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7C3-A20 treat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by inhibiting excessive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被引量:1
1
作者 Zhiqing Yang Zhenchao Wang +4 位作者 Xiaoqi Deng Lingxin Zhu Zhaomeng Song Changyu Cao Xinra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78-1083,共6页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a severe health problem leading to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the brain.3,6-Dibromo-beta-fluoro-N-(3-methoxyphenyl)-9H-carbazole-9-propanamine(P7C3-A20)can be neuroprotective in various disea...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a severe health problem leading to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the brain.3,6-Dibromo-beta-fluoro-N-(3-methoxyphenyl)-9H-carbazole-9-propanamine(P7C3-A20)can be neuroprotective in various diseases,including ischemic stroke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However,whether P7C3-A20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unclear.Therefore,in the present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7C3-A20 o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explored the putativ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We established a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at model using a modified weight drop method.P7C3-A20 or vehicle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evere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found in ra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with deterioration in balance,walking function,and learning memory.Furthermore,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showed significant neuronal cell damage,whil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staining indicated a high rate of apoptosis.The presence of autolysosomes was observ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P7C3-A20 treatment reversed these pathological features.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P7C3-A20 treatment reduced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autophagy protein,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namely,Bcl-2/adenovirus E1B 19-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and 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and elevated ubiquitin-binding protein p62(p62)autophagy protein expression.Thus,P7C3-A20 can trea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by inhibiting excessive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OSIS AUTOPHAGY CORTEX HIPPOCAMPUS motor function p7C3-A20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2
作者 胡昱颛 王全兴 +3 位作者 张金艺 宋水林 蒋军喜 熊桂红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为克隆获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P7-2基因并实现其原核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SRBSDV的水稻叶片中扩增出P7-2基因。利用Gateway重组技术将基因P7-2整合到原核... 【目的】为克隆获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P7-2基因并实现其原核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SRBSDV的水稻叶片中扩增出P7-2基因。利用Gateway重组技术将基因P7-2整合到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上,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P7-2。随后将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P7-2转化到原核表达菌株Rosetta中。利用IPTG诱导P7-2蛋白表达并优化其诱导条件。【结果】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基因P7-2,其大小为930 bp。测序结果表明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P7-2。菌液PCR鉴定了原核表达阳性菌株。在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1 mmol/L诱导表达8 h,可获得大量大小约为42 kDa含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获得了SRBSDVP7-2的基因序列,实现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并探索其最佳诱导条件,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诊断、预测预报及P7-2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 RT-PCR p7-2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HCV p7蛋白反式调节基因p7TP2的克隆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菊 郭江 +5 位作者 成军 陶明亮 蓝贤勇 洪源 靳亚平 毛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7,共7页
目的:克隆HCV p7蛋白反式调节未知功能新基因p7TP2,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 cDNA扩增p7TP2基因,选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 目的:克隆HCV p7蛋白反式调节未知功能新基因p7TP2,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 cDNA扩增p7TP2基因,选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再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TM3.1/myc-His A,通过PCR,限制酶切分析进行鉴定,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结构域、功能及染色体定位.结果:成功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中扩增出p7TP2基因,编码区为495核苷酸(nt),编码产物为164氨基酸残基(aa),经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序列的搜寻,与已知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之间没有显著同源性,属于未知功能新基因,并成功进行TA克隆,酶切、测序均正确,并进一步亚克隆至pcDNATM3.1/ myc-His A真核表达载体,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基因位于8q24.3,Mr17 146.5,理论pI:9.26,半衰期为30 h(体外哺乳类网状细胞),属于不稳定蛋白,疏水指数较高,含有潜在的三个螺旋区域,四个β折叠,四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 一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5个N-肉豆蔻酰位点,预测可能为具有不紧密的球蛋白结构,具有信号肽及两个跨膜结构域.结论:发现了HCV p7反式调节新的靶基因, 构建了pcDNATM3.1/myc-HisA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p7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克隆化 生物 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7抗原的克隆表达、虫期特异性分析以及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斌 段新伟 +3 位作者 卢艳 陈绅波 冯正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P7抗原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U121231),研究各虫期中该目的片段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初步评价其作为早期诊断抗原的潜力。