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Transition Metal Chelates of 5-(1-Hydroxy-6-Naphthylazo-3-Sodium Sulphonate) Thiobarbituric (L_1) and Barbituric (L_2) Acids
1
作者 Nabil S. Youssef and K.H.Hegab(Inorganic Chemistry Department,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Dokki., Giza, Egypt)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Some transition metal chelates of two ligands L1 and L2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 IR and 1H NMR spectra of several chelates of two ligands L1 and L2 showe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zo g... Some transition metal chelates of two ligands L1 and L2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 IR and 1H NMR spectra of several chelates of two ligands L1 and L2 showe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zo group in chela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metaI ions, in most of the studied chelates, and that the two ligands L1 and L2 showe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zo group in chela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s, in most of the studied chelates, and that the two ligands L1 and L2 were coordinated either in the enol or the keto form. IR spetra also showed that Fe(III)-, Ni(II)-, Mn(II)-, VO(II)-L1 and Cu(II)-L2 chelates behaved in a bidentate manner, in contrast with the two (1:1) M:L cobalt chelates with the two ligands are tridentate.TG analysi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to twelve water molecules of hydration eliminated on heating up to 150℃ and one or two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removed at 150~180℃.The octahedral structure is proposed fOr all the chelates, except Cu(II)-L2 and Ni(II)-L1 chelates which have square planar geometry, based on their electronic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I acidS Hydroxy-6-Naphthylazo-3-Sodium sulphonate L1 L2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Transition Metal Chelates of 5 Thiobarbituric and Barbituric
下载PDF
Colon-specific prodrugs of 4-aminosalicylic acid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4
2
作者 Suneela S Dhaneshwa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3期3564-3571,共8页
Despite the advent of biological products, such a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x003b1;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fliximab and adalimumab), for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ase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 Despite the advent of biological products, such a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x003b1;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fliximab and adalimumab), for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ase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most patients depend upon aminosalicylates a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p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ed knowledge of complex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IBD has resulted in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newer pharmaceutical agents lik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mega-3 fatty acids, probiotics and innovative formulations such as high-dose, once-daily multi-matrix mesalamine, which are designed to minimize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through inhibition of different targets. Optimization of delivery of existing drugs to the colon using the prodrug approach is another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hat has been utilized and commercialized for 5-aminosalicylic acid (ASA) in the form of sulfasalazine, balsalazide, olsalazine and ipsalazine, but rarely for its positional isomer 4-ASA - a well-established antitubercular drug that is twice as potent as 5-ASA against IBD, and more specifically, ulcerative colitis. The present review focuses on the complete profile of 4-ASA and its advantages over 5-ASA and colon-targeting prodrugs reported so far for the management of IBD. The review also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reappraisal of this promising but unexplored entity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option for 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minosalicylic acid 5-Aminosalicylic acid SULFASALAZINE Colon-specific prodru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2 4 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 Experimental colitis
