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桃果实采后褐腐病控制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志昊 林斯茵 +3 位作者 高颖 杨灿 蒋丹 张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桃果实在采后贮藏物流过程中易受到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侵染,导致褐腐病发生和果实品质劣变,有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褐腐病的调控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成熟桃果实中主要VOC... 桃果实在采后贮藏物流过程中易受到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侵染,导致褐腐病发生和果实品质劣变,有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褐腐病的调控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成熟桃果实中主要VOCs对果生链核盘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香芹酚、反-2-己烯醛等12种VOCs可以显著抑制病原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进一步开展上述12种VOCs对桃果实采后褐腐病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OCs熏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果生链核盘菌的生长,延缓褐腐病发生,其中挥发性醛类物质对果实品质的保持效果较好。采用25μL/L反-2-己烯醛熏蒸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生链核盘菌生长,减轻褐腐病症状,同时不影响果实外观、乙烯释放速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品质指标,有效维持桃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商品性。综上所述,反-2-己烯醛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抑菌剂的潜力,可为桃果实供应链提供品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抑菌活性 桃果实 褐腐病 果生链核盘菌
下载PDF
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伟 汪少丽 +2 位作者 刘保友 杜建峰 王英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9,共13页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等技术手段,对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致病力等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桃树叶片、果实、枝条褐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获得41株桃褐腐病病原菌,这些菌株在菌落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三者占比分别为80.48%、9.76%、9.76%。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为0.47~1.09 cm·d-1,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生长速率可被划分为慢、中、快三大类。采用桃叶片有伤接种菌饼方法,确定桃褐腐病病原菌引起的病斑大小范围为0~2.32 cm,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致病力可被划分为强、中、弱三类。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7 5、0.030 0,表明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结论】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主要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其中Monilinia fructicola为优势菌种,Monilia yunnanensis是首次在山东省被鉴定,证实了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趋于多样化,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山东 种群 RDNA-ITS 致病力
下载PDF
异菌脲对桃树褐腐病防效和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颂函 陈秀 +3 位作者 李玉博 黄兰淇 高永东 赵莉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较重时可降低桃树产量和品质,威胁桃产业发展。本研究开展了异菌脲对桃树褐腐病1年3地的田间药效试验和1年8地的农药残留试验,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50%异菌脲WP能有效防治桃树褐腐病,防效最... 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较重时可降低桃树产量和品质,威胁桃产业发展。本研究开展了异菌脲对桃树褐腐病1年3地的田间药效试验和1年8地的农药残留试验,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50%异菌脲WP能有效防治桃树褐腐病,防效最高可达85.53%;药后7~12 d,药剂在果肉中残留量为0.046~3.920 mg/kg,小于最大残留限量10 mg/kg;RQ为26.5%,膳食风险可接受。推荐50%异菌脲WP使用有效剂量为333.3~500 mg/kg(制剂量1000~1500倍液),于桃树谢花后开始施药,间隔7~14 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褐腐病 异菌脲 防效 膳食风险
下载PDF
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生防细菌筛选及其拮抗机制解析
4
作者 韩凯迪 刘佳 +4 位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吕世民 翟一凡 汪洁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4,共6页
