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屈红军 马强 +2 位作者 高胜利 梅志超 苗建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86,共8页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对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的研究对于确定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对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的研究对于确定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析、边缘相分析、相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物源可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3个方向,以延安为中心区域属于汇水区;山二段南部物源影响范围较大,影响到延安以北区域;盒八段北部物源范围较大,越过了延安,相应的南部物源范围后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流向 重矿物 物源 边缘相
下载PDF
物源与沉积相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砂体展布的控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屈红军 马强 +2 位作者 高胜利 梅志超 苗建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5-834,共10页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在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进行物源、沉积相、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 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在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进行物源、沉积相、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析及相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分析了上古生界沉积相类型,揭示了骨架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物源可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岛—潟湖及潮坪沉积,海侵方向来自东部,由沉积相控制的本溪组障壁岛砂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山2、山1、盒8段主体发育不同来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受物源方向及沉积相控制,以延安为中心区域主体属于汇水区,骨架砂体分别由四个向延安区域汇聚的北北西、北北东、南南东向及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朵体组成,在汇水区不同方向来源砂体在不同层段具有相互叠置特征;山2段南部物源砂体较发育,盒8段北部物源砂体较发育,反映研究区古构造从南高北低转换为北高南低,指示鄂尔多斯盆地在山西组与石盒子组之间发生了南北向构造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古流向 物源 沉积相 砂体
下载PDF
东营三角洲的古流向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范代读 邱桂强 +2 位作者 李从先 丛友滋 杨积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沉积组构分析表明,沙三中期研究区块以正常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利用旋转钻岩心样,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通过磁极性定向最终恢复出古流向,直观地显示了东营盆地X、Y、Z区块的沙三中亚段沉积直接受控于东营三角洲,即流向主... 沉积组构分析表明,沙三中期研究区块以正常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利用旋转钻岩心样,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通过磁极性定向最终恢复出古流向,直观地显示了东营盆地X、Y、Z区块的沙三中亚段沉积直接受控于东营三角洲,即流向主体与三角洲自东南而西北的进积方向相一致。综合分析研究区的物源和沉积特征,认为东营三角洲的范围应扩大,这预示着东营凹陷沙三中岩性油藏勘探有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和良好的前景;沉积物磁各向异性的研究方法本身也为古湖泊三角洲流向分析提供了新手段,为油气勘探的深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盆地 岩性油藏 古流向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189
4
作者 张水昌 张宝民 +5 位作者 边立曾 金之钧 王大锐 张兴阳 高志勇 陈践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8,共10页
烃源岩的形成取决于生烃母质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有机质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生物繁殖时和埋藏时的古气候、古洋流、古构造及古环境等各要素的良好匹配。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中等含氧量、干... 烃源岩的形成取决于生烃母质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有机质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生物繁殖时和埋藏时的古气候、古洋流、古构造及古环境等各要素的良好匹配。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中等含氧量、干热的气候、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冰川迅速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快速上升等密切相关。