下载PDF
电石渣/磺酸稀释剂稳定路面基层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恒 《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粒料类基层强度,降低传统稳定剂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排放量。文中选用电石渣/磺酸基地聚合物稳定粒料类基层,通过改变磺酸稀释比例、电石渣/磺酸比例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分析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粒料类基层强度,降低传统稳定剂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排放量。文中选用电石渣/磺酸基地聚合物稳定粒料类基层,通过改变磺酸稀释比例、电石渣/磺酸比例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分析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最适宜的磺酸稀释比例及电石渣/磺酸比。结果显示,地聚合物最佳掺量为6%,且磺酸稀释比例为300 mL/1000 mL、电石渣/磺酸比为6∶4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3 d强度为1388.9 kPa,7 d强度为1986.33 kPa;对比未处理集料,添加地聚合物后,3种不同养护条件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04%,128%,176%。因此,利用电石渣/磺酸对粒料类基层进行稳定固化,协同提升效果明显,基层强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磺酸 地聚合物 路面基层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油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毅 朱红 +2 位作者 王芳辉 张永明 张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用发烟浓硫酸对油酯进行磺化,水解、中和后制成了磺酸盐驱油剂。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油酯与发烟浓硫酸的体积比为7: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对产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H谱进行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油酯的不饱和双键发生... 用发烟浓硫酸对油酯进行磺化,水解、中和后制成了磺酸盐驱油剂。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油酯与发烟浓硫酸的体积比为7: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对产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H谱进行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油酯的不饱和双键发生了磺化反应,生成了饱和的羟基磺酸盐。对产物的界面活性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加碱及其他助剂的情况下,该驱油剂能大幅度降低胜利油田采油一区、采油二区的油水界面张力至超低值10^-3mN/m,最低值达到7×10^-4mN/m。该驱油剂具有较好的抗盐和抗Ca^2+、Mg^2+能力,在总盐度为(2~130)×10^3mg/L范围内和Ca^2+、Mg^2+总浓度低于500mg/L时都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脂肪酸酯 磺化反应 磺酸盐驱油剂 界面活性 三次采油
下载PDF
掺杂率对乳液聚合制备聚苯胺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胜林 潘玮 +1 位作者 李光 江建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对乳液聚合的十二烷基苯磷酸(DBSA)掺杂聚苯胺(PAn)进行不同pH值溶液浸泡处理。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掺杂率对PAn结构性能以及PAn在普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乳液聚合的十二烷基苯磷酸(DBSA)掺杂聚苯胺(PAn)进行不同pH值溶液浸泡处理。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掺杂率对PAn结构性能以及PAn在普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BSA掺杂率的增加,PAn的电导率及其在三氯甲烷中的溶解度增加,带有烷基长链的DBSA使PAn形成以DBSA为间隔的有序层状结构;而且合成的PAn-DBSA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率 乳液聚合 制备 聚苯胺 结构性能 十二烷基苯磺酸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邻硝基苯甲酸正丁酯 被引量:46
6
作者 林进 王兰芝 王昭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30-31,共2页
对甲苯磺酸作为正丁醇和邻硝基苯甲酸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探讨并找到了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可达93.58%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催化 合成 硝基苯甲酸丁酯
下载PDF
苄基磺酸接枝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静 韩梅 +1 位作者 孙蕊 王锦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68-1572,共5页
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纯硅MCM-41基础上,经过两步后合成处理,在纯硅MCM-41上接枝苄基磺酸,并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酸度滴定,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苯甲醇、氯磺酸两步接枝处理,... 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纯硅MCM-41基础上,经过两步后合成处理,在纯硅MCM-41上接枝苄基磺酸,并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酸度滴定,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苯甲醇、氯磺酸两步接枝处理,苄基及磺酸成功地接入MCM-41上,并保持MCM-41的介孔结构,接枝后的磺酸型MCM-41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分别为976m2·g-1和0.42cm3·g-1,酸量为4.2m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后合成方法 磺酸型MCM-41 接枝
下载PDF
