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淀粉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共混物的糊化与凝胶特性
1
作者 李淑月 林江涛 +3 位作者 岳清华 郑雁 李心灵 曾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8,共8页
研究了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2430.50 Pa•s)等糊化特性参数低于马铃薯淀粉(9001.02 Pa•s)和豌豆淀粉(2644.50 Pa•s),而糊化... 研究了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2430.50 Pa•s)等糊化特性参数低于马铃薯淀粉(9001.02 Pa•s)和豌豆淀粉(2644.50 Pa•s),而糊化温度(90.70℃)高于马铃薯淀粉(67.05℃)和豌豆淀粉(73.95℃)。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值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凝胶的质构和水分子状态等参数有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小麦淀粉的模量(G′为4770.85 Pa、G″为453.80 Pa)高于马铃薯淀粉(G′为1392.46 Pa、G″为175.65 Pa)和豌豆淀粉(G′为3256.89 Pa、G″为275.36 Pa),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马铃薯淀粉(7.84 J/g)和豌豆淀粉(8.18 J/g)的热焓值小于小麦淀粉(13.06 J/g),小麦与马铃薯混合淀粉、小麦与豌豆混合淀粉热焓值降低。综上所述,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混合使得混合淀粉的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为淀粉的天然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马铃薯淀粉 豌豆淀粉 糊化 凝胶
下载PDF
高取代苯甲酸酯氧化酸解淀粉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苏志博 唐洪波 +1 位作者 程思哲 白瑶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60-63,94,共5页
为拓宽豌豆淀粉的应用范围,以氧化酸解豌豆淀粉为原料,苯甲酰氯为酯化剂,在水相中制备了高取代度苯甲酸酯氧化酸解豌豆淀粉(BOAPS)。考察了酯化剂用量、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对BOAPS取代度的影响,并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制... 为拓宽豌豆淀粉的应用范围,以氧化酸解豌豆淀粉为原料,苯甲酰氯为酯化剂,在水相中制备了高取代度苯甲酸酯氧化酸解豌豆淀粉(BOAPS)。考察了酯化剂用量、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对BOAPS取代度的影响,并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制备BOAPS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BOAP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苯甲酰氯用量277%,酯化温度28℃,酯化时间90 min,氢氧化钠用量155%。氧化酸解淀粉经酯化后,偏光十字完全消失,结晶区破坏严重,接触角大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苯甲酸酯淀粉 苯甲酰氯 响应面法优化 制备
下载PDF
淀粉/PS-g-MAH共混体系和多菌灵控制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巍 台立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聚苯乙烯(PS)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再与淀粉共混制成可降解材料,并以此为载体对多菌灵控制释放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用量的MAH对淀粉/PS相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MAH用量、温度以及酸碱度对多菌灵释放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将聚苯乙烯(PS)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再与淀粉共混制成可降解材料,并以此为载体对多菌灵控制释放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用量的MAH对淀粉/PS相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MAH用量、温度以及酸碱度对多菌灵释放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AH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提高淀粉与PS之间的相容性;PS∶MAH∶淀粉∶农药=0.072∶0.018∶0.81∶0.1(质量比)、温度80℃、pH=9时,多菌灵的释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马来酸酐 淀粉 多菌灵 接枝 缓释剂 可生物降解
下载PDF
交联甜菜果胶对豌豆淀粉糊化及流变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徐磊 闫璟圆 +4 位作者 陈舒拉 白兆良 王子成 王畅 王晓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将不同比例的交联甜菜果胶(CSBP)添加到豌豆淀粉(PS)中,制备CSBP-PS复配体系,并对复配体系的糊化及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SBP添加量的提高,复配体系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均逐渐升高(P<0.05),而糊化温度... 将不同比例的交联甜菜果胶(CSBP)添加到豌豆淀粉(PS)中,制备CSBP-PS复配体系,并对复配体系的糊化及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SBP添加量的提高,复配体系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均逐渐升高(P<0.05),而糊化温度逐渐降低(P<0.05)。CSBP的存在使CSBP-PS复配体系的透光率降低,而膨胀势升高,同时更不容易发生凝沉现象(P<0.05)。流变实验表明,所有CSBP-PS复配体系都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CSBP添加量的增加,复配体系的屈服应力和稠度系数均增大,黏弹性增强。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CSBP后复配体系颗粒粒径显著增大(P<0.05)。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SBP-PS复配体系呈蜂窝状结构,随着CSBP添加量的增加,复配体系的网络结构变得更加规则,孔洞增大,孔壁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甜菜果胶 豌豆淀粉 糊化 流变
