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RETIZATION APPROACH USING RAY-TESTING MODEL IN PARTING LINE AND PARTING SURFACE GENER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Jianwen JIAN Bin YAN Guangrong LEI Y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54,共8页
Surface classification, 3D parting line, parting surface generation and demoldability analysis which is helpful to select optimal parting direction and optimal parting line are involved in auto-matic cavity design bas... Surface classification, 3D parting line, parting surface generation and demoldability analysis which is helpful to select optimal parting direction and optimal parting line are involved in auto-matic cavity design based on the my-testing model. A new ray-test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classify the part surfaces to core/cavity surfaces and undercut surfaces by automatic identifying the visibility of surfaces. A simple, direct and efficient algorithm to identify surface visibility is developed. The algorithm is robust and adapted to rather complicated geometry, so it is valuable in computer-aided mold design systems. 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ach, an experimental program is implemented.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is practical and valuable in automatic parting line and parting surface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bility Ray-testing Surface classification parting line Demoldability analysis
下载PDF
A Ray-Testing Approach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Surface Visibility in Parting Line Gener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HAN Jian-wen YAN Guang-rong LEI Yi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5年第2期24-32,共9页
It is critical to identify core/cavity and undercut surfaces of molds in parting line generation. A new Ray-Test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detect these surfaces by identifying the visibility of surfaces. A simple, d... It is critical to identify core/cavity and undercut surfaces of molds in parting line generation. A new Ray-Test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detect these surfaces by identifying the visibility of surfaces. A simple, direct and efficient algorithm to identify surface visibility is developed.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is practical and valuable in automated parting line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BILITY ray-testing surface classification parting line
下载PDF
Labeling Line Drawings with Hidden-Part-Drawn of Planar Object with Trihedral Vertices 被引量:1
3
作者 GAO Man-tun CAI Xu-peng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5年第2期1-13,共13页
Although line drawings consist of only line segments on a plane, they convey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tructures. For a computer interpreting line drawings, some intelligent mechanism is req... Although line drawings consist of only line segments on a plane, they convey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tructures. For a computer interpreting line drawings, some intelligent mechanism is required to extract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line drawings. In this paper, a new labeling theory and method are proposed for the two-dimensional line drawing with hidden-part-draw of a three-dimensional planar object with trihedral vertices. Some rules for labeling line drawing are established. There