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C及POC对柴油机污染物CO和HC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曲兴年 周明胜 +1 位作者 李岩 汤书芳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柴油机的不断发展也给人类和地球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和更高的性能要求。本文重点通过ESC试验循环和稳态满载试验,研究不同的氧化催化器及颗粒物催化氧化器组合对柴油机污染物CO和HC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催化器 颗粒物催化氧化器 DOC poc
下载PDF
Impacts of continuously regenerating trap and 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 on the NO_2 and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emitted from diesel engine 被引量:12
2
作者 Zhihua Liu Yunshan Ge +5 位作者 Jianwei Tan Chao He Asad Naeem Shah Yan Ding LinxiaoYu Wei Z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24-631,共8页
Two continuously regenerating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RDPF)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one particles oxidation catalyst (POC) were employed to perform experiments in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etting to e... Two continuously regenerating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RDPF)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one particles oxidation catalyst (POC) were employed to perform experiments in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etting to evaluate their effects on NO2, smoke and particle number emis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fter-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emission ratios of NO2/NOx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of smoke emissions and particle number (PN) emissions indicated that both CRDPFs had sufficient capacity to remove more than 90% of 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PM) and more than 97% of solid particles. However, the POC was able to remove the organic components of total PM, and only partially to remove the carbonaceous particles with size less than 30 nm. The negligible effects of POC on larger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due to its honeycomb structure leads to an inadequate residence time to oxidize the solid particles or trap them. The particles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RDPFs had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s with the emission ratio of NO2/NOx. The PN emission results from two CRDPFs indicated that more NO2 generating in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section could obtain the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of solid particles. However this also increased the risk of NO2 exposure in atm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ly regenerating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particles oxidation catalyst particle number diesel engine size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DOC+DPF系统对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顺利 蔡忆昔 +2 位作者 施蕴曦 卢奕睿 朱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对装有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后处理系统的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利用烟气分析仪(Testo 350XL)和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TSI EEPS 3090)研究不同负荷下柴油机原机... 对装有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后处理系统的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利用烟气分析仪(Testo 350XL)和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TSI EEPS 3090)研究不同负荷下柴油机原机、DOC后和DPF后排气中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负荷大于50.0%时,DOC后的NO_(2)体积分数φ(NO_(2))显著增加,柴油机原机氮氧化物中NO_(2)体积分数φ(NO_(2)/NO_(x))随负荷增加而减小,DOC后和DPF后的φ(NO_(2))、φ(NO_(2)/NO_(x))随负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柴油机原机PM排放取决于柴油机的运行工况,不同负荷下DOC的PM去除率为15%~30%,50.0%负荷下DOC的PM去除率最高,为26%;DPF的PM去除率超过90%,经过DPF后核态颗粒体积分数明显增加,聚集态颗粒体积分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催化器 颗粒捕集器 颗粒物 排放
下载PDF
