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venance of Sediments Filling a Paleo-Channel that Formed on the Western Yellow Sea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被引量:1
1
作者 KONG Xianghuai ZHANG Junqiang +1 位作者 BAI Weiming LIU Ji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09-1317,共9页
Several buried paleo-channels are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Research on the paleochannels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na... Several buried paleo-channels are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Research on the paleochannels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mineralogy of sediments in a core(SYS-0803) recovered from a buried paleo-channel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The aim is to determine the provenance of sediments that fill the paleo-channel. The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of sediments in the core consists of schistose minerals, common hornblende, epidote, and ilmenite. The light mineral assemblage consists of plagioclase, quartz, lithic fragments, and K-feldspar.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al maturity of the sand fraction revealed a quartz/feldspar ratio of < 1. A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smectite is record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aleo-channel fill, with the greatest percentage in the middle to lower parts. The detrital mineral assemblage and clay mineral content indicate that the paleo-channel sediments were sourced mainly from the Huanghe River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paleo-channel DETRITAL MINERAL clay MINERAL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last GLACIAL period sedimentary PROVENANCE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meandering paleo-channels using dense well data,Daqing Oil Field,Songliao Basin,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Fu Shan Zhi-Peng Lin +7 位作者 Le Chen Bin Zhang Shi-Xiang Fang Xue Yan Wei Fang Li-Li Xie Bo Liu Le Zh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22-743,共22页
Reconstructing meandering paleo-channels is attracting global research attention. We implemented a novel method by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ing migration models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irstly, the migration archit... Reconstructing meandering paleo-channels is attracting global research attention. We implemented a novel method by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ing migration models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irstly, the migration architectures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planform and cross-sectional models were summarised as expansion, translation, expansion and translation, expansion and downstream rotation, constriction and downstream rotation, and expansion and countercurrent rotation models. Secondly, full continuous core data from 270 dense drilling wel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qing Oil Field in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rock textures, sedimentary cycles, and boundary information for the two layers being studi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ense drill cores and logging data, the abandoned channels and the initial and final channel centrelines were identified. Consequently, four profiles, including one longitudinal and three transverse sections, were constructed to reveal the cross-sectional structures and planform migration architecture. Profile interpretation reveale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initial channel centreline to the final centreline. Using a method of rational interpolation, we were able to reconstruct the migration architecture of the meandering chann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ncient bankfull width(Wc) was approximately 100 m, a single meandering belt was800 m, the radius of the curvature was 250 m, the length of the channel bend was 700 m, the average meander wavelength was 1300 m, the sinuosity was 3.0, and the annual average discharge rate was 450 m3/s. Furthermore, we compared the results from empirical equations, which verified that our reconstruction is both feasible and potentially widely appl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RECONSTRUCTION Meandering paleo-channels Meandering rivers Point bar Planform Migration architectures
