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性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洪溪 龚志毅 +4 位作者 陶蔚 叶铁虎 任洪智 黄宇光 王任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植入性蛛网膜下腔(即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implantedintrathecaldrugdeliverysystem,IDDS)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因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病人进... 目的:探讨植入性蛛网膜下腔(即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implantedintrathecaldrugdeliverysystem,IDDS)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因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病人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筛选试验成功后,经过外科手术将IDDS植入体内,术后给予持续输注吗啡,经过剂量调整,镇痛效果较明显,副作用减轻。结论:通过IDDS将镇痛药物(吗啡)直接注入作用部位(脊髓和大脑),镇痛效果确切,同时避免了全身给药时的副反应,是针对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以外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时应掌握适应症,并进行筛选试验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并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和副作用进行剂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疼痛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 吗啡 阿片类药物 筛选试验
下载PDF
^(153)Sm-EDTMP治疗肿瘤骨转移痛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程爱萍 陈绍亮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观察153Sm-EDTMP(153钐标记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在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中的止痛效果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03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153Sm-EDTMP(37 MBq/kg)静脉注射单次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用直观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 目的观察153Sm-EDTMP(153钐标记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在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中的止痛效果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03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使用153Sm-EDTMP(37 MBq/kg)静脉注射单次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用直观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判断]、体力评分,每周观察血常规变化以分析毒性作用,疗效判断以VAS评分下降≥2分为有效,0分为完全缓解。结果治疗后血细胞计数出现下降,但下降是短暂的、可逆的,治疗后8周已接近基线水平,除入组时已处于轻度毒性状态的患者出现级毒性反应外,其余患者均不超过级以上毒性。用药后6周疼痛评分下降到最低值,体力评分于用药后逐渐上升,4周时最高。总有效率为76%,完全缓解率为15%。结论153Sm-EDTMP是行之有效的骨转移骨痛缓解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并发症 乙二胺类/药理学 乙二胺类/副作用 钐/药理学 钐/副作用 有机磷化合物/治疗 疼痛 顽固性/药物疗法 镇痛
下载PDF
洛屈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胡萍萍 赵景芳 +3 位作者 林苏 尤建良 倪依群 薛青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为观察洛屈注射液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采用洛屈注射液3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d为1个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示缓解20例(52.63%),有效12例(31.55%),无效6例(15.79%),止痛总有效率为84.21%(32/38)。... 为观察洛屈注射液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采用洛屈注射液3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d为1个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示缓解20例(52.63%),有效12例(31.55%),无效6例(15.79%),止痛总有效率为84.21%(3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洛屈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氟屈膦酸 顽固性疼痛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永芬 程祝强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21-926,93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复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比较治疗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有关IDDS复合用... 目的:系统评价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复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比较治疗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有关IDDS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43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IDDS单独用药,IDDS复合用药能显著降低疼痛评分及吗啡使用量(P<0.01)。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IDDS单独用药相比,复合用药能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便秘、幻觉、尿储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IDDS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独用药,且IDDS复合用药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难治性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复合用药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国产帕米膦酸钠(博宁)在骨转移性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先平 梅蔚德 刘爱国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3期333-334,共2页
对确诊为骨转移并伴有疼痛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85例 ,单纯应用 (国产帕米膦酸钠博宁Bonin) 2 2例 ,Bonin联合放疗 17例 ,Bonin联合153 Sm 14例 ,Bonin联合化疗 32例。Bonin用法 :90mg在 2 4~ 72h内静脉滴入 ,每个月 1次。评价止痛效果... 对确诊为骨转移并伴有疼痛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85例 ,单纯应用 (国产帕米膦酸钠博宁Bonin) 2 2例 ,Bonin联合放疗 17例 ,Bonin联合153 Sm 14例 ,Bonin联合化疗 32例。Bonin用法 :90mg在 2 4~ 72h内静脉滴入 ,每个月 1次。评价止痛效果和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单一应用Bonin止痛有效率 72 .7% ,活动能力改善率 6 3.6 % ,联合放疗或同位素治疗 ,止痛有效率提高 ,活动能力改善明显 (P <0 .0 5 )。研究结果提示 ,对伴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 ,Bonin可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治疗应用 继发性骨肿瘤 药物疗法 多原发性肿瘤 疼痛 综合疗效
下载PDF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用于顽固性癌痛的循证实践
6
作者 牟倩倩 郑儒君 李俊英 《循证护理》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肺癌病人顽固性癌痛的循证实践。[方法]按PICO原则,针对病人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机检索1991年-2014年的OVIDEBM Reviews(包括ACP Journal Club和Co... [目的]探讨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肺癌病人顽固性癌痛的循证实践。[方法]按PICO原则,针对病人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机检索1991年-2014年的OVIDEBM Reviews(包括ACP Journal Club和Cochrane图书馆)和Mecline(1996年-2014年)等数据库,查找关于IDDS治疗顽固性癌痛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出有关IDDS治疗顽固性癌痛的系统评价1篇和随机对照试验1篇。根据检索结果,结合病人病情和意愿,为病人实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下鞘内药物泵植入术,最终缓解了病人的疼痛,且因为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给药剂量很小,所以也没有出现严重的药物副反应。[结论]IDDS有效地治疗了该病人的顽固性癌痛,并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治疗方式因为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顽固性癌痛 肺癌 循证
下载PDF
CT引导下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炜 费勇 +2 位作者 姚明 黄冰 邓甲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确定CT引导下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在CT引导下行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患者100例,年龄39~89岁,性别不限,体重37~64 kg,VAS评分≥7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目的确定CT引导下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在CT引导下行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患者100例,年龄39~89岁,性别不限,体重37~64 kg,VAS评分≥7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不同剂量无水乙醇+碘海醇混合液组(R1-5组)。CT引导下经T12-L1椎间隙左、右穿刺,针尖分别抵达膈脚外腹主动脉旁及膈脚内。两侧分别注入含造影剂(30%碘海醇注射液0.4 ml)的1%盐酸利多卡因2 ml,CT示药液已会师包绕腹主动脉后20 min时,两侧分别注入无水乙醇8 ml(R1组)、10 ml(R2组)、12 ml(R3组)、14 ml(R4组)、16 ml(R5组)和碘海醇(碘海醇与无水乙醇1∶5)的混合液。阻滞有效定义为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后10 min时,上腹部疼痛VAS评分≤3分,且收缩压较术前降低20%以上。采用Probit法计算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ED50及其95%CI为11.937(10.959~12.939)ml,ED95及其95%CI为19.665(17.448~24.212)ml。结论CT引导下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上腹部癌痛的ED50和ED95分别为11.937和19.66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疼痛 顽固性 腹腔丛 神经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