are 24 kinds of possible junctions for line drawing with hidden-part-draw, in which there are 8 possible Y and 16 W junctions. The three problems are solved that Sugihara's line drawing labeling technique exists. By analyzing the projections of the holes in manifold planar object, we have put forward a labeling method for the line drawing. Our labeling theory and method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correct and incorrect hidden-part-draw natural line drawings. The hidden-part-draw natural line drawings can be labeled correctly by our labeling theory and method, whereas the labeling theory of Sugihara can only label the hidden-part-draw unnatural line drawings in which some visible lines must be drawn as hidden lines, and some invisible lines must be drawn as continuous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understanding line drawing LABELING JUNCTION line drawing with hidden-part-drawn planar object
下载PDF
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分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峰 曾超 +1 位作者 薛春林 温作铭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掌握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空间分布特性,以JLHA1/G6A-500/280型特强钢芯铝合金导线为研究对象,采用铝股丝表面激光刻槽,内嵌高灵敏、超大复用容量超弱光纤光栅,搭建了大跨越输电导线铝部应力试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张力条件下大... 为了掌握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空间分布特性,以JLHA1/G6A-500/280型特强钢芯铝合金导线为研究对象,采用铝股丝表面激光刻槽,内嵌高灵敏、超大复用容量超弱光纤光栅,搭建了大跨越输电导线铝部应力试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张力条件下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大跨越导线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铝股应力分布特征,并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导线承受张力作用时,外层铝股和次外层铝股应力不同,外层铝股应力小于次外层铝股应力,导线同层铝股应力基本相同;铝股应力随导线张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张力每增大1%,铝股应力增大约10%。不同导线张力作用时钢股和铝股应力均呈现环状分层特性,铝股平均应力小于钢股平均应力,铝部和钢股应力比约为3∶7;外层和次外层铝合金股丝应力沿圆周向分布不均匀,建议大跨越导线线型设计时考虑铝股丝分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导线 超弱光纤光栅 铝部应力 分层特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某型复杂工程机械变速箱体复合工艺约束机加工线平衡研究
5
作者 金初云 胡俊逸 +1 位作者 陈勇 王一鸿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31,共12页
为解决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所包含的加工任务刀具需求、机床类型需求、加工方位约束、“紧密”型和“或”型约束等复杂条件,建立了机加工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并采用含多重筛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首先,建立了满足此复杂实际... 为解决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所包含的加工任务刀具需求、机床类型需求、加工方位约束、“紧密”型和“或”型约束等复杂条件,建立了机加工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并采用含多重筛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首先,建立了满足此复杂实际约束条件的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的位置坐标作为粒子群搜索的权重信息,进行了加工任务、集中任务的选取,并设计了多重筛选机制构造启发式任务集生成规则;采用此规则对待分配加工任务进行了多重筛选,以得到可供直接分配的加工任务集合,粒子群算法(PSO)从此集合中依次选取了加工任务,构成了完整的解,并形成了具体的任务分配方案;最后,为提高程序的实用性和可视性,设计了加工任务的甘特图生成模块,通过对某复杂工程机械变速箱体零件的实际案例研究,将简化后的任务信息代入算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组平衡率高于90%的优化结果,在节拍时间为1120 s时,得到94.66%的较高平衡率,排产方案表格内容与甘特图显示一致;算法推演结果满足设定的多种复合约束条件,通过与人工排产对比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对柔性生产案例进行探讨,证明该算法运算结果具备一定的生产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工艺 粒子群算法 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 箱体类零件 约束关系矩阵 启发式备选任务集生成规则
下载PDF
仿烟支空头标准件的研究与设计
6
作者 王国萍 刘博 +2 位作者 赵鑫 田佳丽 李佳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5期34-37,41,共5页