为明确和揭示生防细菌对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的拮抗作用及机制。通过对峙培养、抑菌活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菌丝损伤程度测定、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离体防治效果测定,筛选了桃褐腐病菌生防细菌及解析了其拮抗机制。结果表... 为明确和揭示生防细菌对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的拮抗作用及机制。通过对峙培养、抑菌活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菌丝损伤程度测定、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离体防治效果测定,筛选了桃褐腐病菌生防细菌及解析了其拮抗机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对云南丛梗孢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对峙培养5d时其对云南丛梗孢菌生长抑制率为73.29%,并且可造成云南丛梗孢菌菌丝扭曲、膨大和缢缩等。不同稀释倍数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发酵液对云南丛梗孢菌生长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当稀释10倍时对病菌的生长抑制率为71.16%,并且其处理病菌12h后相对电导率为69.89%,离体接种72h后其对褐腐病的防治效果为80.07%。同时,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发酵液对云南丛梗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当其稀释10倍时,云南丛梗孢菌外切葡聚糖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74.16%、58.85%、71.75%、74.26%;离体接种72h后其对Cx、β-葡萄糖苷酶、PG和PMG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1.70%、36.92%、42.94%、3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云南丛梗孢菌 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4种药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5
作者 潘斌 盛桂林 +2 位作者 王开峰 陆彦 沈迎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桃褐腐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4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对桃果实褐腐病都有一定的田间和采后防效,药后14 d(采摘前),1%申...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桃褐腐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4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对桃果实褐腐病都有一定的田间和采后防效,药后14 d(采摘前),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倍液和24%腈苯唑悬浮剂25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病果率防效均为100%,显著高于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的87.33%和86.93%防效;采后18 d,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倍液、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褐腐病果率仍有较好的防效,防效为71.25%~80.83%,其次是24%腈苯唑悬浮剂2500倍液,防效为62.83%。综上,4种药剂都有控制桃褐腐病病果的应用潜力,其中申嗪霉素表现出较好的田间和采后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田间药效试验 采后防效
下载PDF
基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桃树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葛喜珍 杨艳 +3 位作者 徐申明 刘红梅 薛科科 田平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7-592,共6页
为研究桃树生长季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方案,2014-2015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褐腐病、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进行全程生物农药防治。休眠期使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生长季选择生物农药组合,包括苦参碱、... 为研究桃树生长季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方案,2014-2015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褐腐病、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进行全程生物农药防治。休眠期使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生长季选择生物农药组合,包括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小檗碱,同时联用性诱剂、植物调节蛋白。结果表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褐腐病、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83.9%、78.1%、77.8%、76.7%和72.6%,各种防效等同或高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控的桃树长势强,未出现任何药害。生长季全程使用生物农药联合性诱剂,同时用植物调节蛋白增强桃树抗性,可有效控制桃褐腐病、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由此构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控集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褐腐病 虫害 全程防控
下载PDF
桃褐腐病菌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尹良芬 胡勐郡 +2 位作者 金鑫 Guido Schnabel 罗朝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2,共5页
桃褐腐病是严重危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害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桃褐腐病菌已对几类常用的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文就桃褐腐病菌(Moniliniaspp.)对生产上使用的几大类杀菌... 桃褐腐病是严重危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害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桃褐腐病菌已对几类常用的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文就桃褐腐病菌(Moniliniaspp.)对生产上使用的几大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情况及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同行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抗药性分子机理
下载PDF
