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往复压缩机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王德喜 崔玮琳 +1 位作者 洪晓 吴海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3,共8页
往复压缩机供气与需求不匹配是导致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其实现方式包括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和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可以实现对压缩气量... 往复压缩机供气与需求不匹配是导致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其实现方式包括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和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可以实现对压缩气量的精准连续调节,本质为液压传动控制,但存在通流面积小、阻力损失大、撞击严重、执行系统复杂及故障点多等缺陷。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是一种新型气量无级调节技术,其本质为机电一体化,原理是通过伺服电机对杯状阀进行精准调控,具有通流面积大、阻力损失小、开阀无摩擦、关阀摩擦行程小及运动部件无撞击等优点。对2种调节系统的理论、结构、控制系统、能效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从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构优化、材料研制及智能系统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 直线网状阀 旋转杯状阀 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 全程可控式调节 能效分析
下载PDF
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2
作者 熊杏秀 张正辉 +4 位作者 邓春燕 李云波 陈镇鹏 李元杰 宋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观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选择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天轨系统减重结... 目的观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选择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天轨系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平衡评定与训练仪、Berg平衡量表(BBS)、FMA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X轴轨迹长、动摇平均速度、动摇总轨迹长、Y轴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BBS评分、FMA-LE评分、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809,P<0.001)。除X轴轨迹长和动摇平均速度外,其他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t|>2.268,P<0.05)。结论增加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减重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下肢 运动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文彬 陈媛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麻木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及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下肢PULSES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身肢体麻木 本体感觉训练 透刺电针疗法 平衡功能
下载PDF
伴脑微出血的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相关生物标记物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
4
作者 陈林云 刘峰 +3 位作者 田烜 张田 张健 冉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观察伴脑微出血(CMBs)的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血清S100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分析各指标水平与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卒... 目的观察伴脑微出血(CMBs)的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血清S100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分析各指标水平与非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36例伴脑微出血的急性P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END及治疗后6个月内PSCI发生情况,分析血清S100β、sICAM-1、ox-LDL、sCD40L水平与END及PSCI发生的关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别分析END及PSC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早期预测效能。结果颈动脉狭窄程度,CMBs严重程度,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清Hcy、S100β蛋白、sICAM-1、ox-LDL、sCD40L水平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ND,治疗7 d后NIHSS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sICAM-1、ox-LDL、sCD40L水平是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CMBs严重程度等常见高危因素结合血清S100β蛋白、sICAM-1、ox-LDL、sCD40L预测伴CMBs的PACI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END及治疗后6个月内PSCI发生的AUC分别为0.887和0.912,明显高于单一危险因素预测。结论伴CMBs的PACI患者非溶栓治疗早期END及PSCI发生与脑组织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及血管炎性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S100β蛋白、sICAM-1、ox-LDL、sCD40L水平并结合NIHSS评分、CMBs严重程度等常见高危因素对早期预测END及PSCI发生、指导临床诊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部分前循环梗死 卒中后认知障碍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红霞 夏泽燕 +4 位作者 朱艳萍 惠晓芳 蔡雪 毛进 夏如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8期2774-2778,共5页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监测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监测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插法进行胃管留置,观察组在PetCO_(2)监测下进行胃管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用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胃管在位准确率及生命体征波动变化情况。结果 210例患者均完成留置胃管操作。观察组留置胃管用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呛咳、黏膜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管在位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波动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PetCO_(2)监测下置入胃管,能够指导护士准确判断胃管位置,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用时,减少不良反应,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监测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留置胃管
下载PDF
DWI-FLAIR部分匹配的醒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亚鹏 刘媛媛 +1 位作者 曲芸 康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imaging,FLAIR)部分匹配时指导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ake-up ischemic stroke,WU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imaging,FLAIR)部分匹配时指导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ake-up ischemic stroke,WU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通过DWI-FLAIR评估后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106例WU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共振结果分为DWI-FLAIR部分匹配组(n=56)和DWI-FLAIR不匹配组(n=50),比较两组静脉溶栓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溶栓后效果。结果DWI-FLAIR部分匹配组与DWI-FLAIR不匹配组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4%,P=0.220);DWI-FLAIR部分匹配组在短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NIHSS评分下降≥2分)略逊于DWI-FLAIR不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3%vs 82.0%,χ2=4.171,P=0.041);两组在短期预后良好方面(出院时mRS评分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80.0%,χ2=0.612,P=0.434)。结论DWI-FLAIR部分匹配的WUIS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安全性较高,有效性略低于DWI-FLAIR不匹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缺血性脑卒中 DWI-FLAIR部分匹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阀门部分行程测试的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戈亚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3年第4期73-77,共5页