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蕴珊 李兰 +2 位作者 关敏 倪红 代培培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OC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的柴油机使用高硫柴油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排气颗粒物中硫酸盐排放,从而大幅度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排放,增加的硫酸盐的质量等效H_2SO_4·7H_2O的质量;柴油的硫含量对NO_x排放的直接影响很小;改进POC系统中柴油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的配方,如减少催化剂中贵金属的使用量,以减少SO_2转化为硫酸盐的比例,能有效降低使用高硫柴油柴油机的颗粒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颗粒物排放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硫酸盐
下载PDF
DOC/POC/SCR组合后处理技术在非电控柴油机排放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洋 孙亮 +3 位作者 白书战 王刚 张杰 李国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要求,对后处理单元的选择及排布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DOC+POC及SCR单后处理系统仅能使试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中颗粒物(PM)或NOx达到国-Ⅴ标准;而DOC/POC/SCR组合后处理系统则可使两种污染物排放均满足标准要求。SCR与DOC+POC排布顺序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对POC的被动再生研究表明:DOC+POC系统需置于SCR系统前以使排气中NO2量满足POC的连续再生要求,且SCR系统后置也可降低其入口温度,减小温度对涂层的热老化影响。通过陶瓷POC的应用及结构优化设计使得组合后处理系统排气背压控制在25kPa之内,可减少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非电控柴油机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颗粒氧化转化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 组合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DOC与POC耦合柴油机燃用调合生物柴油颗粒物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家益 魏松 +2 位作者 张登攀 袁银男 逄大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9-74,共6页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燃用调合生物柴油(B0、B10和B20)台架试验,利用MOUDI颗粒分级采样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研究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结合颗粒氧化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燃用调合生物柴油(B0、B10和B20)台架试验,利用MOUDI颗粒分级采样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研究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结合颗粒氧化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对颗粒物的粒径质量浓度分布和可溶性有机组分(SOF)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的掺混比增加,各粒径范围的排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下降,质量浓度峰值均在0.18~0.32μm;颗粒物SOF中脂类、酸类质量分数增加,烷烃类、芳香烃、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减少;B0和B20的碳原子数质量分数均呈现近似以C16为峰值的正态分布。加装DOC+POC后,3种燃料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均降低,聚集态颗粒的质量浓度转化率高于粗颗粒态,其中B20聚集态转化率最高,为58.36%;随着生物柴油的掺混比增加,DOC+POC对SOF的转化率增大,其中B20颗粒中SOF转化率达65.15%;DOC+POC对脂类和酸类物质净化作用明显,加装DOC+POC后,B20脂类和酸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55.45%和43.27%;DOC+POC对B20颗粒物中SOF的C12~C18氧化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颗粒物 排放特性 氧化催化器 颗粒物氧化催化器
下载PDF
陶瓷基POC应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洋 白书战 +2 位作者 孙亮 张辉 李国祥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陶瓷基颗粒氧化催化器(POC)应用于轻型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与金属基POC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POC体积、目数及涂层性质一致的情况下,陶瓷基POC在ESC测试循环中的平均排气背压要较金属基POC低约15%;...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陶瓷基颗粒氧化催化器(POC)应用于轻型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与金属基POC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POC体积、目数及涂层性质一致的情况下,陶瓷基POC在ESC测试循环中的平均排气背压要较金属基POC低约15%;在ESC及ETC排放试验中,装配陶瓷基POC及金属基POC的发动机气态污染物排放值接近,陶瓷基POC颗粒排放是金属基POC的1.75倍(ESC)和1.5倍(ETC),但所有测试结果均满足国Ⅳ法规要求;金属基POC的最大颗粒承载量约是陶瓷基POC的1.5倍;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陶瓷基POC在抗烧损能力上要强于金属基P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陶瓷基 颗粒氧化催化器
下载PDF
DOC+POC发动机燃用不同基准燃油尾气排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潇文 王凤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2,共4页
采用高硫柴油、国Ⅲ、国Ⅳ和国Ⅴ4种不同硫含量的基准燃油,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加装DOC+POC后处理装置的国Ⅳ柴油机的ESC 13工况测试,并用AVL AMA i60气体分析仪对CO,HC,NOx和PM排放进行测量。研究了不同基准燃油对加装DOC+POC后处理... 采用高硫柴油、国Ⅲ、国Ⅳ和国Ⅴ4种不同硫含量的基准燃油,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加装DOC+POC后处理装置的国Ⅳ柴油机的ESC 13工况测试,并用AVL AMA i60气体分析仪对CO,HC,NOx和PM排放进行测量。研究了不同基准燃油对加装DOC+POC后处理装置的国Ⅳ柴油机的排放影响,并与原机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O和HC的转化效率与燃油硫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DOC+POC后处理可有效减小CO和HC的排放,稳态循环下国Ⅴ柴油CO和HC的平均转化效率分别为90.6%和86.6%,且随着燃油中含硫量的降低而增大,特别是在高转速大负荷工况。受燃油硫含量影响,DOC+POC后处理装置对高硫柴油、国Ⅲ、国Ⅳ3种燃油的PM排放降低不起作用,反而会使PM排放增加,然而对国Ⅴ柴油的PM净化率可达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氧化催化器 柴油氧化催化器 燃料试验 排放控制
