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Microbial Dynamics of Pasturelands: Impacts of Grazing Intensity and Planting Systems 被引量:6
1
作者 WANG Yi DUAN Wen-Xia +3 位作者 C.TU S.WASHBURN CHENG Lei S.HU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08-416,共9页
Management intensity critically influences th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asture systems through modifying soil microbes, and soil carbon (C) and nutrient dynamics;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not well unders... Management intensity critically influences th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asture systems through modifying soil microbes, and soil carbon (C) and nutrient dynamics; however, such effect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yet ir the southeastern USA.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grazing intensity and grass planting system on soil C and nitrogen (N) dynamics, and micro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in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in Goldsboro, North Carolina, USA. A split-plot experiment was initiated in 2003 on a highly sandy soil under treatments of two grass planting systems (ryegrass rotation with sorghum-sudangrass hybrid and ryegrass seeding into a perennial bermudagrass stand) at low and high grazing densities. After 4 year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s, soil total C and N contents across the 0 30 cm soil profile were 24.7% and 17.5% higher at the high than at the low grazing intensity, likely through promoting plant productivity and C allocation belowground as well as fecal and urinary inputs. Grass planting system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only at the low grazing intensity, with soil C, N, and micro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in the top 10 cm being higher under the ryegrass/bermudagrass than under the ryegrass/sorghum-sudangrass hybrid planting system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ld mitigat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high grazing intensiti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facilitate sustainability of pasture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allocation grass species microbial respiration microbial biomass pastureland sustainability plant productivity
原文传递
高寒小嵩草草甸暖季草场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被引量:30
2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5 位作者 马玉寿 李青云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闫明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对高寒小嵩草草甸不同放牧强度下20种植物种群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放牧实验,对照、轻度和中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重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为鹅绒委陵菜和阿拉善... 对高寒小嵩草草甸不同放牧强度下20种植物种群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放牧实验,对照、轻度和中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重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为鹅绒委陵菜和阿拉善马先蒿;由于小嵩草、矮嵩草和线叶嵩草具有耐牧和耐践踏等生物学特点,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很大(0.938,0.824,0.815);垂穗披碱草由于其耐牧和耐旱性较差,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小(0.805),且青海野青茅、异针茅、针茅、紫羊茅和双叉细柄茅等禾本科牧草的生态位宽度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均较小(0.226,0.448,0.445,0.608,0.605),说明放牧抑制了高大禾草层片的发育,为植株矮小的莎草科牧草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异针茅和针茅之间、甘肃马先蒿和阿拉善马先蒿之间生态位重叠较小(0.500,0.572),这是种间对资源利用上分化的结果。分布于放牧演替系列2个极端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表明物种的分布是既间断又连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小嵩草草甸 暖季草场 放牧强度 优势度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放牧对草场植被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德东 周景荣 +4 位作者 朱德华 刘淑玲 王志海 马占信 赵建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19,共5页
放牧对草场植被动态的影响吴德东,周景荣,朱德华,刘淑玲(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章古台123203)王志海,马占信,赵建平(阜新市阿尔乡畜牧场,123204)InfluenceofGrazingonVegetation... 放牧对草场植被动态的影响吴德东,周景荣,朱德华,刘淑玲(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章古台123203)王志海,马占信,赵建平(阜新市阿尔乡畜牧场,123204)InfluenceofGrazingonVegetationDynamicsonPas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 植被 放牧 草地
下载PDF
牧场土壤含水率与坚实度空间变异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强 孙宇瑞 +3 位作者 林剑辉 曾庆猛 Schulze Lammers P Schellberg J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7,89,共6页
利用土壤水分/圆锥指数复合测量装置,应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网格定点测量与GPS定位,在一块面积约1.27 hm2的草地上获取了土壤含水率与坚实度空间分布基础数据,并针对采样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缺失,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修补。然后运用克... 利用土壤水分/圆锥指数复合测量装置,应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网格定点测量与GPS定位,在一块面积约1.27 hm2的草地上获取了土壤含水率与坚实度空间分布基础数据,并针对采样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缺失,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修补。然后运用克里格插值法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含水率与坚实度的空间变异性及两者的相关性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草地 土壤 含水率 坚实度 空间变异 相关性
