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西部阿瓦特—博孜地区构造变形差异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会文 陈龙 +3 位作者 吴超 陈汉林 顾成龙 程晓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2-1097,共16页
库车坳陷西部的阿瓦特-博孜地区位于构造挤压转换区,沿走向构造变形差异显著。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建模,模拟了其形成演化过程,讨论了差异变形的控制因素。阿瓦特地区盐下沿克深... 库车坳陷西部的阿瓦特-博孜地区位于构造挤压转换区,沿走向构造变形差异显著。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建模,模拟了其形成演化过程,讨论了差异变形的控制因素。阿瓦特地区盐下沿克深断裂远距离逆冲推覆,形成上下叠置的两套沿侏罗系煤层滑脱的逆冲体系;盐上发育厚度较小的阿瓦特凹陷;盐构造以不整合型为主。博孜地区盐下在克深断裂以北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变形,以南为沿煤层的滑脱,整体为楔形叠瓦冲断构造;盐上发育厚度巨大的拜城凹陷;盐构造以整合型为主。模拟结果表明,温宿古隆起限制了中生界至古近系的沉积范围,阻碍了变形的向前传递,是造成阿瓦特-博孜地区变形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先存盐底辟构造和南天山的差异挤压作用对该区域的差异变形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综合地震剖面解释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演化过程表明,该区域构造活动具有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构造变形开始于早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时期,在上新世早期康村组沉积之后发生显著的构造加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西部 构造建模 离散元数值模拟 古隆起 差异变形 盐底辟
下载PDF
古地貌动态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2
作者 索艳慧 付新建 +4 位作者 李三忠 程昊皞 田子晗 韩续 宋双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1,共7页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古地貌模拟软件和goSPL(Global Scalable Paleo Landscape Evolution)全球古地貌模拟软件的开发,将地球深部构造过程、降水、海平面变化等若干地球系统因素联系起来,为理解地表系统演化及其与地球固体圈层相互耦合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基于这些新兴模拟技术,聚焦东亚地形倒转和水系重组、显生宙古地貌演变与海洋物种多样性关系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已开展了相关模拟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鉴于高程代用指标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同古地貌重建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此外,这些古地貌重建模型很难做到与高精度的地质观测记录完全吻合,迫切需要开展超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陆古地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模拟 多圈层耦合 BADLANDS goSPL 超高分辨率模型
下载PDF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优质煤系高岭岩的成矿机制
3
作者 柳建平 张帅 +2 位作者 马小军 袁堂琛 刘钦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07-3917,共11页
以山西省大同煤田小峪煤矿的石炭—二叠系太原组优质煤系高岭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旨在揭示优质煤系高岭岩的物源和成因机制。研究发现优质煤系高岭岩的矿物成分以高有... 以山西省大同煤田小峪煤矿的石炭—二叠系太原组优质煤系高岭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旨在揭示优质煤系高岭岩的物源和成因机制。研究发现优质煤系高岭岩的矿物成分以高有序度高岭石为主,不含碎屑矿物石英、长石和白云母。部分样品含有勃姆石,是高岭石脱硅蚀变的产物。高岭岩中的锆石是典型的岩浆锆石,且年龄均一,集中在300 Ma左右,与煤层的沉积年龄一致,证实它们由火山灰蚀变形成。此外,高岭岩中普遍含有板/柱状和蠕虫状高岭石,也是火山灰蚀变的典型特征。这些粗晶高岭石认为是由火山灰中的晶屑,例如斜长石和黑云母等,蚀变形成的假象高岭石。锆石的εHf(t)以变化范围较大的负值为主,指示产出锆石的岩浆主要来源于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与华北北缘内蒙古隆起上同期大陆弧火山作用形成的岩浆岩锆石εHf(t)一致,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同源关系。锆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纹也指示锆石的产出岩浆来源于大陆弧构造背景。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晚古生代时期是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在晚石炭—早二叠纪的聚煤时期,其北部的古亚洲洋板片在华北克拉通之下持续南向俯冲,诱发了频繁的大陆弧火山作用。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华北海陆过渡的泥炭沼泽中,经淋滤蚀变形成煤系高岭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煤系高岭岩 火山灰 古亚洲洋 活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古近系文昌组湖盆古环境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为例
4