本文将软木材质与组合工装设计相结合,设计研究一种仿烟支缺陷标准件代替实物缺陷样品。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标准件的材质和外观,并对ZB45型包装机烟支空头检测进行模拟检验,对标准件的剔除准确率、耐用性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验证。试... 本文将软木材质与组合工装设计相结合,设计研究一种仿烟支缺陷标准件代替实物缺陷样品。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标准件的材质和外观,并对ZB45型包装机烟支空头检测进行模拟检验,对标准件的剔除准确率、耐用性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验证。试验表明:软木材质优于其他材质,剔除准确率达到99%,设备运行稳定,耐用不易变形;组合工装设计的剔除准确率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B45型包装机 烟支空头检测 仿烟支标准件 在线检测
下载PDF
球墨铸铁轨道垫板在垂直生产线上的工艺改进
7
作者 王文青 梁瑞学 +2 位作者 刘瑞海 赵胜波 方喜 《现代铸铁》 CAS 2024年第2期35-37,42,共4页
介绍了采用垂直分型线生产的球墨铸铁轨道垫板的原生产工艺及存在密集的砂眼、渣眼缺陷,通过对浇注系统和冒口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大平面存在的砂眼、渣眼问题,最后指出:(1)在垂直线上生产板类铸件,可以实现液面的快速上升,避免高温铁... 介绍了采用垂直分型线生产的球墨铸铁轨道垫板的原生产工艺及存在密集的砂眼、渣眼缺陷,通过对浇注系统和冒口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大平面存在的砂眼、渣眼问题,最后指出:(1)在垂直线上生产板类铸件,可以实现液面的快速上升,避免高温铁液对砂型平面的烘烤变形,但上下部同时引入铁液且上部流量大于下部流量的浇注系统不可取,会导致型腔内铁液的严重紊流,不利于夹渣、砂粒的稳定上浮;(2)内浇道充型铁液的速度较高,不应正对砂芯或砂胎,会导致冲砂风险;(3)对于板类铸件,采用半开放式阶梯浇注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密集型砂眼、渣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轨道垫板 垂直生产线
下载PDF
汽车外覆盖件滑移线感知风险评价方法
8
作者 林楷 邓国朝 +3 位作者 利晓林 谢育涛 谢国文 吴雄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为了获得从CAE阶段准确评价涂装后产品滑移线缺陷感知风险的方法,分析滑移线缺陷产生原因及可被感知实质,并设计一滑移线试验模型,对不同棱线圆角半径及侧壁曲率半径的样件进行冲压、电泳、涂装以及品质评价等。结果表明,棱线一侧的料... 为了获得从CAE阶段准确评价涂装后产品滑移线缺陷感知风险的方法,分析滑移线缺陷产生原因及可被感知实质,并设计一滑移线试验模型,对不同棱线圆角半径及侧壁曲率半径的样件进行冲压、电泳、涂装以及品质评价等。结果表明,棱线一侧的料厚变化梯度与棱线圆角半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造成滑移线可被感知的根本原因;而侧壁曲率半径仅影响滑移线可被感知的程度,通过对料厚梯度、侧壁曲率半径数值进行拟合,并与相应的外观品质评价结果结合,获得滑移线感知风险评价图;经过发盖外板和门外板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说明该风险评价图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 外覆盖件 棱线 外观质量 滑移线
下载PDF
节能方案在外饰件喷涂线上的规划应用
9
作者 刘晓亮 王建凯 +2 位作者 马力 代继东 董方明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某外饰件喷涂线为例,总结其应用的典型节能方案。纸盒漆雾处理技术的应用,替代了废水等处理难题。废气排放浓度的合理规划,使其能够自热燃烧。RTO余热的回收技术的利用,节约了新风空调燃烧消耗。洁净排风的综合应用,降低了对新风的需... 以某外饰件喷涂线为例,总结其应用的典型节能方案。纸盒漆雾处理技术的应用,替代了废水等处理难题。废气排放浓度的合理规划,使其能够自热燃烧。RTO余热的回收技术的利用,节约了新风空调燃烧消耗。洁净排风的综合应用,降低了对新风的需求。控制制冷节能的策略,减少了冬季的电能消耗。工业保温技术,减少了热量的损耗。以上总结的部分节能方案,可作为其他类似项目参考,但具体规划中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方案 外饰件 喷涂线
下载PDF
基于MasterCAM自动编程的线架构造型铣削加工
10
作者 马岳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以冲压模具线架构造型零件铣削加工为例,运用MasterCAM进行建模和自动编程,分别设计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工序的数控铣削刀路并进行仿真模拟,利用等高半精加工、等距精修等方式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切削效率。
关键词 MASTERCAM 自动编程 线架构造型零件 铣削加工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冲压开卷线在线板料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11
作者 蔡志兴 覃平平 黄正其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261-264,共4页
冲压是汽车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开卷线作为冲压的第一道工序,其成品板料缺陷检测对于保证冲压成品件的制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机厂基本采用人工抽样检验形式,存在检测质量不稳定、缺陷不易识别及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 冲压是汽车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开卷线作为冲压的第一道工序,其成品板料缺陷检测对于保证冲压成品件的制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机厂基本采用人工抽样检验形式,存在检测质量不稳定、缺陷不易识别及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对于冲压开卷线板料缺陷自动检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机器视觉的定义、分类、测量等方面出发,结合现场实际工况,进行了硬件选型、布局,匹配相应机器视觉软件开发,并采取可靠的测量监控方式,最终成功在冲压开卷线上应用了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对冲压板料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和识别。研究成果可为冲压开卷线在线板料缺陷检测系统设计提供借鉴,有助于提高汽车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冲压生产 开卷线 板料 视觉检测技术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下载PDF