下载PDF
一主双次三属性优化组合古河道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鲍祥生 陈军 +6 位作者 糜芳 王清振 丁继才 陈国民 蔡占虎 唐迁强 李业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我国大多数盆地都发育古河道沉积,现有研究表明古河道沉积已成为我国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可靠地预测对寻找古河道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思。利用地震属性来进行古河道的预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但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发现,不同单一地... 我国大多数盆地都发育古河道沉积,现有研究表明古河道沉积已成为我国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可靠地预测对寻找古河道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思。利用地震属性来进行古河道的预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但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发现,不同单一地震属性对河道沉积的敏感性不同,有些属性对大多数河道沉积的沉积比较敏感(如均方根振幅、平均反射强度等),有些对部分较厚的河道沉积特别敏感,而对其他河道沉积反映一般。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一主双次三属性组合的新属性,该属性结合了均方根属性、振幅的立方差和平均频率的优点而建立,S油田的正演模拟和应用表明,该组合属性相对单一敏感属性在预测古河道沉积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古河道 正演模拟 地震属性 组合属性
下载PDF
基于物探测量对砂岩型铀矿定位技术研究与分析——以二连盆地为例
4
作者 张俊伟 张伟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二连盆地作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地区,已发现大量中大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铀矿化受下白垩统赛汉组砂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因此大致查明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与氧化-还原过渡带的...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二连盆地作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地区,已发现大量中大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铀矿化受下白垩统赛汉组砂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因此大致查明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与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分布范围是研究区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这里通过对研究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高精度地面磁测资料的研究与分析,推断了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划分了氧化-还原过渡带分布范围,而且在后期的钻探工作中发现了良好的工业铀矿化信息,为铀矿产地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此项工作的开展,对在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中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 地面高精度磁测 目标层砂体 氧化-还原过渡带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进积体序列与古河流系统
5
作者 陈晓辉 陆凯 +4 位作者 田振兴 温珍河 徐晓达 张勇 孔祥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1-1)与钻孔划分的沉积地层单元密切相关。MIS4期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发育的2个层序界面(R4、R2),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层序(SQ3、SQ2、SQ1),并识别出3期进积体序列与2期古河流系统。MIS5期与MIS3期高海面及海平面下降期间的2期东向进积体序列主要包括高位体系域与强制海退体系域,对应浅海—滨海沉积,厚度分别由西部的24 m与40 m向东明显变薄,而全新世高海面以来向海的进积体序列主要对应高位体系域,与长江源的浅海相泥质沉积相关,最大厚度超过16 m。研究区MIS4期和末次冰盛期发育的2期古河流系统与低位体系域相对应,最大沉积厚度分别超过36 m与24 m,均与长江及黄河密切相关,影响范围延伸至黄海槽及其以东海域,尤其末次冰盛期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积体 古河道 层序地层 晚更新世以来 南黄海中部
下载PDF
海南岛西南海域古河道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6
作者 张匡华 陈飞 +3 位作者 王嘉琳 仝长亮 韩孝辉 钟宙灿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8期59-63,共5页
古河道是陆架出现最多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挖掘隐藏其中的地质信息,能为海洋工程建设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复原沉积作用的发育历史。从单道地震剖面识别古河道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后发现,海南... 古河道是陆架出现最多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挖掘隐藏其中的地质信息,能为海洋工程建设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复原沉积作用的发育历史。从单道地震剖面识别古河道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后发现,海南岛西南海域沉积层中至少有3期埋藏古河道分布,其中30~80 m水深最为发育,推测分别发育于MIS2、MIS4及MIS5;古河流整体上沉积动力条件较弱,古河道空间分布总体上受海南岛岸线空间分布控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南岛陆域,部分沉积物可能来源于古红河流域;即便受到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水系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上仍然具有较强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古河道 灾害地质 沉积作用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兴齐 秦明宽 +6 位作者 范洪海 刘武生 康世虎 张字龙 周飞 蔡亚 史清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CH_4及C_2^+含量与铀含量呈正比,且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内烃类含量具明显的分带性。