作者 郑仰帝 彭光荣 +3 位作者 肖张波 黄鑫 何雁兵 杨兴业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文昌组湖相泥岩是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的主力源岩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湖盆的古环境,进一步探索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对洼陷内L15-1井的文昌组泥岩开展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昌... 文昌组湖相泥岩是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的主力源岩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湖盆的古环境,进一步探索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对洼陷内L15-1井的文昌组泥岩开展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昌组各层段古环境差异显著,文一~文三段及文五段沉积期水体相对较浅,主要为充氧远源的滨浅湖环境,古生产力水平一般;文四段沉积期水体较深,半深湖—深湖环境,古生产力水平最高。陆丰15洼文昌期古湖盆在淡水—微咸水介质条件下,烃源岩的质量与古水深、古生产力以及古氧相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文昌组沉积期古气候整体差异不大,温暖湿润的气候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有利。古生产力及古氧相是陆丰15洼文昌组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实际上是古生产力与保存条件良好的匹配,共同控制了有效烃源岩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氧相 古生产力 优质烃源岩 文昌组 陆丰15洼
下载PDF
重新划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次级构造单元 被引量:65
5
作者 李曰俊 杨海军 +5 位作者 张光亚 郑多明 刘云祥 赵岩 李国会 刘亚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66-2478,共13页
塔北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其在古生代克拉通内古隆起的基础上,于二叠纪末-三叠纪早期定型为库车周缘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新生代,其整体沉降,成为埋藏于北塔里木陆内前陆盆地前渊下的一个残... 塔北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其在古生代克拉通内古隆起的基础上,于二叠纪末-三叠纪早期定型为库车周缘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新生代,其整体沉降,成为埋藏于北塔里木陆内前陆盆地前渊下的一个残余古隆起。目前通用的塔北隆起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的构造格局。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建议重新划分塔北隆起构造单元:(1)取消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重新定义轮南低凸起。重新定义的轮南低凸起包括原轮南低凸起、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北部,是一个下古生界大型鼻状背斜构造,形成于前石炭纪;原草湖凹陷南部划归北部坳陷。(2)以中奥陶统顶面海拔约-6500m的等高线作为塔北隆起的南部边界,该等高线较好地反映了塔北隆起南部的构造轮廓,特别是轮南大型鼻状背斜构造的轮廓。(3)以羊塔1-英买8断裂和英买4-英买1背斜组成的一条较清晰的古生界构造线划分轮台凸起和英买力低凸起。此界线两侧,古生界各反射层存在陡然、明显的落差,岩浆作用、地层发育、构造变形和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重新划分的塔北隆起包括库尔勒鼻状凸起、轮台凸起、轮南低凸起、英买力低凸起和温宿鼻状凸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本文给出了塔北隆起及其各次级构造单元清晰的定义和范围,并简单论述了其形成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塔北隆起 轮南低凸起 哈拉哈塘凹陷 草湖凹陷 英买力低凸起 前石炭纪克拉通内隆起 二叠纪末-三叠纪前缘隆起 晚新生代深埋古隆起
下载PDF
海侵作用影响下的高分辨煤相序列及其古泥炭沼泽发育模式——以山西北部安太堡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为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秦勇 王文峰 +2 位作者 李壮福 夏筱红 吴艳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古泥炭沼泽是煤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含煤地层沉积过程的重要环节。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是指示古泥炭沼泽条件的重要标志。为此,本文以山西北部安太堡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为例,在煤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研究,从沼泽水体动... 古泥炭沼泽是煤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含煤地层沉积过程的重要环节。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是指示古泥炭沼泽条件的重要标志。为此,本文以山西北部安太堡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为例,在煤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研究,从沼泽水体动力条件、盐度和氧化还原性三方面,对煤相及其古泥炭沼泽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显示,其演化具有4个特点。第一,煤相包括5种类型,即障壁岛-泻湖低位沼泽相(A)、下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B)、上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C)、上三角洲平原潮湿森林沼泽相(D)和山前冲积平原干燥森林沼泽相(E)。第二,煤相发育过程经历了7个演化阶段,每一阶段均为半旋回,旋回内部的演化具有跳跃性,揭示泥炭沼泽水面可能发生过脉动式上升。第三,古泥炭沼泽起始于海进作用,发展于缓慢海退的沉积背景,结束于快速海进事件,整个地质过程明显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其间沼泽水体的盐度和还原程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动力趋于增强,沼泽类型从以A相和B相为主演化为以D相和E相为主。第四,古泥炭沼泽发育期间的海退过程由一系列次级快速海进或海退事件构成,呈现出波动式海退的特征,导致泥炭沼泽类型呈跳跃式演化。最后,该期间最大一次快速海进事件的到来(第Ⅶ阶段),结束了古泥炭沼泽整个发育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作用 煤相 古泥炭沼泽 高分辨 发育过程 演化模式
下载PDF
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长宝 罗东坤 魏春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6-773,共8页