下载PDF
豌豆淀粉的改性及其在产品开发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温琦 何阳 +1 位作者 翟金星 蒋微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中国是豌豆生产大国,豌豆中淀粉含量约占50%,豌豆淀粉价格低廉,具有抗剪切稀化、高回生率、低血糖指数、高凝胶弹性和高抗性淀粉含量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工业原料。然而,豌豆淀粉因在冷水中溶解性差、易老化、储藏稳定性差等特性限... 中国是豌豆生产大国,豌豆中淀粉含量约占50%,豌豆淀粉价格低廉,具有抗剪切稀化、高回生率、低血糖指数、高凝胶弹性和高抗性淀粉含量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工业原料。然而,豌豆淀粉因在冷水中溶解性差、易老化、储藏稳定性差等特性限制了其应用。全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豌豆淀粉的改性方法,综述了改性豌豆淀粉在食品等工业中的应用,旨在为豌豆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改性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压均质处理对豌豆淀粉流变特性及多尺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荣 汪楠 +1 位作者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1,共9页
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PS)为原料,分别在0、20、40、60、80、100 MPa条件下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HPH)处理3次,每次约30 min,探究HPH处理对PS凝胶流变特性及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PS黏... 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PS)为原料,分别在0、20、40、60、80、100 MPa条件下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HPH)处理3次,每次约30 min,探究HPH处理对PS凝胶流变特性及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PS黏度、触变性先增加后减小;频率扫描结果显示,HPH处理后PS凝胶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明显升高,40 MPa处理后PS凝胶黏性和弹性最好;PS凝胶的G’、G”曲线在70~75℃区间内出现拐点。HPH处理使PS的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及短程有序结构等多尺度结构均发生变化。其中,HPH处理后PS颗粒表面出现裂缝、塌陷及坑洞,其粒径分布发生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与原PS相比,100 MPa处理后PS非结晶区比例增加,且HPH处理使PS的在1 047、1 022 cm^(-1)处吸收峰峰面积的比值升高,短程有序结构数量增多;1H核磁共振图谱表明PS中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均受到破坏,PS的分支度降低。本研究为HPH在淀粉流变特性及多尺度结构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高压均质 凝胶 结晶结构 短程有序结构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豌豆淀粉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磊 刘鹏飞 +1 位作者 代养勇 崔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4,共5页
用超声处理豌豆淀粉,研究超声振幅和时间对豌豆淀粉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降低了豌豆淀粉的结晶度、偏光十字强度、短程有序性和焓值(△H);超声处理升高了豌豆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T_(0));超声波会对淀粉颗粒表面造... 用超声处理豌豆淀粉,研究超声振幅和时间对豌豆淀粉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降低了豌豆淀粉的结晶度、偏光十字强度、短程有序性和焓值(△H);超声处理升高了豌豆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T_(0));超声波会对淀粉颗粒表面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超声处理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N,B-协同阻燃豌豆淀粉/聚乙烯醇复合气凝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莹莹 石绍坤 +1 位作者 马晓梅 邢雅成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59-61,65,共4页
为改善豌豆淀粉(Pea Starch,PS)-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复合气凝胶(PS-PVA)的阻燃性能,采用酸解法制备甲壳素晶须(Chitin Whisker,CW)并将其引入PS-PVA水凝胶,通过冻融-冻干技术制备CW改性PS-PVA复合气凝胶(CW/PS-PVA)。此外... 为改善豌豆淀粉(Pea Starch,PS)-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复合气凝胶(PS-PVA)的阻燃性能,采用酸解法制备甲壳素晶须(Chitin Whisker,CW)并将其引入PS-PVA水凝胶,通过冻融-冻干技术制备CW改性PS-PVA复合气凝胶(CW/PS-PVA)。此外,为进一步提高PS-PVA气凝胶的阻燃效果,将CW/PS-PVA复合水凝胶用硼砂溶液处理再冷冻干燥,得到含氮(N)和硼(B)的复合气凝胶(CW/PS-PVA-B)。结果表明,CW/PS-PVA气凝胶和CW/PS-PVA-B复合气凝胶的极限氧指数分别为27.8%和35.6%,比PS-PVA气凝胶分别提高42%和82%。热稳定分析表明CW/PS-PVA-B复合气凝胶在800℃残炭量为45.7%,比PS-PVA气凝胶提高266.8%。微型量热表明CW/PS-PVA-B复合气凝胶的PHRR和THR比PS-PVA气凝胶分别下降了72.1%和69.6%。因此,N和B协同可使PSPVA气凝胶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有利于气凝胶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气凝胶 豌豆淀粉 聚乙烯醇 甲壳素晶须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三种不同来源的脱支重结晶淀粉的影响