磺化碳材料固载Fe^2+催化甲基橙降解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曲振平 唐小兰 +2 位作者 李新勇 陈锴 马丁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的磺化碳材料作为Fenton反应过程中固体酸及载体,研究了磺化碳材料结构对Fe2+的负载能力及其对甲基橙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加热法制备的磺化碳材料呈致密块状结构,对Fe2+几乎没有负载能力;而水热法制备...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的磺化碳材料作为Fenton反应过程中固体酸及载体,研究了磺化碳材料结构对Fe2+的负载能力及其对甲基橙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加热法制备的磺化碳材料呈致密块状结构,对Fe2+几乎没有负载能力;而水热法制备的磺化碳材料呈相互交联的纳米粒子,室温下对甲基橙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甲基橙降解率可达79%以上).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2.4~3.2,在碳材料中引入-SO3H基实现了固体酸代替液体酸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磺化 FENTON反应 甲基橙 降解 固体酸
下载PDF
喷射环流反应器中甲苯气相三氧化硫磺化 被引量:16
9
作者 汪宝和 吴金川 +2 位作者 张德利 袁继堂 刘邦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8-381,共4页
对甲苯磺酸是制备对甲酚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甲苯浓硫酸磺化的方法生产,该方法硫酸利用率低,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酸,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同时,由于磺化产物中,间甲苯磺酸含量高达4%以上,以此为原料生产高纯对甲酚的收率低、... 对甲苯磺酸是制备对甲酚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甲苯浓硫酸磺化的方法生产,该方法硫酸利用率低,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酸,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同时,由于磺化产物中,间甲苯磺酸含量高达4%以上,以此为原料生产高纯对甲酚的收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以SO_3为磺化剂能克服以上不足。对于大相对分子质量的烷基苯(如十二烷基苯)的SO_3磺化早已工业化,关于小相对分子质量烷基苯(如甲苯)的磺化,1983年,Sohrabi建立了气液传质模型,Davidsohn提出了多釜串联生产对甲苯磺酸的专利技术,但至今未见有工业化报道,针对SO_3磺化甲苯具有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等特点,本文首次将用于生化反应过程的喷射环流反应器用于气相SO_3磺化甲苯的反应过程,克服了釜式磺化反应器传质比表面积小、体积大及降膜磺化反应器内易出现局部过热、结构复杂等不足。通过实验,对反应产物的物性变化情况、反应器内的气含率特性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工程放大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环流反应器 甲苯 三氧化硫 磺化 甲苯磺酸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的酚化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斌元 胡克鳌 吴人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介绍了木质素的应用及改性研究情况 ,并从实验研究了间甲酚 -硫酸法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工艺及效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结果表明 ,该法有效提高了该木质素磺酸盐的酚羟基含量 ,并降低了其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的复... 介绍了木质素的应用及改性研究情况 ,并从实验研究了间甲酚 -硫酸法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工艺及效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结果表明 ,该法有效提高了该木质素磺酸盐的酚羟基含量 ,并降低了其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酚化 改性 间甲酚-硫酸法
下载PDF
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锂和锶 被引量:9
11
作者 桂建业 张永涛 张莉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7-88,共2页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锂、锶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甲烷磺酸为流动相,用IonPacCS12A阳离子色谱柱分离后,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矿泉水中锂和锶,其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L和0.006 mg/L。对L i+和Sr2+的离子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锂、锶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甲烷磺酸为流动相,用IonPacCS12A阳离子色谱柱分离后,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矿泉水中锂和锶,其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L和0.006 mg/L。对L i+和Sr2+的离子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流动相的选择及干扰离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甲烷磺酸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酸异丁酯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爱华 尹笃林 +1 位作者 杨朝霞 刘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为非均相催化剂,异丁醇为共沸带水剂,对苯甲酸与异丁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异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为非均相催化剂,异丁醇为共沸带水剂,对苯甲酸与异丁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苯甲酸异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苯甲酸的加入量为0.1 mol,醇酸摩尔比为3.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0%,回流反应2.5 h时,苯甲酸异丁酯收率可达90%以上,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苯甲酸异丁酯 对甲苯磺酸 催化酯化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进 王兰芝 王昭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523-524,529,共3页
对甲苯磺酸作为丁二酸和乙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探讨并找到了其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0.58% .
