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Prepapation of Acetylphenyl Boronic Acids
1
作者 CHAOJian-ping WANGWei +2 位作者 WUWen-qun LUOXuan-de LINGYang-zh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4-737,共4页
A practical and scalable synthesis route of acetylphenylboronic acids is described. Bromoacetophenones(compounds 3a, 3b) were ketalized with ethylene glycol and triethyl orthoformate to give bromo ketals(compounds 4a_... A practical and scalable synthesis route of acetylphenylboronic acids is described. Bromoacetophenones(compounds 3a, 3b) were ketalized with ethylene glycol and triethyl orthoformate to give bromo ketals(compounds 4a_4c) in 60_80% yields. Compounds 4a_4b were treated with a Grignard reagent and then exchanged with borate to give p- and m-acetylphenyl boronic acids(compounds 5a and 5b) in 80% and 56% yields, respectively. The o-form(compound 5c) was obtained in 61% yield via the BuLi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m- o-Acetylphenylboronic acid Grignard reaction Mg- and Li-halogen exchange
下载PDF
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刘潺 廖承科 +2 位作者 郭思彤 黄海英 张进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建立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氨甲苯酸注射液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通过构建DUE标准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2年1—... 目的:建立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氨甲苯酸注射液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通过构建DUE标准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2年1—6月湖南省某三级医院氨甲苯酸注射液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禁忌证、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以及三级指标28项。共纳入500例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的患者,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169例,合理用药率为33.80%;不完全符合的有33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66.20%,常见于适应证不适宜(233例,占70.39%)、用法与用量不适宜(222例,占67.0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的DUE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评价过程易操作、结果全面直观,可用于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苯酸注射液 药物利用评价标准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氨甲苯酸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赵润根 张越亚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59-1360,共2页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NVUGIB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单一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采用氨甲苯酸联...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NVUGIB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单一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采用氨甲苯酸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3.33%(P<0.05)。治疗5 d后,两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PT、APTT短于单一组,FIB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与单一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苯酸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可明显改善NVUGIB患者的凝血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氨甲苯酸 艾司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凝血功能
下载PDF
Study of Spectro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ge Transfer Reaction of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with 7,7,8, 8-Tetracyanoq u inodimethane
4
作者 李省云 宋秀丽 +1 位作者 候玉翠 袁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99-804,共6页
A new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PAMBA) using 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CNQ).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charge transfer (CT)... A new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PAMBA) using 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CNQ).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charge transfer (CT) complex of this drug as n-electron donor with the n-acceptor TCNQ. TCNQ was found to react with PAMBA to produce a kind of yellow complex. The CT reaction proceeded quantitatively in pH 8.5 buffer solution. Different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reaction were carefully studied and optimized. Under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of the reaction,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and the value of molar absorptivity were measured to be 1 : 1, 425 nm, and 1.9 × 10^4 L.mol ^-1.cm^-1, respectively. Beer's law was obeyed in the range of 1- 9 μgomL-1 of PAMBA. The data have been filled to a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 -0.2612+0.1123c (μgom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6.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4 μg·mL^-1, R,S.D. was less than 1.9%, and average recovery was over 97.6%. The formation of the CT complex was also confirmed by both infrared and 1H NMR measurement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y, kinetic property and reaction mechanism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The method developed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ubject drug in its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with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 compared to official method revealed by t- and F-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7 7 8 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SPECTROPHOTOMETRY
原文传递
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乌司他丁及氨甲环酸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延芹 李素玲 +3 位作者 赵海涛 赵砚丽 高义 杨永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室间隔缺损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四组均于麻醉诱导后给药:A组静脉...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室间隔缺损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四组均于麻醉诱导后给药:A组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B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20 mg/kg,C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20 mg/kg及乌司他丁10 000 U/k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心包引流量及冰冻血浆输注量。手术前及手术结束12 h后自中心静脉导管取血,检测血清炎症指标(TNF-α、IL-6、IL-10)及凝血指标(中性粒弹性蛋白酶、PT、APTT)。结果 A、B、C组术中心包引流量及冰冻血浆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且C组少于A、B组(P均<0.05)。A、B、C组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组低于A、B组;A、B、C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组高于A、B组;A、B、C组血清弹性蛋白酶水平、PT、APTT均低于对照组,且C组低于A、B组(P均<0.05)。结论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氨甲苯酸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可减少术中心包引流量及输血量,可能与促进凝血功能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氨甲环酸 室间隔缺损 炎症 凝血