9
作者 田霞 田梦洋 +1 位作者 王志伟 周中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102,共8页
以三种不同来源淀粉(普通玉米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脱支重结晶处理,分析底物浓度对三类脱支重结晶淀粉的形态、大小、结晶结构、热性质和凝胶性质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表面光滑无孔洞,脱支重结... 以三种不同来源淀粉(普通玉米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脱支重结晶处理,分析底物浓度对三类脱支重结晶淀粉的形态、大小、结晶结构、热性质和凝胶性质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表面光滑无孔洞,脱支重结晶淀粉完整性均被破坏且受浓度影响不明显;粒径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大;相对结晶度随底物浓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与原淀粉相比,三种改性淀粉的储能模量(G')高于损耗模量(G"),凝胶强度增强,热稳定性和有序度(DO)均下降而双螺旋度(DD)均上升。改性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在较低底物浓度(6%、10%)表现出较弱的粘弹性,而豌豆淀粉在中等底物浓度(10%、14%)表现为较高的粘弹性;DD值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减小(底物浓度为18%样品除外);热稳定性随底物浓度增大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原淀粉。由此可见,调节底物浓度可以选择性地获取理想的脱支重结晶淀粉,这将为不同品种淀粉的综合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豌豆淀粉 普鲁兰酶 脱支 重结晶
下载PDF
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10
作者 董福月 崔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6,共5页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制备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MBPS),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饲喂结合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取代度的MBPS对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量、血清生化水平以及肝、肾病理切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制备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MBPS),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饲喂结合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取代度的MBPS对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量、血清生化水平以及肝、肾病理切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喂食MBPS 21 d,可以使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得到改善;喂食MBPS 28 d可以使糖尿病小鼠的血清生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受量以及肝、肾损伤得到改善。随着淀粉取代度的增加,其对糖尿病小鼠的调节作用也随之增强。研究证明MBPS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 抗性淀粉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豌豆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基乳液体外消化率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胡方洋 陈金玉 +4 位作者 郭晋廷 李若涵 张萱 张颖璐 张坤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17,共10页
探究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SPPMP)乳液体外消化率和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抗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糊化-超声-回生法制备豌豆抗性淀粉,按0%,2%,4%,6%的比例添至SPPMP乳液体系中,考察豌豆抗性淀粉对SPPMP... 探究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SPPMP)乳液体外消化率和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抗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糊化-超声-回生法制备豌豆抗性淀粉,按0%,2%,4%,6%的比例添至SPPMP乳液体系中,考察豌豆抗性淀粉对SPPMP乳液乳化稳定性、体外消化率、流变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酸化修饰引入C-O-P键,促进了MP热诱导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了MP基乳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G′)、凝胶硬度和弹性、凝胶强度和凝胶持水力等。在此基础上添加豌豆抗性淀粉,蛋白最终消化率仍能保持原始蛋白消化率的93.80%,乳液的流变特性和凝胶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在豌豆抗性淀粉添加量为6%时,乳液体系的G′、凝胶强度和持水力均达到最大,分别为原蛋白的21.61,2.40倍和1.44倍。这可能是由于磷酸基团的引入促进了蛋白质分子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彼此交联,豌豆抗性淀粉的“填充效应”使得MP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络结构,最终提高混合凝胶的性质。