中亚阿姆河盆地构造变形复杂,发育多种类型圈闭和气藏,不同类型气藏主控因素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明确盆地气藏分布规律,寻找下一步勘探接替领域,利用油藏及单井产能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区域石油地质特征,沉积背景、储... 中亚阿姆河盆地构造变形复杂,发育多种类型圈闭和气藏,不同类型气藏主控因素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明确盆地气藏分布规律,寻找下一步勘探接替领域,利用油藏及单井产能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区域石油地质特征,沉积背景、储层特征对研究区气藏特征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认为,阿姆河盆地气藏形成的共性控制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平面上,气藏分布受古隆起和礁滩体的发育控制,古隆起的地貌背景为礁滩体的发育提供构造背景,且容易发生暴露溶蚀,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同时构造高部位,为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纵向上,气藏的分布受断裂、不整合和渗透性砂体等输导体系及圈闭封闭条件控制。两方面三个关键因素共同控制了气藏的空间分布。通过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下部成藏组合的勘探应在古隆起背景下礁滩体发育区与断裂/不整合输导体系和膏岩盖层叠合发育区寻找有利靶区,而上组合则应在古隆起背景下礁滩体发育区与下部膏岩尖灭区以外的白垩系泥岩盖层发育叠合区开展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体 断层 古隆起 气藏 阿姆河盆地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欧加登次盆Karoo期碎屑岩成藏组合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建君 李浩武 +3 位作者 王青 胡湘瑜 周超 赵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6,共8页
Karoo期碎屑岩成藏组合是欧加登次盆最重要的天然气成藏组合,Bokh组泥质烃源岩与Calub和Adigrat组砂岩构成了成藏组合最基本的源储要素。在系统解剖油气成藏要素的基础上,认为Karoo期碎屑岩成藏组合发育断块、低幅度背斜、岩性尖灭、下... Karoo期碎屑岩成藏组合是欧加登次盆最重要的天然气成藏组合,Bokh组泥质烃源岩与Calub和Adigrat组砂岩构成了成藏组合最基本的源储要素。在系统解剖油气成藏要素的基础上,认为Karoo期碎屑岩成藏组合发育断块、低幅度背斜、岩性尖灭、下切河道和透镜砂体等圈闭类型。区域性古隆起决定了油气富集区的平面展布,圈闭形成时间决定了充注的有效性,要尽量寻找Bokh组烃源岩白垩纪晚期大规模生排气之前就已形成的圈闭。盆地北部Adigrat组以中—粗砂岩为主,Bodle深埋区以细砂岩为主,宏观上Adigrat组下段物性优于上段,下段将主要以构造型圈闭为主,上段可发育岩性体圈闭。由于Calub组上源下储的格局,侧向运移将占主导地位,盆地内古"凹中隆"最为有利,同时斜坡部位的岩性尖灭体也具有较大潜力。Calub古隆起及周边Calub和Adigrat组储层发育条件最好,断裂体系发育,构造曲率变化大,又处于生烃中心围限中,油气成藏配置条件最佳,是最现实的主攻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oo期碎屑岩 Bokh组烃源岩 侧向运移 古隆起 油气成藏 欧加登次盆 索马里盆地
下载PDF
花海湖泊特征时期的水量平衡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刚 王乃昂 +3 位作者 赵强 程弘毅 谌永生 郭剑英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490,共6页
应用水热平衡模型,在野外考察及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花海湖泊特征时期的古降水量.结果表明:4300aBP左右花海湖泊面积达到最大时,模型恢复的古降水量约为138mm,比现在降水量高112%;由灵敏度分析,在该区运用水热平衡模型计算古降水量时,对... 应用水热平衡模型,在野外考察及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花海湖泊特征时期的古降水量.结果表明:4300aBP左右花海湖泊面积达到最大时,模型恢复的古降水量约为138mm,比现在降水量高112%;由灵敏度分析,在该区运用水热平衡模型计算古降水量时,对降水反应最为敏感的是云量变化,同时对地表反射率、水汽压和表面温度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恢复的古降水量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海湖泊 古降水量 高湖面 水量平衡 水热平衡模型
下载PDF
古特提斯缝合带澜沧江段花岗岩高温高压实验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龄 王子江 +4 位作者 施小斌 丘学林 张伯友 阎贫 夏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8,共9页
对古特提斯主体遗迹的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构造混杂缝合带、临沧花岗岩基、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进行了岩石高温高压三轴变形实验模拟研究,以期对该构造带形成时期所处的构造物理环境作出判断。实验岩样取自紧邻澜沧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 对古特提斯主体遗迹的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构造混杂缝合带、临沧花岗岩基、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进行了岩石高温高压三轴变形实验模拟研究,以期对该构造带形成时期所处的构造物理环境作出判断。实验岩样取自紧邻澜沧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西侧的临沧花岗岩基。实验后样品产生了一系列新生显微构造,对应的地壳深度环境相当于中下地壳(13—18km)。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花岗岩的显微组构以动力重结晶颗粒极为发育为特征,表明其形成时的环境远比实验深度更深。综合考虑临沧花岗岩基现在的厚度(达15km)和花岗岩浆流动的上限深度(8—10km)以及风化剥蚀量,可以认为临沧花岗岩基的形成深度可大于25km,原始岩浆源于下地壳下部,接近莫霍面的顶面。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的形成与临沧岩基向东逆冲相关,它直抵古特提斯俯冲板块下插滑动顶面。研究表明,昌宁 孟连古特提斯曾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洋壳俯冲,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古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 高温高压实验 澜沧江韧性带 临沧花岗岩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磊 刘桂莲 余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成藏条件十分复杂,对影响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古隆起、有效盖层、断裂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优质的盖层对油气流保存有直接影响,油源断...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成藏条件十分复杂,对影响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古隆起、有效盖层、断裂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优质的盖层对油气流保存有直接影响,油源断裂与油气的分布密切相关,断层的封闭性不同导致油气多层分布,古隆起影响着早期油气运移的方向和分布,在有充足油气来源的情况下,断裂和有效盖层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带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断裂 盖层 古隆起