下载PDF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伏洋 李凤霞 +2 位作者 张国胜 杨琼 曾晓青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典型生态区域1987-2004年代表性牧草观测站植被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数据,结合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了两区域十几年来草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度以上退...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典型生态区域1987-2004年代表性牧草观测站植被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数据,结合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了两区域十几年来草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平均以20×104hm2.a-1的速度递增,草地生产力<750 kg.hm-2的草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6.99%.三江源地区牧草产量以4.48~16.48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16~0.80 cm.a-1的趋势降低,优势牧草株数的线性递减率分别为11株.a-1和16株.a-1,莎草科牧草开花期和籽粒成熟期的发育百分率下降25~50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地区牧草产量以3.05~4.64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75~1.28 cm.a-1趋势降低,以禾本科牧草为代表的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3%,位于青海湖以南地区的温性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递减率分别为0.25%.a-1和0.38%.a-1.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主要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等作用下发生的,在自然因素中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以及草地的群体结构的变化,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的退化;人为控制因素中,表现在草畜季节不平衡造成的超载过牧、人口增长以及草地不均匀的放牧压力等,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退化特征 三江源地区 环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草被植物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明坤 刘秀峰 唐成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野生草被植物资源的栽培驯化 ,并根据植株特征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等生物学性状 ,从野生资源圃和牧草引种圃中共筛选出 15种适合贵州省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草被植物。其中高羊茅、百喜草、白三叶、假俭草有较强的侵占性和再生能... 通过对野生草被植物资源的栽培驯化 ,并根据植株特征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等生物学性状 ,从野生资源圃和牧草引种圃中共筛选出 15种适合贵州省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草被植物。其中高羊茅、百喜草、白三叶、假俭草有较强的侵占性和再生能力 ,青绿期长 ,适应性强 ,绿化性状最好 ,是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优选草种 ;毛花雀稗、假俭草、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具有侵占性强、适应性好、覆盖能力强的特点 ,是较优良的野生绿化草被植物 ,可作为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主要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边坡绿化 贵州 植物 草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驯化 性状
下载PDF
草牧场防护林对草地地上生产力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永华 杨文斌 +2 位作者 卢琦 王利兵 王学全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85-89,共5页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人工白榆草牧场防护林及其林下和周边草地的研究表明,草地优势种羊草和克氏针茅的地上生产力组成比例,背风面一侧(62.4±5.7%)>林内(36.1%)>迎风面一侧(28.0±7.4%)。地上生产力...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人工白榆草牧场防护林及其林下和周边草地的研究表明,草地优势种羊草和克氏针茅的地上生产力组成比例,背风面一侧(62.4±5.7%)>林内(36.1%)>迎风面一侧(28.0±7.4%)。地上生产力平均值(林内生产力为林木与草地生产力之和),林内(3873kg/hm2)>背风面一侧(1769±177kg/hm2)>迎风面一侧(1588±47kg/hm2)。回归分析表明,背风面一侧群落的地上生产力随离开防护林距离的增加而增加(R2=0.97,P<0.001);而迎风面一侧群落地上生产力与离开防护林的距离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对地下生物量的研究表明,草地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距离地表10cm土层中(约86%),随离开防护林距离的增加根系垂直分布有向地表聚集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王旗 草牧场防护林 地上生产力 地下生物量
下载PDF
数量化理论I在评价牧草与杂草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涂修亮 骆世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运用数量化理论I评价了华南地区两个典型人工草地中人工管理措施对牧草与杂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东方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施肥水平对粤北第一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危害杂草分别为飞机草(E.odoratum)... 运用数量化理论I评价了华南地区两个典型人工草地中人工管理措施对牧草与杂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东方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施肥水平对粤北第一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危害杂草分别为飞机草(E.odoratum)、赤才(E.rubiginosum)、牛筋果(H.perforata)和白茅(I.anlindrica)、一年蓬(E.annus),并确定其草地适宜载畜量为1~4头牛·hm-2,适宜施肥水平为过磷酸钙500~1000kg·hm-2,KCl150~2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Ⅰ 人工草地 牧草 杂草 施肥 载育量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草地资源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评价甘肃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被引量:5
9
作者 戴正 闵文义 才让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9,共13页
从理论和构建模型来看,少数民族牧区县单纯依靠草地资源来实现草地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可得的36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定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对甘肃少数民族牧区... 从理论和构建模型来看,少数民族牧区县单纯依靠草地资源来实现草地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可得的36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定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对甘肃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明确的认识,还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所构建的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对草地资源利用影响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整个实证研究以及对阿克塞县的个案研究,指明了促进各少数民族牧区县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草地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平 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 少数民族 实证研究 资源利用 区县 甘肃 评价 草地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构建模型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定量分析 多元统计 定性分析 个案研究 阿克塞县 重要途径 可靠性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性流失、耕地抛荒与“柔性”政策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杰 张珂 赵峰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131-140,159,共11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性流失与耕地大规模抛荒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性流失的现状,采用农业劳动力就业占总劳动力比重变动指数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性... 