桃采后褐腐病生防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晨 卢彩鸽 +3 位作者 刘德文 刘伟成 刘娅 张殿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4,共5页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性最强,该菌株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率达78.90%。人为打孔接种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显著降低桃褐腐病发病程度,抑制率达51.83%。生防相关性状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mm,说明EEQS-7D主要通过分泌蛋白酶达到抑制桃褐腐病的效果。通过对菌株EEQS-7D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生物防治 酵母菌 筛选 鉴定 出芽短梗霉
下载PDF
钾、钙营养对有机桃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民 李志朋 +1 位作者 张顶武 杜相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4-65,共2页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500倍氯化钙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和果实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桃褐腐病的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桃 草木灰 氯化钙 品质 褐腐病
下载PDF
利用葡萄籽油防治桃子采后褐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殿朋 韩雪梅 +2 位作者 卢彩鸽 张晓元 刘伟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为探索桃采后褐腐病的新型非化学农药防治手段,研究了不同用量葡萄籽油处理(体积分数分别为0.5%、0.1%、0.05%、0.01%)对桃采后褐腐病的抑制效果。将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终浓度:5×104 cfu/mL)和不同体积分数的葡萄籽... 为探索桃采后褐腐病的新型非化学农药防治手段,研究了不同用量葡萄籽油处理(体积分数分别为0.5%、0.1%、0.05%、0.01%)对桃采后褐腐病的抑制效果。将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终浓度:5×104 cfu/mL)和不同体积分数的葡萄籽油于PDB培养基中25℃下共培养24~96h,然后调查病原菌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情况。结果表明,当葡萄籽油体积分数≥0.05%时,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以打孔法人为模拟接种褐腐病菌(浓度:5×104 cfu/mL)至桃子上,随后接种不同体积分数的葡萄籽油,25℃下贮藏6d后调查褐腐病斑大小。结果表明,当葡萄籽油体积分数≥0.05%时,其在桃子体内对褐腐病斑的抑制率在50%以上,而且0.1%和0.5%的葡萄籽油用量对褐腐斑的抑制效果相当;当体积分数为0.01%时,葡萄籽油对病菌孢子萌发及桃褐腐斑的抑制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将0.1%定为葡萄籽油抑制桃褐腐病菌的最佳用量。自然条件下,在1℃冷藏21d后,经0.1%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桃子发病率为20.0%,化学药剂戊唑醇处理过的桃子发病率为18.7%,而空白对照组发病率为45.5%,表明0.1%葡萄籽油的防治效果(56.0%)接近化学药剂防治效果(58.9%)。同时,对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果实进行了果实品质参数测定,包括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果实品质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葡萄籽油在防治桃采后褐腐病方面具有代替化学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子 采后病害 褐腐病 葡萄籽油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喜珍 李可意 +3 位作者 刘学尧 裴庆慧 张亚娟 田平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4 000、3 000、1 500、800倍)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4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达70%以上;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剂量范围内对桃树安全。[结论]为小蘖碱在作物病害防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小檗碱 安全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一株桃褐腐病生防酵母菌活性冻干粉的制备及保鲜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秋阳 杨慧慧 +3 位作者 王玲 毋宁宁 高兴彪 孙卫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96-103,共8页
为研究出一种能有效防治水蜜桃采后褐腐病的生防制剂,以一株间型假丝酵母菌Y-17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间型假丝酵母菌Y-17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考察了所制备的活性冻干粉的生防效力和存放效力... 为研究出一种能有效防治水蜜桃采后褐腐病的生防制剂,以一株间型假丝酵母菌Y-17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间型假丝酵母菌Y-17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考察了所制备的活性冻干粉的生防效力和存放效力,并研究了其对水蜜桃的蜜桃采后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醇5.43 g/100 mL、海藻糖12.45 g/100 mL、谷氨酸钠13.56 g/100 mL时,组合保护效果最好,酵母菌存活率可达84.21%±0.87%,且冻干后的菌粉仍具有较高的生防效力,-20℃贮藏180 d酵母存活率为34.66%。保鲜应用实验表明,酵母菌Y-17活性冻干粉能够有效抑制水蜜桃腐烂,25℃贮藏至第9 d时,腐烂指数仅为6.28%。酵母冻干粉还能减少桃果实贮藏期间水分流失,减缓果实软化速度,25℃贮藏7 d后,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0.67%、2.15 mg/100 g、0.17%,均高于对照组,且能有效维持果皮细胞膜完整性,对水蜜桃采后的贮藏保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褐腐病 间型假丝酵母 冻干粉 保鲜应用
下载PDF