介绍了紧急切断阀部分行程测试的应用背景,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三种实施方案,并从安全可靠性、经济性、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三者的优缺点;介绍了具有部分行程测试功能的紧急切断阀的平均失效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部... 介绍了紧急切断阀部分行程测试的应用背景,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三种实施方案,并从安全可靠性、经济性、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三者的优缺点;介绍了具有部分行程测试功能的紧急切断阀的平均失效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部分行程测试对于平均失效率的影响。探讨了部分行程测试的使用场合,以及是否采用具有部分行程测试功能的阀门即可满足安全性需求,经过分析得出在使用部分行程测试阀门时需要关注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切断阀 部分行程测试 安全完整性等级
下载PDF
压缩机进气阀部分行程顶开时缸内气体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荣仁 刘生礼 陆君毅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40,共4页
活塞式压缩机在采用进气阀部分行程顶开来调节气量时 ,缸内气体经历了变质量气体压缩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导出了缸内气体压力变化的微分方程。根据此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可以理论计算出所调节的气量。这在实验上得到了验证 ,... 活塞式压缩机在采用进气阀部分行程顶开来调节气量时 ,缸内气体经历了变质量气体压缩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导出了缸内气体压力变化的微分方程。根据此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可以理论计算出所调节的气量。这在实验上得到了验证 ,并且理论计算与实际计算之间误差在 5 %以内[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压缩机 气量调节 气体压力计算
下载PDF
部分行程顶开吸气阀调节的时间控制理论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大成 高金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活塞式压缩机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现今活塞式压缩机气量调节方法可分为4类.通过对其特点进行比较,可为生产中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重点研究部分行程顶开吸气阀的时间控制方案,分析该调节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 活塞式压缩机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现今活塞式压缩机气量调节方法可分为4类.通过对其特点进行比较,可为生产中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重点研究部分行程顶开吸气阀的时间控制方案,分析该调节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通过实例,运用计算机仿真给出时间控制方案中吸气阀阀片和卸荷器的运动规律,并对卸荷器顶开力大小的选择、排气量与顶开力撤消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推导.研究结果将为该新型气量调节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压缩机 气量调节 部分行程 顶开 吸气阀 阀片 卸荷器
下载PDF
早期减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3 位作者 彭小文 皮周凯 容小川 杨杰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18-519,共2页
目的观察减重训练(PBW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进行减重训练的疗效,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减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14例)整个康复过... 目的观察减重训练(PBW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进行减重训练的疗效,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减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14例)整个康复过程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1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加减重训练;C组(1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5周后加减重训练;3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定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评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0.001),但治疗后B组与A、C组比较大部分评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C组与A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介入减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训练 偏瘫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肢
下载PDF
部分行程测试在海洋平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乃民 刘鸿雁 赵笑寒 《自动化仪表》 CAS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针对关断阀延长检修周期引起的安全完整性等级降低的问题,通过对改善关断阀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现有部分行程测试方式的综合比较,并结合海洋平台应急关断系统的设计要求,给出了关断阀气动回路式和定位器式部分行程... 针对关断阀延长检修周期引起的安全完整性等级降低的问题,通过对改善关断阀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现有部分行程测试方式的综合比较,并结合海洋平台应急关断系统的设计要求,给出了关断阀气动回路式和定位器式部分行程测试在海洋平台的应用方案。同时,对关断阀采用部分行程测试前后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部分行程测试能够提高关断阀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对海洋平台延长停产检修周期和提高生产能力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行程测试 海洋平台 应急关断系统 关断阀 安全完整性等级 气动回路 定位器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在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杜巨豹 宋为群 王茂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 ight supporttreadm ill train ing,PBW STT)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 runstrom分级≥Ⅱ级的稳定性卒中患者128...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 ight supporttreadm ill train ing,PBW STT)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 runstrom分级≥Ⅱ级的稳定性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PBW STT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促进技术进行康复训练;PBW STT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PBW STT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表、简式Fugl-M 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两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治疗前FAC、FMA和FIM评分分别为0.42±0.23、17.1±5.2和35.3±3.8,治疗后为2.5±1.3、23.6±7.3和67.9±9.2,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BW STT组治疗前为0.36±0.13、16.7±6.2和35.1±3.4,治疗后为3.8±1.4、39.3±7.6和90.1±1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FAC、FMA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能够独立步行者分别占42.6%、55.7%(P<0.05);PBW STT组为32.8%、83.5%(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PBW ST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减重步行训练
下载PDF