下载PDF
基于碳氢喷射系统工况的DPF再生实验研究
9
作者 朱万冬 梁郑岳 +2 位作者 陈晓克 李常侃 叶玉胜 《天津科技》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在设定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入口温度的条件下,研究了排气尾管燃油喷射频率和碳氢混合器对DOC的碳氢化合物的转化性能,得出了DOC性能的变化规律,... 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在设定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和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入口温度的条件下,研究了排气尾管燃油喷射频率和碳氢混合器对DOC的碳氢化合物的转化性能,得出了DOC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了整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PF入口温度和碳氢喷射量得到了较好控制,驻车再生效率达94%,行车再生效率达90%,整车油耗改善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喷射 氧化催化器(DOC) 颗粒捕集器(DPF) 碳氢排放
下载PDF
DOC和金属DPF对柴油机排气中碳烟纳观结构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明 郝斌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开展了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和金属DPF对柴油机排气中碳烟纳观结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机排气中碳烟平均微晶长度(L_(p))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小;平均微晶层间距(D_(p))和平均微晶曲率(T_(p))的变化规律与L_(p... 开展了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和金属DPF对柴油机排气中碳烟纳观结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机排气中碳烟平均微晶长度(L_(p))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小;平均微晶层间距(D_(p))和平均微晶曲率(T_(p))的变化规律与L_(p)相反。经过DOC处理后,L_(p)增大,D_(p)和T_(p)减小;而它们的变化幅度均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小。金属DPF对碳烟3个纳观结构特性参数的影响均不大。原机排气中碳烟的L_(p)、D_(p)和T_(p)均与碳烟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_(a))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T_(p)与E_(a)的决定系数最大;经过DOC处理后,L_(p)、D_(p)和T_(p)与E_(a)的决定系数均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碳烟 纳观结构 氧化活性
下载PDF
长江上游大型水库颗粒物沉降及对甲烷产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哲 张媛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97,共10页
水库修建及运行改变了沿纵向水动力梯度的沉积模式,导致颗粒有机碳(POC)的来源比例变化、不平衡的化学计量沉降,进而改变了甲烷(CH_(4))的产汇变化,影响全球内陆水体碳循环。然而,受筑坝蓄水与水库调度运行影响,变化水文环境中有机碳(OC... 水库修建及运行改变了沿纵向水动力梯度的沉积模式,导致颗粒有机碳(POC)的来源比例变化、不平衡的化学计量沉降,进而改变了甲烷(CH_(4))的产汇变化,影响全球内陆水体碳循环。然而,受筑坝蓄水与水库调度运行影响,变化水文环境中有机碳(OC)来源与迁移转化过程如何影响水库CH_(4)的产汇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总结与统计分析方法,梳理了近年来长江上游颗粒化学计量、颗粒有机质来源和CH_(4)浓度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了长江上游大型水库POC的影响因素及对CH_(4)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陆源POC是长江上游大型水库POC的主要来源,大量的沉积物沉积在三峡水库中部,并在水动力梯度下构成了不平衡的化学计量沉积模式;陆源POC、细颗粒P引起的不平衡化学计量比以及微生物CH_(4)氧化共同驱动并调节了低水平CH_(4)的长期累积。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上游大型水库CH_(4)的长期趋势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产汇 颗粒有机碳来源 颗粒物沉降 不平衡化学计量比 甲烷氧化 大型水库 长江上游
下载PDF
Effects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on gaseous pollutants and fine particles from an engine operating on diesel and biodiesel
12
作者 Xiaoyan SHI Kebin HE +2 位作者 Weiwei SONG Xingtong WANG Jihua T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63-469,共7页
The effects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 (DOC) converter on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a diesel bench at various loads for two steady-state speeds using diesel fuel and B20. The DOC was very eff... The effects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 (DOC) converter on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a diesel bench at various loads for two steady-state speeds using diesel fuel and B20. The DOC was very effective in hydrocarbon (HC) and CO oxidation. Approximately 90%-95% reduction in CO and 36%-70% reduction in HC were realized using the DOC. Special attention was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the DOC