酸解烃气体组成特征参数C_1/ΣC、C_1/C_2+、C_2/iC_4、C_2/C_3、iC_4/nC_4、iC_5/nC_5、ln(C_1/C_2)、ln(C_2/C_3)表明,研究区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的烃类气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烃类气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主要为原油伴生气和原油裂解气。根据研究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史分析认为,该区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气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_1ba)湖相腐泥型或偏腐泥型烃源岩,其次为腾一段(K_1bt^1)低熟-成熟阶段的湖相烃源岩。研究区深大断裂、不整合面、主砂体或裂隙是该区深部油气向上逸散的主要通道,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附近应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油气在该区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和保矿作用,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期次、油气聚散史明显受控于晚白垩世末—古新世期的反转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流体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特征 古河道 二连盆地中部
下载PDF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5
8
作者 刘武生 康世虎 +2 位作者 赵兴齐 史清平 张梓楠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A01期164-175,共12页
通过巴赛齐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带内矿床地质分析,指明古河道是铀成矿的有利空间,构造反转是铀成矿的主控因素,氧化蚀变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结合铀成矿时代研究,厘定了巴彦乌拉式、赛汉高毕式、齐哈日格图式铀成矿机理,构建了3种... 通过巴赛齐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带内矿床地质分析,指明古河道是铀成矿的有利空间,构造反转是铀成矿的主控因素,氧化蚀变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结合铀成矿时代研究,厘定了巴彦乌拉式、赛汉高毕式、齐哈日格图式铀成矿机理,构建了3种铀成矿模式,总结了铀源(外源和内源)、古河道(古河道规模、分布、沉积微相、水动力、岩性)、构造(基底构造、沉积间断、反转构造)、后生蚀变(潜水氧化、单侧层间氧化、两侧层间氧化、油气渗出)等4大类14小类预测标志,圈定优选了4片Ⅰ级、4片Ⅱ级、3片Ⅲ级预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中部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 成矿机理 预测标志 成矿预测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埋藏古河道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孔祥淮 刘健 +2 位作者 张勇 陈斌 徐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对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埋藏古河道形态进行定量分析,估算其形成时期水动力环境的古水文参数,进而评价古环境。结果表明,被埋藏的下切古河道形成于距今大约4.4万a前,那时,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出露地表。后来,随着...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对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埋藏古河道形态进行定量分析,估算其形成时期水动力环境的古水文参数,进而评价古环境。结果表明,被埋藏的下切古河道形成于距今大约4.4万a前,那时,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出露地表。后来,随着全新世海侵时期海平面不断上升,河谷被淹没填埋。研究区经历了从陆地河流到河口和全部被海水淹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西部 地震地形学 埋藏古河道 古环境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的海洋灾害地质 被引量:6
10
作者 仇建东 刘健 +4 位作者 孔祥淮 张勇 岳保静 张军强 孙丽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地质灾害因素,着重探讨了浅埋不规则基岩面、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层断层等灾害地质的埋藏特征和分布范围,编制了研究区灾害地质分布图,并分析了这些灾害地质的形成机制及危害性,该研究可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面 古河道 灾害地质图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在定位古河道中的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曲波 刘武生 +2 位作者 李子伟 潘自强 程纪星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A01期193-197,共5页
以二连盆地齐哈日格图地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探测为例,开展地震技术探测古河道的试验研究,通过地震相、地震属性分析以及波阻抗反演技术,联合推测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的平面展布情况,与实际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地震技术预测古河... 以二连盆地齐哈日格图地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探测为例,开展地震技术探测古河道的试验研究,通过地震相、地震属性分析以及波阻抗反演技术,联合推测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的平面展布情况,与实际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地震技术预测古河道具有较好的探测精度,是勘查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汉组上段 古河道 地震相 波阻抗反演
下载PDF
俄罗斯砂岩型铀矿的新近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新建 李子颖 +1 位作者 郭华 郭庆银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41,共8页
俄罗斯地质学家А Б 哈列佐夫博士于 2 0 0 2年 1月 1 4~ 2 5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讲学和交流 ,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在铀矿地质领域 ,特别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普查、钻探、预测工作和地浸矿床开采工艺上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 俄罗斯地质学家А Б 哈列佐夫博士于 2 0 0 2年 1月 1 4~ 2 5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讲学和交流 ,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在铀矿地质领域 ,特别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普查、钻探、预测工作和地浸矿床开采工艺上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并以达尔马托夫矿床为例 ,详细地介绍了古河谷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特征 ,地浸方法开采的地质工艺特性 ;最后 ,前瞻性地预测了俄罗斯渗入型铀矿成矿前景。