下载PDF
氨甲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小儿VSD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延芹 石磊 +3 位作者 李浩 赵砚丽 郭根蕊 杨永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851-854,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苯酸单独使用与联合乌司他丁对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小儿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诊断为VSD的6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抑肽酶组(T组)、氨甲苯酸组(P组)和氨甲... 目的比较氨甲苯酸单独使用与联合乌司他丁对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小儿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诊断为VSD的6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抑肽酶组(T组)、氨甲苯酸组(P组)和氨甲苯酸联合乌司他丁组(PU组),每组20例。三组患儿体外循环前给予不同药物预充液处理,记录所有患儿手术前后常规血液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和术后6 h引流量。结果三组患儿术前、术后及组内术前、术后的PLT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术前PT、APTT和FIB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U组PT显著低于T组和P组(P<0.05),APTT显著低于P组(P<0.05)。三组术后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T组和P组(P<0.05);三组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引流量PU组显著低于T组和P组(P<0.05)。结论在预充液中加入氨甲苯酸联合乌司他丁能更有效地对VSD修补术血液起到保护作用,可成为抑肽酶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氨甲苯酸 乌司他丁
下载PDF
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C_1~C_6脂肪族有机酸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艳 于泓 原小寓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597,共2页
建立了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测定C1-C6脂肪族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的方法。以Shim-pack SCR-102H色谱柱为分离柱,选用p-甲苯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中p-甲苯磺酸的浓度、流速、pH、色谱柱温... 建立了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测定C1-C6脂肪族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的方法。以Shim-pack SCR-102H色谱柱为分离柱,选用p-甲苯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中p-甲苯磺酸的浓度、流速、pH、色谱柱温度对分离和测定脂肪族有机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为:0.2mmol/Lp-甲苯磺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柱温45℃。所测有机酸的检测限为0.03-0.99mg/L,相对标准偏差在2.3%以下(n=5),回收率为91.2%-105.6%,整个分析过程在28min内完成。该法用于白酒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排斥色谱法(ion-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IEC) 脂肪族有机酸(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p-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 白酒(Chinese liquors)
下载PDF
利用硼与对甲氨基苯甲酸褪色光度法测定药物和生物样品中的硼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成庄 刘玉荣 +1 位作者 李全民 张甜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建立了利用对甲氨基苯甲酸测定硼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对甲氨基苯甲酸与硼在pH=10.00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最大波长λmax=242nm,硼的浓度在0.22-21.6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A)降低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 建立了利用对甲氨基苯甲酸测定硼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对甲氨基苯甲酸与硼在pH=10.00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最大波长λmax=242nm,硼的浓度在0.22-21.6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A)降低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5—0.016C,相关系数r=0.999,检测限为0.18μg·mL^-1,回收率为98.7%~101%,该方法能够直接用于药物和生物样品中硼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氨基苯甲酸 褪色光度法
下载PDF
氨甲苯酸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丽梅 沈静萍 李俊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考察盐酸氨甲苯酸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和37℃下8h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甲苯酸(4.8mg/L)与莫西沙星(9.6mg/L)配伍后的含量,并测定pH值,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h内外观、p... 目的考察盐酸氨甲苯酸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和37℃下8h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甲苯酸(4.8mg/L)与莫西沙星(9.6mg/L)配伍后的含量,并测定pH值,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但在4h时氨甲苯酸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苯酸注射液在2h内可以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苯酸 莫西沙星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氨甲苯酸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萍 王鸣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5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氨甲苯酸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过敏性紫癜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甲苯酸注射液。两组疗程均...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氨甲苯酸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过敏性紫癜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甲苯酸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变化,腹痛消失时间、紫癜消失时间及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2水平增加、IL-15和IL-23水平降低、D-D二聚体、Fib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5、IL-23水平,以及D-D二聚体、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紫癜消失时间及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氨甲苯酸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氨甲苯酸注射液 疗效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C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兰顺 范吕林 罗淑萍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11期32-33,共2页
于25℃,30℃,37℃温度下考察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理盐水、5%葡萄糖和5%葡萄糖氯化钠大容量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配伍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苯酸和酚磺乙胺的含量变化,以氧化还原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变... 于25℃,30℃,37℃温度下考察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理盐水、5%葡萄糖和5%葡萄糖氯化钠大容量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配伍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苯酸和酚磺乙胺的含量变化,以氧化还原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3种药物在3种大容量注射液中配伍后,0~4h内,外观、pH及含量基本稳定。结论:氨甲苯酸、酚磺乙胺与维生素C配伍后4h内可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苯酸 酚磺乙胺 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下载PDF