基于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桃褐腐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志军 田雨 +5 位作者 蔡志翔 徐子媛 严娟 孙朦 马瑞娟 俞明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018-3028,I0001-I0035,共46页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种质资源为试材,采收8.0—8.5成熟度的果实,无损接种616份,有损接种505份,观测无损接种的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的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以平均值和0.5标准差建立9级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类型、来源地的褐腐病抗性,并分析抗性指标与其他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为(11.22±5.96)%,变异系数为35.48,基于此指标建立的9级抗性评价体系中,抗性1级(<0.80%)的种质资源缺失,2级(0.80—3.78%)中含有10份抗性较强的种质资源,3级(3.78%—6.76%)134份,4级(6.76%—9.73%)157份,5级(9.73%—12.71%)122份,6级(12.71%—15.68%)73份,7级(15.68%—18.66%)60份,8级(18.66%—21.64%)21份,9级(>21.64%)39份。无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为(1.71±0.21)cm·d^(-1),变异系数为0.18,基于此指标的9级评价体系中,1级(<0.98 cm·d^(-1))含11份种质资源,2级(0.98—1.19 cm·d^(-1))28份,3级(1.19—1.40 cm·d^(-1))72份,4级(1.40—1.61 cm·d^(-1))109份,5级(1.61—1.83 cm·d^(-1))103份,6级(1.83—2.04 cm·d^(-1))82份,7级(2.04—2.25 cm·d^(-1))45份,8级(2.25—2.46 cm·d^(-1))29份,9级(>2.46 cm·d^(-1))26份。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y)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x)的回归为关系为y=6.2073x(R^(2)=0.1839),线性程度较低。分组均值比较发现中国桃野生资源相对具有较强的褐腐病抗性,是抗性资源挖掘的重点。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2个指标均与果实带皮硬度(r=-0.234)和去皮硬度(r=-0.240)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r=0.427)和着色程度(r=0.319)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结论】分别建立了基于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的褐腐病抗性9级评价体系;筛选出抗侵染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0份,抗扩展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褐腐病 评价体系 抗性种质
下载PDF
70%代森联DF对桃褐腐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春利 王绍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64-165,共2页
以不同浓度代森联DF处理花后10 d的桃树,调查其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桃树花后10 d到果实成熟前3周喷施70%代森联DF对桃树生长期和贮藏前期的褐腐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以875~1 166.7 mg/kg为宜。在供试药剂量内对桃树安全。
关键词 70%代森联DF 桃褐腐病 防效
下载PDF
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防治桃主要病害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莉 陈令会 王会福 《现代农药》 CAS 2018年第3期52-54,共3页
采用80%克菌丹WG、30%嘧菌酯SC、29%戊唑·嘧菌酯SC等药剂组合进行桃主要病害防控示范试验。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在桃谢花2/3、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防控,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 采用80%克菌丹WG、30%嘧菌酯SC、29%戊唑·嘧菌酯SC等药剂组合进行桃主要病害防控示范试验。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在桃谢花2/3、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防控,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88.68%;对桃流胶病、枝枯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效分别为41.02%、64.49%,优于农户自防区的防效(P<0.05),且安全性好。该药剂组合施用后对提高桃TSS含量和单果重作用明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菌丹 嘧菌酯 桃褐腐病 桃流胶病 桃枝枯病 防效 产量
下载PDF
25%啶菌恶唑对桃褐腐病的抑菌率与田间防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永春 刘洪艳 苏晓萌 《北方果树》 2017年第4期15-16,共2页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EC 50值=0.865 3 mg/L)、甲基硫菌灵(EC 50值=0.459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100 g a.i./hm^2的防效与腈苯唑悬浮剂100 ga.i./hm^2相当,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啶菌恶唑 桃褐腐病菌 防效
下载PDF
桃褐腐病生防细菌JY-d1种类鉴定及其对桃褐腐病菌生防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祥子 叶建 +4 位作者 王诚 熊正文 孔祥伟 张清霞 纪兆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4,共7页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拮抗细菌JY-d1抑菌谱,并在鲜桃果实上测定对褐腐病的防病效果。结合生理生化性状及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生防细菌JY-d1的种类,并利用MALDI-TOF MS初步分析JY-d1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结果表明:生防细菌JY-d...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拮抗细菌JY-d1抑菌谱,并在鲜桃果实上测定对褐腐病的防病效果。结合生理生化性状及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生防细菌JY-d1的种类,并利用MALDI-TOF MS初步分析JY-d1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结果表明:生防细菌JY-d1抑菌谱广,对桃褐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到9.3 mm。以细菌悬浮液处理桃果实,对桃褐腐病防病效果可达70%左右。通过传统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将菌株JY-d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CR扩增结果表明,JY-d1基因组中存在编码丰原素的fenB和伊枯草菌素的ituD基因。质谱图显示该抗菌物质包含C15-IturinA、C16-IturinA和C17-IturinA,且伊枯草菌素粗提物浓度达2.34 mg·mL^(-1)时可完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说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桃褐腐病 生物防治 伊枯草菌素