碳税政策下考虑三重底线的低碳供应链优化决策及协调
12
作者 马鹏 卢雨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6,共14页
本文研究了碳税政策下考虑三重底线的低碳供应链优化协调问题.首先研究集中式供应链模型的决策问题,考虑批发价格契约下四种不同的分散式供应链模型: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和模型Ⅳ.然后考虑两部定价契约下四种不同的分散式低碳供应链... 本文研究了碳税政策下考虑三重底线的低碳供应链优化协调问题.首先研究集中式供应链模型的决策问题,考虑批发价格契约下四种不同的分散式供应链模型: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和模型Ⅳ.然后考虑两部定价契约下四种不同的分散式低碳供应链模型:模型Ⅰ-LTT、模型Ⅱ-LTT、模型Ⅲ-LTT和模型Ⅳ-LTT.研究结果表明: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完美协调模型Ⅰ-LTT和模型Ⅲ-LTT下的低碳供应链,同时可以在模型Ⅱ-LTT和模型Ⅳ-LTT中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最后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碳税和碳减排投资系数对契约协调前后供应链的总利润的影响.本文为低碳企业的减排策略和契约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碳税政策 企业社会责任 碳减排 三重底线 两部定价契约 协调
下载PDF
铁路货车中小部件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设计
13
作者 李军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94-197,共4页
近年来,铁路货车制造向着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小批量、多品种的中小型板材类零部件的自动焊接是铁路货车生产过程中最难实现无人化的环节。基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10种中小部件批量化自动焊接的生产线。该... 近年来,铁路货车制造向着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小批量、多品种的中小型板材类零部件的自动焊接是铁路货车生产过程中最难实现无人化的环节。基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10种中小部件批量化自动焊接的生产线。该生产线能够实现自动物料输送、自动焊接和自动除尘,使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整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中小部件 柔性焊接 生产线 自动化
下载PDF
模糊市场需求下对新型石油装备结构件量产方案的研究
14
作者 刘国荣 《西部特种设备》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新型石油装备结构件作为机、电、液等分支系统的核心载体,本文以A公司某新产品首台试制至量产过程为例,从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开始,采用新思想运营方式,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及个性化NPI导入流程,成功克服了模糊市场需求下产品结构... 新型石油装备结构件作为机、电、液等分支系统的核心载体,本文以A公司某新产品首台试制至量产过程为例,从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开始,采用新思想运营方式,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及个性化NPI导入流程,成功克服了模糊市场需求下产品结构件制造交付困难的问题。机动小批量试产方案应用精益改善、先期质量策划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了制造标准化,最终达到产线复制、转移,实现新产品量产目标,该研究方案以期为A公司其他类似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件 新产品 运营 标准化 产线复制
下载PDF
缸体类零件内腔硬质阳极氧化加极装置设计与改进
15
作者 申健 徐凯 +5 位作者 王斌 刘焱 刘高飞 王小松 江海涛 马帅鹏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目的]某型号压气缸在现场安装时出现过盈配合问题,内腔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分布不均及顶部膜厚过大是主因。[方法]设计并制作了加极装置,结合阳极氧化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中的辅助电极进行改进。[结果]使用加极装置后,内腔阳极氧化膜... [目的]某型号压气缸在现场安装时出现过盈配合问题,内腔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分布不均及顶部膜厚过大是主因。[方法]设计并制作了加极装置,结合阳极氧化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中的辅助电极进行改进。[结果]使用加极装置后,内腔阳极氧化膜厚度分布均匀,都在要求的10~20μm范围内。[结论]在硬质阳极氧化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加极装置有利于控制缸体零件内腔阳极氧化膜的厚度,提高膜厚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体类零件 内腔 硬质阳极氧化 辅助电极 膜厚均匀性 电力线分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机械零件三维轻量级识别方法
16
作者 鲁芬 郁伯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1,共4页
为精准获取机械零件尺寸,明确产品质量是否达到安全标准,提出一种复杂网络下机械零件三维轻量级识别方法。将机械零件三维信息转换为复杂网络下加工数据,利用邻接矩阵描述网络节点与边的内在关联,创建机械零件三维模型;把零件数据点拟... 为精准获取机械零件尺寸,明确产品质量是否达到安全标准,提出一种复杂网络下机械零件三维轻量级识别方法。将机械零件三维信息转换为复杂网络下加工数据,利用邻接矩阵描述网络节点与边的内在关联,创建机械零件三维模型;把零件数据点拟作局部多项式曲面,推算各点在曲面内的投影残差,计算特征点相关指数,使用折线生长技术提取模型特征线;将三维模型变换成体素矩阵,确立不同三维特征间的差异,通过二维典型视图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在正、反向传播运算后输出三维轻量级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机械零件三维模型识别精度与效率,鲁棒性强,为机械零件的高质量生产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机械零件 三维识别 特征线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铝合金变径型涡旋体零件流动控制成形分流线分布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世博 陈安 +3 位作者 崔北顺 曹洪 纪小虎 石文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