大洋环流的形成和演变也是控制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上升洋流富磷、富硅、富铁族元素等营养盐和富绿硫细菌极大地促进了有机质生产力、埋藏率的激增。通过研究,建立了中国华南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上升洋流分布模式、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源岩形成时的反气旋洋流分布模式。研究发现,优质烃源岩仅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裂谷、克拉通内裂谷、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和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欠补偿盆地、蒸发潟湖、台缘斜坡(灰泥丘)和半闭塞—闭塞欠补偿海湾,是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环境;低的无机物输入和低的沉积速率,有利于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呈斜坡的海底地貌,有利于烃源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控制因素 古气候 古洋流 古构造 古环境 塔里木盆地 华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腹地玛扎塔格山隆升时限探讨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裴军令 李海兵 +5 位作者 孙知明 司家亮 邱祝礼 潘家伟 赵越 任晓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343,共11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N38°40.911',E80°18.484')的玛扎塔格褶断带东西向延伸约300km,南缘发育出露连续、完全的早更新世地层,岩性主要以灰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本文以其中出露完全的一段河湖相泥岩、粉砂岩为研... 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N38°40.911',E80°18.484')的玛扎塔格褶断带东西向延伸约300km,南缘发育出露连续、完全的早更新世地层,岩性主要以灰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本文以其中出露完全的一段河湖相泥岩、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古地磁样品130块16个采点。通过岩石磁学研究,说明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107块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地层校正后其最小轴近直立,并且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具有沉积组构特征。地层校正后磁化率各向异性最大轴的方向指示了早更新世时研究区域NWW-SEE的古流向。系统热退磁结果揭示出了正反极性,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研究限定研究剖面时代约为1.3~0.9Ma。从而推测玛扎塔格剖面中第四纪地层记录的最近一次构造活动时间约为0.8Ma,即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河湖相泥岩、粉砂质泥岩的岩性特征代表了当时温湿的气候。研究区近东西向的古流向与玛扎塔格山脊近于平行,附合快速隆升构造地貌特征,暗示该套地层沉积时代(1.3~0.9Ma)对应了玛扎塔格山的快速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磁学 古流向 早更新世 隆升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生代盆地边界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玮 胡健民 瞿洪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1-830,共10页
目的确定准噶尔盆地中生代西北缘盆地边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两侧沉积盆地的沉积特征、沉积充填过程及古水流恢复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早中生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为界,其北侧的和... 目的确定准噶尔盆地中生代西北缘盆地边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两侧沉积盆地的沉积特征、沉积充填过程及古水流恢复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早中生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为界,其北侧的和什托洛盖盆地在三叠纪—中侏罗世是独立于准噶尔盆地而发育在古生代褶皱基地之上的断陷盆地。白垩纪以来,和什托洛盖盆地与准噶尔盆地连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发育的拗陷盆地,盆地边界位于和什托洛盖盆地北侧谢米斯台山一带。结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生代以来,在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沉积充填过程和古水流样式,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独立的沉积体系和古水流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和什托洛盖盆地 克拉玛依凹陷 古水流
下载PDF
杭州湾庵东浅滩潮坪层序粒度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范代读 郭艳霞 +1 位作者 李从先 原龙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691,共5页