下载PDF
古海洋溶解氧与缺氧和富氧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李祥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7,共9页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红色灰岩层为大洋富氧条件下的沉积产物,红色灰岩层内有机碳极低,生物极其繁盛,碳同位素偏低,但从上往下又呈增高趋势。溶解氧含量在古海洋演化史中是非线形波动变化的,既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低时期(缺氧条件),...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红色灰岩层为大洋富氧条件下的沉积产物,红色灰岩层内有机碳极低,生物极其繁盛,碳同位素偏低,但从上往下又呈增高趋势。溶解氧含量在古海洋演化史中是非线形波动变化的,既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低时期(缺氧条件),也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高时期(富氧条件),古海洋溶解氧含量重建和富氧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大洋循环、古气候、生命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溶解氧 富氧环境 缺氧事件 西藏南部
下载PDF
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古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幕式成藏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曾治平 郝芳 +1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7,205,共6页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异常高压的演化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古地层压力恢复确定地史时期地层压力的演化规律,对比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的划分,能有效地确定地层压力演化不同阶段与油气生成...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异常高压的演化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古地层压力恢复确定地史时期地层压力的演化规律,对比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的划分,能有效地确定地层压力演化不同阶段与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阶段性,最终确定地层流体在不同压力演化阶段的流动样式。车镇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存在两期超压积累-释放过程,早期超压积累过程形成的微裂缝是烃类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晚期超压积累过程形成的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是烃类大量运移的二次运移通道和集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古地层压力 流动样式 运移 套尔河洼陷 车镇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北京房山16000-7000年以来的植被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对北京房山东甘地8.2m的剖面取样197块,进行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序列的^(14)C测年,对照烧失量测定、炭片统计、表土花粉和古地磁特征等分析,揭示了北京房山里今16000-7000年植被演替及环境变迁的六个阶段、约15780-14700aB.P,... 对北京房山东甘地8.2m的剖面取样197块,进行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序列的^(14)C测年,对照烧失量测定、炭片统计、表土花粉和古地磁特征等分析,揭示了北京房山里今16000-7000年植被演替及环境变迁的六个阶段、约15780-14700aB.P,当时乔木稀疏,草本类以蒿、藜为优势,由于缺乏水生沼生植物,反映研究区气候干旱。约14700-13400aB.P,由于降雨增多,温度增大,平原区形成小的沼泽环境,水生植物繁盛,泥炭发育。但区域性针阀混交林中主要以寒湿性针叶树种为主,反映寒冷湿润的气候特征。在14060-13520aB.P.泥炭积累中断,为一干冷的气候突变期。约13400-12600aB.P,针阀混交林在山区又进一步发展,平原区水生植物减少,沼泽逐渐疏干,反映气候趋于暖干。约12600-11400aB.P,针阀混交林中呈现以针、阔叶树种交替占优势的现象。水生、湿生植物减少,反映气候有冷暖的波动。约11400-9600aB.P,植被稀疏。在10600-10300aB.P,出现了与新仙女木期时段相当的冷干气候。约9600-7000aBP,阔叶树种增加,反映由典型草原向森林草原的演替,水生植物不繁盛,气候由冷干向温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植被 东甘油东 167000aB.P. 北京房山 气候
下载PDF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连接 被引量:49
15