我国北方与俄罗斯相邻 ,有些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与俄罗斯相似 ,介绍这些内容可为我们进行新一轮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找矿勘探工作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砂岩型铀矿床 找矿方向 成矿前景 成矿预测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谷体系地貌形态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祥淮 毕世普 +3 位作者 刘健 宋晓帅 徐承芬 马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以高分辨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译资料为基础,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埋藏古河谷体系进行地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海底以下几米到十几米埋藏着末次冰期最盛期形成的两大树枝状古河道网,主干河道断面向海逐渐变宽、加... 以高分辨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译资料为基础,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埋藏古河谷体系进行地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海底以下几米到十几米埋藏着末次冰期最盛期形成的两大树枝状古河道网,主干河道断面向海逐渐变宽、加深;研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道除了具有其他海域古河道的U形和V形特征外,还有W形、箱形(近似矩形)和倒梯形河道断面。复合式和双层(多层)河道以及不对称型河道断面形态也比较常见,反映了研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道具有复杂的断面形态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古河道地貌形态 末次盛冰期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
下载PDF
古居延绿洲汉代至西夏渠系影像特征及绿洲环境变迁 被引量:9
14
作者 蓝利 穆桂金 +2 位作者 齐乌云 相马秀广 村田泰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确定出古居延绿洲渠系分布和引水口的位置以及古渠道线路的走向,发现古居延绿洲主要分布在现代绿洲的东侧,至少有6处引水口分布于距雅布赖、东城圈和马圈城一线西侧的水道上。渠系由西向东进入各垦区,各引水口...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确定出古居延绿洲渠系分布和引水口的位置以及古渠道线路的走向,发现古居延绿洲主要分布在现代绿洲的东侧,至少有6处引水口分布于距雅布赖、东城圈和马圈城一线西侧的水道上。渠系由西向东进入各垦区,各引水口随水道西迁向西延伸。渠系与遗址、古耕地和红柳包间的联系以及^(14)C测年数据表明:多数渠系始建于汉代,以后长期延用,盛于西夏,弃于元末明初;古居延绿洲早期荒漠化始于1300aB.P.;天然水系向西迁移最终导致了古居延绿洲的废弃和完全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渠系 古居延绿洲 环境变迁 额济纳旗
下载PDF
神府南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定位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荣辉 焦养泉 +6 位作者 高彬 范立民 张帆 吴立群 乐亮 王建英 郭亮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61-3571,共11页
古河道冲刷带是含煤岩系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不仅可以造成可采煤层几何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因此,准确预测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分布一直是煤矿地质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主要采用沉积分析... 古河道冲刷带是含煤岩系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不仅可以造成可采煤层几何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因此,准确预测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分布一直是煤矿地质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主要采用沉积分析、地球物理及地质统计等方法。由于地下地球物理探测干扰因素多、影响地质统计数学模型的地质条件复杂,导致物探方法和地质统计方法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而沉积学分析被认为是解决古河道冲刷带分布预测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神府南区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主要矿区之一,该区延安组含煤岩系顶部发育的直罗组砂体属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成因,其对可采煤层可以形成明显的冲刷带。以直罗组古河道含水层为水源的煤矿突水危险性较大,古河道顶板水害成为威胁矿区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直罗组古河道冲刷带的分布规律仍然不清楚,给该区域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鉴于此,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编录基础上,通过砂分散体系、煤层厚度及古河道砂体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编图,实现对神府南区含煤岩系顶板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定位预测。研究发现,直罗组下段古河道以大套厚层砂体发育为主,厚度多在30~70 m,由多个正韵律旋回构成,其对下伏延安组地层产生了明显的冲刷作用,造成延安组第Ⅴ单元、第Ⅳ单元地层缺失或减薄。砂分散体系、煤层厚度及下伏地层单元及岩性分布编图表明,神府南区古河道冲刷带主要沿着红碱淖—尔林兔—锦界一线发育,古河道对延安组第Ⅴ单元完全冲刷区域的宽度为17~28 km,而对延安组第Ⅴ单元冲刷区域的宽度却更大,达到37~46 km。直罗组下段古河道冲刷带对于神府南区煤炭开采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在古河道砂体冲刷带附近进行煤炭开采时要做好煤层顶板水害防治工作。研究成果不仅对精准预测含煤岩系中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且可为神府南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直罗组 防治水 古河道冲刷带
下载PDF
CSAMT法在内蒙古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茂 丘崇涛 管少斌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铀矿床类型之一。笔者在内蒙古某建造内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选择CSAMT法进行了试验性应用。通过钻探与成果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CSAMT法对古河道的空间定位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是探测古河道可...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铀矿床类型之一。笔者在内蒙古某建造内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选择CSAMT法进行了试验性应用。通过钻探与成果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CSAMT法对古河道的空间定位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是探测古河道可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法 古河道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华山山前正断层的分段活动特征--来自河流地貌参数的约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一舟 郑德文 +3 位作者 张会平 李朝鹏 郝宇琦 张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2-398,共17页