庵东浅滩位于潮差和流速急剧变化的杭州湾南岸,不同断面潮坪沉积物粒度特征明显不同,但粒度参数的垂向变化却是有规律的,并可相互对比.依据粒度参数可进行潮坪沉积亚相的划分,其中砂和粘土的体积分数是主要依据,分选系数是重要依据,偏... 庵东浅滩位于潮差和流速急剧变化的杭州湾南岸,不同断面潮坪沉积物粒度特征明显不同,但粒度参数的垂向变化却是有规律的,并可相互对比.依据粒度参数可进行潮坪沉积亚相的划分,其中砂和粘土的体积分数是主要依据,分选系数是重要依据,偏态和峰态变化比较复杂,只具参考价值.由沉积物粒度特征确定的高、中、低潮坪界线与仅依潮位划分的界线相似,仅位置有所区别,但前者能更好地反映沉积与动力之间的关系,而且更便于古代潮坪沉积的对比研究.采用粒径趋势分析方法推断钻孔岩芯中沉积物的净搬运方向,其结果与已知潮流向基本一致,说明趋势分析方法在钻孔沉积物输运方向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可用于古流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坪沉积 粒度参数 相分析 粒径趋势 古流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物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积伟 陈杰 +3 位作者 赵凯强 梅华平 刘卫蓉 杨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新天然气区带的相继发现,使得全盆地基础上的母岩特征及物源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古水流方向、轻重矿物组成、分布特征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周缘基岩矿物组成对比,探讨盆地盒8...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新天然气区带的相继发现,使得全盆地基础上的母岩特征及物源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古水流方向、轻重矿物组成、分布特征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周缘基岩矿物组成对比,探讨盆地盒8段的物源问题。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物主要由北、南部2大物源区供给,以吴旗-子长一带为中心区域属于汇水区;北部物源根据其矿物组成及古流水方向可细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北3个方向,物源范围较大,延伸至定边-子长一带;南部物源矿物主要重矿物成分基本相同,根据其微量矿物含量可将其分为南南东、南南西及南3个方向,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吴旗-延安以南;盆地中部定边-延安一带受多个物源影响,形成汇水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轻重矿物 古流向 盒8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EASY%R_o法在滨北地区热演化史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苏玉平 付晓飞 +2 位作者 卢双舫 吴大成 傅广(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12,共5页
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适合模拟中高热演化程度的盆地模型.为考察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热演化历史,采用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了该地区的古地温场,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了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滨北地区白垩纪古地... 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适合模拟中高热演化程度的盆地模型.为考察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热演化历史,采用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了该地区的古地温场,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了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滨北地区白垩纪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古地温梯度在晚白垩世为4.3~5.8℃/(100m),第三纪以来降低到3.2~3.6℃(100m);最高古地温是在白垩系末期,有机质热演化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高峰.自第三系开始的持续抬升剥蚀(白垩纪末至早渐新世为长期沉积间断)和大地热流值衰减降温,致使热演化作用过程“冷冻”,生烃作用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Y%Ro法 滨北地区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 大地热流值
下载PDF
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俊杰 何宏林 +7 位作者 横山祐典 魏占玉 石峰 郝海健 庄其天 孙稳 周朝 白滨吉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9-1562,共24页
随着断层面形貌测量、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第四纪定年方法等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利用基岩断层面记录的信息研究古地震成为可能的技术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开展了大量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文中对... 随着断层面形貌测量、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第四纪定年方法等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利用基岩断层面记录的信息研究古地震成为可能的技术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开展了大量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文中对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系统地介绍了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与局限,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形貌表达参数繁多且优劣不明、宇生核素法限定古地震年代的不确定性较大、定年方法种类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岩性断层面的测年需求、形貌与物化特征等参数未与绝对定年方法紧密联系并建立可靠的年龄标尺、缺乏断层面暴露前后经历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以及单一方法研究居多而多方法综合比对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各形貌学模型参数值的可靠性、适用性及精度的总结评估;改进当前测年技术的数学模型,优化核素产生机制和产率模型,并及时引入新兴的高精度测年技术;适时地构建区域内相对定年指标(X)与绝对定年年龄(T)的关系模型,建立年代标尺;积极开展基岩断层面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矿物成分分析等微观尺度的研究,加强对断层面所经历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以及多学科、多方法综合对比性研究。