方法将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出的阳性克隆P7进行体外扩... 目的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P7抗原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U121231),研究各虫期中该目的片段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初步评价其作为早期诊断抗原的潜力。方法将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出的阳性克隆P7进行体外扩增,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双酶切的方法鉴定重组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初步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诊断价值。利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检测P7片段在日本血吸虫各个虫期中的转录和表达情况。以P7重组蛋白为抗原用间接ELISA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4 d的兔血清(18份),日本血吸虫病(28份)、华支睾吸虫病(30份)和卫氏并殖吸虫病(20份)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30份),计算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7/pET28a,并在E.coli中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P7重组蛋白能被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4 d的小鼠血清和P7重组蛋白免疫的多抗兔血清识别,但不能被感染后42 d的小鼠血清识别,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0 100。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在尾蚴、童虫和成虫中均检测到了P7片段的mRNA。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童虫阶段检测到目的蛋白。间接ELISA检测感染早期兔血清的检出率为83.3%(15/18),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为75.0%(21/28),特异性为93.8%(75/80),与华支睾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分别为6.7%(2/30)和5.0%(1/20)。结论日本血吸虫P7抗原可能为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诊断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7抗原 虫期特异性分析 诊断
下载PDF
鼠源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费蕾 李晋涛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100,共5页
目的 构建表达鼠源轮状病毒抗原基因vp7的植物表达载体及植物转化研究。方法 抗原基因vp7经PCR扩增后直接克隆到PUC T载体 ,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 ,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 ,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 目的 构建表达鼠源轮状病毒抗原基因vp7的植物表达载体及植物转化研究。方法 抗原基因vp7经PCR扩增后直接克隆到PUC T载体 ,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 ,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 ,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 以重组农杆菌为介导将靶基因转入到马铃薯外植体。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 ,并转入到农杆菌中 ;以农杆菌为介导获得抗性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结论 通过PCR检测 ,初步确定轮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vp7已成功地整合到马铃薯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载体 转基因植物 轮状病毒 Vp7基因 基因工程 婴幼儿腹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离子孔道蛋白p7多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强 郭妍婷 +2 位作者 陈俊贞 王金泉 史慧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非结构蛋白p7因其离子通道活性被称为病毒孔蛋白,参与病毒进入、释放和复制的过程。为了深入研究p7蛋白形成离子通道的机理,使用人工合成的多肽制备p7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非结构蛋白p7因其离子通道活性被称为病毒孔蛋白,参与病毒进入、释放和复制的过程。为了深入研究p7蛋白形成离子通道的机理,使用人工合成的多肽制备p7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中BVDV毒株NADL p7氨基酸序列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合成表面抗原多肽并偶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作为载体蛋白,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纯化、纯度分析,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使用弗氏佐剂进行乳化后,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免疫剂量为400μg/只,连续5次免疫,免疫后10 d时采用多肽亲和柱纯化血清,获得多肽多克隆抗体,使用间接ELISA和SDS-PAGE进行抗体效价和纯度检测;BVDV NADL感染牛肾细胞MDBK后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多肽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和特异性。生物信息学分析p7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分布在氨基端,偶联KLH后合成多肽MSQYGAGEIVM MGN-Cys-KLH,经RP-HPLC纯化后多肽纯度可达80.19%,分子量为794.2 Da;经过5次免疫并使用多肽亲和柱纯化血清后,间接ELISA检测多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00000,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纯度为90.2%;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该抗体在BVDV NADL感染的MDBK细胞的细胞膜上呈现阳性染色,与p7离子孔道定位相符。成功制备兔抗BVDV p7多肽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p7形成离子孔道的机理提供了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p7蛋白 离子孔道蛋白 多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江 成军 赵龙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692-1694,共3页
p7蛋白是一个介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之间的一小蛋白,在脂质膜中形成六聚体阳离子通道, 在病毒的自然感染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金刚烷胺和长烷基链的亚氨基糖衍生物可抑制p7形成的阳离子通道,从而对HCV的治疗发挥重... p7蛋白是一个介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之间的一小蛋白,在脂质膜中形成六聚体阳离子通道, 在病毒的自然感染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金刚烷胺和长烷基链的亚氨基糖衍生物可抑制p7形成的阳离子通道,从而对HCV的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7蛋白的基因组结构、合成与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7蛋白 研究进展 治疗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体外原核表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可 胡接力 +5 位作者 胡源 张文露 王增产 汤华 黄爱龙 蔡雪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P7蛋白基因,克隆到多个原核表达系统,观察P7蛋白在体外表达的情况,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CVP7重组蛋白。方法:设计扩增全长HCVP7基因片段的特异引物,以H/FL质粒DNA(含HCV1acDNA全长序列)为... 目的: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P7蛋白基因,克隆到多个原核表达系统,观察P7蛋白在体外表达的情况,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CVP7重组蛋白。方法:设计扩增全长HCVP7基因片段的特异引物,以H/FL质粒DNA(含HCV1acDNA全长序列)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全长HCV P7基因,定向克隆到pQE30、pGEX 4T-2、pET32a(+)3种不同类型的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后包含HCVP7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型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或SG13009(PREP4),并做异丙基硫化-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HCV P7蛋白原核表达的情况。