氨甲苯酸在体外循环中对血小板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浩 彭一培 +4 位作者 汤祖辉 张忠平 张悦 章志龙 刘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甲苯酸在体外循环术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方法 :2 2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苯酸组 (n=14)和对照组 (n=8)。氨甲苯酸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和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氨甲苯酸各 15 mg/kg(共 30 mg/kg) ,分别...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甲苯酸在体外循环术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方法 :2 2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苯酸组 (n=14)和对照组 (n=8)。氨甲苯酸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和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氨甲苯酸各 15 mg/kg(共 30 mg/kg)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转流 30分和手术结束时测定血浆凝血烷 (TXB2 )、前列腺素 E2 (PGE2 )、血浆 α颗粒膜蛋白 - 140 (GMP- 140 )的浓度 ,并记录 2 4小时纵隔心包引流量以进行对比。  结果 :对照组测定的 TXB2 、PGE2 、GMP- 140的浓度在转流 30分和手术结束时段显著高于氨甲苯酸组 (P<0 .0 1)术后 2 4小时纵隔心包引流量氨甲苯酸组较对照组减少 (P<0 .0 5 )。  结论 :预防性大剂量氨甲苯酸在体外循环中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 ,减少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氨甲苯酸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氨甲苯酸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旭光 郭兴辉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苯酸注射液中氨甲苯酸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ela C18(4.6 mm×200 mm)色谱柱,含0.003 mol.L-1庚烷磺酸钠的0.05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95∶5)为流动相,240 n...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苯酸注射液中氨甲苯酸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ela C18(4.6 mm×200 mm)色谱柱,含0.003 mol.L-1庚烷磺酸钠的0.05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95∶5)为流动相,240 nm为检测波长。结果氨甲苯酸在0.025~0.40 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氨甲苯酸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甲苯酸注射液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下载PDF
维生素K_1、酚磺乙胺与氨甲苯酸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超 程钢 许杜娟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2244-2247,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或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输液配伍后避光或光照条件下12 h内药物的含量,并观测配伍溶液的外观... 目的研究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或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输液配伍后避光或光照条件下12 h内药物的含量,并观测配伍溶液的外观、p H值的变化。结果时间、光条件和输液种类均未对配伍溶液的外观性状和p H产生明显影响。在避光条件下,配伍溶液中三种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光照条件下,酚磺乙胺和氨甲苯酸含量无变化,维生素K1含量显著下降。结论避光条件下,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在12 h内配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酚磺乙胺 氨甲苯酸 配伍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立新 张周良 +1 位作者 杨永辉 侯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作者以紫外线(50cm,剂量为298.48mW/cm2,照射面积为120cm2)分别不同体表部位照射3组脑血栓患者1次,其中1组照射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05g,分别观察3组照射前、照射后2h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 作者以紫外线(50cm,剂量为298.48mW/cm2,照射面积为120cm2)分别不同体表部位照射3组脑血栓患者1次,其中1组照射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05g,分别观察3组照射前、照射后2h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FL)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其中1组紫外线照射后PFL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组照射后PFL较照射前减低;照射后ELT比照射前缩短(P均<0.01);照射部位或脑血栓病期的不同,其结果均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应用氨甲苯酸组照射后PFL不再比照射前降低,照射后ELT不再比照射前缩短(P均>0.05),实验证明,1次强红斑量紫外线局部照射能够激活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且其激活作用不受脑血栓病期以及照射部位的影响;其作用机理推测与紫外线照射促进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有关.本实验对探讨紫外线应用于脑血栓的预防和溶栓、抗凝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脑血栓 纤维蛋白 溶解系统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同系物的酸性、氧化性及分子稳定性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阳成 李云玲 +1 位作者 仇永清 方琳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HF/6 31G(d)方法优化了对氨基苯甲酸及其同系物的几何构型,并在相同基组下采用MP2方法进行单点能的计算,讨论了对氨基苯甲酸及其同系物的酸性、氧化性及其分子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同系物随着与羟基相连的碳链的增... 采用量子化学HF/6 31G(d)方法优化了对氨基苯甲酸及其同系物的几何构型,并在相同基组下采用MP2方法进行单点能的计算,讨论了对氨基苯甲酸及其同系物的酸性、氧化性及其分子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同系物随着与羟基相连的碳链的增长,其酸性先减小后增大,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逐渐减小,氧化性逐渐增强,且每增加1个—CH2—基团对物质稳定性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在相同骨架中随着给电子取代基的引入,其酸性差不多都是逐渐减小的,前线分子轨道的能级差逐渐减小,氧化性逐渐增强,且其一取代产物要比二取代产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甲酸同系物 量子化学计算 酸性 氧化性 分子稳定性
下载PDF
酚磺乙胺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伟雄 郑智鑫 陈创坤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酚磺乙胺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酚磺乙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酚磺乙胺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酚磺乙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氨甲苯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P <0.05)。结论采用酚磺乙胺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酚磺乙胺 氨甲苯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陈方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考察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在0.9%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导数法测定配伍液在25℃下放置0,2,4,6,8h后各成分的含量,观察混合液的pH值和外观的变化。结果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在配伍后8h内,含... 目的考察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在0.9%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导数法测定配伍液在25℃下放置0,2,4,6,8h后各成分的含量,观察混合液的pH值和外观的变化。结果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在配伍后8h内,含量及混合液pH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可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米诺钠 氨甲苯酸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氨甲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彩霞 何丽君 +2 位作者 李康兰 陈明凯 包慧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7-50,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氨甲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氨甲苯酸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之间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3.686×103,0.9253(298K)和1.671×10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氨甲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氨甲苯酸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之间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3.686×103,0.9253(298K)和1.671×103 L.mol-1.s-1,0.8982(310K),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表明氨甲苯酸使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苯酸(AMB)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
下载PDF
立止血、止血芳酸分别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费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峻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根据文献选择9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立止血加雷尼替丁 ,对照组应用止血芳酸加雷尼替丁 ,应用药物经济学的费用 -效果分析方法...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根据文献选择9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立止血加雷尼替丁 ,对照组应用止血芳酸加雷尼替丁 ,应用药物经济学的费用 -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所用的立止血联合雷尼替丁是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最佳方案。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拟定出合理的成本 -效果处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立止血 雷尼替丁 止血芳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