总之,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达、从单一学科方法到多学科交叉融合、从某一技术指标探索到多源数据技术综合运用,注重相对定年指标(X)与绝对定年年龄(T)的结合、注重显微尺度的机理性研究,是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将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与松散沉积物区的探槽技术紧密结合,将更为有效地恢复活断层带上更加完整的古地震序列和强震活动历史,从而对区域地震危险性给出更为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断层面 古地震研究 历史与现状 问题与建议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锰结核生长的古海洋环境与事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东禹 姚德 陈宗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通过东太平洋海盆、中太平洋海盆锰结核、云南东南部土壤锰结核及原生沉积锰矿特征及形成环境的对比研究,表明:(1)海洋水深,地形、生物生产力与水—沉积物界面的Eh、pH值等是控制锰结核物质成份、生长速率及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2)... 本文通过东太平洋海盆、中太平洋海盆锰结核、云南东南部土壤锰结核及原生沉积锰矿特征及形成环境的对比研究,表明:(1)海洋水深,地形、生物生产力与水—沉积物界面的Eh、pH值等是控制锰结核物质成份、生长速率及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2)南极底层流和深海沉积间断的形成发展是造成锰结核生长间断的关键,(3)新生代低海平面时期可能是锰结核生成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南极底流 水系 沉积物界面 古海洋环境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海相中新统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春修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对珠江口盆地5口井的海相中新统层序地层分析,发现了10个层序界面及9个最大海侵面,用综合生物地层年表确定了层序界面年代。大多数层序界面时间上可与深海沉积间断及氧同位素曲线正向偏移相对应,气候变冷及冰川型海退是形成层序界面... 对珠江口盆地5口井的海相中新统层序地层分析,发现了10个层序界面及9个最大海侵面,用综合生物地层年表确定了层序界面年代。大多数层序界面时间上可与深海沉积间断及氧同位素曲线正向偏移相对应,气候变冷及冰川型海退是形成层序界面的重要原因,本区占水深曲线与Haq等(1987)的海平面曲线对比表明,古水深的变化在二级周期上受沉降的海平面变化控制。本文探讨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本区北东向古海流的加强事件及区域储盖组合与海平面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据层序地层分析将上、下第三系分界置于珠江组下部大砂岩底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海相中新统 层序地层分析 层序界面 深海沉积间断 氧同位素 古海流 储盖组合
下载PDF
孟加拉湾深海记录中的等深流活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方念乔 陈萍 +1 位作者 吴琳 石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0-575,共6页
实地观测和对沉积记录的研究表明 ,孟加拉湾存在强大的等深流活动 .通过采自孟加拉深海扇东部和中部的 3支活塞岩心的沉积学研究表明 ,那些氧化色彩强烈、钙质生物壳体溶蚀严重、不存在粒序层理的粉砂质薄层实际上是等深积作用的产物 .... 实地观测和对沉积记录的研究表明 ,孟加拉湾存在强大的等深流活动 .通过采自孟加拉深海扇东部和中部的 3支活塞岩心的沉积学研究表明 ,那些氧化色彩强烈、钙质生物壳体溶蚀严重、不存在粒序层理的粉砂质薄层实际上是等深积作用的产物 .源自两极的等深流是全球温盐循环系统的关键组分 ,它们在过去 15 0ka的历史中曾经多次得到强化 ,不仅对研究区的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可能作为纽带 ,加强了低纬地区与极区在气候意义上的遥相关 .等深流的强化与冰川旋回之间似乎不存在密切关联 ,氧同位素第 3 ,4,5期内均可发现明显的强化记录 .关于强化的控制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记录 等深流 孟加拉湾 识别标志 温盐循环 古环境 等沉积作用
下载PDF
古长江河口湾充填潮流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玉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3-82,共10页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是以古长江河日湾的充填来实现的.研究潮汐、潮流在古长江河口湾充填中所起的作用,可深入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建立了渤海、黄海、东海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冰后期最大海侵,即现今长江三角洲地...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是以古长江河日湾的充填来实现的.研究潮汐、潮流在古长江河口湾充填中所起的作用,可深入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建立了渤海、黄海、东海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冰后期最大海侵,即现今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巨大河口湾时的M2潮汐、潮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古长江河口湾及其周围海域8种粒径泥沙的潮平均悬移与推移输沙率,并根据输沙率散度的正负,划分了海底冲刷区与淤积区.