作者 许志琴 李源 +1 位作者 梁凤华 裴先治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80,共10页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条位于两者之间的220~204 Ma的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的存在,提供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新的视角,为此,我们提出南秦岭的勉略蛇绿岩带向东通过宁陕-湘河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和大陆俯冲与深俯冲造成的"耀岭河-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缘连接,构成"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缝合带新模式。沿着这条边界,南秦岭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南部的南秦岭被动陆缘单元和北部的南秦岭主动陆缘单元,后者向东的延伸由于南、北板块之间三叠纪的剪切碰撞而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 古特提斯蛇绿岩带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宁陕-湘河左行走滑剪切带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才源 魏国齐 +3 位作者 杨威 刘满仓 马石玉 郝翠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0,38,共6页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件是气藏形成的关键.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Ⅰ阶段是古隆起形成和古气藏形成,云南运动使石炭系储层更为发育,中三叠世印支运动时期,开江古隆起继承发展并基本定型,石炭系处于两高压泥岩层之间,下伏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烃,形成大规模地层-构造古气藏;第Ⅱ阶段是后期燕山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古气藏在圈闭中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开江古隆起演化 优质储层 盖层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Folding Style Analysis of the Tabnak Sweet Gas Field, Zagros, Iran 被引量:3
17
作者 Marzieh Badrkhani Zahra Maleki Mehran Arian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6年第8期971-981,共11页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in Iran is home to one of the enormous petroleum producing reservoirs in the word. The Tabnak gas field in this belt is one of the enormous sweet gas fields that discovered on the land. Thi...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in Iran is home to one of the enormous petroleum producing reservoirs in the word. The Tabnak gas field in this belt is one of the enormous sweet gas fields that discovered on the land. This anticlinal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Coastal Fars sub-basin and is bounded from North by the Varavi gas field, from South by the Kuh-e Madar anticline, from East by Assaluyeh gas field and from West by Kuh-e Dehnow anticline. Its length is about 80 km and width is about 15 km. This structure is asymmetric anticline and is located with irregular near the Assaluyeh gas field. The Tabnak gas field is deepest structure between anticlines in the Coastal Fars area. This gas field has a special place for accommodating the enormous Hydrocarbon resources and for this reas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ran country. In this structure, the Dashtak, Kangan and upper Dalan Formations have Hydrocarbon.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fold style elements are essential for structural studies. Based on this case, the comparison of the fold styles and folding mechanism is possible. The main aim in this research is the analysis of the fold style elements of the Tabnak anticline for determining the folding pattern and tectonic regime on this structure. This case has very important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between gas fields in the Fars area.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the Tectonics FP software, Global Mapper software and geological maps and reports of Iranian National Oil Company. In addition, we used common classification of fold for indicating folding mechanism of the Tabnak anticlinal structur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fold style elements, the Tabnak anticlinal structure has variation in fold style. This structure has three different fold styles in different parts. The changes of fold axis, axial plane characteristics and fold classification confirmed several fold sty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abnak anticline. These changes are observed specially in B-B', F-F' and G-G' sections of this anticline. It seems that these parts have been suffered more deformation in the study anticline. In addition, based on interlimb and folding angle, fold type is close type in all of parts. The close type required more accuracy, because the close type may be ensigns of complication regime. In the study area, G-G' and F-F' section of the Tabnak gas field probable show folding style changes have been affected by Gavbandy Paleo-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bnak Anticline Costal Fars Folding Style Gavbandi paleo-high