on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organic carbon (OC) fractions in fine particles (PM2.5) emitted from the diesel engine. The carbonaceous compositions of PM2.5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thermal/optical reflectance (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carbon (TC), OC and EC emissions for PM2.5 from diesel fuel were generally reduced by the DOC. For diesel fuel, TC emissions decreased 22%-32% after the DOC depending on operating modes. The decrease in TC was attributed to 35%-97% decrease in OC and 3%-65% decrease in EC emissions. At low lo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OC/EC ratio of PMz.5 was observed after the DOC. The effect of the DOC on the carbonaceous compositions in PM2.5 from B20 showed different trends compared to diesel fuel. At low load, a slight increase in EC emissions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OC/EC ratio of PM2.5 after DOC were observed for B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DOC)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s elemental carbon (EC) organic carbon (OC) BIODIESEL
原文传递
DOC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葛蕴珊 赵伟 +5 位作者 王军方 赵红 韩秀坤 谭建伟 王小臣 余林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在柴油发动机台架上,通过HT350动态测功机、AM4000等仪器测量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前后2个固定转速5个工况点的排放特性,分析了DOC对HC,CO,NOx,PM等影响,并用DRI碳分析仪分析了PM的碳质组分.结果表明,DOC能大幅降低HC,CO的排放,... 在柴油发动机台架上,通过HT350动态测功机、AM4000等仪器测量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前后2个固定转速5个工况点的排放特性,分析了DOC对HC,CO,NOx,PM等影响,并用DRI碳分析仪分析了PM的碳质组分.结果表明,DOC能大幅降低HC,CO的排放,DOC前后NOx总量变化不大;DOC对颗粒物数量浓度降幅为25%~40%,其中核膜态降幅为16%~36%;随负荷增加DOC对颗粒物总数量浓度、核模态数量浓度降幅逐渐减小,积聚模态降幅逐渐增加;DOC通过降低HC促进SOF氧化从而达到催化氧化有机碳OC,OC对占PM总降幅贡献率在67%以上,EC最高仅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氧化催化转化器 元素碳 有机碳
下载PDF
DOC+CDPF对生物柴油燃烧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谭丕强 张晓锋 +1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78-2984,共7页
以一台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DOC+CDPF后处理装置)前后,柴油机燃用B20燃料(燃料含20%体积掺混比的生物柴油)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未加装该后处理装置时,该... 以一台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DOC+CDPF后处理装置)前后,柴油机燃用B20燃料(燃料含20%体积掺混比的生物柴油)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未加装该后处理装置时,该机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呈双峰形态,B20燃料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峰值粒径在10nm和50nm附近,纯柴油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峰值粒径在50nm和200nm附近.在颗粒粒径小于120nm的区域,该机燃用B20燃料的排气颗粒数量浓度大于纯柴油.加装该后处理装置后,该机排气颗粒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呈多峰形态,峰值粒径在10nm、20nm和60nm附近.加装DOC+CDPF后,不论是柴油还是B20燃料,与原机相比,柴油机排气颗粒总数量下降明显,其中60~200nm粒径范围的颗粒数量浓度降幅更为显著.在相同工况下,DOC+CDPF对柴油机燃用B20燃料的颗粒总数量净化效率高于纯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颗粒 氧化催化转化器 催化型颗粒捕集器
下载PDF
DOC辅助DPF再生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德满 李舜酩 +3 位作者 李凯 鲍晓峰 王猛 秦宏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07-110,117,共5页
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上游排气管中喷入柴油,使其与发动机尾气混合,通过催化转化器使柴油氧化并发出热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尾气温度,从而实现颗粒物捕集器的再生。整个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及颗粒物捕集器组成。在发动机台架上对... 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上游排气管中喷入柴油,使其与发动机尾气混合,通过催化转化器使柴油氧化并发出热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尾气温度,从而实现颗粒物捕集器的再生。整个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及颗粒物捕集器组成。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该系统的再生特性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模拟车速及不同喷油量时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后尾气所能达到的温度;再生时催化转化器后尾气的温升特性;再生时捕集器的背压特性;再生方法的经济性及二次污染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车速大于60 km/h便可以进行喷油再生;整个再生时间为330 s;再生方法的经济性较好,二次污染物主要为HC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捕集器 氧化型催化转化器 再生 柴油机
下载PDF
