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梁悦怡 温海楠 +3 位作者 孙立红 张盼 刘焱超 谢守军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第11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从血液、胸腔、腹腔等无菌部位培养物分离出的真菌菌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 目的探讨患者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从血液、胸腔、腹腔等无菌部位培养物分离出的真菌菌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方法进行鉴定。酵母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检测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利用东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株真菌菌株主要由酵母菌(169/175,96.57%)和丝状真菌(6/175,3.43%)构成,白念珠菌是IFI最常见致病菌(91/175,52.00%)。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ICU、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与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PCT)是IFI患者预后不良的可靠预测指标。药敏结果显示多数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株出现唑类交叉耐药的现象。结论临床需重视非白念珠菌,尤其是重视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及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无菌部位 菌种分布 危险因素 耐药
下载PDF
综合医院ICU老年败血症危险因素和耐药菌谱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蓉 陈俊 +3 位作者 周小洁 朱椰凡 潘景业 李庆兴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ICU老年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21例老年败血症。结果有严重基础病与高危因素占95.84%(20/21)。高危因素包括介入性诊治、滥用抗药菌物、呼... 目的探讨ICU老年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21例老年败血症。结果有严重基础病与高危因素占95.84%(20/21)。高危因素包括介入性诊治、滥用抗药菌物、呼吸机的使用等;21例中G-菌9例(42.86%);G+菌9例(42.86%);真菌6例(28.57%)。细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严重。结论老年败血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G-菌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是老年败血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和真菌感染率明显增多;防治ICU老年败血症的关键在于及早治疗基础疾病,预防高危因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败血症 危险因素 耐药菌株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道感染菌监测及耐药感染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孙莉 薛永朝 +1 位作者 单晓萍 陈朝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和耐药感染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37株菌株进行细菌鉴别,采用kb法药敏试验观察耐药率和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我院ICU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和耐药感染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37株菌株进行细菌鉴别,采用kb法药敏试验观察耐药率和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我院ICU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格兰阴性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COPD病史、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次数、留置胃管等。结论我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道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和重视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控制医院内感染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红萍 纪根宝 余连香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以及合并感染患者菌株类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感染组,体质指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0.74%(11/27)比8.37%(21/251),37.04%(10/27)比42.63%(107/251),59.26%(16/27)比15.94%(40/251),48.15%(13/27)比15.94%(40/25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行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6.32%)、表皮葡萄球菌(21.05%)和粪肠球菌(15.79%);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大肠埃希菌(7.90%)、阴沟肠杆菌(7.90%)和鲍曼不动杆菌(5.26%)。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病原菌 菌株 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章娜 韩海红 +4 位作者 庄海英 姚燕萍 刘燕妙 郑汉阳 张学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53例多发胸部外伤患者,并对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25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 目的探讨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53例多发胸部外伤患者,并对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25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机械通气,侵袭性操作,气管切开,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腹部闭合伤、重型颅脑外伤等合并症,APACHE评分,TRISS评分,ASCOT评分是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临床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加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胸部外伤 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泛耐药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淙 周厚湘 +3 位作者 李海灵 徐晨 董琨 邓启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耐药情况及发生泛耐药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5月1日间分离的5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并对其中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泛耐药组... 目的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耐药情况及发生泛耐药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5月1日间分离的5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并对其中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泛耐药组,28例)的住院资料与同期非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照组,48例)进行比较。结果5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8.40%和27.70%;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9.52%、56.88%、45.91%和56.88%。检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株,占5.20%。对泛耐药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分析表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气管插管、长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及长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尤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增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于入住ICU及应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尤其是应用机械通气者,应警惕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泛耐药菌株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流感染中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招虹 尤晓萍 +1 位作者 蔡媛媛 翁镔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6-180,20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中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危险因素,旨在合理治疗。方法选取2017—2021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肠杆菌目(不包括沙...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中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危险因素,旨在合理治疗。方法选取2017—2021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肠杆菌目(不包括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病例696例,收集其全血标本分离出的病源菌株共711株,分析各类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并分析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从13187例全血血培养标本中筛选出非重复病例696例,阳性率为5.3%,共检出711株血流感染致病菌,其中共检出350株MDRO,检出率为49.23%(350/711)。在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共277株占38.96%(277/711),其中MDRO有201株占57.43%(201/35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55株占21.80%(155/711)、89株占12.52%(89/71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MDRO有43株占12.29%(43/350)、金黄色葡萄球菌MDRO有38株10.86%(38/350)。3种病原菌2017—2021年期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药敏试验显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耐药率比较低,对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几乎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恶唑烷酮、糖肽类、甘氨酰环素类无耐药性。350例为MDRO感染,361为非MDRO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史、肾功能不全、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肝胆疾病、电解质紊乱与贫血在MDRO感染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泌尿系感染、外科手术、烧伤等因素为MDRO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s分析,糖尿、泌尿系感染、外科手术、烧伤等为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流感染患者MDRO感染较为严重,临床应重视早期防控,且应严格遵守抗菌药分级使用原则,合理应用,积极有效控制MDRO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血流感染 菌株变迁 抗菌药物耐药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菌株变迁及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庆 吴雪 +3 位作者 贺靖冬 袁宁 高强 侯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2397-2403,共7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菌株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其合理治疗及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胸科医院全血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分析各类多重耐药菌株变迁趋势、耐药性,以及医院... 目的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菌株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其合理治疗及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胸科医院全血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分析各类多重耐药菌株变迁趋势、耐药性,以及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全血标本共分离菌株1 207株,检出多重耐药菌134株,检出率11.10%。多重耐药菌株总体数量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菌(CRAB)变化趋势均不大。产ESBLs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等耐药严重,CRAB对除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粘菌素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OR=2.202,P=0.005)、低蛋白血症(OR=9.502,P=0.006)、机械通气(OR=0.051,P=0.002)、行外科手术(OR=8.056,P=0.012)、入住ICU(OR=5.200,P=0.035)是观察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遵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同时,密切关注菌株流行情况,重视感染的早期防控,积极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菌 菌株变迁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COPD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余来顺 谢守宁 +2 位作者 妥亚军 张方 刘佳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59-276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并分析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372例,分析患者感染病原学特点,...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并分析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372例,分析患者感染病原学特点,并根据病原学结果,将患者分为MDRPA组和非MDRPA组,分析患者M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72例继发肺部感染COPD患者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7.12%,革兰阳性菌占24.72%,真菌占8.16%;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1、2、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114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MDRPA 29株,多因素分析结果,混合感染、入住ICU是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MD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MDRPA菌株的产生与混合感染、入住ICU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性给予相关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危险因素 多药耐药菌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