下载PDF
早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记录:来自东天山卡拉塔格高镁安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玮 陈隽璐 +4 位作者 董云鹏 徐学义 李智佩 柳小明 何登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521,共17页
吐哈盆地南缘荒草坡群大柳沟组火山岩出露于大草滩断裂以北的彩霞山、土屋铜矿北和卡拉塔格地区。该组火山岩主要为基性、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LA-ICP MS锆石U-Pb分析获得安山岩和英安岩的年龄分别为434.8±3.8Ma和438.4... 吐哈盆地南缘荒草坡群大柳沟组火山岩出露于大草滩断裂以北的彩霞山、土屋铜矿北和卡拉塔格地区。该组火山岩主要为基性、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LA-ICP MS锆石U-Pb分析获得安山岩和英安岩的年龄分别为434.8±3.8Ma和438.4±4.9Ma,表明大柳沟组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安山岩Si O2含量为54.35%~60.70%;Al2O3含量为11.8%~16.3%,Mg O含量为4.94%~8.27%,Ti O2含量为0.38%~0.52%,Na2O和K2O的含量分别为0.50%~3.83%和0.08%~1.26%,铝饱和指数(A/CNK)为0.77~1.37,低ΣREE(43×10-6~70×10-6),为具有亏损源区特征的高镁安山岩。英安岩较安山岩Si O2含量高(63.74%~75.35%),具有相似的Al2O3(12.3%~16.0%%)和Ti O2(0.32%~0.52%)含量;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2.01%~5.53%和0.16%~2.19%,ΣREE含量较安山岩略高(61×10-6~84×10-6),铝饱和指数(A/CNK)为0.77~5.74。安山岩和英安岩均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安山岩和英安岩可能为同源岩浆,英安岩是安山质岩浆经过角闪石等矿物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安山岩的母岩岩浆很可能来自亏损大洋岩石圈地幔。基于该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推测研究区高镁安山岩可能形成于洋内弧环境,这表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卡拉塔格地区在早古生代已经存在古亚洲洋的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塔格 高镁安山岩 大南湖岛弧带 古亚洲洋俯冲 东天山
下载PDF
轮南低幅度披覆构造低电阻率油层成因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帆 肖承文 +2 位作者 边树涛 苏小军 王焕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近年来轮南油田通过测井和试油相继在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发现了低电阻率油层。对塔里木盆地22个油气田57个油气层的统计表明,低电阻率油层对储集层的物性条件及原油密度有一定的选择性,物性较差的储集层易表现为低油层电阻率,流体... 近年来轮南油田通过测井和试油相继在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发现了低电阻率油层。对塔里木盆地22个油气田57个油气层的统计表明,低电阻率油层对储集层的物性条件及原油密度有一定的选择性,物性较差的储集层易表现为低油层电阻率,流体密度中等的凝析气藏或轻质油油藏易于形成低电阻率油层。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轮南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的分析,指出:具有主力油藏(或古油藏)背景的低幅度披覆构造具备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条件;储集空间与油气类型的配伍关系可能是导致部分油层呈现低电阻率特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低幅度 古油藏 测井解释 高不动水饱和度 储集层流体配伍关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高分辨率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丽娟 朱思源 +2 位作者 高有峰 白雪峰 刘平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露头剖面等资料,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识别出古暴露面、冲刷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同种岩性颜色变化界面等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并描述了层序界面的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的识别特征.研究认为:大型冲刷面和长期...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露头剖面等资料,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识别出古暴露面、冲刷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同种岩性颜色变化界面等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并描述了层序界面的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的识别特征.研究认为:大型冲刷面和长期、中长期暴露面可作为长期或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层序界面;中小型冲刷面、间歇暴露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及颜色变化界面可作为短期或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上白垩统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古暴露面 冲刷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