天然气压缩机设备关断阀部分行程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治贵 高帅 +1 位作者 宋振垒 孟繁城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从油气生产实际需求及安全仪表系统理论角度出发,介绍了关断阀部分行程测试的概念、原理。为保证海洋平台上天然气压缩机设备的安全等级,采用部分行程测试的方式来实现对关断阀功能安全的提升。同时,针对市场上多种部分行程测试方式进... 从油气生产实际需求及安全仪表系统理论角度出发,介绍了关断阀部分行程测试的概念、原理。为保证海洋平台上天然气压缩机设备的安全等级,采用部分行程测试的方式来实现对关断阀功能安全的提升。同时,针对市场上多种部分行程测试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海洋工况特点及设备实际需求,推荐采用气控回路方式实现天然气压缩机设备关断阀部分行程测试,解决了工艺系统的关断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切断阀 部分行程测试 安全完整性等级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翔 张雪艳 +2 位作者 孙全义 杨春艳 井爱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级≥Ⅲ级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采...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级≥Ⅲ级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独立功能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FIM、FM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A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后遗症 偏瘫 减重步行训练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减重训练对提高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佟剑平 赵春艳 +2 位作者 邓雪奇 王利洪 肖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PBWS)对提高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20例,整个康复过程均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加PBWS;C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PBWS)对提高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20例,整个康复过程均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加PBWS;C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5周后加PBWS。3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但B组与A组、C组相比大部分评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介入PBWS可进一步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行走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 减重训练 偏瘫 脑卒中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与3年内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静 刘亚美 +1 位作者 王旭生 宋景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部位对病后较长时期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03—2017-05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14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治疗离院后持续随访时间>3 a,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 目的探讨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部位对病后较长时期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03—2017-05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14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治疗离院后持续随访时间>3 a,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影像学资料和出院后的运动功能、精神状态检查结果,观察术后3年内抑郁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因素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脑卒中患者随访3 a期间共发生卒中后抑郁(PSD)80例,占54.05%。组间比较显示,PSD患者和非PSD患者在性别、卒中偏侧、NIHSS评分、FMA评分、手功能及步行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偏侧性无相关性(P>0.05),与FMA评分、手功能及步行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偏侧性与PSD发生无关,而运动功能恢复不佳与PSD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偏侧性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头针干预机制探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敬军 罗曼 +2 位作者 贲卉 翟煦 荣培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1-64,共4页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头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文从头针对血肿、脑水肿和血脑屏障,血肿物质释放,免疫和炎症...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头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文从头针对血肿、脑水肿和血脑屏障,血肿物质释放,免疫和炎症反应,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探析促进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能恢复机制,确立头针-中枢皮层反射区联系途径理论,为提高头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提供有力的生理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 头针 作用机制 脑卒中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菁 黄华尧 +1 位作者 陈清法 陈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佩戴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进行减重支持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FMA、BBS、FAC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FMA、Berg、FAC评定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FMA、BBS、FAC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较传统方法结合减重训练更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 减重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偏瘫患者减重训练最佳开始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建平 吴秀清 +2 位作者 游毅 张丽瑾 陈燕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2-62,I0001,I0002,共3页
目的 :观察偏瘫患者减重训练最佳开始时间。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90例据不同减重训练开始时间分成3组。Barthel指数量表、改良Ashworth分级法、Berg平衡量表、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 目的 :观察偏瘫患者减重训练最佳开始时间。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90例据不同减重训练开始时间分成3组。Barthel指数量表、改良Ashworth分级法、Berg平衡量表、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MA)指标评定效果。结果 :12周后,各组四项指标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效果更明显,且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康复治疗1周后配合减重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肌张力、平衡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减重训练 开始时间
下载PDF
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在亚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巨豹 宋为群 +7 位作者 王茂斌 张艳明 潘钰 屈亚萍 袁英 程亦男 朱琳 刘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4-526,532,共4页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Ⅱ期的稳定性卒中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靶向性训练和PBWSTT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治疗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FAC由治疗前0.37±0.14提高到治疗后3.9±1.2、FMA由治疗前21.8±6.3提高到治疗后42.5±7.6、FIM由治疗前33.8±3.3提高到治疗后86.8±9.6;对照组FAC由治疗前0.38±0.28提高到治疗后2.6±1.1、FMA由治疗前19.1±5.6提高到治疗后32.6±5.2、FIM由治疗前32.3±4.8提高到治疗后73.8±7.8。试验组FAC、FMA积分及FIM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有利于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靶向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