农业劳动力转移性流失与耕地大规模抛荒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性流失的现状,采用农业劳动力就业占总劳动力比重变动指数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性流失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耕地大规模抛荒的现状和原因,采用物质损益与价值损益模型分析了耕地抛荒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性流失及其导致的大规模耕地抛荒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柔性”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转移性流失 耕地抛荒 “柔性”政策
下载PDF
毛乌素沙区滩地护牧林结构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会科 王忠林 +3 位作者 薛智德 廖超英 高国雄 武永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区滩地护牧林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林带的防护效益的回归分析模型为y=ax2+bx+c,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型林带防护效果最好,改善草地植被效益显著。营造复合型护牧林应为疏透型,主林带间距150... 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区滩地护牧林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林带的防护效益的回归分析模型为y=ax2+bx+c,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型林带防护效果最好,改善草地植被效益显著。营造复合型护牧林应为疏透型,主林带间距150~200m,副林带间距200~300m,带宽5~8m,株距1~3m,行数2~4行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 护牧林 草地 结构 滩地
下载PDF
草牧场防护林综合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文标 赵雨森 陈立新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90-96,共7页
草牧场防护林是为改善草牧场小气候、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增加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提高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和效益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发表的有关草... 草牧场防护林是为改善草牧场小气候、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增加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提高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和效益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发表的有关草牧场防护林效益的大量文献 ,综合论述了草牧场防护林的气象效益、改良土壤效益、生物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牧场防护林 气象效益 土壤效益 生物效益 经济效益 承载能力
下载PDF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及酶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立新 李刚 +2 位作者 李少博 宋志韬 段文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502,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林结构的配置、不同林龄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寻找最佳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草牧场防护林和无林草牧场(对照)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林结构的配置、不同林龄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寻找最佳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草牧场防护林和无林草牧场(对照)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林龄为15年距林带0 m处,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的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胡敏酸碳组分、富里酸碳组分和胡敏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的活性等测定指标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0.26%、120.97%、73.76%、139.84%、51.80%、85.00%、42.17%、94.65%、53.77%、49.81%;与带状、疏林状草牧场防护林相比,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除土壤有机质、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蔗糖酶、蛋白酶、磷酸酶的差异不显著外,以上10个测定指标中的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对于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土壤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多酚氧化酶、脲酶等测定指标在林龄为1~5年时随其增大而增加,5~15年缓慢降低,15年后下降速度增大;距离林带50 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素、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距离防护林0 m和100 m,且100 m处较0 m处低,其它测定指标基本上随距离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距离防护林带100 m处时,部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土壤改良效益基本消失。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与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酸与蛋白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富里酸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素与蔗糖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林龄为5年的网格状防护林土壤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等最佳;对防护林及其多数土壤腐殖质碳组分和酶活性升高的分析表明,网格状防护林的带间距应小于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 配置类型 土壤腐殖质碳组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文标 陈立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9,共6页
草牧场防护林是具有特殊作用、功能和意义的防护林林种。它不仅可以改善草牧场微域气候 ,增加牧草产量 ,改善牧草质量 ,提高草牧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而且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 ,... 草牧场防护林是具有特殊作用、功能和意义的防护林林种。它不仅可以改善草牧场微域气候 ,增加牧草产量 ,改善牧草质量 ,提高草牧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而且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2 0世纪以来对草牧场防护林的研究就已开始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之后 ,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其研究日趋活跃。该文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对草牧场防护林的概念、功能、作用、特别是营造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并对草牧场防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了展望。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 ,加强草牧场防护林建设 ,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牧场防护林 营造技术 生态系统 树种造林密度 造林地