将抗性淀粉与磷酸化改性结合使用,在不明显影响肉蛋白营养价值的同时,还能提高肉蛋白的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抗性淀粉 磷酸化修饰 肌原纤维蛋白 体外消化率 凝胶特性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在姜黄素微胶囊壁材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洋 彭秀安 +4 位作者 郭祺 王馨悦 郑智元 喻禧 石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0-249,共10页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改性玉米淀粉制备多孔玉米淀粉(PS),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改性PS,以吸油率和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最佳制备条件。将OSA-PS用于姜黄素微胶囊壁材,研究其吸附性和缓释性。结果表明:P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改性玉米淀粉制备多孔玉米淀粉(PS),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改性PS,以吸油率和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最佳制备条件。将OSA-PS用于姜黄素微胶囊壁材,研究其吸附性和缓释性。结果表明:P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3%,酶配比1∶5,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50℃,反应pH值6.0,此时PS的吸油率为139.37%。辛烯基琥珀酸多孔淀粉酯(OSA-PS)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5%,pH 8.5,酸酐添加量3.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40℃。此条件下OSA-PS的吸油率为120.05%,DS为0.0202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改性的淀粉出现明显的孔道结构;红外表征产物中存在羰基结构,表明成功完成酯化反应。X射线衍射光谱结果表明,改性过程发生在非定型区,用其制备的复合壁材——姜黄素(OAS-PS/CS-Cur)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埋性和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多孔淀粉酯 吸油率 取代度 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改性玉米苞叶纤维素/纳米滑石粉/豌豆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3
作者 蔡秋爽 李鸿梅 +1 位作者 何嘉欣 张立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7-295,共9页
为开发绿色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本文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PS)为主要成膜基质,改性玉米苞叶纤维素(modified corn bract cellulose,MCBC)、纳米滑石粉(nano talcum powder,NTP)为增强材料,甘油为增塑剂,共混流延制备复合膜,测定其膜... 为开发绿色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本文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PS)为主要成膜基质,改性玉米苞叶纤维素(modified corn bract cellulose,MCBC)、纳米滑石粉(nano talcum powder,NTP)为增强材料,甘油为增塑剂,共混流延制备复合膜,测定其膜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复合膜进行表征,最后对其进行热重分析与降解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复合膜制备工艺为PS 8%,甘油2.5%,MCBC 0.8%,NTP 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膜厚度为0.042 mm,透光率32.58%,抗拉强度32.48 MPa,断裂伸长率33.61%,水蒸气透过率0.19×10^(−10)g/(m·s·Pa),透油系数0.006 g·mm/m^(2)d,吸水率55.79%,溶解度18.04%。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结果显示,复合膜表面光滑均匀,结构致密;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结果显示,MCBC、NTP、PS三者之间相容性良好,分子间氢键作用增强;热重分析(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结果显示,复合膜热分解温度为318.12℃,热稳定性提高;降解性分析表明土壤掩埋8 d时自然降解率为96.47%,可完全生物降解,本研究为MCBC/NTP/PS复合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玉米苞叶纤维素 豌豆淀粉 纳米滑石粉 机械性能 热稳定性 降解
下载PDF
低聚半乳糖-豌豆淀粉复配体系理化及加工特性研究
14
作者 陈瑾 赵阳 +3 位作者 李欣然 张婷婷 闫溢哲 冀晓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1,共5页
文章以不同浓度的低聚半乳糖与豌豆淀粉进行复配,制备低聚半乳糖-豌豆淀粉复配体系,研究复配体系的糊化及热力学等理化特性,并分析低聚半乳糖与豌豆淀粉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低聚半乳糖-豌豆淀粉复配体系的黏度、崩解值、回生值显著... 文章以不同浓度的低聚半乳糖与豌豆淀粉进行复配,制备低聚半乳糖-豌豆淀粉复配体系,研究复配体系的糊化及热力学等理化特性,并分析低聚半乳糖与豌豆淀粉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低聚半乳糖-豌豆淀粉复配体系的黏度、崩解值、回生值显著增加。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纯豌豆淀粉相比,复配体系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显著增加,热焓值降低,表明添加低聚半乳糖使得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复配体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发现,添加了不同浓度低聚半乳糖的复配体系并没有形成新的共价键。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低聚半乳糖的添加使得复配体系在17°处的衍射峰强度更大。