华山山前正断层是渭河地堑南缘重要的控盆断裂,其强烈的构造活动造成了华山的掀斜式隆升。研究表明,该断裂的活动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中段(华县—华阴)最强,西段(蓝田—华县)和东段(华阴—灵宝)相对较弱。文中通过提取华山山前河流的... 华山山前正断层是渭河地堑南缘重要的控盆断裂,其强烈的构造活动造成了华山的掀斜式隆升。研究表明,该断裂的活动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中段(华县—华阴)最强,西段(蓝田—华县)和东段(华阴—灵宝)相对较弱。文中通过提取华山山前河流的高程剖面,结合坡度-面积分析和积分法识别裂点,计算河流凹度和陡峭系数,并对古河道进行投影重建。结果表明,河流凹度大多为0.3~0.6,基本不受构造活动的影响。陡峭系数与裂点分布的空间差异显著:在断裂东段,河流处于稳态,陡峭系数最低为(104±30)m 0.9。断裂中、西2段的河流多为瞬态,发育slope-break型裂点。裂点下游河道陡峭系数中断裂中段最高((230±92)m 0.9),西段次之((152±53)m 0.9)。结合区域构造、岩性和河流沉积等,分析认为河流陡峭系数的分布指示了断裂活动性的空间差异,与活动构造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裂点上游陡峭系数(断裂中段为(103±23)m 0.9,西段为(60±14)m 0.9)明显低于下游,并且裂点迁移距离与流域汇水面积存在良好的幂律关系,因此,河流裂点是正断活动增强、山体加速隆升的标志。古河道重建结果表明,河道古起伏量(中段为(1000±153)m,西段为(751±170)m)约占现今起伏量(中段为(1323±249)m,西段为(1057±231)m)的66%~75%,因而现今地形起伏量的25%~34%是裂点所指示的这一期隆升加速造成的。假设裂点下游的河流下切速率与山体隆升相平衡,则河道陡峭系数与断裂滑动速率满足幂律关系。根据断裂中段河流陡峭系数与前人研究得到的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断裂的滑动速率,且文中约束的坡度指数n约为0.5、侵蚀系数K约为1.52×10-4 m 0.55/a,结合裂点年龄公式,估算裂点的起始时限约(0.55±0.25)MaBP。文中对华山山前河流高程剖面的研究表明,华山山前正断层中段的活动性强于西段和东段,而且中、西2段在中更新世开始加速活动,并导致山体快速抬升和山前的地形起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侵蚀模型 裂点 古河道投影 陡峭系数 华山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铀成矿条件及聚铀模式 被引量:25
18
作者 封志兵 聂逢君 +3 位作者 严兆彬 钟延秋 谷社峰 江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1,共6页
以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调查及测量工作,应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良好,西部超覆带潜水氧化较发育,存在潜地表铀异常;西部斜坡中部水动... 以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调查及测量工作,应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良好,西部超覆带潜水氧化较发育,存在潜地表铀异常;西部斜坡中部水动力系统、断裂控制铀聚集作用明显,是形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区,主要成矿层位是四方台组,存在不同时期的2种聚铀模式,松辽盆地西部铀矿勘查重点是古河道、河流与支流交叉口及几大水系入湖处的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西部斜坡 砂岩型铀矿 古河道型 成矿条件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下切深度及沉积旋回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光杰 张金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1-435,共5页
选择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作为研究河段,搜集了南京长江大桥、四桥附近的76个钻孔资料.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在拟建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在-59.33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 选择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作为研究河段,搜集了南京长江大桥、四桥附近的76个钻孔资料.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在拟建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在-59.33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年代为(14 682±110)a BP,据此判断位于该沉积层下部的上一期沉积旋回应形成于末次盛冰期;在约-42.7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年代为(11 305±130)a BP,该层以上应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末次盛冰期长江南京下关-栖霞山段古河槽埋深在-90m以下,形成局部深切.古河槽中充填了3次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约-65m以下的深槽中为末次盛冰期时的沉积旋回,-65~-40m为晚冰期的沉积旋回,-40m以上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长江南京段 古河槽 地质剖面 沉积旋回
下载PDF
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平面展布以及垂向反射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承芬 孔祥淮 +2 位作者 杨源 张晓波 王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根据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宽度、深度变化特征)和垂向剖面反射特征(反射界面、层序内部反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在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和... 根据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宽度、深度变化特征)和垂向剖面反射特征(反射界面、层序内部反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在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和古河道典型断面反射特征,初步推测了其起源及形成时的地质环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存在一个古河道体系,结合当时古地形及地理位置综合分析,古河道分布与当时海底的地形变化大致对应,推测其中一条走向大致为EW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闽江,另外一条走向为SN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长江支流,具体起源尚待进一步探讨;(2)进一步验证了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从发生海退裸露地表发育古河道到再次遭受海侵形成浅海环境的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近岸海域 末次盛冰期 浅地层剖面 古河道体系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