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冰后期最大海侵时,存在大致以古长江河口湾湾口中点为腹点、波腹线向海凸起的独特驻潮波波腹区.在其控制下,外海潮流大致以古长江河口湾湾口中点为顶点作辐聚、辐散运动.在古潮流场作用下,经历每一个潮周期后,古长江河口湾周围海域的泥沙均向河口湾内净输运,并在河口湾内淤积.古长江河口湾的充填是在长江带来大量泥沙,外海的潮汐、潮流又有利于泥沙向河口湾内净输运,且在河口湾内沉积的情况下实现的.外海的潮汐、潮流为古长江河口湾的充填、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必要而又有利的水动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古长江河口湾 潮流 泥沙输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疆克拉玛依油区油气勘探新思路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隆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2期76-81,共6页
根据2001年7月完成的“准噶尔盆地构造格架综合工程探测”报告中“额敏—克拉玛依—奇台人工地震测深横剖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和深入探讨,提出克—乌油区油源不在传统观念的玛湖坳陷,而是在克拉玛依—扎依尔山地下28~38km深处的中、... 根据2001年7月完成的“准噶尔盆地构造格架综合工程探测”报告中“额敏—克拉玛依—奇台人工地震测深横剖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和深入探讨,提出克—乌油区油源不在传统观念的玛湖坳陷,而是在克拉玛依—扎依尔山地下28~38km深处的中、下地壳内。油气是靠油源层东、西两侧超壳深大断裂和众多的推覆体逆掩断裂运移到克—乌油区上来的,油源中有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中有机质参加和贡献。这已被乌尔禾沥青脉和油、气、水、岩心等分析资料所佐证;克—乌油区油气藏展布特征、地面油气苗分布特征也都显示应主要是垂直运移的结果。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勘探克拉玛依油田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思路 古俯冲消减碰撞带 幔流底辟构造 克拉玛依油区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类群变化所表征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两全 涂霞 +1 位作者 罗又郎 陈绍谋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2期62-69,共8页
通过对南海4个岩心的74个样品进行Q型因子分析,求得4个浮游有孔虫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温凉组合,热带易溶组合和亚热带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它的发育状况反映了晚第四纪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其因子载荷作为... 通过对南海4个岩心的74个样品进行Q型因子分析,求得4个浮游有孔虫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温凉组合,热带易溶组合和亚热带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它的发育状况反映了晚第四纪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其因子载荷作为古海流特征的参数。温凉组合的发育与南海存在冷涡有关。利用转换函数FP-12E计算了南海南部表层古水温,冰期与间冰期的表层水温平均变化冬季为4.7℃和2.9℃,夏季为3.0℃和2.1℃,季节性温差冰期最大可达8.6℃,间冰期最大可达5.0℃,均比太平洋同一纬度海区的大。冬季表层古水温波动比夏季的大。全新世的表层水温呈上升趋势,但在NS86-43柱中有一变冷现象,这可能和the younger Younger Dry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因子分析 古海流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古地形对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俞锋 蒲仁海 +3 位作者 屈红军 张功成 袁超 李斌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形反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成因却争议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覆盖整个盆地高测网密度的二维地震、深浅水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中新世北礁凹陷在盆地中的沉积背景和古地形以及古地形对底...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形反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成因却争议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覆盖整个盆地高测网密度的二维地震、深浅水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中新世北礁凹陷在盆地中的沉积背景和古地形以及古地形对底流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新世北礁凹陷处于半深海的沉积环境,其古地形为近互相对称的漏斗状(中间窄,两端宽),这样的古地形对底流的流速有加速作用,使晚中新世早期(11.6 Ma)底流流速增大,从而底蚀北礁凹陷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形成底流水道和丘(残丘),且古地形(对称漏斗)越窄处底流水道和丘的规模越大。首次在北礁凹陷发现中中新世漏斗状古地形对丘和水道的分布有控制作用,且对具有漏斗状古地形的其他凹陷丘形(状)反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北礁凹陷 底流 古地形 漏斗状 底流水道和丘
下载PDF
辽西北票盆地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砾岩沉积特征与成因
