠 +2 位作者 柴文咪 王卫国 王颢樾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流指数.结合冬夏两季环流的强弱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方法,探讨了环流异常形势下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亚夏季纬向环流与经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存在一致性,冬季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差异较大.(2)南亚臭氧柱总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近13年来臭氧柱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3)夏季(冬季)风环流指数与对流层中低(中高)层和平流层中低层臭氧的相关性显著,但夏季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相关趋势相反.(4)夏季风环流增强对应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上空及南侧区域的上升运动增强,对臭氧的输送作用是造成对流层臭氧分布呈现差异的原因.(5)冬季风环流强弱期的垂直上升和下沉运动中心的移动,以及南北向、东西向气流交汇区的差异是造成臭氧分布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监测仪(omi)卫星数据 南亚季风环流指数 合成差异分析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Ozone vertical variations during a typhoon derived from the OMI observations and reanalysis data 被引量:5
16
作者 FU YunFei XIAN Tao +6 位作者 Lü DaRen LIU GuoSheng HENG ZhiWei SUN Liang LIU Qi WANG Yu YANG YuanJ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2期3890-3894,共5页
Typhoon is consider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ynamical exchange processes taking place between the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In this paper,the impact of typhoon on the ozone distribu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yphoon is consider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ynamical exchange processes taking place between the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In this paper,the impact of typhoon on the ozone distribu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middle stratosphere is investigated using ozone profiles measured by Aura’s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and meteorological fields from reanalysis data.During the passage of Typhoon Hai-Tang in 2005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low values of ozone column above 200 hPa and ozone mixing ratio betwee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the middle stratosphere(from 200 to 50 hPa)are observed right above the typhoon’s track,a result due to the strong upward propagation of air associated with overshooting convection in typho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Hai-Tang suggests that in the region where typhoon has higher intensity the troposphere-to-stratosphere transport is enhanced.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ypho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zone varia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分布 台风 垂直变化 分析数据 观测 对流层 西北太平洋 平流层
原文传递
近10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7
作者 周春艳 王桥 +5 位作者 厉青 刘思含 陈辉 马鹏飞 王中挺 檀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1-1930,共10页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05~2014 10年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格局,从地形、气象、经济、农业、生活、国家重大环保措施及规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NO_2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05~2014 10年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格局,从地形、气象、经济、农业、生活、国家重大环保措施及规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NO_2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04%.2011年最高,为1184.07×10^(13)mole/cm^2.2010年较2005年上升20.75%;2014年较2010年下降9.10%;(2)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呈中间高、北部次之、南部低的趋势.长江三角洲中部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为中心的条带状区域是四、五级高浓度中心,浙江大部份一直处于一、二级较低浓度水平;(3)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量大,与NO_2浓度负相关系数高达0.84,对NO_2具有湿沉降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北风的主导风向及北平南高的地势特点决定了其中部高污染区对浙江中南部影响较小;(4)对流层NO_2浓度与第二产业产值相关系数高达0.83,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系数为0.74.对流层NO_2浓度与煤炭消费量及汽车保有量紧密相关,此外,农业秸秆焚烧也释放大量氮氧化物."十二五"期间实施的燃煤量控制和脱硝等一系列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措施等使得2012~2014年NO_2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NO2 臭氧监测仪(omi) 遥感监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对比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春艳 高彦华 +5 位作者 陈辉 厉青 马鹏飞 张丽娟 姚延娟 檀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基于OMI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产品,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是浓度最高的城市群,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十二五"规划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 本文基于OMI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产品,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是浓度最高的城市群,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十二五"规划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约束性减排指标为下降10%,2015年较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下降24.74%、27.73%、26.28%;(2)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为:京津冀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长三角呈中间高、北部次之、南部低的趋势,珠三角呈中间高、周边低的趋势;(3)三大城市群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十二五"均值特征为:京津冀城市群中,7个市处于四、五级高浓度水平,其中邯郸最高为2035.71×1013mole/cm^2;长三角城市群中,6个市处于四级高浓度水平,其中苏州市最高为1827.55×1013mole/cm^2;珠三角城市群中,4个市处于三级中浓度水平,其中佛山市最高为1158.98×1013mole/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2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下载PDF
2005-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二氧化氮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诚 张超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700,共10页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年增长值为0.26×1015molec·cm-2。长三角地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二氧化氮柱浓度变化趋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契合。2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基本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趋势,异常的低温干旱气候会使二氧化氮柱浓度明显提升。3研究区二氧化氮柱浓度水平受人为活动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影响,但就直接作用程度来看,以人为活动排放为主导。4 9 a间苏北和浙西南中部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一直呈持续增长势态,而苏南和浙东北地区正趋于平稳,长三角核心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量工业项目的北迁和南移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长三角 对流层二氧化氮 臭氧监测仪传感器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华北及其周边地区秋季气溶胶光学性质的星载和地基遥感观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东旭 刘毅 +1 位作者 夏俊荣 王普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2-432,共11页
利用2004~2009年秋季臭氧监测仪的3级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和气溶胶紫外吸收指数(Ultra Violet Aerosol Index,UVAI)平均值分别高于0.8和0.... 利用2004~2009年秋季臭氧监测仪的3级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和气溶胶紫外吸收指数(Ultra Violet Aerosol Index,UVAI)平均值分别高于0.8和0.75;高气溶胶事件发生频次统计表明,AOD高值(>0.4)频发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UVAI高值(>1.0)频发于河北中部及南部地区;华北及其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平均AOD和UVAI分别高于0.7和0.60,而张家口、承德和阳泉3个城市的平均AOD和UVAI值分别低于0.6和0.65。作者进一步研究了2006年10月30日的一次霾事件中气溶胶的光学性质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霾由华北地区输送至渤海海域,并向东北方向输送;香河地基EZlidar激光雷达的垂直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工业和城市型气溶胶主要集中在1500m以下,其中高浓度部分集中于650m以下,平均峰值位于285m,平均消光系数达2.15km-1;CALIOP卫星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大气低层气溶胶类型以工业和城市型气溶胶为主,而高层则由于上游大气输送沙尘粒子的混入使气溶胶类型转变为污染—沙尘型。霾事件期间,香河站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的AOD平均值(标准差)从背景值0.08(0.04)升高至1.17(0.14);ngstrm指数平均值(标准差)从背景值0.90(0.10)升至1.12(0.09);核模态、积聚模态和粗模态的气溶胶粒子数柱总量均增加,其中细粒子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参数 华北地区 臭氧监测仪 激光雷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