结论:获得可溶性的重组蛋白GST-HCVP7和Trx-HCVP7,为进一步研究P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7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香兰素衍生物P7抗辐射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红 安静 +1 位作者 徐勤枝 周平坤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p7 电离辐射 防护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达平 韩咏竹 +5 位作者 王训 胡纪源 洪铭范 李凯 胡文彬 杨任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9例HLD患者和5例非HLD脾破裂或胆囊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肝细胞行体外培养。采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蛋白印迹技术,测定两组肝细胞中P型ATP7B...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9例HLD患者和5例非HLD脾破裂或胆囊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肝细胞行体外培养。采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蛋白印迹技术,测定两组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9例HLD患者均出现电泳条带的改变,其中3例于155×103处的条带接近正常,1例未见明显条带,5例该条带有不同程度稀薄、色淡;6例出现异常的特异性反应条带。结论HLD患者肝细胞内存在ATP7B基因各种形式的变异,程度不等的P型ATP7B酶量和/或质的异常是导致铜代谢障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细胞 P型ATp7B酶
下载PDF
BVDV P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田田 翟军军 倪宏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69-73,共5页
为了对BVDV-1 P7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BVDV NADL株BVDV-1 P7的ORF,扩增产物经Bam H I、Sal I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GX4T-1(+),构建P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工程菌E.coli BL21(DE3)中进... 为了对BVDV-1 P7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BVDV NADL株BVDV-1 P7的ORF,扩增产物经Bam H I、Sal I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GX4T-1(+),构建P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工程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并构建了BVDV NADL株的BVDV-1 P7原核表达载体,命名p EGX4T-1-P7。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在分子质量34 k Da的位置出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蛋白条带;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在P7蛋白有信号肽,存在疏水区。该研究成功的表达了P7蛋白,该蛋白是一个疏水性蛋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DV p7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7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静 余宏 +2 位作者 姚涌 张婧 汪学龙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克隆、分析日本血吸虫p7蛋白(Sj P7)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用PCR法体外扩增出Sj P7蛋白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降载体pGEM-T连接,经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及DN... 目的克隆、分析日本血吸虫p7蛋白(Sj P7)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用PCR法体外扩增出Sj P7蛋白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降载体pGEM-T连接,经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和分析。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一个大小约423bp左右的DNA片断,将重组质粒pGEM-T-Sj P7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均能得到一个大小与PCR扩增产物一致的插入片断,对插入片断的测序结果表明,Si P7具有一个长度为42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 kDa,与GenBank收录(编号为EU121231)的Sj P7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00%)。结论本文验成功地克隆了Si p7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7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HCV p7下调基因p7TP2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转录活性检测
13
作者 袁菊 陶明亮 +2 位作者 靳亚平 成军 洪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2,47,共5页
【目的】克隆p7TP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检测HCV p7TP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通过分析确定p7TP2基因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 203 bp至下游147 bp的基因组DNA序列作为启动子,克隆启动子片段并构建载体pCAT3-p7TP2-p和pGLB-p7TP2-p,转... 【目的】克隆p7TP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检测HCV p7TP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通过分析确定p7TP2基因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 203 bp至下游147 bp的基因组DNA序列作为启动子,克隆启动子片段并构建载体pCAT3-p7TP2-p和pGLB-p7TP2-p,转染HepG2细胞,应用CAT表达系统和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克隆了预测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成功构建了pCAT3-p7TP2-p和pGLB-p7TP2-p载体,转染pCAT3-p7TP2-p的HepG2细胞,CAT表达活性是转染pCAT3-Basic细胞的5.98倍;转染pGLB-p7TP2-p的HepG2细胞,双荧光素酶表达活性是转染pGLB细胞的9.67倍。【结论】克隆的p7TP2启动子序列与预测的序列一致,并且具有启动子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p7TP2 启动子 转录活性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CV p7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14
作者 郭江 成军 +3 位作者 洪源 王琦 邢卉春 毛羽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DNA3.1(-)和pcDNA3.1(-)-p7分别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筛选能被HCV p7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研究p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含有HCV全基因组的pBRTM质粒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7...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DNA3.1(-)和pcDNA3.1(-)-p7分别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筛选能被HCV p7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研究p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含有HCV全基因组的pBRTM质粒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7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p7。以脂质体技术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总mRNA并逆转录成cDNA,进行DNA芯片技术分析。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有1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2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HCV p7蛋白是一种反式调节因子,p7基因的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7蛋白 反式调节
下载PDF
新基因p7TP3剪切体1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
15