下载PDF
桃树根部内生真菌ZJ-4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桃褐腐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旭 关伟 +3 位作者 胡晓 袁雪 张国庆 刘悦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3-69,共7页
自桃树根部组织中分离能够防治桃褐腐病害的内生拮抗真菌,并从细胞学水平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采用两点对峙法筛选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内生拮抗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学特点观察及ITS基因测序分析,初步鉴定内生... 自桃树根部组织中分离能够防治桃褐腐病害的内生拮抗真菌,并从细胞学水平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采用两点对峙法筛选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内生拮抗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学特点观察及ITS基因测序分析,初步鉴定内生拮抗真菌的系统发育学地位;采用果实离体实验检测内生拮抗真菌的抗菌效果;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被内生拮抗真菌抑制的桃褐腐病菌丝、孢子的形态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ZJ-4对桃褐腐病防效高且稳定,初步鉴定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果实离体试验表明,内生真菌ZJ-4明显降低了桃褐腐病的发病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被内生真菌ZJ-4抑制的桃褐腐病菌丝及孢子表面粗糙凹陷,畸形现象严重,胞质溶胶收缩凝聚,细胞内部出现大量的空腔。本研究筛选的ZJ-4对桃褐腐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应用该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内生真菌 篮状菌属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桃褐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雪 侯旭 +3 位作者 胡晓 常昊天 杨瑞 刘悦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筛选优质生防芽孢杆菌资源,开展生防应用研究。【方法】从高产桃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16S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利用鲜桃果实、桃树叶片和枝条进行抑制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筛选优质生防芽孢杆菌资源,开展生防应用研究。【方法】从高产桃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16S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利用鲜桃果实、桃树叶片和枝条进行抑制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获得桃褐腐拮抗细菌菌株B-23,抑菌率为73.68%。经鉴定菌株B-23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以1×10~9 CFU/mL B-23菌悬液处理桃果实、叶片和枝条,对桃褐腐病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74.48%、83.33%和60%。受抑制的桃褐腐病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菌丝顶端膨大,孢子边缘干瘪;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表面粗糙,有碎屑产生,孢子表面粗糙且干瘪皱缩;通过透射电镜发现细胞壁降解,细胞器消失,液泡变形。【结论】本试验获得优质桃褐腐病生防菌株,离体试验显示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鉴定 特基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晚熟桃采后褐腐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娜 郑香香 +2 位作者 于晋泽 阎瑞香 关文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为了明确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以晚熟桃品种"映霜红"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18S-r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褐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进一步选用四种拮抗菌对晚熟桃褐腐病进行预防处... 为了明确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以晚熟桃品种"映霜红"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18S-r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褐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进一步选用四种拮抗菌对晚熟桃褐腐病进行预防处理,研究其对晚熟桃褐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晚熟桃上分离的褐腐病病原菌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该病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100%。四种芽孢杆菌B001、B1、HB-2、B579对褐腐病病斑扩展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其中,B001、B579提前1 d和2 d预防效果显著好于0 d预防效果(p<0.05);B1、HB-2提前1 d预防处理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四种拮抗菌还能够抑制晚熟桃贮藏过程中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和硬度下降。芽孢杆菌在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桃 褐腐病 分离鉴定 品质分析 18S-r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