该研究旨在为推动豌豆淀粉基食品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低聚半乳糖 糊化 糊化焓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豌豆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燕鹏 庄坤 +1 位作者 丁文平 曹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6,共4页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回生,但糊稳定性较好;豌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低于马铃薯淀粉,但其淀粉组成中慢消化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淀粉 马铃薯淀粉 玉米淀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豌豆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兆丰 顾正彪 洪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74,共5页
对豌豆淀粉包括光滑豌豆淀粉和皱皮豌豆淀粉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综述 ,比较了光滑豌豆淀粉和皱皮豌豆淀粉在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同时对豌豆淀粉的提纯和豌豆淀粉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豌豆淀粉 组成 结均 物理化学性质 晶体结均
下载PDF
不同种皮色木豆蛋白质淀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秀贤 李正红 +2 位作者 张建云 惠雅玲 周朝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9-53,共5页
对云南省 8个栽培地、10个种皮色的木豆籽实进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蛋白质、淀粉含量均与栽培地、种皮色和栽培地×种皮色互作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地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 2 0 .73%~ 2 4 .86 %和 4 8.2 3... 对云南省 8个栽培地、10个种皮色的木豆籽实进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蛋白质、淀粉含量均与栽培地、种皮色和栽培地×种皮色互作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地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 2 0 .73%~ 2 4 .86 %和 4 8.2 3%~ 54 .2 2 % ;不同种皮色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 2 0 .96 %~ 2 3.96 %和50 .0 2 %~ 53.34 % ;除元谋的淀粉含量为第三类以外 ,其余栽培地和种皮色的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均为第二类。各栽培地、种皮色间蛋白质、淀粉含量有一定差异 ,但从总体看 ,仍缺乏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蛋白质 淀粉 方差分析 分析 栽培 育种 开发利用
下载PDF
3种杂豆淀粉理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红丹 杜双奎 +1 位作者 周丽卿 赵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86-190,共5页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小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和小扁豆(Lens culinaris M.)为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作对照,对淀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小黑芸豆和小扁豆淀粉颗粒...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小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和小扁豆(Lens culinaris M.)为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作对照,对淀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小黑芸豆和小扁豆淀粉颗粒多为肾形,少数圆形,且偏光十字明显,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4.98%、45.35%和37.24%。3种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起糊温度在72.9~77.0℃之间,小黑芸豆淀粉起糊温度最高,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最低。豇豆淀粉糊化特性与小黑芸豆淀粉相反,起糊温度较低,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最高。3种豆类淀粉To、Tp和Tc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焓值差异不显著,焓值大小顺序为小扁豆淀粉>豇豆淀粉>小黑芸豆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小黑芸豆 小扁豆 淀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豌豆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高群玉 周俊侠 张力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2,45,共3页
研究了豌豆淀粉的颗粒性质,包括颗粒的形貌、X光衍射图样、链淀粉含量、分子量分布、溶解度与膨胀度等。并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豌豆淀粉 颗粒性质 淀粉
下载PDF
豌豆淀粉糊粘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群亚 黄立新 +1 位作者 周俊侠 张力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用Brabender粘度计测定了豌豆淀粉糊在不同浓度 ,pH及添加物条件下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其粘度性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豌豆淀粉的特性及开发应用 。
关键词 豌豆淀粉 粘度 淀粉糊 淀粉乳浓度 添加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