下载PDF
藏族传统游牧方式与三江源“中华水塔”的安全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康隆 杨曾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水塔",也是藏族长期生息的地区。藏族的传统生计方式与"中华水塔"的保护密切相关。藏族传统游牧采取"多畜并放"、"转场浅牧"方式,其有效地规避了三江源区域的生态脆弱环节...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水塔",也是藏族长期生息的地区。藏族的传统生计方式与"中华水塔"的保护密切相关。藏族传统游牧采取"多畜并放"、"转场浅牧"方式,其有效地规避了三江源区域的生态脆弱环节,确保了高寒草原的生命线———覆盖在整个草原表层的泥炭层和腐殖质层,以致稳定了长年冻土带。但半个世纪以来的草场产权更替与"网围栏工程"的推进,严重地冲击了其生态脆弱环节,引发了生态灾变,危及到了中华水塔的安全。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转场浅牧 三江源 中华水塔 水资源安全
下载PDF
论我国汉唐时期的养羊业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占琴 武和平 陈小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1-296,共6页
It was considered that sheep husbandry was un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folk custom,tax items,the conditions on hum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mutton supplies for royal or imperi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Tang Dyna... It was considered that sheep husbandry was un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folk custom,tax items,the conditions on hum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mutton supplies for royal or imperi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Tang Dynasty,although sheep or goats were the ancient animals which were trained and raised 7000 years ago.In the farming region controlled by Central Plains Dynasties the common people kept a few sheep.The developed sheep husbandry mainly relied on the war plundering,sheep of national minorities who migrated from prairies,tributes from the military officer and the minorities who submitted to Central Plains Dynasty,and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Hetao area during the Han-Tang Dynasty.Most of sheep were kept in official grazing land and private pastureland of bureaucrats and nobles at tha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羊业 汉唐时期 《齐民要术》 春秋战国时期 养殖规模 技术 繁育 种羊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畜牧产业化互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闵文义 关春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74-78,共5页
西部民族牧区的城镇化能有效推进牧民的转移、提高牧业生产效率,解决超载过牧等损害草原牧区环境的畜牧生产问题。但如何推进牧区城镇化,既能切实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又不造成新一轮草场破坏而危害环境?应以牧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在政... 西部民族牧区的城镇化能有效推进牧民的转移、提高牧业生产效率,解决超载过牧等损害草原牧区环境的畜牧生产问题。但如何推进牧区城镇化,既能切实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又不造成新一轮草场破坏而危害环境?应以牧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在政府主导的规划和建设中推进牧区城镇化,争取以最小代价提高牧民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推动牧区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牧区市场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更好地解决牧区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牧区 畜牧业产业化 牧区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牧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有利 王生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67-71,共5页
我国牧区多处陆地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超载过牧严重;水资源日益短缺;采矿采药加剧生态恶化。牧区生态产业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牧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迟滞并存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探索把保护... 我国牧区多处陆地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超载过牧严重;水资源日益短缺;采矿采药加剧生态恶化。牧区生态产业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牧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迟滞并存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探索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牧区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牧区生态产业分为牧区生态牧业、牧区生态工业、牧区生态服务业。我国牧区交通通讯不便,科教文卫落后,牧区生态服务业(第三产业)需求巨大,牧区生态服务业将成为推动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应该采取科教推动、旅游带动、商贸促进、交通拉动、文化推进等策略加快牧区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牧区的三产化水平,争取早日建成现代化的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第三产业 生态产业 生态服务业 三产化
下载PDF
论文化适应与牧区经济发展——基于青海祁连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德亮 王惠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人类的经济生活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说,文化适应与牧区经济发展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事实上,祁连的实际情况也证明的确如此。
关键词 文化适应 牧区经济 青海祁连 牧民
下载PDF
放牧场和饲草场管理的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道玮 王婷 +4 位作者 赵成振 李强 黄迎新 钟荣珍 孙海霞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3期221-234,共14页
为了深化理解我国北方草原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体系化的放牧及放牧场管理理论和技术,建立适宜的饲草场生产系统及其利用途径,文章概括总结了北美的放牧场管理原理和欧洲的饲草场管理实践。放牧场和饲草场的研究及管理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 为了深化理解我国北方草原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体系化的放牧及放牧场管理理论和技术,建立适宜的饲草场生产系统及其利用途径,文章概括总结了北美的放牧场管理原理和欧洲的饲草场管理实践。放牧场和饲草场的研究及管理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放牧场需要针对具体单元或区域、具体牲畜种类及其牧食行为,研究其管理原理及管理实践;饲草场需要针对具体单元或区域,基于特定土壤,选择适宜的饲料作物种类或品种,研究其自然生长及再生长的产量过程及营养动态,利用途径及可持续性。依据相关标准,划分了我国放牧场及饲草场潜在的空间分布,及我国需要发展区域性放牧场和饲草场管理原理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 放牧场 草场 饲草场 饲草 饲草作物 饲草生产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