怠速工况下氧化型催化转换器辅助DPF再生方法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德满 汪正清 +3 位作者 马士虎 李伟 鲍晓峰 李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前端安装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通过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前端喷入柴油来提高柴油机尾气温度,并通过降低柴油机尾气流量进一步提高尾气温度,可以实现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再生。整个再生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 在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前端安装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通过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前端喷入柴油来提高柴油机尾气温度,并通过降低柴油机尾气流量进一步提高尾气温度,可以实现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再生。整个再生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组成。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该再生方法进行系统试验研究,包括再生时氧化型催化转换器的升温特性、喷油流量与温度升高幅度的关系、DPF再生过程和再生方法的燃油经济性及二次污染。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DOC辅助DPF再生能顺利实现,再生过程消耗柴油120.5 g,再生过程中排放的CO和HC分别为12.4 g和1.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捕集器 再生 氧化型催化转换器
下载PDF
DOC技术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军方 丁焰 +4 位作者 尹航 葛蕴珊 王小臣 谭建伟 何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1-715,共5页
利用ELPI(电子低压冲击器)对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以及安装DOC(氧化催化转化器)前后颗粒物排放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安装DOC与否,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数浓度均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增大负荷,颗粒物数浓度峰值处的粒径也... 利用ELPI(电子低压冲击器)对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以及安装DOC(氧化催化转化器)前后颗粒物排放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安装DOC与否,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数浓度均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增大负荷,颗粒物数浓度峰值处的粒径也随之增大.经过DOC催化转化后,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大部分仍呈单峰正态分布,且DOC对核模态粒子的氧化转化效率较高.经过DOC后,在低转速下,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浓度均有所降低;中、高转速下,DOC对粒径大于120 nm的颗粒物数浓度无明显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 颗粒物 数浓度 粒径分布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对其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志豪 李磊 +3 位作者 钞莹 马凡华 徐斌 吴健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收集了分别燃用国Ⅳ和国Ⅴ两种燃料时的颗粒.利用差热热重联合测定仪、HRTEM、EDS和元素分析仪对颗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国Ⅳ柴油时产生的颗粒的活性比燃用国Ⅴ柴油时稍高;DOC可以提高...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收集了分别燃用国Ⅳ和国Ⅴ两种燃料时的颗粒.利用差热热重联合测定仪、HRTEM、EDS和元素分析仪对颗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国Ⅳ柴油时产生的颗粒的活性比燃用国Ⅴ柴油时稍高;DOC可以提高颗粒的挥发分比例,使组成颗粒的基本粒子的微晶尺寸变大,碳层的排列更有序,但经DOC后颗粒的氧化活性有所增强.说明颗粒氧化活性不仅与其微观结构有关,还与其m(O)/m(C)、比表面积和金属含量有关.颗粒的氧化是一个基本粒子内核氧化、外壳重整,从而在后氧化阶段形成中空胶囊状结构,最后胶囊溃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 微观结构 氧化活性 柴油氧化催化器
下载PDF
用HRTEM研究DOC和DPF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志豪 李磊 +3 位作者 钞莹 任源 许新 马凡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安装了排气后处理装置的CY4102-CE4B柴油机排放的颗粒进行观察,对比了ESC循环中工况7与工况10后处理装置中,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与颗粒捕集器(DPF)前后颗粒的微观形貌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颗粒的基... 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安装了排气后处理装置的CY4102-CE4B柴油机排放的颗粒进行观察,对比了ESC循环中工况7与工况10后处理装置中,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与颗粒捕集器(DPF)前后颗粒的微观形貌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颗粒的基本粒子均呈近似球形,与发动机工况和后处理装置无关;经DOC后组成颗粒的基本粒子的轮廓比在DOC前更清晰,次级粒子由葡萄状结构向链状结构转化,但经DPF后,又向葡萄型结构转化;低速低负荷时,组成基本粒子的内核与外壳不甚明晰,呈无定型结构,基本结构单元的尺寸较小,薄层呈波浪状;而高速高负荷时,组成基本粒子的内核与外壳更加清晰,呈石墨结构,层状结构也更加明显,薄层几乎呈直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柴油氧化催化器 颗粒捕集器 颗粒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下载PDF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毅 李孟良 +2 位作者 李军 方茂东 任美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对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DOC对柴油车排放的影响规律;对DPF的压降特性和过滤性能进行了试验。最后还讨论了DPF再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 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