关键词 丁二酸二乙酯 对甲苯磺酸 催化 合成
下载PDF
以月桂酸为起始剂合成聚醚磺酸盐型驱油剂 被引量:8
14
作者 沙鸥 张卫东 +1 位作者 陈永福 鲁润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1,共3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常规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性能缺陷,以月桂酸为原料,经环氧乙烷直接加成、氯代和磺化,合成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聚醚磺酸钠,并对产物进行了单、双酯含量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3%的表...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常规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性能缺陷,以月桂酸为原料,经环氧乙烷直接加成、氯代和磺化,合成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聚醚磺酸钠,并对产物进行了单、双酯含量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3%的表面活性剂模拟水溶液,与胜坨油田二区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其耐盐达到30000mg/L,抗Ca2+和Mg2+达到1000mg/L,耐温大于90℃,经物理模拟试验,二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 月桂酸聚醚磺酸盐 磺化 驱油剂 界面张力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微波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被引量:11
15
作者 章爱华 尹笃林 +1 位作者 刘文萍 彭志远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6-1189,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为非均相催化剂,不用溶剂,用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重点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有着良... 在微波辐射下,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为非均相催化剂,不用溶剂,用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重点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环己酮的加入量为0.2mol,n(环己酮):n(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75%,微波功率450W,辐射时间4min时,缩酮收率可达76.7%,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微波合成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进 王兰芝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2,共2页
对甲苯磺酸作为己酸和异戊醇的酯化催化剂 ,性能优于硫酸 ,探讨并找到了其较好的反应条件 ,酯化率可达98.0 3%。
关键词 已酸异戊酯 对甲苯横酸 催化 合成 食用香料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赵汝琪 林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6,共2页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 toluene sulfonic acid was superior to H 2SO 4 when used as catalyst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yric acid with butyl alcohol.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in synthesis of butyl butyrate catalyz...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 toluene sulfonic acid was superior to H 2SO 4 when used as catalyst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yric acid with butyl alcohol.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in synthesis of butyl butyrate catalyzed with p toluene sulfonic acid were determined,with the yield at 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丁酯 对甲苯磺酸 催化合成 反应时间
下载PDF
衣康酸/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跃芹 武玉民 +1 位作者 董爱想 李忠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20,共3页
以衣康酸(IA)、苯乙烯磺酸(SSA)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在水相中合成了IA/SSA/AA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质量比m(IA)∶m(SSA)∶m(AA)=21∶4∶,引发剂与总单体的质量比为... 以衣康酸(IA)、苯乙烯磺酸(SSA)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在水相中合成了IA/SSA/AA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质量比m(IA)∶m(SSA)∶m(AA)=21∶4∶,引发剂与总单体的质量比为4.5%,链转移剂与总单体质量比为9.5%,在95℃下反应2h。当IA/SSA/AA共聚物的极限黏数为5.5~6.0 mL/g,实验水中Ca2+的质量浓度为1.6g/L,阻垢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共聚物阻CaCO3垢的阻垢率高达91.9%,特别适用于高矿化度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和油田回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 阻垢剂 循环冷却水
下载PDF
H89-2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邸进申 李英杰 +2 位作者 郑辉杰 张诚 张衍礼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应用流动性改进剂(化学添加剂)可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本文以烯烃、脂肪酸烯基酯和烯基酰胺或烯基磺酸盐为主要原料,在含有自由基引发剂的溶液中,在温度55~85℃,压力5~9MPa,聚合3~8h合成了能降低原油凝点的流... 应用流动性改进剂(化学添加剂)可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本文以烯烃、脂肪酸烯基酯和烯基酰胺或烯基磺酸盐为主要原料,在含有自由基引发剂的溶液中,在温度55~85℃,压力5~9MPa,聚合3~8h合成了能降低原油凝点的流动性改进剂H89-2(三元共聚物)。综合评定了H89-2改善青海原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效果,在原油中加入15×10-5H89-2,可使凝点从31.5℃降至12℃;表观粘度(20℃)从5158.9mPas降至79.2mPas;屈服值从73.6Pa降至0Pa。探讨了H89-2的降凝作用机理。因为H89-2既含有适度的烷烃碳链,又含有两种极性不同的极性基因,所以对原油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流动性 改进剂 原油改进剂 H89-2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钰明 黄静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3-265,共3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多氟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正交实验表明 :酸醇摩尔比 2∶ 1~ 2 .5∶ 1 ,催化剂用量 1 0 % ,反应时间 9h,苯为溶剂是最佳反应条件 ,其酯化产率达到 84.6%
关键词 对甲苯磺酸 酯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