为了研究铝合金变径型涡旋体零的件筒壁区对变径涡旋体区金属流动及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涡旋体区高宽比最小为3.9的含筒壁区和未含筒壁区的静盘和动盘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流动控制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并开展物... 为了研究铝合金变径型涡旋体零的件筒壁区对变径涡旋体区金属流动及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涡旋体区高宽比最小为3.9的含筒壁区和未含筒壁区的静盘和动盘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流动控制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并开展物理实验验证,分析了筒壁区对金属流动分流线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分流线周围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及特征区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含筒壁区的动盘相邻筋中间分布分流线。由于筒壁区存在,凸模行程为0%~80%时,含筒壁区的静盘相邻筋中间未出现多条分流线。凸模行程大于80%时,含筒壁区的静盘与涡旋体间腹板金属开始充填涡旋体型腔并出现分流线,且分流线偏向于涡旋体型腔侧。靠近分流线侧涡旋体圆角处金属流线分布紧密,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温升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类件 分流线 流动均匀性 金属流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物料超市的混流装配线准时化物料配送调度
18
作者 彭运芳 邵文清 夏蓓鑫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3,共7页
针对混流装配线物料配送优化问题,结合新型的物料超市配送模式,提出了区别于传统周期性配送的准时化配送方法。首先,根据问题描述和相关假设构建了以线边库存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然后,考虑到实际生产的连续性和复杂性,为... 针对混流装配线物料配送优化问题,结合新型的物料超市配送模式,提出了区别于传统周期性配送的准时化配送方法。首先,根据问题描述和相关假设构建了以线边库存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然后,考虑到实际生产的连续性和复杂性,为求解大规模问题,设计出适用于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并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启发式算法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满意解。最后,在不同牵引拖车容量下,通过实例分析,与广泛应用的周期性配送进行比较,算例求解结果表明,准时化配送模型能够获得更低的库存水平,减少工作站的空间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装配线 物料超市 准时化配送 车辆调度
下载PDF
面向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的智能生产线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月红 郑联语 +3 位作者 李春雷 潘旺旺 张志奇 桑晓宏 《航天制造技术》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产线设计与优化是提高制造企业产能、实现产品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针对大型筒类薄壁件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为实现各类薄壁件高效高质加工,并使产线针对特定工况进行快速响应,提出基于产能平衡的设备替代、设计机外预调工作站、工艺优化... 产线设计与优化是提高制造企业产能、实现产品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针对大型筒类薄壁件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为实现各类薄壁件高效高质加工,并使产线针对特定工况进行快速响应,提出基于产能平衡的设备替代、设计机外预调工作站、工艺优化的方案,并通过建模及仿真的手段对多品种大型筒类薄壁件智能生产线进行验证,满足设备平衡率达80%的设计要求,成本降低180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件 生产线 设计优化 机外预调工作站
下载PDF
基于双种群遗传算法的含缺陷矩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华 俞建峰 钱陈豪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3期7-12,共6页
结合缺陷约束的最低水平线算法与双种群遗传算法,对板材内部含缺陷时的情况进行矩形件排样优化。用双种群遗传算法对矩形件排样顺序进行寻优,将矩形件的排样顺序和旋转方式划分为2个种群分别进行遗传迭代,并结合改进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 结合缺陷约束的最低水平线算法与双种群遗传算法,对板材内部含缺陷时的情况进行矩形件排样优化。用双种群遗传算法对矩形件排样顺序进行寻优,将矩形件的排样顺序和旋转方式划分为2个种群分别进行遗传迭代,并结合改进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改善算法的搜索效率及全局寻优能力。基于缺陷约束的最低水平线算法通过更新缺陷矩形轮廓信息与引入缺陷位置约束判断,使矩形件在根据优化顺序排样时可避开缺陷部位。通过算例运算测试可知,相比于经典遗传算法,所提算法在4种不同数量缺陷的板材中,最优板材利用率与排样优化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双种群遗传算法和基于缺陷约束的最低水平线算法可在含缺陷板材的排样问题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件排样 最低水平线算法 遗传算法 内部缺陷 板材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