作者 陶明亮 袁菊 +1 位作者 成军 靳亚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反式调节基因3剪切体1(p7TP3剪切体1)开放阅读框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载体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定向克隆至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EcoRI及BamHI双酶切鉴定。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反式调节基因3剪切体1(p7TP3剪切体1)开放阅读框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载体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定向克隆至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EcoRI及BamHI双酶切鉴定。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7TP3剪切体1片断长度为381 bp,与预期结果一致;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TP3剪切体1 克隆 转染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HCV p7蛋白反式调节新基因3及其剪切体克隆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陶明亮 成军 +4 位作者 王春花 郭江 袁菊 靳亚平 毛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筛选HCV p7病毒蛋白反式调节的新靶基因p7TP3,克隆p7TP3基因及其不同剪切体基因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p7病毒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我们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p7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 目的:筛选HCV p7病毒蛋白反式调节的新靶基因p7TP3,克隆p7TP3基因及其不同剪切体基因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p7病毒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我们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p7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新基因 p7TP3及其可变剪切体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 结果:经测序鉴定获得新基因p7TP3的编码序列,并发现了p7TP3的不同剪切体,对 D7TP3基因组进行分析,获得剪切体的编码序列,并进行了克隆化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p7TP3(416 bp)编码蛋白质序列比 p7TP3(477 bp)少TQNTDVYPGLAVFFQNAL IFFSTLIY 26个氨基酸残基,其余序列相同.结论:HCV p7蛋白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反式调节作用的蛋白.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HCV p7TP3反式调节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p7TP3及其剪切体,为阐明HCV p7蛋白的反式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剪切体 p7蛋白 剪切体克隆化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p7TP2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17
作者 袁菊 成军 +2 位作者 洪源 陶明亮 靳亚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获得p7蛋白反式调节的新基因,即丙型肝炎病毒(HCV)p7蛋白反式激活基因p7TP2,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其全长cDNA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7TP2,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获得p7蛋白反式调节的新基因,即丙型肝炎病毒(HCV)p7蛋白反式激活基因p7TP2,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其全长cDNA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7TP2,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 B中,通过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量约35kD处有一条特异的蛋白质条带,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并通过蛋白质变性、重折叠及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融合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抗-p7TP2多克隆抗体。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效价和特异性。结论 p7TP2蛋白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HCV p7TP2蛋白的功能及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TP2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新基因
下载PDF
HCV p7下调基因p7TP2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18
作者 袁菊 成军 +5 位作者 洪源 李越 石磊 兰孟东 韩莉 杨延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HCV p7下调基因p7TP2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构建p7TP2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及绿猴肾细胞系COS-7,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利用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7... 目的进一步研究HCV p7下调基因p7TP2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构建p7TP2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及绿猴肾细胞系COS-7,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利用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7TP2蛋白在正常肝组织、HBV感染的肝组织、HCV感染的肝组织、肝硬化肝组织、肝癌组织、正常肾脏组织及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蛋白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浆部分,p7TP2蛋白在阳性组织中同样分布在细胞浆,且在正常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病理组织。结论为进一步p7T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TP2/绿色荧光蛋白 亚细胞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浆
下载PDF
AVS1-P7与H.264关键技术及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春辉 周经野 +1 位作者 刘东华 陈益强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AVS1-P7是中国最近自主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系列标准(AVS)中的第七部分移动视频编码标准。本文详细论述了AVS1-P7和H.264采用关键编码技术的异同,给出了两者的性能比较,分析和探讨了AVS1-P7的应用前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 AVS1-P7是中国最近自主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系列标准(AVS)中的第七部分移动视频编码标准。本文详细论述了AVS1-P7和H.264采用关键编码技术的异同,给出了两者的性能比较,分析和探讨了AVS1-P7的应用前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S AVS1-p7 AVS-M H.264 视频 标准 性能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p7 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纯化
20
作者 付强 郭妍婷 +1 位作者 杨莉 史慧君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5期43-45,共3页
为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p7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本研究开展p7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原核表达分析。依据GenBank数据库中BVDV毒株NADL的p7基因设计引物,以BVDV NADL的cDNA为模版,PCR扩增p7基因,测序鉴定后将其克隆至pCold-MB... 为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p7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本研究开展p7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原核表达分析。依据GenBank数据库中BVDV毒株NADL的p7基因设计引物,以BVDV NADL的cDNA为模版,PCR扩增p7基因,测序鉴定后将其克隆至pCold-MBP原核表达载体中;优化蛋白诱导的IPTG浓度,过夜低温诱导p7蛋白表达,并使用Ni-TED琼脂糖树脂进行蛋白纯化。结果显示,成功克隆p7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p7基因同源性100%;成功构建pCold-MBP-p7载体;IPTG浓度为1.2mM时诱导效果最佳;成功表达和纯化MBP-p7融合蛋白。结论:诱导表达纯化获得MBP-p7融合蛋白,为后续构建p7蛋白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提供重要的材料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p7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