18
作者 赵佳琦 高有峰 +3 位作者 刘海波 王清斌 张艳 王璞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0-661,共12页
通过对总长2 705m两条剖面的实测、40块薄片鉴定、419个砾石统计及其粒度分析,确定了辽西地区北票盆地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砾岩的沉积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辽西北票盆地海房沟组主要岩性为一套冲积扇相的复成分砾岩,并夹一套喷溢相下部亚... 通过对总长2 705m两条剖面的实测、40块薄片鉴定、419个砾石统计及其粒度分析,确定了辽西地区北票盆地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砾岩的沉积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辽西北票盆地海房沟组主要岩性为一套冲积扇相的复成分砾岩,并夹一套喷溢相下部亚相安山质角砾熔岩和另一套爆发相空落亚相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热碎屑流亚相安山质角砾凝灰熔岩;海房沟组沉积物源来自研究区SSW向的太古宇变质岩及结晶基底和下侏罗统兴隆沟组火山岩的全面快速隆升剥蚀。结合构造背景,通过对北票组与海房沟组界线的研究和岩性岩相的鉴定,确定海房沟组冲积扇相的复成分砾岩是燕山运动二期挤压伸展构造运动的重要产物,两套中酸性火山岩的出现是两次火山喷发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房沟组 岩相 砾石统计 沉积特征 物源 古流向 燕山运动 北票盆地
下载PDF
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河套盆地碎屑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承文 赵仪迪 +3 位作者 仵燕 李晓峰 刘静 陆慧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721-728,共8页
为明确河套盆地兴华区块古近系有利储层沉积相带分布规律,基于岩心观察,结合常规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针对河套盆地兴华区块的临河组深层碎屑岩开展高分辨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 为明确河套盆地兴华区块古近系有利储层沉积相带分布规律,基于岩心观察,结合常规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针对河套盆地兴华区块的临河组深层碎屑岩开展高分辨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是主要的骨架砂体类型。通过拾取微电阻率成像中的层理倾角,确定了古水流的主要方向为由南向北。在此基础上,结合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得出了高、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与水动力强弱有关。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井位部署及完井试油选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沉积微相 古水流方向 河套盆地 临河组
下载PDF
砂体成因驱动下的岩性圈闭形成模式: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中新世强制海退砂为例
20
作者 丁琳 黄书勤 +4 位作者 卓海腾 李智高 李潇 刘溢世 杨佳颖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2-876,共15页
近些年来强制海退砂体作为三角洲—滨岸环境中重要的岩性圈闭储层而备受关注。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基于井震资料和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原理在下韩江组至珠江组四段上部(T35~T50)地层内建立了高精度地层层序格架,划分出11期强... 近些年来强制海退砂体作为三角洲—滨岸环境中重要的岩性圈闭储层而备受关注。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基于井震资料和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原理在下韩江组至珠江组四段上部(T35~T50)地层内建立了高精度地层层序格架,划分出11期强制海退沉积并建立了惠州地区强制海退沉积的识别标志:①高位体系域与强制海退体系域之间存在泥质分隔带;②强制海退砂体在沉积倾向上存在不规则的厚度变化;③强制海退沉积内部存在高角度前积,并且具有顶超型特征;④存在底突变砂体,同时强制海退沉积的沉积相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浪控三角洲中的海滩脊沉积相。由于强制海退沉积具有较好的储层物性,同时容易与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之间形成富泥带,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发育。结合11期强制海退沉积在平面上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发散的马尾状特征以及已有油气发现的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2(FSST2)和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3(FSST3)沿走向上的厚度变化,认为在多期强制海退沉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的古沿岸流作用。此外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2(FSST2)和强制海退体系域砂体3(FSST3)岩心上的沉积构造分析结果显示,北东区域相对于南西区域存在着较强的潮汐水动力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2期强制海退体系域与古东沙隆起较为接近形成了中间较为狭窄的地形,进而在潮汐作用下形成了往复潮流,相对狭窄的北东区域受到往复潮流的影响较大,而相对开阔的南西区域仍以波浪作用为主,受到往复潮流的影响较小。在强制海退砂体内部主要形成楔状体内部突变尖灭型岩性圈闭和向海方向上倾的渐变尖灭型岩性圈闭2种模式,有利的储层物性以及富泥带的存在导致的砂体尖灭性使其成为了理想的岩性圈闭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海退沉积 岩性圈闭 古沿岸流 混合动力作用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